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术语

合集下载

常用B超诊断术语

常用B超诊断术语

常用B超诊断术语在介质界面上的超声反射信号统为回声。

在超声显象诊断的描写中术语较多,现将常用术语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回声强度定名。

① 弱回声:指反射点状回声辉度较正常脏器或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点状回声辉度减低,有衰减现象者;② 等回声或中等回声:指反射点状回声强度等于正常组织回声,不增强也不降低者;③ 强回声:反射较强,回声明亮,亦可伴有声影或二次多次重复反射者。

(2)以回声多少定名。

① 无回声:无回声的区域构成暗区;液性暗区:因液体而无回声,加大增益仍无反射,混浊声,衰减严重时仍无回声;② 衰减暗区:因声能被吸收,加大增益出现少许点状回声,衰减严重时仍无回声;③ 实质性暗区:指均质的实质性介质无反射点状回声出现,提高灵敏度,则出现回声,但无后方回声增强。

(3)以回声形态定名。

① 点状回声:细而圆的点状回声;② 斑块状回声:稍大的点状回声,③ 团块状回声;④ 片状回声;多数点状声集中成团块;⑤ 条状回声;回声细而长者;⑥ 带状回声:回声较条状回声宽。

点状回声连续排列成带状;⑦ 环状回声:回声呈环状,如胎头、宫内节育等;⑧ 晕圈:团块状回声的周围带有暗区者,常见于癌结节这周围;⑨ 分叶状:呈多树叶的分* 状者;⑩ 平行管状(双筒枪征)呈平行的两条长的管状回声;⑾落雪状:多个片状回声构成的声象图,见于葡萄胎;⑿蜂窝状:多个小环状回声构成的声象图,见于葡萄胎;⒀网状:较蜂宣传员状大的网眼状,见于包虫病;⒁云雾状:见于声学造影;⒂声影:声束经过声阻抗差别大及声衰减系数较大的障碍物时,声能明显衰减、后方出现条状暗区为声影,见于结石、钙化及致密的纤维组织回声之后;⒃声尾:蝌蚪尾征,液性暗区之下方出现的强回声,多见于囊肿的下方。

⑷以回声代表的意义定名。

① 二次回声:指二次重复反射,可出现于界面光滑的波性病变;② 多次重复回声:重复反射,可出现于界面光滑的波声;③ 周边回声:指脏器或占位性病变的边缘回声;④ 内部回声:脏器或肿物的内部反射。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填空阅读版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填空阅读版

超声诊断1、超声波定义:人们将频率超过人耳机听觉上限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纵波,其频率一般大于20000HZ。

2、逆压电效压产生超声波.3、声速是指一个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性质有关。

4、人体的软组织的声速约为1500秒每米。

5、A形诊断法—幅度调制式。

6、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式。

7、M型诊断法—用于心脏检查。

8、常见超声诊断图像的伪差分析:混响效应、振铃效应、镜像效应、侧壁失落效应、后壁增强效应、声影、侧后折射声影、旁瓣效应、部分容积效应、折射重影效应。

9、声影:由于强反射或强衰减导致超声波不能穿过,该结构后方出现了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域。

10部分容积效应:由于声束束宽大于某个结构的尺寸或部分与其重叠时,该结构的回声可与周围的组织的回声在声像图上发生重叠,形成部分容积效应。

11、超声入射角:即超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

检查心腔及大血管时应小于20度,检查外周血管应校正到小于或等于60度。

11、谱宽:在多普勒频谱中,曲线的上包络线代表最高流速的变化,曲线的下包络线代表最低流速的变化,两者之间这一不同流速的颁布范围即为谱宽。

12、超声诊断仪一般由探头、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扫描电路、显示器及记录器等几部分成。

、13、房间隔缺损:(ASD)剑突下四腔心为最佳。

14、扩张性心肌病声像图表现:1、心腔明显扩大。

2、房室瓣开放减少。

3、室壁运动普遍降低。

4、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减低。

15、心肌梗死的并发症:1室间隔穿孔2乳头肌断裂3室壁瘤4假性室壁瘤5附壁血栓6梗死区扩张16、主动脉瘤:因主动脉壁变薄而引起的主动脉管腔局限性扩张的疾病,而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及降主动脉。

17、肝癌分四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小肝癌型.18牛眼征:癌肿呈高回声,癌肿周边有一宽度不等的低回声环,暗环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 19靶环症:强回声的转移灶中心出现低回声区.20典型胆囊结石: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改变体位结石强回声沿重力方向移动。

超声常用术语

超声常用术语

超声常用术语器官性质:囊性、实性;良性、恶性器官外形:圆形、椭圆、梭形、豆形……器官位置:肋间第X肋、剑突、心尖、锁骨上、耻骨联合……边界回声强边界回声:结石、囊肿壁钙化高边界回声:肝血管瘤、肾上腺囊肿低边界回声:肝癌、前列腺癌无边界回声:肿瘤无包膜或边界回声亮度与肿瘤内部回声相同内部回声:由反射和散射而来的强度:强回声、中等回声、弱回声、无回声光点粗细与均匀性: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内部结构:实性、液性、蜂窝状、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效应:声衰减系数低声影:声衰减系数高扩散或收拢比邻关系超声常用术语(1)穿透:声波通过界面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介质散射:声波朝多个不同方向的反射、折射和反射频散:声速随频率变化衰减:在介质中传播时声能量减少旁瓣(Side Lobe):合成声场中,主方向或目标方向以外发生的声束。

超声常用术语(2)近场:声源附近,声压与质点速度不相同的声场。

远场:声源远处,声压与质点速度相同的声场。

声窗:具有良好透声性能的介质,如水囊。

回声(ECHO):从被检测体发射返回的超声波。

形成图像的原始信息。

深度(Depth):18-24cm 。

超声常用术语(3)多普勒效应效应(Doppler):声源与观测目标之间声传播的距离,因观测目标随时间变化而导致声音频率改变的现象。

多普勒频移:因多普勒效应产生的超声波频率的变化数值。

频谱(Spectrum)分析:不同时间、速度目标点的集合。

脉冲波(PW):间歇发射调制脉冲的方式。

具有深度定位能力。

连续波(CW):连续发射和接收多普勒效应信号,测速范围大。

但没有深度分辨力。

超声常用术语(4)探头(Probe):超声诊断仪上,包含发射、接收信号的换能器及附属。

线阵(Linear):晶片以直线排列,直线扫描,获得方形图像。

相控阵(Phased):晶片与延迟元件连接,改变相位差异,使声束偏转做扇形扫描。

凸阵(Convex):晶片以凸弧形排列,依次发射和接收超声。

超声常用术语(5)动态聚焦:通过延迟变化连续改变焦距和焦平面,用于提高横向分辨力。

临床超声术语解释

临床超声术语解释

临床超声术语解释∙声束——由探头发出的超声波束。

可呈扩散、汇聚或平行状态传播∙ 后方回声增强——声波在无超声衰减的结构后方,组织回声增强,如充满液体的囊肿后方。

与后方回声增强相反的是声影。

∙声阻抗——组织对超声质点运动所产生的阻力。

它等于组织密度和组织内超声传播速度的乘积。

正是由于组织具有不同的阻抗,超声扫查后才能获得不同部位的图像。

∙声影——超声波衰减明显的后方,回声降低。

与声影相对的是后方回声增强。

∙声窗——不阻碍超声传播,通过它可以获得深部结构图像的组织或结构。

如膀胱充盈时可构成极好的声窗,通过它可以显示盆腔结构的图像。

同样,通过肝脏比通过背部较厚的肌肉可更清晰的显示右肾的图像,因此肝脏就是声窗。

∙无回声——没有回声。

如正常尿液和胆汁为无回声,即内部没有回声。

∙伪像——在超声图像中,方向、形态、距离与真实的解剖或病理结构不一致的表现征象。

如混响。

某些伪像有助于理解图像,但是某些伪像则很难识别,易导致误诊。

∙衰减——当声波穿过组织时强度降低,常用db/cm表示。

吸收、反射、散射和声束扩散丢失,都可引起衰减。

对绝大多数组织、衰减与超声频率呈线性反比例关系。

∙轴向扫查——见横向扫查。

∙后壁效应——囊肿后壁的增强回声。

是因囊肿内液体对声束的衰减小以及囊肿后壁对声束的反射所致。

相反,衰减也是一种后壁效应。

∙界面——超声传播特性不同的两种组织的交界线,它由界面回声显示出来。

∙冠状面——从头到脚的方向,沿人体长轴垂直于正中平面的切面。

在冠状面扫查时,探头置于人体的侧边并指向对侧,沿长轴平行移动。

仰卧、俯卧、站立和侧卧时均可获得冠状面的扫查。

∙耦合剂——充填皮肤和超声探头之间缝隙的液体和胶体,这样就无空气干扰超声的传播。

∙囊肿——壁薄且内充满液体的结构和肿块。

典型的单纯性囊肿含无回声内容物,后壁回声极强,后方回声增强,组织学上囊肿有良性或恶性。

∙碎屑——含液性肿块内不同大小、形状、轮廓的不规则实性强回声斑片。

超声诊断 整理

超声诊断  整理

超声诊断整理一、名词解释1.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又谓超声诊断。

包括超声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及对回声讯号的判断分析。

是声学,电子工程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是形态学诊断。

4.光点:指回声细小点状(肝、脾、子宫等。

)7.光环:指光条围成的环状回声(胎头、节育环)12.牛眼征:在病灶实质回声中心出现无回声(多见于转移癌)13.靶环征(靶心征):光团周围一圈稍宽的低回声光带,常见于癌结节(继发)周围14. 驼峰征:指由于肿块长在脏器的浅表处,向外突出时表现出丘状突起,形如驼峰。

18.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强回声水平线,在线上方为脂质成分,呈均匀密集细小光点,水平线一下为液性无回声区。

19.面团征:肿物无回声区内有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晰,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发一脂形成的团块所致。

20.瀑布征或垂柳征:当肿瘤中的毛发与油脂物呈松散结合未构成团块时,上半部为强回声,后方声衰减,反射挥动呈瀑布状。

21.星花征:其粘稠的油脂物呈均质密集细小光点,伴强回声光点,漂浮于无回声区中,推动和加压时弥散型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22.波长:声振动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23.折射:是指光波、声波、电磁波穿过不同的介质的时候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现象。

二、基础知识1.超声的种类超声信息的显示方法有多种,A\B\M\D型A型:回声形式是波。

B型:回声形式是光点。

C型:回声形式是曲线D型:CDFI红迎蓝离绿湍;频谱多普勒:回声形式为频移形成的示波曲线。

2.声的分类:为可闻声(20~20000Hz),超声(大于20000Hz),次声(小于20Hz)。

3.超声物理量具有波长,频率,声速。

声速C=频率f·波长λ检查浅表脏器用高频探头。

检查内脏用低频探头。

4.超声物理特性:指向性(束射性),反射、折射、散射,吸收与衰减,多普勒效应5.超声仪的组成:主机+探头组成。

超声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术语1. 声束轴线—通过远场中声压极大值的一些点并延伸到声源的线。

2. 近场–由于干涉的原因声压不随距离作单调变化的声束区域。

3. 近场长度—超声信号源到近场点的距离。

4. 爬波—当纵波以第一临界角附近的角度入射到界面时,在第二介质中产生表面下纵波,即爬波。

5. 脉冲—持续时间短的电的或超声信号。

脉冲波--就超声波来说,是指其前后不存在其他声波的很短的一列声波。

6. 始波—发射脉冲在超声仪器上的显示,通常用于A型显示。

7. 相控阵探头—由若干个换能器组成的探头,这些换能器阵元能各自以不同的幅度或相位工作,从而构成不同的声束偏转角与焦距。

8. 动态范围—超声检测仪可运用的一段信号幅度范围,在此范围内信号不过载或畸变,也不小至难以观测。

9. 脉冲宽度—在低于峰值一定水平上所测得的脉冲前沿和后沿之间的时间间隔。

10. 跨距—在检测面上斜探头声束入射点与声束在背面一次反射后声束轴线回射至该检测面的一点之间的距离。

11. A扫描线显示—用X 轴代表时间,Y 轴代表幅度的超声信号显示方式。

12. B 扫描显示—以幅度在预置的范围内的回波信号的声程长度与探头仅沿一个方向扫查时声束轴线位置之间的关系而绘制受检件的横截面图。

13. C扫描—受检件的二维平面显示,按探头扫描位置,绘制幅度或声程在预置范围内的回波信号的存在。

14. 标准试块—材质、形状和尺寸均经主管机关或权威机构检定的试块。

用于对超声检测装置或系统性能测试及灵敏度调整。

15. 对比试快—调整超声检测系统灵敏度或比较缺陷大小的试块。

一般采用与被检材料特性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制成。

16. 延迟声程—是指晶片至探测面的声程。

17. 探头入射点—横波探头或表面波探头上发射声束轴线通过探头底面的点。

18. 前沿距离—从探头的入射点到探头底面前端的距离。

19. 脉冲反射法—将超声脉冲发射到被检件内,根据反射波的情况来检测缺陷、材质等的方法。

20. 穿透法—超声波由一个探头发射,并由在被检件相对一面的另一个探头接收,根据超声波的穿透程度来进行探伤的方法。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名词解释超声诊断是一种先进的、非侵入性、体外诊断方法,同时也是最常用的诊疗检查方法之一,也被称为超声检查、超声检测或脑声检查。

超声诊断采用“超微型声音波”来检测内部结构的形状和增强超声技术,以及影像处理技术,可以识别各种疾病及其相关损伤及症状。

超声波技术可以在任何医疗诊断中使用,比如对颅脑、心脏、胎儿及重要器官的检查。

由于超声波的体液传输能力,可以在根据不同的情况中更精确地定位病变区域,甚至进行精细观察。

超声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有没有器官损伤及是否有区域性病变。

超声检查可以用来检测体内器官及结构的改变,也可以检测病灶,如肉瘤、多发性硬化症及陈旧性疾病。

它也可以用来检测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肝、肾等疾病。

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的疾病或损伤的范围非常广泛,超声技术可以提供有效、及时的诊断。

超声诊断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检测信息,对于复杂的疾病的快速检测尤其有用,而且可以使医生对于病情的诊断更有效,进而更好地采取治疗措施。

超声检查技术有很多种,包括标准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乳腺超声等。

标准超声是最基本的超声技术,它利用高频声音,从而可以检测出内部组织的形态及结构,它可以用来检测肝脏、脾脏等器官的形态及功能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利用彩色图像来检测器官和血管,可以快速捕获器官血流的信息,也可以用来检测血管的狭窄、痉挛、血栓形成等病变。

三维超声技术是最新的一种超声技术,它可以快速对复杂器官进行精准测量和图像重建,例如肝脏、心脏、肾脏等。

三维超声也可以用来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诊断胎儿的畸形等。

最后,乳腺超声技术是专门用来检测妇女乳房的,它可以检测到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以及其他乳腺病变,如乳腺囊肿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体外诊断方法,它可以检测到内部结构的形状和增强超声技术,以及影像处理技术,可以识别各种疾病及其相关损伤损伤及症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词

超声诊断词

目录一、正常肝胆脾胰肾 (1)二、正常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 (1)三、正常肝胆脾胰、泌尿 (2)四、正常肝胆脾胰肾腹腔 (2)五、脂肪肝 (2)六、肝硬化 (2)七、肝囊肿 (2)八、肝血管瘤 (3)九、慢性胆囊炎 (3)十、急性胆囊炎 (3)十一、胆囊结石 (3)十二、胆囊结石充满型 (3)十三、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3)十四、胆囊息肉 (4)十五、胆管结石管壁钙化 (4)十六、梗阻性黄疸 (4)十七、肾积水 (4)十八、肾结石 (4)十九、肾囊肿 (4)二十、膀胱炎 (4)二十一、正常子宫附件 (4)二十二、子宫肌瘤 (5)二十三、子宫畸形 (5)二十四、附件囊肿 (5)二十五、畸胎瘤 (5)二十六、宫外孕 (5)二十七、卵巢肿瘤 (5)二十八、早孕 (6)二十九、正常胎儿 (6)三十、胎儿脐绕颈 (6)三十一、无脑儿 (6)三十二、脑积水 (6)三十三、脑膜膨出 (6)三十四、葡萄胎 (6)一、正常肝胆脾胰肾二、正常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肝脏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肝内血管走向正常,门脉主干内径10mm。

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72×25mm,壁厚2mm,内壁光滑,胆囊内未见结石及肿物影。

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6mm。

胰腺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滑,腺体回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脾脏形态如常,肋间厚32mm,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

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如常,肾实质回声均匀,未见肿物影,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膀胱充盈后探查下腹部:子宫形态正常,大小约××mm,轮廓清晰,宫区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腔内可见节育器,位置正常,位置下移。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三、正常肝胆脾胰、泌尿肝脏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肝内血管走向正常,门脉主干内径10mm。

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72×25mm,囊壁光滑,胆囊内未见结石及肿物影,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6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术语
1.光点:指回声细小点状(肝脾子宫)
2.光斑:指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小片状,边界清楚,大小约小于0.5cm。

(指炎性组织,钙化灶)
3.光团:指回声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团状,直径大于0.5cm,有一定的边界。

(结石,肿瘤等)
4.光环:指光点排列呈圆环形。

(胎头,节育环)
5.声影: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等致使超声能量的衰减,使声能不能达到其后方,而形成的直线阴影。

(可见于结石,钙化灶)
6.声晕:指肿瘤光团周围出现一圈暗带。

(可见于原发性肝癌)
7.蜂窝状:指多个低中等强度的粗细不等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有许多散在的小暗区,形成蜂窝状改变。

(葡萄胎)8.平行管征:正常胆总管内径是门静脉的1/3,胆总管扩张时内径大于或者等于门静脉的内径而出现平行的两条管道。

(见于阻塞性黄疸)
9.牛眼征:在病灶实质回声的中间出现无回声区。

(多见于转移癌)
10.靶环征:在病灶低回声区的中心出现强回声。

(多见于转移癌)
11.驼峰征:指肿瘤组织向脏器表面的隆起像骆驼驼峰。

(见于肝癌)
12.角征:多指肿瘤组织位于脏器边缘而使其失去正常角度。

13.假肾征:来自胃肠道的肿块形成类似肾脏的声像。

14.“彗星尾”征:强光斑后面出现的狭长的带状回声。

15.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
16.多普勒效应:指声源与接受器之间在连接介质中作相对运动时,所造成的接受频率不同.于发射频率的变化,这种出现频率移动的现象称之为多普勒效应
18.吸收衰减:指声能在传播过程中,因小界面的散射,大界面的反射,声束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而使声能逐渐减弱。

19.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强回声水平线,在线上方为脂质成分,呈均匀密集细小光点,水平线一下为液性无回声区
20.面团征:肿物无回声区内有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晰,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脂形成的团块所致
1.肝癌
一,原发性肝癌
超声分型:
1,巨块型占77.78% 直径大于5cm,多发于右叶,可伴有液化腔。

2,结节型占18.84% 直径小于5cm,肝硬化基础上
肝体积增大
3,弥漫型占1.45% 分布全肝,小结节(易忽视)4,混合型占1.93% 以上各型混合存在。

直接征象:
1,肝内可见一个或者数个光团。

2,光团的形态不规则,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分叶状。

3,光团的内部光点分布不均匀,回声强弱不一,肿块中心液化坏死时,可出现无回声区。

4,光团周围可出现声晕或者靶环征。

间接征象
1,肝切面形态失常,可出现驼峰或者角征。

2,管道移位,血管绕行。

3,扩散转移时,门脉、肝管等内可出现癌栓。

2.胆道肿瘤
胆囊癌声像特点
1,胆囊壁不规则局限性增厚。

2,向囊腔内突出的中等回声实质性光团,边界不规则。

3,光团后方多无声影,也不随体位改变。

3.葡萄胎(水泡状胎块)
声像图
1,子宫大于孕周
2,宫内未见孕囊或者胎心
3,宫内充满低到中等强度,大小不一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杂着许多散在的小暗区(蜂窝或降雪样回声区)
4,子宫或其附近组织内可见一个或者多个境界不清的液性暗区(系合并出血所致)
5,子宫两侧常可发现黄素囊肿。

肾积水
肾积水:由于尿路梗阻,引起肾内尿液潴留,肾盂、肾盏扩张,由于积液造成肾实质变薄、萎缩,严重者全肾成为一个巨大囊腔,失去功能。

肾积水的分型:1)轻度积水:肾外形和肾实质一般无改变,集合系统出现液性暗区。

前后径2-3厘米。

肾窦回声呈“O”形或“C”形2)中度积水:肾体积轻度增大,肾集合系统分离前后径3—4cm.肾盂、肾盏扩大呈喇叭花或烟斗状3)重度积水:这时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肾区被巨大无回声区代替,肾实质受压变薄。

肾集合系统分离前后径>4cm。

异位妊娠
未破裂:子宫无明显增大,宫内光点略紊乱,未见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而在子宫某一侧见孕囊,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波动。

破裂者:子宫某一侧见一个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包块内光点分布不均。

CDFI在光团内和周边未见血流信号。

子宫直肠窝见多少不一的无回声暗区。

扩张型心肌病
1.全心扩大呈球形,以左心为主。

2.各瓣膜形态正常,开放幅度变小,二尖瓣口于左
心室形成“小瓣口大心腔”、
M型:二尖瓣曲线呈低矮菱形的“钻石样”改变,E峰于室间隔距离增大。

常大于15mm。

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