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数量积复习课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b解的.
题模计技和算巧方两:向个角a向的. 量利关的用系夹向c角量.
的 利
性 用
质 向
和 量
几 的何Biblioteka 加意 法义 和简 减
化 法
计 进
算 行
b. 简化
注 计
意 算
向
量
ca.. 利利用用数向量量积的公性式质求和解几 何 意 义 简 化 计 算
b. 注意向量的模和方向角的关系
定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与两个向量夹角的余 弦值的乘积 几何意义: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大小和方向
性质:数量积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应用:在物理、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力矩、功等
结合律:a·(b+c) = a·b + a·c 交换律:a·b = b·a 分配律:a·(b+c) = a·b + a·c
平行四边形定 理:两个向量 的数量积等于 这两个向量的
模的乘积
余弦定理:两 个向量的数量 积等于这两个 向量的模的乘 积再乘以这两 个向量的夹角
的余弦值
向量数量积的 性质:向量数 量积的绝对值 等于这两个向 量的模的乘积 再乘以这两个 向量的夹角的
余弦值
向量数量积的 定理:两个向 量的数量积等 于这两个向量 的模的乘积再 乘以这两个向 量的夹角的余
记开方等
理解错误,如 混淆向量的数 量积和向量积
的性质
应用错误,如 无法正确应用 向量的数量积 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判断其 正负性
判断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 并解释原因
计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判断其 方向
判断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 并解释原因
高考理科第一轮复习课件(4.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规范解答】(1)选A.由|a·b|=|a||b|知,a∥b. 所以sin 2x=2sin2x,即2sinxcosx=2sin2x,而x∈(0,π), 所以sin x=cos x,即 x= ,故tan x=1.
4
(2)选A.由题意得,BQ AQ AB 1 AC AB,
5.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向量a=(x1,y1),b=(x2,y2),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 ,则
数量积
x1x2+y1y2 a·b=_________
2 2 x1+y1 ①|a|=_______
模
②若A(x1,y1),B(x2,y2),
2 2 (x1-x 2) +(y1-y2) 则 | AB| =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设a,b都是非零向量,e是单位向量,θ 为a与b(或e)的夹
角.则
(1)e·a=a·e=|a|cos
a·b=0 (2)a⊥b⇔_______.
θ .
(3)当a与b同向时,a·b=|a|·|b|.
当a与b反向时,a·b=-|a|·|b|, |a|2 a a 特别地,a·a=____或者|a|=____.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两个向量的夹角 定义 范围 向量夹角θ 的范围是 0°≤θ ≤180° _______________, 0°或180° 当θ = ___________时,两向 量共线; 90° 当θ = _____时,两向量垂直, 记作a⊥b(规定零向量可与任 一向量垂直)
非零 已知两个_____向量a,b, 作 OA a,OB b, ∠AOB=θ 叫作向量a与b的 夹角(如图).
又∵a,b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过关5.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PPT课件

5 ,|a|cos
θ
=|a|
ab |a ||b |
2 (4) 3 7 13 65 .
(4)2 72
65 5
2.若|a|=2cos 15°,|b|=4sin 15°,a,b的夹角为
30°,则a·b等于
( B)
A. 3
B. 3
C. 2 3
D. 1
2
2
解析 a b | a || b | cos 30
§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它们的夹角为θ ,则数量 |a |·|b|cos θ 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 作a ·b=|a ||b|·cos θ .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0 . 两个非零向量a与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a ·b=0 ,两非 零向量a与b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 ·b=±|a ||b| .
4.一般地,(a·b)c≠(b·c)a即乘法的结合律不成 立.因a·b是一个数量,所以(a·b)c表示一个与c 共线的向量,同理右边(b·c)a表示一个与a共线 的向量,而a与c不一定共线,故一般情况下(a·b)c ≠(b·c)a.
失误与防范
1. 零 向 量 :(1)0 与 实 数 0 的 区 别 , 不 可 写 错 : 0a=0≠0,a+(-a)=0≠0,a·0=0≠0;(2)0的方向是任 意的,并非没有方向,0与任何向量平行,我们只 定义了非零向量的垂直关系.
·sin(
π -θ )=sin
θ cos
2 θ -sin θ
cosθ =0.
∴a⊥b. 2
(2)解 由x⊥y得x·y=0,
即[a+(t2+3)b]·(-ka+tb)=0,
让学生积极有序有效互动—“平面向量数量积复习课”教学实录与感悟

--" 模 的 平 方 .(这 里 笔 者 想 让 学 生 从 动 态 上 更 加 深 刻 地
认识到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因此特意着重强调D
师 :好 ,老师刚才是把C点 往 下 拖 ,如 果 现 在 把 C点 往右拖(沿" C延 长线方向),你们再来试试看该如何求? (出示问题2 )
考试 研究
备考指南
2016年 12月
让学生积极有序有效互动
— “平 面 向 量 数 量 积 复 习 课 ”教 学 实 录 与 感 悟
!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林荣 ! 新疆阿克苏拜城县教育局教研室唐胜忠
本 复 习 课 是 一 节 交 流 研 讨 公 开 课 ,是 在 高 一 学 生 刚 学了平面向量这一章节知识后所做的归纳总结.本节课 定位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通过 前 期 的 学 习 ,学生 已经对平面向量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 几何问题代数化有初步的认识.此时若能根据学生的知 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设计适当的复习课引导学生在教材 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与探 究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本着“学 生 参 与 ,积 极 互 动 ”的 教 学 理 念 ,笔 者 采 用 了 以 “问 题 变 式 引 导 、师生对话交 流 ”为 主 线 的 教 学 模 式 ,通 过 组 织 师 生 互 动 ,较好 地 完 成 了 教 学 任 务 .现 将 本 节 课 向 大 家 汇 报 ,并 谈 谈 笔 者 的 感 悟 与 反 思 ,与大家 交 流 .
参考文献:
平面向量复习课教案

平面向量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向量的概念与运算1.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介绍向量的概念,解释向量的定义展示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箭头表示和坐标表示强调向量的方向和模长的意义1.2 向量的运算复习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解释向量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意义探讨数乘向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第二章:向量的数量积2.1 数量积的定义与性质引入数量积的概念,解释数量积的定义展示数量积的计算公式和性质强调数量积的交换律、分配律和消去律2.2 数量积的应用探讨数量积在向量投影中的应用解释夹角和向量垂直的概念展示数量积在向量长度和方向判断中的应用第三章:向量的坐标运算3.1 坐标系的建立介绍坐标系的定义和建立方法解释直角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强调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3.2 向量的坐标运算复习向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介绍向量的坐标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和数乘强调坐标运算与几何意义的联系第四章:向量的线性相关与基底4.1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引入线性相关的概念,解释线性相关的定义探讨线性相关性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强调线性相关性与向量组的关系4.2 向量的基底介绍基底的概念,解释基底的定义和作用探讨基底的选择方法和基底的性质强调基底与向量表示和线性相关的联系第五章:向量的线性空间5.1 线性空间的概念引入线性空间的概念,解释线性空间的定义探讨线性空间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强调线性空间与向量组的关系5.2 向量组的线性表示介绍线性表示的概念,解释线性表示的定义探讨线性表示的方法和性质强调线性表示与基底和线性空间的关系第六章:向量的叉积与外积6.1 叉积的定义与性质引入叉积的概念,解释叉积的定义和几何意义展示叉积的计算公式和性质强调叉积的交换律、分配律和消去律6.2 叉积的应用探讨叉积在面积计算和力矩中的应用解释向量垂直和向量积的关系展示叉积在几何图形判断中的应用第七章:向量场的概念与运算7.1 向量场的定义与表示介绍向量场的概念,解释向量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展示向量场的图形表示和箭头表示强调向量场的物理意义和应用领域7.2 向量场的运算复习向量场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解释向量场的叠加原理和运算规则强调向量场的运算与物理意义的联系第八章:向量函数的概念与性质8.1 向量函数的定义与表示引入向量函数的概念,解释向量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展示向量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强调向量函数的应用领域和数学意义8.2 向量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探讨向量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和可微性解释向量函数在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展示向量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九章:向量微积分的基本定理9.1 向量微积分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向量微积分的基本概念,解释向量微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展示向量微积分的运算规则和公式强调向量微积分在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9.2 向量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复习格林定理、高斯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解释向量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意义和应用强调向量微积分基本定理在几何和物理中的重要性第十章:向量的进一步应用10.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探讨向量在几何图形判断和证明中的应用解释向量积和向量场的几何意义展示向量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应用10.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解释向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包括力学和电磁学探讨向量在力学中速度、加速度和力矩的应用展示向量在电磁学中电场和磁场的应用10.3 向量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向量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土木工程和航空工程解释向量在结构分析和流体动力学中的应用展示向量在工程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向量的概念与表示: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是理解向量运算和应用的基础。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复习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5.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要点透视: 1.两个向量的夹角: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作 OA =a ,OB =b ,则∠AOB =θ (0°≤θ≤180°),叫做两向量a 与b 的夹角。
如果a 与b 的夹角是90°,则说a 与b 垂直,记作a ⊥b 2.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把数量|a |·|b |·cos θ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θ,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下列运算律: (1)a ·b =b ·a ; (2)(λa )·b =λ(a ·b )=a ·(λb ); (3)(a +b )·c =a ·c +b ·c . 3.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记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 4定理:两个向量a ,b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 ·b =0.活题精析: 例1.(2001年上海卷)若非零向量以α ,β 满足|α +β |=|α -β |,则α 与β 所成角的大小是 . 要点精析:由作向量和与差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α +β |,|α -β |正好是以α ,β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度,∵ |α +β |=|α -β |.∴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α 与β 所成角是90°.思维延伸:作平面向量的某些题目时,应注意与平面几何知识相结合.本例还可采用两边平方,得α ·β =0. 例2.( 2003年天津卷)设a ,b ,c 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相互不共线. (1)(a ·b )c -(c ·a )b =0 ;(2)|a |-|b |<|a -b |;(3)(b ·c )a -(c ·a )b 不与c 垂直;(4)(3a +2b )· (3a -2b )=9|a |2-4|b }2.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A .(1)(2)B .(2)(3)C .(3)(4)D .(2)(4) 要点解析:(a ·b )c 是与向量c 平行的向量(c ·a )b 是与向量b 平行的向量,因此(a ·b )c 与(c ·a )b 不一定相等,因此(1)不正确. 因为a ,b ,c 是任意的非零向量,是相互不共线,则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2)正确. [(b ·c )a -(c ·a )b ]·c =(b ·c )(a ·c )-(c ·a )(b ·c )=0,因此(b ·c )a -(c ·a )b 与c 垂直,答案(3)不正确. (3a +2b )·(3a -2b )=9a 2-4b 2=9|a |2-4|b |2,答案(4)正确,应选D 。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高三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A版)

已知两个_非_零__向量 a 和 b,作O→A=a,O→B=b,则∠AOB
=θ(0°≤θ≤180°)叫作向量 a 与 b 的夹角.如果向量 a 与
b 的夹角是 90°,我们说 a 与 b 垂直,记作_a_⊥__b_.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已知向量 a,b,c 和实数 λ.
①交换律:__a·_b_=__b_·a__; ②数乘结合律:(λa)·b=_λ_(_a_·b_)_=_a_·_(λ_b_)_(λ∈R); ③分配律:(a+b)·c=_a_·c_+__b_·_c .
解析 (1)因为|a|=|b|=1,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45°, 所以(a+2b)·a=a2+2a·b=|a|2+2|a|·|b|cos 45°=1+ 2. (2)如图,由 AD∥BC,AE=BE,得∠BAD=∠ABE= ∠EAB=30°.又 AB=2 3,
所以 AE=BE=2.因为B→D=A→D-A→B, 所以A→E·B→D=A→E·(A→D-A→B)=A→E·A→D-A→E·A→B =2×5×cos 60°-2×2 3×cos 30°=-1.
解析 根据物理中力的平衡原理有 F3+F1+F2=0, ∴|F3|2=|F1|2+|F2|2+2F1·F2 =12+( 2)2+2×1× 2×cos 45°=5. ∴|F3|= 5 N.
◇考题再现
4.已知向量 a,b 满足|a|=1,a·b=-1,则 a·(2a-b)
=( B )
A.4
B.3
C.2
a·b
④cos θ=_|_a_||b_|_. ⑤|a·b|_≤__|a||b|.
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有关结论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x1,y1),b=(x2,y2).
向量表示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轮复习)

=________;特殊地|,a|a|·ba|=|a|2 或|a|= a·a.
C D (4)cos θ=________.
(5)|a·b|≤|a|·|b|.
B
A 3.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分配律:(a+b)·c=________.
(3)数乘结合律:(λa)·b=λ(a·b)=a·(λb).
2、(2016 年浙江高考)已知向量 a、b, |a| =1,|b| =2,若对任意单位向量
1
题型五:平面向量的范围问题 e,均有 |a·e|+|b·e| 6 ,则 a·b 的最大值是
.【答案】 2
3、(2016 年上海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1,0),B(0,-1),P 是
曲线 y 1 x2 上一个动点,则 BP BA 的取值范围是
01
平面向课量堂总向结量:的模
02
、转化为坐标
向量的夹角 cos 0 3 a b
ab
转化思想、数形结合
1 、( 2013 年 高 考 四 川 卷 ) 在 ABC 中 , 角 A, B, C 的 对 边 分 别 为 a,b,c , 且
2 cos2
A B cos B sin( A B)sin B cos( A C) 2
(2)已知单位向量 e1,e2 的夹角为 α,且 cos α=13.若向量
a=3e1-2e2,则题|a|=型__二___:___平. 面向量的[答模案] 3
变式练习 (1) [2014·全国卷] 若向量 a, b 满足:| a | 1, (a b) a ,
(2a b) b ,则 | b | ( )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考考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
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课前小练
1.在RtABC中,AB 4, AC 5,B 900,则BA AC -16
考题展示
39.如图,点 P是半径为1的圆O外一点, OP 2,过点P 作圆O的切线PT,T为切点。若点 Q位圆上一动点,则 PQ PT的取值范围
Q
提炼方法
例(1 12浙江15题改编)
在ABC中,M是BC的中点, AB 3, AC 10,
则AM BC 。 91
变式1:
2
在ABC中,O是ABC的外心, AB 3, AC 10,
则AO BC 。
91
2
思考:若 G为ABC的重心,AG BC是否有相同的定值?
A
AM BC BC DM
O
AO BC BC DM
C
MD
B
例(1 12浙江15题改编) 在ABC中,M是BC的中点, AB 3, AC 10,
则AM BC 。 91
变式1:
2
在ABC中,O是ABC的外心, AB 3, AC 10,
uuuv uuuv
为 P, AP 3且 APgAC =
.
AP AC 2AO AP 2 AP AP
O
例 3(12 北京 13) 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 是 AB 边
上 的 动 点 , 则 DE CB 的 值 为 ________ ,
DE DC 的最大值为______。
E
2.已知a 2, b 1, a与b的夹角为600,c a 2b,
则c 2 3, c与a的夹角为 300。
3.已知a (1,2),b (2, ),
(1)当 1 时,a b;
2
(2)当 2时,a在b上的投影是 2 。
4(. 12浙江15题)在ABC中,M是BC的中点,
AM 3, BC 10,则AB AC 。-16
D
A. 2 3 B. 3 2
C. 3 D. 3 3
E
2.已知圆C的半径为3, 直径AB上一点D, 使得AB 3AD, E, F为另一条直径的 两个端点,则DE DF
小结回顾
本节课中主要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 几何意义解题,当然这些题用其他方 法也可得到正解,但用平面向量数量 积的几何意义解要更简捷。用此方法 解题时将问题转化为共线向量的数量 积,但要注意原两个向量的夹角范围。
将数量积转化为投影计算的6个基本图形
判 若ab ac,则b c. ( ) 断 (a b)c a c bc ( )
考题展示
39.如图,点 P是半径为1的圆O外一点, OP 2,过点P 作圆O的切线PT,T为切点。若点 Q位圆上一动点,则 PQ PT的取值范围
PQ PT PT PM Q
B
A
DE CB CB 2 1
2
DE DC的最大值为 DC 1
D C
(改编) 点 N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内 或边界上一动点,M 是边 BC
的中点,则 AN AM 的最大值是( D )
A.2 B.4 C.5 D.6
C DN MAFra bibliotekB第(13)题
(12 江苏 9)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2 ,BC 2,点
M
考题展示
AC BD 2AO BD 2AM BD b2 a2
A
D
M
C
O B
2:在四边形 ABCD中,AB BC, AD DC ,若 AB a,
AD b,则AC BD B
A.a2 b2
B.b2 a2
C.a2 b2
D.ab
灵活运用
例 2(12 湖南 15)
如图 4,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P⊥BD,垂足
E 为 BC 的 中 点 , 点 F 在 边 CD 上 , 若
uuur uuur
uuur uuur
AB g AF 2 ,则 AE g BF 的值是 ▲ .
反馈练习
uuur
uuur
1 如图 ,在 ΔABC 中 , AD AB , BC 3 BD ,
uuur
uuur uuur
AD 1 ,则 AC AD =( )
91
则AO BC 。 2
回归课本
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
a ·b = |a| |b| cosθ
几何意义: 数量积 a ·b 等于 a 的长度 |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投影 |b| cosθ的乘积。
B
B
B
b
Oθ
a B1 A
b
θ
B1
Oa
b
θa
A O (B1)
A
a b a OB1 a b a O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