我的外语学习经历
英语学习总结范文

英语学习总结范文导读:范文英语学习总结范文【篇一:个人英语学习总结】这个学期即将结束,大一生活就告一段落了。
这一学年,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英语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20XX年4月17日代表学院参加广东省高职英语口语大赛,荣获优胜奖;4月29日代表学院广东省高职院校第四届英语写作大赛,荣获三等奖。
这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学院老师的辛苦的培训。
我个人也积累了学习英语的经验,分享经验如下:1、要想学好英语,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这几点基本工作,即多听,多读,多背,多写。
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还是需要恒心和耐心的。
必须要写个时间表,越具体越好。
那时候准备比赛我是这样安排的,晚上9点半晚修后听英语录音,听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先搞清楚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发音,会听了不仅有利于以后四级考试的听力突破还有助于口语翻译及口语交流。
然后早读就大声朗诵英语,早上记忆力比较好,大声读出来,边读边记。
遇到不会读的单词马上写下来,晚上听录音巩固。
这几个步骤是比较繁琐无聊的。
不过,想要做到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写一手好文章,这就要我们下功夫强制执行了。
2、做好了前面的基础工作,就要发挥我们个人品格魅力了。
要具备“三心”。
即恒心’,耐心,信心。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要学好英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恒心是首要的,不能持之以恒,做事半途而废的人,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所以,若有心要攻破英语这个难关,就要坚持了。
另外第二个是耐心,我是深有体会,看见一大堆密密麻麻的英语,又有很懂生词,心里就会烦躁,这时候,我们就要耐心了,一字一句,一笔一划慢慢来,真的觉得学得很累的,听听音乐,或者我就喜欢去操场或者草坪看,抬头看着天空,看看周围的花花草草,心情就开朗了,读起英语来都朗朗上口的。
最后一点是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先相信你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就算我们学好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不敢用英语和别人交流。
那么我们学到的英语就白费了。
毕业生的外语学习与语言能力我的自述

留学增值服务方案在留学生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不仅仅是优秀的学术成绩,相关的增值服务也成为了学生留学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留学增值服务不仅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在学术成绩方面的表现,同时还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那些第一次前往国外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来说,增值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辅导服务学习辅导服务是留学生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
这主要包括学术辅导、写作辅导、实践指导和语言学习辅导表现。
学术辅导学术辅导是为留学生提供的一项服务,旨在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学术环境。
这种服务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由于文化和教学方式的差异,留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方面总是会面临一些困难。
写作辅导留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许多作业和论文。
作为留学生,他们必须熟悉当地的学术写作规范和语言表达方式。
因此,写作辅导是帮助留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更好地完成论文和作业的必要服务。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在写作上存在着不同的规范和技巧,留学生写作辅导不能局限于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应当特别针对各个学科特色,为留学生提供指导。
实践指导实践指导是指引导留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及完成实践任务的一种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在学习阶段积累更多实践经验的学生。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社会生活,并增强他们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
语言学习辅导留学生在新环境中使用陌生语言进行交流时经常会面临语言障碍。
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语言学习辅导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留学增值服务之一。
辅导内容包括口语练习、语音调节和语法规则等方面内容,这对于留学生在学术和社交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
生活服务住宿安排无论是短期留学还是长期留学, 留学生选择一个安全和舒适的住宿地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住宿安排服务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种选择,例如包括学校宿舍、寄宿家庭、公寓和单身公寓等。
生活指导留学生不仅要适应在学习方面的生活,还需要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一些留学机构会为留学生提供完整的生活指南。
大学生外语能力经验自荐信

大学生外语能力经验自荐信尊敬的招聘主管:我写此信是为了向贵公司表达我对自己在大学期间培养的外语能力的自信,并自荐成为一名外语能力出色的大学生应聘者。
大学期间,我将外语学习作为自己的重点,并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系统的英语培训和自主学习,我逐渐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我在不同方面展示外语能力的经验:一、听力能力听力是我外语学习的基础,我通过听英语新闻、英语音频、电影和纪录片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我逐渐能够听懂快速英语口语和各种语言语速的不同口音。
我也参加了听力考试,如托福和雅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数。
二、口语能力通过积极参加英语角、演讲比赛和其他交流活动,我不断练习口语表达,在流利性和准确性上都有很大提高。
我能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展示演讲技巧,并参与各种讨论和辩论。
在校期间,我还担任了英语俱乐部的主席,负责组织各种口语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能力。
三、阅读能力我广泛涉猎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学术论文,培养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通过挑战各种难度的材料,我能够快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提取关键信息。
此外,我还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写作能力写作是我扎实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喜欢写博客、短文和论文,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能够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正确运用各种语法结构和词汇。
我也经常参加写作比赛,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通过以上经验的积累,我已经确信自己具备了足够的外语能力,能够胜任与外国客户交流、参与国际项目、进行商务谈判等工作。
我希望有机会加入贵公司,并将我的外语能力发挥到极致,为贵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信。
如需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期待能有机会亲自向您展示我的外语能力。
此致,敬礼XXX。
我的英语学习心得

我的英语学习心得My English Learning Journey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always a challenging yet rewarding experience. As a non-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I have gone through a long and arduous journey to master this global language.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personal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about learning English, hoping to inspire and motivate others who are also on this journey.首先,我想分享一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好处。
英语被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掌握好英语,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尤其是在科技、商业和旅行等领域,英语几乎成为了必备的技能。
Before delving into my personal experience, let m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and benefits of learning English. English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globally but also one of the vital tools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astering English can broaden our perspectives and open doors to various opportunities and success. Particularly in fields such as technology, business, and travel, English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skill.我记得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对这门语言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我的英语学习经历范文

我的英语学习经历范文英文回答:Throughout my academic and personal journey,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has played an integral role in shaping my cognitive abilities,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global perspective. My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has been a multifaceted and transformative journey that has spanned diverse settings and methodologies.In my early childhood, I was immersed in a predominantly Spanish-speaking environment. However, my exposure to English began through cartoons, movies, and music. These captivating audiovisual experiences sparked within me a fascination for the language and its rich vocabulary. I eagerly sought out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with English speakers, often initiating conversations with tourists or 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s.During my primary school years, formal English languageinstruction commenced. I immersed myself in grammar rules, vocabulary buil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structured lessons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upon which to develop my language skills. As my proficiency grew, I began to appreciate the nuanc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ability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with precision.Beyond the classroom, I actively engaged with English literature, poetry, and journalism. I found solace and inspiration in the written works of renowned authors, whose words ignited my imagination and expand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Joining a local English literature club fostered my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skills, as I engaged in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with fellow enthusiasts.As I progressed 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my English learning journey took on new dimensions. I embraced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and summer camps, where I interacted with student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se experiences exposed me to a vast array of English accents and dialects, broadening my linguistic repertoire and deepening my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ized nature of the language.Moreover, I delved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English grammar and syntax. I reveled in the intricacies of sentence structure, verb tenses, and conditional clauses. This deeper understanding enabled me to communicate with greater clarity and confidence.In parallel with my academic studies, I pursue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t further honed my English language abilities. I joined the school's debate team, where I developed my public speaking skills and learned to articulate my ideas effectively. I also participated in drama productions,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theatrical world where language became a powerful tool for conveying emotions and storytelling.中文回答:我的英语学习之旅始于孩提时代,那时我沉浸在以西班牙语为主的环境中。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作文(精选15篇)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作文(精选15篇)英语学习作文篇1四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虽然那时我还对英语一窍不通,但不久之后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兴趣正是来自于北京假日学校。
记得四年前的那次入学测试,我十分认真地跟老师进行模仿测试,并用英语从一数到十,被录取的那一刻,我高兴极了!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我走入了英语学习的殿堂。
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我进步了许多,并且深深爱上了这门语言。
如今,我已经在假日学校学习了四年英语,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顺利地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
并总结了“多看,多记,多模仿”,“多听,多问,多复习”的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
“多看”是多看一些英语教材,培养语感,语感培养起来了,就能更加轻松地学习英语,就会减少出现“词认识,而句子翻译不出来”的问题。
“多记”是指多记英语单词,词组和表达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更好的阅读英语文章。
另外,词组和表达方式也很重要,英语的语言习惯和中文有大大不同,例如“there be”句型,“go to bed”表示去睡觉等基本的词组和表达方法一定要牢记。
英语不能只靠记单词,更要学会模仿。
模仿语音,语调,能使你更好地记住这个句式,而且把握好语音,语调,也能让你说出的英语更地道,不显得那么生硬。
学习英语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多听。
只有多听才能做到多模仿,也许有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英国人要比一个学过多年英语的中国人说的好得多,那是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他每时每刻都在听其他人说英语,他正是在这不停的听的模仿中学会的。
既然我们没有如此好的语言环境,就要多听英语。
多提几个“为什么”也是学习英语的要点之一,当你在英语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学会问,问老师,问同学,问你身边任何可以给你解答的人。
有时,老师的一句话能让你恍然大悟,甚至两个同等英语水平的人,总爱问问题的人就会比另一不爱问的人学习成绩好。
所以学习英语要多问。
学习英语最后一点就是要多复习。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每个人都知道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运用的国际语言,学习英语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增加一项语言实力,有利于和外国人交挚友,闲聊或者一起工作。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送大家阅读!一、学习英语的方法1、背单词。
不能干脆拿着词典去背,应当结合自己的学习呢状况,有针对性的去背单词。
2、练习听力。
听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我们可以听一些英文歌曲来练习。
3、做阅读理解,每天作一篇阅读理解。
4、读英语文章。
经常阅读热门话题,读一读英语文章,会很有收获。
5、看英语新闻。
关注一些时事热点,提高自己的学问量。
6、参与英语活动。
定期参与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实践实力。
二、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我把自己漫游外语天地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十条,供那些真心实意而不是装腔作势想驾驭外语的人参考。
一、学习外语一天也不能中断。
倘如的确没有时间,哪怕每天挤出非常钟来也行。
早晨是学习外语的大好时间。
二、要是学厌了,不必过于强求,但也不要扔下不学。
这时可以变换一下学习方式。
比方,可以把书放在一边去听听播送,或短暂搁下课本的练习去翻翻词典等。
三、绝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记硬背。
四、应当随时随地登记并背熟那些平常用得最多的“句套子”。
五、尽可能“心译”你接触到的东西,如一闪而过的广告和有时听到的话语等。
这也是一种休息方式。
六、只有经过教师修改的东西才值得牢记。
不要反复去看那些做了而未经别人修改的练习,看多了就会不自觉地连同错误一起记在脑子里。
假如你纯属自学而无旁人相助,那你就去记那些确定是正确无误的东西。
七、抄录和记忆句型、惯用语时要运用单数第一人称,如“i am only pulling your leg”…八、外语好比碉堡,必需同时从四面八方向它围攻:读报纸,听播送,看原版电影,听外语讲演,攻读课本,和外国友人通信、往来、交谈等。
九、要敢于说话,不要怕出错误,但要请别人订正错误。
外语学习经历英文作文

外语学习经历英文作文英文:I have had a lot of experienc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throughout my life. Growing up, I took Spanish classes in school and also had a lot of exposure to the language through my family. In college, I studied abroad in Italy and took intensive Italian classes while living with a host family.After college, I decided to learn Mandarin Chinese. I took classes at a language school and also practiced speak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through 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 It was challenging at first, but I found that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helped me to improve quickly.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ve learned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stency and practice. It’s not enough to just study a language for afew hours a week – you have to make it a part of yourdaily routine. I try to listen to podcasts or watch TV shows in the language I’m learning, and I also make aneffort to speak with native speakers as much as possible.Another important lesson I’ve learned is the value of making mistakes. It can be embarrassing to make errors whe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but it’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ve found that native speakers are usually very patient and understanding when I make mistakes, and correcting those mistakes helps me to improve more quickly.中文:我在学习外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现在要问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肯定最先会说“学外语”。
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仔细反思了下缘由也许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也许是因为一直有听不懂的经历。
从小家里人对我就说普通话,过年时听亲戚们用上海话聊天我总是一头雾水,上小学以后还有很多词汇不知道什么意思。
此外到我外婆家也是整天听直到现在都听不懂的福州话。
正因为如此,我非常享受从听不懂到听懂的过程。
第二点是因为我对文化的差异一直都有兴趣。
于是从初二暑假点开阿木日语的网页到昨天用rosetta stone解决了计划中的最后一门语言,一晃就是八年了。
在这八年中,走过不少弯路,也会领悟到了一些捷径。
这篇文章就是想对自己八年的学习做个总结,并将学外语的经验教训分享给所有正在学外语,要学外语,以及想学外语的人。
从日语开始英语什么的都是从小按步就班学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是直接从日语入门开始吧。
那是又一个在家上网的日子,不知道又搜到了什么东西,我又开始关键词联想了。
这一次的关键词是“日语入门”,我点进了搜索结果首页比较醒目的“阿木日语入门”,看着通俗易懂的说明,学会了desu这个词,并发现学日语还是一件挺简单的事,便来了兴致,从当时资源并不丰富的互联网上下了老版标准日本语的电子书和mp3,便开始按步就搬的学起来了,之后也找到了教学视频,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过这也是多亏了日语是笑着进哭着出的语言,也许如果当时进的是法语入门的话,现在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吧。
下完电子书便开始学五十音图了,由于以前看动画片看主题曲经常会注意下面的日文字幕,所以很多假名都很眼熟,一天学平假名,一天学片假名,第三天便开始第一课了。
其实一开始学日语不必纠结假名的,把几个区分度的看熟后,就可以猛看单词,在频繁的练习中自然就会了,字母这种基础的东西也不必靠联想法。
很认真地开始一课一课地学,刚开始还采用中国式的老办法——抄单词,这后来再回想就感觉完全没必要了。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听懂,然后是看懂,接着才是说和写。
一开始几课的课文也学得很认真,几乎都听得烂熟,也都背下来了,平时没事干嘴里就无意识地冒出几句来。
后来学别的语言急于求成,走了弯路,发现还是狂听课文的办法最好。
日语一开始的单词并不是很好背,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篇讲日语单词背诵方法的文章(就是右脑记忆法加17天背gre法),便把后面附着的16页单词表下载,打印。
背着背着猛然发现大多数竟然全是音读汉字词,也就是类似汉语方言的词,每个汉字在日语中都有特定的映射关系。
于是背到sa行就不用怎么背了,因为大多数汉字只是重复出现,只要看到汉字就知道读音。
同理,在家看nhk的时候,一些词听发音就能猜到汉字了,比如听新闻的时候经常听到kei satsu,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仔细和其他已知的单词比对便猜出是警察这个词了。
这也就是我学外语悟出的其中一个方法——高级词汇映射法。
高级词汇映射法——汉字文化圈世界上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民族之间的交流而充满联系的。
有的语言比较强势,一直在输出词汇,比如古代的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希腊语,现代的英语,日语。
有的语言也会输出特定领域的词汇,比如许多欧洲语言中食物,餐具,化妆品和衣物的单词就全是法语。
每种语言的基础词汇基本都是不一样的,除非是同一语族的。
比如德语的lieben,sprechen,sagen对应英语的love,speak,say,西班牙语的comprar,correr,leer对应意大利语的comprare,correre,leggere。
但是语言的高级词汇基本上来源都比较固定,欧洲语言的高级词汇都是拉丁语和希腊语,伊斯兰教国家的高级词汇大多是阿拉伯语,东亚国家的高级词汇基本上是汉语。
汉语在古代向日本,朝鲜和越南输出了大量词汇,而近代日本又通过汉字的重新组合把科技政经词汇传到其他用汉字的国家。
所以说如果要学日语,韩语或是越南语,一种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先掌握汉字词的读音映射关系,然后就可以掌握大量的汉字词。
发音不能只学一次初三时过得很忙,但不知道为什么又用了很多时间学外语。
那时觉得光学日语不过瘾,便开始染指其他外语了。
那时没有沪江网,小的语种也没有教材下,只能到处找找在线学习的网站,于是便找到了一个韩语入门的网站。
点着图片学习方块圈圈的字母,先学后忘,外加发音模糊,便感觉学韩语比日语困难多了。
总算把字母学得差不多了,也没东西学了。
之后一次学韩语就是高一暑假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发音不能只学一次。
初三学韩语字母的时候,就想着找汉语或是英语的对应发音,有个oe的音就直接发o了。
谁知道高一再学时看了几集韩剧,发现明明oe是更接近“额”的读音,此外n的读音也是接近d的。
在纠结听到的和自己说的不一样时,我突然意识到,既然我已经知道说韩语的人是怎么说的,我又为什么要坚持原来的念法呢?这就好像学英语的时候一直把run读作“润”,后来一直听到“软”的读法,但还是坚持原来的“润”。
也许这就是每个地方学英语的人口音各异的缘故吧,或是受到母语影响,或是受到老师误导,或是执着与音标,一旦形成错误的发音就改不过来了。
然而正确的发音却是应该靠纯粹模仿当地人才能学到的。
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a在书上都有不同的描述文字,但没有谁会看着文字学发音,最终只能发出英语或是汉语的a,但是仔细听的话的确是有明显的区别,这时如果只是坚持初学时自以为正确的发音,就一直是那样了。
不过如果听不出区别的话,也只能作罢。
有个变态叫法语一直听说法语是最美的语言,在学完韩语字母后我便开始尝试了。
然而对于那时候我的悟性和智商来说,法语就好像是因为游戏bug而提前登场的大boss一样,把我击败了。
下好了某大学的教学视频,开始播放,开篇就说法语不像英语而是一门发音规则的语言,我心中窃喜。
然而接下来就是整整两页的发音规则,什么开音节,闭音节啊,夹在两个字母和一个字母之间又怎么样啊。
勉强知道怎么发音了,一看句子,才知道有个东西叫联颂,又看到疑问句的三种问法云云,放弃了。
邂逅罗塞塔初三忙碌地过去了,中考完了在家没事干,上电驴找资源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神奇的软件——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
这款软件号称不学语法不背单词就能学好外语,于是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下载键。
顺利安装好,打开试了试,全是图片。
每幅图片都配有对应的单词和句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沉浸式外语学习方法。
几课学下来,一些基本事物的单词就已经终生记忆了,简单的语法也能在脑中形成形象的印象。
这也多亏了西班牙语开始的语法简单,拼读也有规律。
反观法语,court和courent的发音竟然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罗塞塔的难度还是偏低,第二版的编排也不太好,前面全是实意动词,一开始说来说去就去就是“一个男孩在跑”,“男孩在桌子下”这种短句。
没什么成就感,玩腻了也就不用了。
大舌和小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除了汉语和英语外,世界上的其他大部分语言都有大舌或小舌音。
大舌音一直都觉得很酷,很想学,在学西班牙语的时候用发“德拉”的方法学会了。
但是后来才发现,我那时学会的只是rr,真正难的是r,也就是舌头只弹一下,没有震动。
这个音我最近才学会,从前都是以l代替的。
日语中也有,最常见的就是kora,也就是混蛋,一般人说这个ra一般就弹一次,但是流氓就要korrrrrrra!了。
小舌音我也没学会多久。
在学法语的时候,我用喉咙发出了比较响的“喝”,便以为那是小舌音。
却不知真正的小舌音听起来跟大舌音是差不多的。
后来在高中同学的示范下,我终于在高三某天洗澡时用漱口的办法学会了。
录了一小段发音示范/programs/view/TKJga0yV8fI/。
この番組はご覧のスポンサーの提供でお送りします进入高中,在英语班牛人林立之下完全失去对英语的兴趣。
因为某种契机,我开始看起犬夜叉。
第一次在电脑上看动画片,事实证明是会一发不可收拾的。
没看几集就停不下来,于是花了5天便看了100集。
看完后满脑子都是日语挥散不去,同步率最高的便是人名和短句,像什么shine!ushiro!matte!temee~~。
这时候,我领悟到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外语学习方法——磨耳法。
也就是这样一部部的动画看下来,从犬夜叉到火影到死神到海贼王到银魂到妖尾,我的日语听力时间已经超过英语了,现在做梦时也经常会冒出日语句子来。
下面详细讲一下磨耳法。
磨耳法磨耳法也就是泛听,讲究的是用数量胜过质量,高峰时期一天要听8小时以上。
在没有数量,也就是没有像日语那样足够听力材料的时候,就只能用遍数来代替数量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日语是最方便的。
因为动漫的集数多,语言简单,语速慢,内容主题明确。
在一开始听的时候,最先辨别出的是重复得最多的人名和专有名词的词汇。
然后是命令式的短句以及感叹词,如ikuzo,hayaku,chikusyou,mattaku等。
接下来是短句,再是部分长句,最后是完整长句。
当然,这样学习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搭配高强度的背单词或课本学习。
磨耳只是为了让学过的东西脱口而出,光凭磨耳的话是不可能学会复杂的句子的,只能学会短句词组,这点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否则还要学日语干什么。
脱口而出是口语的必要条件,我们说汉语的时候会考虑“一”什么时候发第一声,什么时候发第二声吗?我现在说日语也不用考虑动词的未然形是什么,连体形是什么,只是应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而已。
这一点在之后说到欧洲语言动词变位的时候也要讲。
韩语因为有韩剧,也是比较方便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些听力材料比较少的语言,如法语和西班牙语。
这些语言由于语速像机关枪,所以靠电影学是不明智的。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听歌。
歌曲的语速慢,重复听不会腻,词汇固定,大部分的情歌都有表达情绪还有一些身体部位的词。
对了,还有一种方法,玩游戏学外语。
日语就不说了,galgame遍地都是,还有Squar e Enix的许多。
韩语的游戏就看过格兰蒂亚。
英语的也很多,什么gta啊,质量效应啊,上古卷轴啊,全是全语音的。
法德西意的话有刺客信条。
玩游戏学外语是比较方便的,但是也需要一定耐心。
说出口的,就忘不了了高一想出去交流玩玩,报了日韩,日本没去成,就去韩国了。
于是暑假开始重拾韩语,这次用的是标准韩国语加新东方韩语一月通。
对韩剧没什么兴趣,所以也没什么听力材料,感觉效率很低。
后来直接跟韩国学生对话了,抛出去一句想好的话,结果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那时也实在是没有语感。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凡是我说过的韩语单词或是句子,到现在都还记得。
然而在英语课上说了那么多,却全忘光了。
这也许是因为在陌生的外语的环境中,人会有一种类似求生欲的感觉,有一种紧张感。
在外国想买东西,不知道那东西怎么说,于是十分不安,后来总算知道了,对这个单词产生了强烈想记住的愿望,便就记住了。
这就像是沿着独木桥走,在课上桥下不远就是草地,而在真实语言环境中,桥下是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