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入门

合集下载

诗词跟我学:格律诗口诀与详解

诗词跟我学:格律诗口诀与详解

诗词跟我学:格律诗口诀与详解格律诗口诀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口诀详解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

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很杂乱。

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

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

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A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B式)B:(仄)仄平平仄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式)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D式)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律诗入门的简单知识

律诗入门的简单知识

律诗入门的简单知识一、律诗入门篇——十分钟教会你学律诗前言:此方法的压韵是以《中华新韵》为基础的,平仄按是现代拼音的四声来确定的,即拼音中的1,2声为平。

3,4声为仄。

学好这个,以后可以自己再去浏览一下宋朝流传下来的《平水韵》,提高一下认识。

用《新韵》还是用《平水韵》,各人自便。

个人还是认为用韵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音、语调,所以,盲目地应用千年前的古人韵调,有食古不化之嫌。

一家之言,悉听尊便。

学律诗先从五律讲起,弄懂了五律,其他的律诗,绝句就是水到渠成了。

第一,二分钟:强行背出这四句基本格式,这是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等诗的变化之根本。

背出这四句,学律诗就算入了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其实是两个对仗工整的联。

平平仄仄平”这句更要背熟。

第三,四分钟:上面的四句格式,重复写一遍。

就是一首五律诗的完整格式之一了。

五律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平起式。

仄起式,平起式里面又各自分了两种,其实只是第一句变化了一下,一共就只有个四种格式了。

仄起式:第一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仄仄仄平平”,其他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的五律了。

这种五律的格式,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韵字。

和上面那首不一样。

全称叫“仄起入韵式”。

第五分钟:五律平起式。

平起式第一种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平平仄仄平”。

其他的和上面的“仄起式”原理一样。

看看清楚,五律诗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四句基本格式在变而已。

第六,七分钟:复习上面的。

第八分钟学七律。

七律其实和五律一样,只是在五律的每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是。

加的方法也很简单。

如“平平仄仄平”最前面是“平”音,那么在它前面加两个“仄”音就可以了。

变成了“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理,每句最前面的是“仄”音,加两个“平”音就可以了。

如何写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一)“工夫在诗外,作诗先作人”这是诗家的一句行语。

诗,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是个人生活经历所构成的心灵图画,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表现,也是个人品德、修养、学问、素质的综合表现。

所以:1、诗人要正派,要胸襟宽大。

2、诗人要高尚,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诗人要谦虚,要有学习别人长处的精神。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后经友人提出“哭”的字面欠妥,建议改为“咒”,毛主席不仅接受,还将其称为“半字之师”,又如毛主席的《长征》中,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因友人建议,诗要尽可能避免重字,前面已有“五岭逶腾细浪”,宜将后浪改为水。

也被采纳,所以,才成“金沙水拍云崖暖”。

诗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感情是纯朴的,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古人云“诗文有骨肉之情”。

一、基本要求:1、字句相等。

七律是七言八句;五律是五言八句。

超过八句符合格律要求叫长律或排律。

律绝同是四句。

2、平仄相对。

律诗讲抑扬顿挫,在对偶句中除注有可平可仄标示的字外,上下句平仄声必须相对立,并要求双句押韵。

3、结构相同。

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上下词组结构必须相同。

4、词性对仗。

律诗不仅要求用字用词精练准确,讲艺术、有美感,而且颔联、颈联上下分组词性必须对仗,否则不称其为律诗。

5、音步分明。

每个诗句第二和第四字为音步,二者不能用同声字。

七言第六字虽不是音步,但一般与第四字也不能同声。

6、注意粘对。

粘对亦称粘连。

“粘”使全诗整体衔接;“对”指对偶句平仄对立。

粘连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

7、拗句补救。

补救办法有两种:第一是本句自救。

“五言”句一拗三救,四拗三救;“七言”句是三拗五救,六拗五救。

第二是对句相救。

前拗后救,一拗双救。

(注:律诗律绝都有“四式”诗谱,只要认真严格按诗谱写诗就会符合律诗律绝的声律和韵律。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入门格律诗词,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一、格律诗词的基本构成要素
格律诗词一般由词头、平仄、韵脚、字数等基本构成要素组成。

其中,平仄是格律诗词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每个字的发音方式。

二、格律诗词的韵律要求
格律诗词的韵律要求非常严格,它不仅要求每个字的发音,还要求每句话的韵脚要和前后句的韵脚相对应。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首先需要学习韵律的基本知识。

三、格律诗词的字数要求
格律诗词的字数要求也很严格,一般要求每句话的字数相同,不允许出现多余或者缺少的字。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需要注意字数的掌握。

四、格律诗词的写作技巧
格律诗词的写作技巧也非常重要,包括词头的选取、韵脚的搭配、平仄的运用等等。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需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才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词。

以上就是入门格律诗词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开始学习和写作格律诗词了。

- 1 -。

格律诗基础知识

格律诗基础知识

格律诗基础知识∙1.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

2.两句为一联或一个对子:前一句称为上联、上句或出句,后一句称为下联、下句或对句。

在八句律诗中,一二句称首联(或第一联),三四句称颔联(或第二联),五六句称颈联(或第三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第四联)。

3.每句最后一个字称为脚。

押韵的脚称为韵脚,不押的称为白脚。

4.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规则是词性相对。

例如:抗美与援朝。

5.孤平是五言的第二个字或七言的第四个字是一个孤独的平声字,被仄声包围。

避免孤平的方法: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不用仄声。

补救孤平的方法:把孤平字后面的相邻字改为平声。

格律诗写作要求∙一、声律(声调)要求:1.一句内平仄相间(交错)⑴七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仄●○○●②□平○□仄●●○○③□仄●□平○●●○④□仄●□平○○●●⑵五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②□平○○●●③□仄●○○●④□仄●●○○注:○表示平,●表示仄,□可平可仄,但以□中的为佳。

2.一联内上下两句(即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的平仄相对(相反),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反即可。

3.两联间(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粘(相同),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

4.脚分明:①韵脚的平仄都相同;②白脚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二、对仗(对偶)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中间联都必须工对(字数相等,语序[词性、句式、语法结构] 相同,意义相当)而绝句只有四句,可以不对仗;上下句相应位置不能使用同字对。

三、押韵要求:偶数句末必须押韵(多为平韵),奇数句末可押不押(当首联不对仗时,首句常入韵;反之,常不入韵);尽可能不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最好押同一声韵四、章法(逻辑结构)要求:只要意思要连贯即可:一般说来,绝句为起承转合,律诗为起承转承转∙余浩然: 格律诗词写作, 岳麓书社, 20XX年6月.承转合。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写旧体诗,亦有很多朋友同我初学时一样,写作兴趣浓厚,文字功底深厚,但是没有章法。

所以,月沐在此发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喜欢旧体诗的朋友们共享并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这里不讲各类诗的出处根源,只浅显地讲解如何区分及如何写作,便于初学者容易尽快掌握。

第一讲旧体诗的分类、类型、特点旧体诗是同现代诗相对而言的。

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

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

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

根据以上基本特点及论据,建议凡写旧诗的朋友,如果作品格式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定式,就以古体诗(古风)论,古风诗除韵脚要求外,相对比较自由。

第二讲近体诗的基本格式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这里不再论,重点学习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入门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入门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入门的基本知识众所周知,对想学习格律诗的诗词爱好者而言,首先感到棘手的就是“格律”这个拦路虎。

如何去克服这个困难,从而能更便捷地掌握这个规律呢?笔者就自己学习格律诗,谈一些学习体会,以供初学者参考。

一、关于字的平仄声古人对字的平仄声有一个总结:“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虽然顺耳好记,却颇费理解。

更何况上、去、入声均为仄声,也无须去分辨。

窃以为,对于字的平仄声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平声字在读的时候,在声音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尾声可以拖得很长,而仄声字在读的时候,在同样的情况下,尾声难以拖长。

因为古人将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而在汉语拼音中将不少入声字都分解到阴平、阳平中去了。

所以若以汉语拼音来甄别的话,我认为上声和去声一定是仄声,(当然,可平可仄的词除外)阴平,阳平一般为平声,但是也有很多原来为入声的字是仄声。

如:阴平:喝、粥、屋、哭、一、八、发、拨、劈、霹、黑,阳平:疾、急、菊、局、革、熟、伐、罚、拔、席、白、亳、薄、毒、察、侠等等,不胜枚举。

(详见附录1《古代入声转为现代平声的字》这些字若用汉语拼音去读都是读成平声,但事实上它们都是仄声。

因为这些字只要用都昌话读一下,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仄声。

那么,如何去辨别一个字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用汉语拼音读后,再用都昌话去读一下,只要有一种读法是仄声,那么这个字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仄声,若两种读法都是平声,这个字就可认定为平声。

我觉得,这是都昌人辨别平仄声的有效方法。

二、关于格律诗的“对”与“粘”在弄懂词语平仄的基础上,我们来说说格律诗的“对”与“粘”首先,我们知道,格律诗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是成联存在的(每两句为一联),若我们把每一联的上一句称为“奇句”,下一句称为“偶句”的话,那么“对”就是指同一联的奇句与偶句间的平仄是相反的,否则就是“失对”,也就是翻调了。

如:奇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偶句即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写作入门培训(笔记)

格律诗写作入门培训(笔记)

你心目中的诗?(中国古典)•扶贫举红旗•一上黄旗唱大风,人民幸福党恩隆。

•快奔四化加把劲,扶贫永举党旗红。

•浣溪沙·春日•处处红花绿柳娇,春风吹动柳千条。

归来燕子好逍遥。

美景良辰随处有,青山绿水任人描。

升平盛世党高超。

•偶成•澹云微雨润苍苔,风动竹摇户半开。

•掩卷方知生意满,一园幽绿入窗来。

烟花三月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古典诗歌的发展源流与格律诗中国古典诗歌古体诗:四言诗、骚体、五七言古诗,乐府歌行,三言、六言、杂言¡-¡-近(今)体诗:律诗、绝句(唐代兴起)词:兴于唐,盛于宋;有特定谱式,以清代王奕清等编《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或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1978)为准;以后讲曲:较通俗,非雅文学范畴,暂不讨论格律诗篇幅、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且用中古音的声韵系统写作的一种诗体。

篇幅:五律40字,七律56字;五绝20字,七绝28字。

句式:律诗每首四句,绝句每首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平仄:中古汉语的四声与平仄;格律诗的平仄规则押韵:中古音韵与韵书对仗:宽对与严对格律诗的音乐性:节奏与诵读中古音韵系统与押韵音韵学上,汉语发展的三阶段:上古音系统(西周初至汉末),中古音系统(南北朝隋唐),近代音系统(宋元明清)。

隋《切韵》¡ª¡ª唐代《唐韵》(现存最早韵书,206韵)¡ª¡ª北宋《广韵》(206韵)¡ª¡ª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合并为107韵)¡ª¡ª清康熙年间《佩文韵府》(再并为106韵部)中古汉语四声与平仄的辨别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可延长,便于曼声歌唱;¡°平水韵¡±分上、下平声,不等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仄声:上、去、入《康熙字典》开篇的四声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青衣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8.29
用韵
xian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nian)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juan)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yan)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ran)
格 律诗 写 作 入门
分享人:宋曹凯 2018年4月15日
青衣2011.08.29
1、什么是格律诗 2、格律诗的分类 3、格律诗的兴起与发展 4、格律诗的格律
青衣2011.08.29
1、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 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 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 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 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七律(仄起不入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七律(仄起入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青衣2011.08.29
谢 谢!
青衣2011.08.29
青衣2011.08.29
对仗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衣2011.08.29
忌讳
三尾平:顾名思义,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为平了,如: 平平仄仄平平平,这是在格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孤平:即“平声”孤独了。 忌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如“平仄仄仄平” 忌两仄夹一平,如“仄平仄仄仄平平”
4、七言律诗的格律
平仄 替、对、粘
用韵 起式
对仗 忌讳
青衣2011.08.29
平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平仄交替)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衣2011.08.29
七律(平起不入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七律(平起入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青衣2011.08.29
2、格律诗的分类
格 绝句 律 诗 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
青衣2011.08.29
3、格律诗的兴起与发展
(1)萌芽期——先秦 (2)探索期——两汉 (3)停滞期——魏晋 (4)形成期——六朝 (5)成熟期——唐代 (6)改革期——清朝
青衣2011.0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