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合集下载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教育研究方法》网上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2、教育研究一般都要遵循这样的程序:
(一)的提出和的确立;
(二)选定;
(三);
(四)的分析与综合。

参考答案:
1、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2、研究问题假设研究对象研究的控制研究结果
3、被试方面主试方面研究设计方面研究实施方面
4、内在信度外在信度
5、等距随机
6、检索工具查找方式
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7、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文献综述
8、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9、分类指标顺序指标等距指标等比指标
10、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11、自变量被试变量反应变量
12、自变量因变量干涉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中介变量
13、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
14、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
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
15、目录卡内容提要卡文摘卡
16、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文献综述
17、阅读记录鉴别分类处理
制定文献综述
18、浏览粗读精读
19、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
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
20、浏览粗读精读
1。

《教育研究方法》平时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平时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平时作业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内容涵盖了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教育研究方法对于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几个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

首先,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态度、观点、行为和需求等信息。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问卷问题和选项,并确保问卷的可信度和可度量性。

通过合理的样本抽取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全面的角度了解问题,并根据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访谈是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访谈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经验、观点和意见等。

在进行访谈时,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并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来引导被访者进行思考和表达。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尊重被访者的隐私和观点,并提供一个放松和舒适的环境。

通过综合分析访谈结果,我们可以获取深入的洞察力和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实验是一种精确控制变量的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来确认特定教育方法或介入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需要准确地操作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建立合适的实验场景和条件。

实验结果的分析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来验证实验假设的准确性。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获取高度可靠和可重复的数据,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文献综述是一种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并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来收集相关研究。

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根据需要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通过结合不同研究的结果和观点,我们可以形成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总之,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对于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和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大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大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大作业引言:教育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一种学术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并结合一个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1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1.2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录音等形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如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则通过数字化的数据来收集和分析,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

1.3教育研究方法的步骤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包括问题的明确、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

问题的明确是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关键步骤;研究设计是确定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核心环节;数据收集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和工具收集相关数据;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解释是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案例分析2.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明确本次研究的背景是高中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因此学习动力不足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2.2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中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动力的相关问题等。

样本对象市的五所高中的高三学生,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一部分学生参与研究。

2.3数据收集研究者根据研究设计,制定了问卷调查表,并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发放给被调查对象。

在发放问卷之前,研究者向被调查对象解释了研究目的和保密原则,并取得了他们的同意。

2.4数据分析研究者收集到了一定数量的问卷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清理,剔除无效或重复的数据。

然后,研究者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

2.5结果解释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者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环境不良等。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文献综述题目: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教育研究是推动教育进步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

本文将围绕“教育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不断提升,这要求教育研究方法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在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一)传统教育研究方法传统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调查、实验和定性研究等。

这些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如观察法可以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查法可以用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等数据,实验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定性研究则可以用于深入了解特定教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因素。

(二)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育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

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大规模的教育数据,从而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创建自适应教育系统和智能导师,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指导。

三、研究趋势(一)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将传统教育研究方法和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混合研究方法既可以发挥传统教育研究方法的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先进性。

例如,可以将调查法和大数据分析法相结合,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将实验法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以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和优化自适应教育系统。

(二)多学科交叉多学科交叉是当前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趋势。

多学科交叉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以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四本教育研究著作的比较阅读任课教师:孙亚玲学生姓名:谢春梅专业:教育管理学号: 084210072010年6月20日四本教育研究著作的比较阅读一、参考书目CIP数据:(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CIP数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孙亚玲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ISBN978-7-5088-2196-2,Ⅰ.教··Ⅱ.孙··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Ⅳ.G40-03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65521号。

(二)《教育研究方法导论》,CIP数据: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ISBN7-5536-1063-0,Ⅰ.教··Ⅱ.裴··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Ⅳ.G40-0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1999)第25280号。

(三)《研究方法的新进展》,CIP数据: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丁念金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ISBN7-5041-2684-5,Ⅰ.研··Ⅱ.丁··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展-中国Ⅳ.G40-03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116757号。

(四)《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CIP数据: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5版)/(美)高尔等著;屈书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ISBN978-7-301-12205-1,Ⅰ.教··Ⅱ.①高··②屈··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Ⅳ.G40-03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1812号。

二、比较的著作内容(见下表)三、著作内容表述(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方法,包括如何选题、抽样、建立研究假说,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查阅文献、写文献综述,如何做教育调查、观察,如何进行教育实验,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如何对教育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

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专项培训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专项培训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作业一:调查研究法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研究一、研究的问题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

二、对研究问题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1、课题研究的的内容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情况调查。

通过此调查,我们想要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差异,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问卷为了解高年级学生不完成作业的主要原因,我们对五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四、实施调查问卷发出98份,收回98份,全部都是有效卷。

五、结果整理、统计和分析。

1、结果统计2、情况分析从第1题的数据可以看出,有%的学生不喜欢数学。

这一数据警示我们,作为自然科学的支撑学科——数学,它应该呈现给学生的巨大魅力已逐渐丧失!从第2、3题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法单一、枯燥学生学而无味,影响学习兴趣。

3、结果分析、讨论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欲望,进而全身心地参与探索、研究等学习活动的全进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考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

作业二:准实验研究法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准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四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四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四第十章自测题一、填空1. 计学中不能对研究的问题直接进行检验,需要预先建立一个与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假设,这一假设称为()。

2. 设检验的过程中,在虚无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成为()。

3. 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

4. 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值的分布为()。

5. 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值的分布为()。

6. 独立样本方差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统计检验的方法主要有()。

7. 差和总体方差差异性的检验一般用()。

8. 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和()。

9. 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独立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和()。

10. 对于样本相关系数是否为零的显著性检验,常用的参数检验的方法为()。

11. 为了检验相关系数是否等于一个不为零的常数,由于在总体相关不为零的前提下,样本相关系数的分布(),所以应首先进行相关系数的正态性的转换。

12. 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统计方法主要有()。

13. 卡方检验法主要用来描述实际观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差异大小,具体计算公式是()。

14.()对于数据资料的分布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往往要求数据在总体上服从一定的分布。

15.()适用的资料是在四表格中,两因素都是连续型的正态变量,只是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的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

二简答题1. 单叙述平均数检验的一般步骤。

2. 假设检验中,作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3. 两个平均数差异性的检验比一个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增加了那些前提条件。

4. 单叙述计数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

5. 简单叙述非参数检验方法与参数检验方法相比的特点。

6. 简单叙述T检验的条件?7.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8. 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9.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10. 检验的两类错误的概念与意义11. 简单叙述计数数据的检验方法的特点12. 品质相关的种类与计算方法三、名词解释1.虚无假设,2. 研究假设,3. 第一类错误,4. 第二类错误,5.t检验,6.样本分布四、计算题1. 某年级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7分。

【奥鹏】[云南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形考》1‖满分作业参考

【奥鹏】[云南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形考》1‖满分作业参考

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作业1以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献是属于选项A:检索性文献选项B:一次文献选项C:三次文献选项D: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正确选项 :A有一类文献其特点是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具体以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

此类文献是选项A:一次文献选项B:参考性文献选项C:检索性文献选项D:微缩型文献正确选项 :B文献综述根据评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性评述和选项A:整体性评述选项B:专题性评述选项C:深刻性评述选项D:学科性综述正确选项 :B研究的效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说明,即内部效度和选项A:外部效度选项B:外显效度选项C:外维效度选项D:外在效度正确选项 :A假设检验有两个基本大类,一类是参数检验,另一类是()。

选项A:非参数检验选项B:z检验选项C:无参数检验选项D:t检验正确选项 :A计算机检索以其检索范围广、检索适应性强以及快捷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文献检索工作中,成为文献检索的发展方向,并且也由单纯的文献检索发展到全文检索、文字声音和图像一体化检索。

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单机检索,另外一种是选项A:网络检索选项B: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选项C:计算机独立检索选项D:网上图书馆检索正确选项 :B对数据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所收集数据的完整性和()。

选项A:整体性选项B:可靠性选项C:实效性选项D:计划性正确选项 :B研究与处理“是什么(what)”形式的问题,主要用于提出假设,此类个案研究属于()。

选项A:探索性个案研究选项B:描述性个案件研究选项C:解释性个案研究选项D:问题解决性个案研究正确选项 :A工具性检索根据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又可分为手工检索和.选项A:计算机检索选项B:浏览检索选项C:引文追溯检索选项D:文摘检索正确选项 :A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访谈调查法可以有很多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注意力状况调查报注意力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

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虽然说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的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分散的状况,及造成学生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就随意抽取了部分学生就“注意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方式:
采取观察记录调查,随机观察部分同学上课时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要求前、中、后排同学各取一部分,男女比例适中,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这样的确定力求调查的范围更广泛,更能代表不同的群体),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三、调查内容记录及分析
调查记录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的情况,分析学生注意力状况,注意力集中发生的时间及原因等方面原因,以便较全面了解学生注意力的情况。

我们共观察了4个教室各40名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统计表明大约有28.75% 的学生只能集中20分钟之内,有63.125% 的学生能集中20—35分钟,只有8.125% 的学生能集中到35—45分钟,并且前5分钟,大概只19.375% 的人是上课认真的,其余都有点浮躁,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第5分钟到第35分中是上课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多的时候,有大概74.375%的学生都在认真听讲,只有偶尔一部分人有小动作,最后10分钟只有6.25%人在认真听讲,噪声多了起来,学生东张西望、看时间、转头、低头的很多
分析:每个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不一,因人而异,而且我们发现一节课学生注意力最高的时候就是第5分钟至35分钟之间,这个时间段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前后两个时间段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难集中
四、结论: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看到我校学生在注意力方面的一些状况,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但它有主次之分,注意力的问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无数成功人士和团体的实例已证明了这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时应提高全体老师对注意力作用的了解及认识水平。

掌握学生上课注意力的状况,把重要的内容集中在5至35分中内,提高了课堂听讲的效率,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