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格律诗

合集下载

律诗的写作技巧与要求

律诗的写作技巧与要求

律诗的写作技巧与要求
以下是 6 条关于律诗写作技巧与要求的内容:
1. 律诗的对仗就像给房子搭梁立柱,那得工工整整呀!就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多工整啊!写律诗的时候,对仗得精心雕琢,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可不能马虎哟。

2. 押韵就如同律诗的灵魂伴侣呀!你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呢。

在写律诗时,得选好韵脚,让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这样才带劲呢。

3. 意境营造可是律诗的大魅力所在呀!想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塞,那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咱写律诗也得努力营造出独特又美妙的意境,让人沉醉其中,好不好呀?
4. 律诗的脉络就好像人的筋骨一样重要咧!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从白日到青春,脉络清晰得很呢。

写的时候得把诗意有条理地展开,可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呀。

5. 句式变化可得把握好嘞!不能老是一个调调呀,就像音乐要有高低起伏才动人嘛。

看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短交错,多有节奏感呀!写律诗时要让句式灵活多变,才有味道呢。

6. 情感表达那绝对是律诗的核心呀!比如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情感多浓郁啊。

写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进去,这样才能打动别人呀,难道不是吗?
总之,写律诗就是要在对仗、押韵、意境、脉络、句式和情感等方面都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出精彩的律诗呀!。

如何写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一)“工夫在诗外,作诗先作人”这是诗家的一句行语。

诗,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是个人生活经历所构成的心灵图画,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表现,也是个人品德、修养、学问、素质的综合表现。

所以:1、诗人要正派,要胸襟宽大。

2、诗人要高尚,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诗人要谦虚,要有学习别人长处的精神。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后经友人提出“哭”的字面欠妥,建议改为“咒”,毛主席不仅接受,还将其称为“半字之师”,又如毛主席的《长征》中,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因友人建议,诗要尽可能避免重字,前面已有“五岭逶腾细浪”,宜将后浪改为水。

也被采纳,所以,才成“金沙水拍云崖暖”。

诗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感情是纯朴的,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古人云“诗文有骨肉之情”。

一、基本要求:1、字句相等。

七律是七言八句;五律是五言八句。

超过八句符合格律要求叫长律或排律。

律绝同是四句。

2、平仄相对。

律诗讲抑扬顿挫,在对偶句中除注有可平可仄标示的字外,上下句平仄声必须相对立,并要求双句押韵。

3、结构相同。

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上下词组结构必须相同。

4、词性对仗。

律诗不仅要求用字用词精练准确,讲艺术、有美感,而且颔联、颈联上下分组词性必须对仗,否则不称其为律诗。

5、音步分明。

每个诗句第二和第四字为音步,二者不能用同声字。

七言第六字虽不是音步,但一般与第四字也不能同声。

6、注意粘对。

粘对亦称粘连。

“粘”使全诗整体衔接;“对”指对偶句平仄对立。

粘连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

7、拗句补救。

补救办法有两种:第一是本句自救。

“五言”句一拗三救,四拗三救;“七言”句是三拗五救,六拗五救。

第二是对句相救。

前拗后救,一拗双救。

(注:律诗律绝都有“四式”诗谱,只要认真严格按诗谱写诗就会符合律诗律绝的声律和韵律。

律诗写作五大技巧

律诗写作五大技巧

律诗写作五大技巧创作格律诗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要处理和把握好高新立意、形象思维、小中见大、景情并茂和炼字煅句,不厌修改等几个环节。

一.立意力求高新明末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就是说无论是作文或写诗,首先要立意,明确中心思想,这是诗的主体和核心。

一首诗的立意高低,决定该诗的优劣。

作者近来读山东《历山诗词》和《南京诗词》刊载的《读史感怀—评古代四大美女》律诗四首,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特别是尾联明确表达作者观点,旗帜鲜明,一目了然。

现试举之:西施宛若梨花带露开,天生丽质隐蒿莱。

祸临勾践计娇女,身侍夫差戏阙台情洒深宫千滴泪,梦回故里万思哀。

卧薪尝胆传千古,救国佳人谁圣裁?貂婵天生丽质貌非凡,娇态风流性淑娴。

董卓谋权盖君主,王卿献计启貂婵。

周旋吕布洁身献,戏弄太师诳语谗。

一笑若同兵百万,谁言生女不如男?杨玉环玄宗色癖远妃嫔,独宠太真于一身。

品德高操远娇态,胸怀坦荡近凡心。

才华突露霓裳舞,丽质摒除脂粉侵。

恪守忠君无误国,孤坟荒野泪沾襟。

王昭君战乱频频尸未寒,化戈为帛孰和番?心装社稷异邦嫁,怀抱琵琶玉手弹。

秀发娥眉年豆蔻,明眸皓齿貌天仙。

终身特使奇功建,胡汉安宁六十年。

这四首律诗充分体现作者对四大美女的遭遇表示同情,对四大美女的功绩表示肯定,对封建统治者鞭挞四大美女表示愤慨。

同时把四大美女的天生丽质,纯洁善良,聪明才智,以及为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催人泪下。

二.突出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始终离不开客观事物形象。

(一)咏物诗的形象思维1.直写物象:直接描写事物形象的诗,犹如摆在眼前的物体,从诗中直接可以猜出物体的名称。

如《诗词》报笫13期刊载的《电脑》诗:环球觅趣闻,一指拨千钧。

屏小乾坤大,脑尖日月新。

开机知万象,问卷解迷津。

客在天涯外,宛如咫尺邻。

2.写物寓意诗:即既写物体形象,又托其意,或言志,或抒情,或议论,或说理。

律诗的格律规则

律诗的格律规则

律诗的格律规则律诗,又称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格律规则非常严格。

下面是律诗的格律规则的相关参考内容(不包含链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韵律规则:- 律诗的韵脚要求是平声押平声,仄声押仄声。

分为平声韵和仄声韵。

- 平声韵包括a、o、e、i、u、ü等,仄声韵包括ā、ō、ē、ī、ū、ǖ等。

- 律诗的韵脚不可错用,不可重复使用。

2. 字数规则:- 律诗的每句为四字,共四句,总共十六字。

- 字数限制不是非常严格,有时可以增加或减少一个字,但要遵循整体平仄要求。

3. 长短句规则:- 律诗的各句是由长短句交错而成,分为两个长句和两个短句。

- 长句为五个字,短句为七个字。

4. 平仄要求:- 律诗的平仄要求是平仄相间,遵循“短长平仄,长长平平”或“短短平仄,长长长平”。

- 短句的第一字为平声时,后面两个字要求相对仄声;第一字为仄声时,后面两个字要求相对平声。

- 长句也要求平仄相间,其中短长短分别为平仄平。

5. 词语要求:- 律诗要求用字精炼,直指主题,不可有多余、累赘的修饰。

- 词语要求确切用字,字句之间要求紧凑有力、平仄和韵律一致。

- 古代律诗常以意象、对仗和比喻形式表现。

6. 多样的律体:- 律诗有多种体例,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 不同的律体有不同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但整体格律规则相似。

律诗的格律规则非常严谨,要求文人在有限的字数内,准确表达出主题,同时保持平仄押韵的和谐。

以古代文人杜甫的《登高》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通过以上参考内容,可以看出律诗格律规则的重要性,它限制了诗人的创作空间,却也使得律诗富有规律感和音韵美。

对于喜欢写律诗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律诗的格律规则非常重要,只有熟稔了格律规则,才能写出优美、符合规律的律诗作品。

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

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

格律诗写作技巧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格律诗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感时诗任何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中。

他们对当时的国家形势,发表自己的感想,提出个人的看法。

这种感想与看法,是谓感时。

这样的诗是谓感时诗。

怀古诗游览古迹,缅怀往事;阅读史书,吸取殷鉴,往往情动于衷,吟咏于外;或称赞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造福祖国;或惋惜才子志士的不幸遭遇,坎坷一生;或讽刺权贵的享乐腐化,失掉江山;或抨击奸臣,等等,均可在诗中抒发己见。

这样的诗,是谓怀古诗。

作怀古诗,要求详谙史实,站在祖国与人民的立场,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如果客观地科学地提出新见解,切题发挥含蓄蕴藉,用恰当的句式与修辞方法,道人之所未道,方可胜人一筹,使读者一唱三叹,产生同感而为之折服。

怀古之作,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单纯发思古之幽情,或吊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赞古励今,此亦符合于兴、观、群、怨之旨。

如能从中明辨是非,洞察善恶,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思想,改进工作,此之谓善读诗者。

书怀诗人为万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发于声,如吟之于诗,以抒发作者感想、抱负与心情者,谓之书怀诗。

“书怀”与“怀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从当前之景与事出发,再言感想与怀抱;后者从古迹、古事、古人、古文出发,再谈评论与感想,在书怀诗中,有的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有的面对形势,高歌壮志;有的一生坎坷,感叹遭遇;有的不平则鸣,抒发己见。

它的范围既广,内容不一。

如能出自真情实感,就能写出动人的好诗。

送别诗离、合原人生之常事,惜别乃社会之常情,故亲友远离时,曲唱阳关,倍觉依依,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如能赠诗留念,这才更有意义。

送别之诗,应切合时令、地点、友谊与身份,既不可失之深,又不可失之浅。

在远别之时,知己睹秋雁白露,固增惆怅;遇春风绿柳,尤觉伤神。

律诗创作技巧

律诗创作技巧

律诗创作技巧
1. 律诗的平仄就像是音乐的节奏,可重要啦!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平平仄仄平平仄,多么有韵律感啊。

只有把握好平仄,诗句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就像跳舞要有合拍的节奏一样,难道不是吗?
2. 立意要高远呀!这就好比建房子要有坚实的根基。

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立意多深刻!立意高远了,律诗才有深度,才能打动人心啊,大家说对不对?
3. 对仗得工整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对仗多完美。

对仗就像是给律诗穿上了整齐漂亮的衣服,让它更加光彩照人,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4. 律诗的用典能增加韵味哦!如同给菜肴添加了独特的调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面的典故让诗句更具内涵了吧!用典恰当能让律诗更有魅力呀!
5. 语言要精炼呀!别啰嗦,把精华提炼出来。

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多精炼传神。

语言精炼了,律诗才更有力量,更能直击人心啊!
6. 感情得真挚呀!没有感情的律诗就像没了灵魂。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思乡之情多么浓郁。

只有饱含真情,律诗才能引起共鸣,不是吗?
7. 多修改多打磨呀!写诗可不是一挥而就的事儿。

就像工匠打造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反复雕琢。

好诗都是改出来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律诗创作技巧,能让我们创作出更优秀的律诗作品,让我们的诗意在字里行间尽情绽放!。

格律诗不难写,记住这三点你也有文味儿

格律诗不难写,记住这三点你也有文味儿

格律诗不难写,记住这三点你也有文味儿格律诗是唐朝以来形成的诗体,故称近体诗。

格律诗分三类,绝句、律诗和排律。

四句者为绝句,八句者为律诗,多于八句者为排律。

格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数目又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一般人总认为格律诗规矩多,难写,实际上,认真总结体会的话,格律诗的规矩就那么几条,稍加练习,谁也会写,它并非是古人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的专利。

格律诗的格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条:押韵、平仄、对仗。

一、押韵格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的出句不押,对句押。

百分之九十九的格律诗都押平声韵。

二、平仄现在的汉字声调分为四声,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

格律诗的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规定,所以平仄规则是学习格律诗的难点,一般中文大学生一学到这一部分也要头痛。

实际上这完全是误会,“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往往是老师们不去思考、教无捷法,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所致。

以我看,只要记住平仄通则和平仄禁忌就完全可以了。

1、平仄通则(1)连交。

“连”是相连,指每句除尾字外,相邻字应该按二平或三平、二仄或三仄连用。

“交”是交替,指每句的“连平”和“连仄”应该交替使用。

如,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粘对。

“粘”指相邻两联,相对于上联的对句而言,下联的出句称为粘句,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

“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

2、平仄禁忌(1)忌三平三仄。

犯三平三仄指每句的后三字不能连着是平平平或仄仄仄,尾字之前有三平三仄相连不算犯。

如,平平仄仄仄犯三仄,仄仄平平平犯三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不犯三仄,同理,仄仄平平平仄仄也不算犯三平。

(2)忌孤平。

凡平收之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称为犯孤平。

如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或仄平仄仄平。

孤平是律诗之大忌。

万一出现三平、三仄或孤平,就要拗救。

对于初学者来说,宜先不犯禁忌为好。

绝句和律诗共有16种类型,但只要懂得了平仄通则和平仄禁忌,首句一出,只要根据连交、粘对、禁忌规则,就可以一句一句依次推出一首诗的全部平仄格式,完全不必死记硬背。

格律诗的写作技巧

格律诗的写作技巧

格律诗的写作技巧格律诗是一种具有固定韵律和格律要求的诗歌形式。

其写作技巧需要诗人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创作,以求达到一定的和谐和美感。

首先,格律诗的写作技巧包括对韵律的把握。

格律诗通常要求每句诗的音节数和重音位置都符合规定的要求。

诗人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注意音节的配比,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明显。

这需要诗人在才思敏捷的同时,也对音律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格律诗的写作技巧还包括对押韵的运用。

格律诗通常要求每句诗的末尾音节与其他句子的末尾音节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诗人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韵脚,如押韵、偶韵、交叉押韵等,以使得整首诗的韵律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押韵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和动听。

此外,格律诗的写作技巧还包括对格律的合理运用。

不同的格律要求不同的句子结构、节奏和韵脚。

诗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格律要求,合理安排句子的长度和排列顺序,使得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有层次感。

同时,诗人还需要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灵活运用格律,以达到表达意义的最佳效果。

最后,格律诗的写作技巧还需要兼顾意境的营造。

格律诗的韵律和格律要求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技巧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需要在创作中注重选择恰当的词语和意象,通过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相互映衬,营造出具有艺术感的意境。

只有将技巧与情感相结合,才能使得格律诗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达到高度的统一。

总之,格律诗的写作技巧需要诗人在韵律、押韵、格律和意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创作出优美动听的格律诗。

同时,诗人还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个性,使得格律诗既符合传统要求,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写“格律诗”先大致看一遍格律,再比照古人律诗来检验,一则认识到格律的重要,二则巩固所学。

然后试着写一写,由易到难,从只押韵的五言古绝到平仄合格的七言律诗,不求写好,但求写对,用普通话定平仄亦无妨。

这是第一关,平仄关。

这时候就可以靠大量读诗词来累计“入声字”了。

第二关是语言关,要绝对避免走“翻译派”、太俗抑或是晦涩的路子,这一关的唯一方法就是读读读。

第三关是意境关,也要靠读。

这一关说来容易(就是什么样的意境是美的,什么样的是不美的),做起来又难,怎样写得美。

这个“读”,一则累计词汇、典故,今后用得到的;二则学习手法,甚至是理性的去分析手法也是可以的;三就是积累“入声”字。

这个过程中最好博采众收,不要只读一家,避免过早形成定式。

这个时候形成的定式很难成为“风格”。

自认为“三关”都大概过了的时候,就算入门了。

同时,应该也就自然而然看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了,勤于读、勤于练,逐渐提高就是了。

读、练,由量变到质变,学格律诗别无他法、捷径。

写“格律诗”需要注意什么?在谈格律诗之前,首先简略说说诗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等,多指我国唐朝以前的诗,还没形成严格的格律,相对比较自由。

到了唐朝,逐渐形成比较完备和相对固定的格式,称为“格律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它在句数字数、平仄声调、句尾押韵、字句对仗等方面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相对严格的要求。

现代有人把不入律的“五言诗、七言诗、民歌、山歌、散文诗”等归类为“现代自由体诗(或新诗)”,以区别格律诗(近体诗)。

这是个好主意,未尝不可。

现在谈谈近体诗(格律诗)。

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合分成四种:五言律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按照每首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尾字之平仄声调可分为四种格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

附录列出了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供参考。

严格按格律写的是“正格诗”,也有适当变通的“变格诗”。

“变格诗”变通的原则:一般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诗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变通,笫二、四、六字的平仄需正格。

★★★★★不过,“一三五不论”有前提,就是不能出现“孤平”或“三平脚”,否则就是“犯忌”。

所谓“孤平”,是指除了韵脚的平声字外,诗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也就是说,除格式规定必须用平声字的韵脚外,还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平声字,连同规定格式的平声韵脚字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平声字。

★★★★★所谓“三平脚”,是指诗句末尾连用了三个平声字。

那么,什么是平声、仄声呢?汉字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是仄声。

有些人受方言影响说普通话不标准,平仄发声可能出现差错。

当平仄拿不准时可查汉语字典。

近体诗还有“押韵”的要求:“押韵”是指偶数句的末位字和首句末位为平声的,末位字的韵母应相同或相近(可通押者)。

规定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字不重复。

★★★★★古韵最先有206个,后归纳成106个,现用普通话辨韵可合并成14韵甚至12韵。

韵母可参阅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

近体诗的律诗(五律、七律)还要求“对仗(对偶)”,就是要求部分相连的两句中,它们的词性、词义或语法结构要互相对偶,形成诗的整齐美,增强诗的感染力。

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即第二、第三联)对仗,首联和尾联任意。

绝句诗可不用对仗。

此外,还要求诗不“合掌”,即上、下两句不要同义或基本同义,“合掌”也属犯忌。

★★★★★近体诗是由前人创作、循序渐进、约定俗成、逐步定格的格律诗。

由于它除内容外,还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念起来抑扬顿挫,具有文学美感和思想感染力,因而为人们普遍接受、喜爱和采用。

它是中华文化的珍品,诗中奇葩。

学写格律诗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下点功夫,掌握它的基本格律和要求,就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写出正格或变格的近体诗。

初学者可先学写绝句诗,绝句是从律诗的八句中截其四句而成,因而它的句数较少,押韵字也就少,又不要求对仗。

可按填词谱曲的方式写格律诗,思路是:有了诗的灵感时,先写出初稿并标出每个字的平仄声调,然后对照格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看与哪一种格式最为接近。

这里首先要对照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因为这些字是不能变格的。

初步选定一种格式后,调整那些不合平仄的字词,譬如可用相合的同义字词替换或字词前后对调,看是否入格。

★★★★★“押韵”方面可先初选某句脚的一个字韵,然后考虑选配其它押韵字。

必要时可在字典里搜索相同韵母的字,从中找出可用的韵字。

★★★★★经过反复摸索、推敲,就会有所收获。

能写出正格诗最好,写不成正格就用变格亦可。

但变格诗写完后,要注意检查有无“孤平”或“三平脚”等犯忌。

掌握了绝句诗后,进一步可学写律诗。

再进一步可学写词和楹联(对联)。

初写格律诗难免会犯错或犯忌,这不要紧,可反复修改,逐步改正。

一首好诗主要决定于它的中心内容,然后才是形式。

只要诗的意境深远、形象、含蓄,字句优美、生动、精炼,不管它是不是格律诗,是正格诗还是变格诗,也不论它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都不失为好诗。

诚然,若能写成格律诗,可能更完美、更动人、更感人,为人们喜闻乐见和广泛传颂。

★★★★★有的人说格律诗难学,或不想学,或不想受格律的约束。

这没关系。

因为写不写诗、写什么类型的诗,完全是自已决定的事。

不想写格律诗,尽可以写自由体的七言诗、五言诗等,但你不要冠以“七律”、“七绝”或“五律”、“五绝”的字样。

否则,难免有人会说你不懂格律诗或不入律、犯错、犯忌等。

不过有的可标为“古体诗”。

还有人说,不妨来做做现代格律诗,这倒有点新意和创意。

能创作出高明的、好学易写的现代格律有多好呀。

但不知是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若有人也不想受你现代格律的约束,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如不愿写或不会写近体格律诗,就写写现代自由体诗吧,不会有人用格律诗去套你或约束你。

附录: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1.__标示格式。

2.(平)或(仄)表示该字可平可仄。

3.黑体平字表示该字需押韵。

关于“如何写格律诗词”之我见(一)最近好多朋友让我谈淡关于写格律诗及词的一些看法,现初浅述之如下,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方家及诗友斧正。

写诗词无外乎四点:一是炼字,二是修辞,三为谐律,四为造境。

“谐律”其实很容易,只要弄懂规则就可以了。

比如格律诗,只要把握住“韵、声、粘、对、拗救…。

”等一些基本规则既可。

如果你一旦注明自己写的是格律诗“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那么就必须遵其格律,不可以服从“意境”为由而借口任意出律。

其实大到人生,小到游戏,都有规则,都有约束,但是在约束下不违反规则,照样能随心所欲,玩的快乐。

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格律诗即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文字游戏,所以真的玩好既不易但也有趣、耐看。

格律诗词有自己的标准格式与变化规律。

汉字是一字一形,一字一音,只有中国文字分“四声”,读来抑扬顿挫。

四声分两大类即“平”和“仄”。

诗中只有平仄交替才会产生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美,恰恰是产生与平仄的变化之中。

大家知道中国的《易经》中分“阴、阳”两大类的“爻”,它们分别组合后即变化无穷,代表了天地间的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周易正是用阴爻与阳爻才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卦象,而交际舞却是用左右脚的变化才展现给人们“蓬嚓嚓”的优美舞步的。

那么格律诗不也正是由平仄的变化才使其千百年来在文坛上久盛不衰吗!中国的近义、同义词很丰富,不是找不到相近词汇的。

假如自己写的诗“失粘”,其它平仄又合律,难以改动,那么你就声明是“阳关体”好了。

如:王维的代表作《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中唐以前人们最重视的是犯“孤平”,对“失粘失对”并不看的很重要,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很著名的诗,其中第一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就“失对”。

象这种“失粘、失对”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等,但不能称之为“格律诗”,只能称“乐府诗”、“古绝”、“古风”。

当然,不是格律诗不等于不是好诗,但挂羊头卖狗肉是要不得的。

填词要照谱填,一个是平韵,一个是仄韵(包括入声韵),另一个就是换韵;换韵有三种:1)“平仄通叶格”,既换韵不换部,如,《西江月》、《蝶恋花》、……等。

2)“平仄转换格”,既换韵又换部。

如,《清平乐》、《调笑令》、……等。

3)“平仄错叶格”既换韵后又回到原部。

如《相见欢》、《诉衷情》……等。

最近我有个朋友也乘兴照词谱添了些词,但却不守律。

还自称:不在乎格律,有好的意境可以放弃格律…云云。

我说;你既然选中了这个词牌,就必须遵守规矩,否则你去写自度曲,自由诗好了,为什么还冠以词牌名呢?比如《满江红》这首词本应是以“入声”为韵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其韵脚为“歇、烈、月、切、雪、缺”等都是入声,我这朋友坚持偏要用仄声。

《清平乐》,本来是换韵又换部的,他却用平仄同部。

我逗他说:那你只能是孤芳自赏了。

其实这些规则一旦弄懂,写诗添词会很容易的。

但真正一首好诗词,並非遵律就为佳,“律诗只论平仄,终生不得入门”。

重要的是能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与令人回味无穷的佳句來。

有的人一生写诗词上千首,如果有几首那怕是一首传世,那也足矣。

如宋时的苏麟当时是浙江杭州巡检,他看到当时范仲淹周围人都巴结范而写首著名句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而流传千古。

他一生也仅写这首。

与贺知章齐名号称“吴中四士”的张若虚在《全唐诗》中也仅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却让世人皆知。

所以,对初入诗词门的朋友,当然不要为什么清规戒律所难住,就象喜欢踢足球的人,首先弄懂什么叫“越位”(如诗词中的出律)什么叫合理冲撞(如诗词中的拗救)等…。

一旦这些规章懂了,最后的目的是进球(如诗词中的佳作)。

写诗前首先要谋篇布局,律绝也讲究“起、承、转、合”,也就是要“平起、顺承、跳转、妙合。

”这样一首诗出来才会有味。

有好多朋友喜欢写景,写景要言情、铭志。

而不单单是为写景而写景,当然也有纯写景物的,也有不讲“起承转合”而成千古名诗的,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