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麻醉方式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局麻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40例临床分析

局麻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40例临床分析
m P N 0 (56 %)疗效满意 , — C L4 例 2 . 4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肾造瘘管 , ̄ 个月拔 出双“” , 12 J管 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
3 讨 论
m— C L常采 用硬膜外麻 醉或全身麻 醉 , 这种麻醉 的 PN 在 过程 中 , 体位摆置较 为繁琐 , 中不易观察 , 术 或再次手术时费 用相 对 昂贵 。寻求一 种操作简化 , 对廉价 的手 术方式 , 相 是 基层 临床 医师现实的要求和责任 。朱建 国等u 了局麻下 报道 二 次微创 m P N — C L的可行 性 , 者采取局 麻下一期 手术 , 笔 也
竭 1 , 尿 道 输 尿 管 镜 治 疗 失 败 后 , 侧 或 双 侧 同 期 例 经 单
m P N 取石引流 。 —C L
局麻下 m P N 的顺利进行 , —C L 在于 患者 能够忍受腔镜操 作带来 的不适 , 以及疼痛不会 导致 全身症状的出现 , 如烦 躁 、
肌 肉痉 挛 、 恶心 、 吐 、 动过速 、 呕 心 血压升 高等 。疼痛 是一种
状态通常发 生在 薄皮鞘置人肾皮质 、 内镜摆动过大 以及灌注
中可能改变麻醉方式 或二次手术 , 消除紧张情绪。术前禁饮
食 6h术 前 3 i肌 内注 射 哌替 啶 5 g苯 巴 比妥 钠 10 , 0 n m 0 , m 0
m 或安定 1 , 中使用 抗生素 , 静脉注射 地塞米 松 1 g 0mg术 并 0
主观症状 , 个体差异性大 , 心理精神 因素在疼痛发 生 、 发展过 程起着 重要作 用 , 术前心理疏 导尤为关 键 , 过多担心 并发症
的发生会使 患者产生焦虑 、 慌 、 眠等 , 恐 失 这些情绪又会加重

局麻下二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附42例报告

局麻下二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附42例报告
些 病 例 可 选 择采 用 。
【 关键词 】 经皮肾镜取 石术 ;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局麻
S u y o t —t g m i i a l i v sv p r u a e u n p r l h t m y e f r d t d f wo sa e nm l y n a i e e c t n o s e h o i o o p r o me u d r o a t n e l c l
c s s a d i i a e a d e s e ma tr d a e , n t ss f . a y t b se e . o
【 e od】 e u nos eh lht yR nl a u ; peue r a u; oaae hs K yw rs Pr t eu p rio m ; eacl l U pr re l l l Lclns ei ca n ot o ci tac c i t a
经 皮 肾镜取 石 术 (ec t eu e ho too y p rua o snp rlh tm , n i P N ) 上尿 路结 石 的治疗 中发挥着 越 来越 重 要 的 C L在 作 用 。经 皮 肾镜取 石术 通 常在全 麻或 椎 管 内麻 醉 下 进行 , 麻下经皮 。 局 肾镜取 石 术 报 道 较 少 …。我 院 自 21 0 1年 4月 开 始在 部 分 患者 使 用 局 麻 下 二 期微 创 经 皮 肾镜 取 石术 ,至今 己完 成手 术 4 2例 ,效 果 满
oto e l4 ae t w r aiy g N jr o pia o curd N ovri p nsrey ucm si a 2p t ns e stfi . oma m l t noc r . ocnes nt o e ugr n l i e s n oc ci e o o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探讨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探讨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探讨发表时间:2017-10-16T13:59:03.9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6期作者:张墨[导读]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应行腰硬联合麻醉,以缩短麻醉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麻醉科 101318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人参与收治的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7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

两组患者麻醉准备与手术方法一致。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3.40±0.06)min、优良率97.37%、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0.5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

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应行腰硬联合麻醉,以缩短麻醉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前言:肾输尿管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

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但有研究指出,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样不同。

本文于本人参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对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人参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

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患者共38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20例。

年龄(26--79)岁,平均(56.96±1.74)岁。

结石位置:肾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13例。

对照组患者共38例,包括男性19例,女性19例。

年龄(27--82)岁,平均(56.99±1.71)岁。

结石位置: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14例。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出术(左侧)一.介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俗称“打洞取石”,即通过患者腰部开0.5cm左右的Advantage三.适应症1、所有需开放式手术干预的结石,包括单发和多发性结石、鹿角状肾结石;2、开放式手术后残留和复发性结石;3、有症状的孤立盏结石或憩室内结石;4、体外冲击波无法粉碎及治疗失败的结石;5、输尿管上段梗阻较重或直径>1.0cm的大结石;6、输尿管上段结石息肉包裹及输尿管迂曲,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或输尿管镜术失败结石。

7、特殊病人的肾结石:包括:小儿及肥胖病人的肾结石;肾结石合并狭窄;孤立肾合并结石梗阻;马蹄肾合并结石梗阻;肾移植合并结石梗阻;无萎缩肾、无积水肾、感染性结石。

四:麻醉方式:全麻插管.五.体位:先截石后健侧卧位↓6.手术特殊用物:器械:缝合包输尿管镜输尿管取石钳肾镜(store,wolf)及取石钳钬激光纤维(粗)气压弹道手柄及碎石杆一次性用物:11#刀片30ml注射器2个纱块脑科膜+C臂机套腔镜套3个石蜡油2个输尿管导管(F6)硅胶导尿管(F18)导丝套管针微创扩张套件(F24)导尿包双头冲水管2根泌外贲水管。

7.仪器设备的摆放显像盐水系统术者一助主刀气压弹道钬激光手术步骤与配合第一步:①输尿管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于肾盂(不开泌外泵)双头冲水管,腔镜套,石蜡油,输尿管取石钳,F6输尿管导管,3m敷贴,8号手套,导尿包)②3m敷贴将输尿管导管与留置导管固定在一起(8#手套兜住输尿管导管残端防污染也可)第二步:一.摆放体位用物:①腋卷(2块方形啫喱垫)②腰卷③前后骨盆挡板+2个足跟垫④手托架及受托垫⑤下肢约束带两腿之间垫枕头二.手术步骤①消毒范围上至肩下至臀两侧用单覆盖各超过正中线②铺巾先铺两侧中单,再铺切口巾。

助手将输尿管导管取出来,然后铺下侧中单一个上册中单一个。

然后铺一次性中单上下各一个以及一次性大孔巾。

③贴膜脑科膜,再用两把弯钳固定C臂机套,用一把弯钳固定输尿管导管,残端接最小号微创扩张管。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探究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84例行TCNL患者分组分别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两组在各时间段的血液动力学波动均较平稳,且麻醉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SEA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3.81%,明显低于对照组5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A和CSEA均可作为TCNL的麻醉方式,具体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手术复杂程度及麻醉师的经验技巧等。

【关键词】经皮肾镜下取石术全麻腰硬联合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068-0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下取石术(TCNL)已成为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常用术式,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并发症少等特点,而广被患者和术者所青睐。

目前在TCNL中主要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为了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TCNL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将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84例行TCNL患者分组分别行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84例行TCNL患者,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8.6±2.3)岁;ASA均为Ⅰ~Ⅱ级;病因:输尿管内结石21例,肾结石52例,混合性结石11例;结石数量1~3个,结石大小1.9~4.5cm。

按照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GA)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均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林格液500~1000ml,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经皮 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 同麻醉方法的 比较
李 小 军
( 临汾市泽林医院 , 山西 临汾 0 4 1 0 0 0 )
【 摘要 】目的
的优 缺点。方法
探讨 不同麻醉 方法在经 皮肾镜 下取石术 中
选取 2 0 1 0年 7月一2 O 1 2年 7月我 院碎石 中
1 . 2 方法
所有 患者入院 即确诊 , 综合评估 患者病情 , 根
果比较全身麻 醉组最优 , 腰 麻组次之 , 硬 膜外麻醉组 最次; 全身
麻 醉组 恶心、 呕 吐不 良反 应 多于其 余 2组 , 对 血流动 力学方 面 的影响要 优 于其他 2组 。腰麻 组患者呼吸 改变较 为明显 , 与其
他 2组 比较 差 异 明 显 ( P < 0 . 0 5 ) 。 结 论 三 种 麻 醉 方 法应 用 于经
据其结果 积极 给予 对症支持治疗 , 如吸氧、 解痉 、 镇痛 、 抗 炎等。 所有研究对象 均 自愿选择本术式 , 积极完善相关术前准备 。全
心收治的 肾结石 患者 1 2 0 例, 随机 分为全 身麻 醉组 、 硬膜 外麻 醉组、 腰麻组 , 每组 4 0例 。 比较 3组患者在 麻醉药用量、 麻 醉起
医学 , 2 0 1 2 , 3 2 ( 5 ) : 9 7 — 9 8 .
本组 3 4例老年 自内障合并 急性闭角型青光 眼患 者行 三联 手术治疗 , 术后视力得到 了显著 改善 , 同时 , 多数患者无需使用
【 3 ] 何耀南三 联手术治 疗青光 眼合并 白内障 临床分 析 . 眼外 伤职业 眼病杂志 , 2 0 1 2 , 9 ( 3 ) : 5 6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5 — 2 2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其并发症防治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其并发症防治
维普资讯

3 4・ 3
Jun lfMiial lvs eMein ,u ,0 8 V 1 , o 4 or a o nm l ai d i A g 20 ,o 3 N . yn v ce .
简单 , 凡是开展纤支镜检查 工作的单位 , 只要有纤 支镜 用穿刺
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 关键词 】 经皮肾穿刺; 输尿管镜 ; 石; 取 微创 【 中图分类号】 R614 . 【 9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 1 3 55 20 )4 34 3 6  ̄ 7 (080- 3 - 7 0 0
主。临床研究表明 , 癌细胞 与药物反应率 除与药物 构型、 剂型 及剂量等 因素有关外 , 直接取决 于药 物的 接触浓 度和持续 还 时间 , 一般认为 口服 、 脉 注射或 肌注 , 静 肿瘤 部位 的药物 浓度 低, 作用时间短 , 且对机 体的免 疫功能 损 害严重 , 而 使其 疗效
而减轻痛苦 , 提高生存 质 量, 经济 可行 , 为一 种姑 息治疗 且 作 方法 , 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过药物浓 度的重新分布 , 使肿瘤组 织 内的 药物浓度提高 , 持续
作用时间延长 , 可使瘤 体迅 速缩小 , 除气 道阻塞 , 解 从而 明显 缓解呼吸困难 、 肺不张及阻 塞性 肺炎 , 并减少化疗 药物的全身
可使瘤体迅速缩小 , 很快缓解 阻塞症状 有 加重 , 2 其后症 状
1 9 . 2 —6 5 9 3 45 2.
[ ] 何正光, 2 罗晓斌 , 赵

勇 , 经纤 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晚期肺癌 等.
迅速好转 。有 5 当 日咯血 稍加 重 , 日好转 , 例 次 其余患 者无明 显不适。③全身不 良反应少 , 全组病 例除个别有 食欲不振 、 恶 心、 呕吐外 , 疗前 后血 常 规化 验未 见 明显 骨髓 抑制 现 象及 治 肝、 肾功能损害 , 故多数患者对本治疗 方法耐受性好 。④ 操作

局部麻醉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268例临床分析

局部麻醉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268例临床分析

4 . 4 2・
吉林 医学 2 0 1 3年 1 2月第 3 4卷第 3 5期
梗阻段放置 , 支架释放后保 留导丝 , 造影 了解梗阻段改 善及胆 汁流动情况。术后 4— 8 d复查 , 了解支架 的扩张及有元移位 ,
会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 减少精 神上的压力 , 同时也减少 了 感染 的几率 。由于胆 管壁较 薄 , 在行 穿刺及外 引流 时应 尽 量 使用 “ J ” 形导丝且操作要轻柔 , 防止损伤及胆管穿孔。支架 是 内引流的主要方 法 , 释放支架 时 , 导丝应保 留在十二指 肠 内, 支架要跨梗阻段放置 , 两端超过 狭窄段 1 . 0 e m以上。对于能 通过梗阻段的胆道狭窄应该 积极 应用 。引流管的选择上要求 柔软 性适 中 , 为多侧孑 L 尾型 , 头呈 圈固定后不 易脱落 , 其头端 要求尽可能在大的分支 或 十二指肠 内成 猪尾袢状 , 如未完全
局 部 麻 醉 下微 通 道 经 皮 肾镜 取 石 术 2 6 8例 临床 分 析
王 斌, 李碧君 , 黎鼎荣 , 王在盛 , 叶亲永
[ 摘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 民医院泌尿外科 , 广东
湛江 5 2 4 0 0 0 )
要] 目的 : 探讨局部麻醉下微 通道经皮 肾镜取石术 的可行性 和安全性 。方法 : 对2 6 8例 上尿路结 石患 普采用 局部麻
查 以明确诊断 , 了解肝 内胆管扩张情况 , 以确定穿刺部位 和方 向 。穿刺时一定要在透视下定位 , 穿刺成 功造影后 , 重新 选 择二 、 三级胆管分支作为插管进入 点 , 以提高手术 的安全性 及 引流 成 功 率 。在 引流 方 式 的选 择 上 : 如 可 以通 过 梗 阻 段 , 主 张 以胆道 支架置入 术为主 ; 如无法通 过梗阻段 , 则行外 引流术 。 与外引流相 比, 胆道支架置入术可 以避免胆 汁的丢失 , 而且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麻醉方式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07T11:47:25.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安波
[导读] 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属于新颖的一种麻醉方法,与传统气管插管全麻法比较
安波
(安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4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法,B组应用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对比AB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应用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不仅见效快,并且麻醉效果明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麻醉方式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167-02
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属于新颖的一种麻醉方法,与传统气管插管全麻法比较,其麻醉效果更佳,麻醉见效快[1]。

我院近来对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应用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麻醉效果明显,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采取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43.25±3.56)岁;按照病情划分,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例,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0例,属于肾结石同时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10例。

B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45.32±2.78)岁;按照病情划分,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例,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4例,属于肾结石同时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7例。

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A组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法。

成人麻醉诱导后,置入气管导管开展机械通气,应用剂量为2mg/kg的丙泊酚、剂量为0.2-0.3ug/kg的舒芬太尼以及剂量为0.15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

麻醉时,血压心率波动需要保持大约为基线的20%;为了保持肌肉松弛,术中需要增加使用剂量为0.03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手术完成后,患者呼吸与吞咽反射恢复正常且可自主呼吸后,拔掉气管,送往恢复室。

对于不配合的儿童,术前肌注剂量为5mg/kg的氯胺酮,接着再静注剂量为2mg/kg的丙泊酚,剂量为0.05-0.1mg/kg的咪唑安定,剂量为0.1mg/kg的阿曲库铵,诱导后插管。

B组选择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

取L3-L4、T11-T12为穿刺点,选择T11-T12开展硬膜外穿刺,结束后置入硬膜外导3-4cm 且固定;L3-L4开展硬膜外穿刺,结束后置入腰穿针,选取剂量为2.0ml的0.75%罗哌卡因和1.0ml生理盐水混合,保持0.1ml/s的速度注入蛛网膜下腔。

手术体味更换为仰卧位时,以转变体位的方法对麻醉平面达T8-S4进行调节,待其固定后往硬外管注入剂量为2ml的0.75%罗哌卡因,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局麻药中毒现象,若不存在可适当增加0.75%罗哌卡因,并且将麻醉平面调整到T6且固定后,可开展手术。

对比AB两组麻醉效果。

1.3统计学原理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t检验组间差别,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A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25例,良23例,差2例;其优秀率为50%;B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45例,良5例,差1例;其优秀率为90%;对比AB两组的麻醉效果可以发现,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麻醉时间和不良反应对比
A组平均麻醉时间为(5.6±0.45)min,B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32±0.25)min;A组平均麻醉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头痛10例,寒战5例,呼吸困难6例,感染性休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B组患者,头痛3例,寒战1例,呼吸困难2例,感染性休克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比较理想的方法,但该方法中的手术体位会从截石位更变为俯卧位,造成手术麻醉平面较广,必须达到T6-S4,如此才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因此致使该手术麻醉非常特殊[2]。

我国过去在上尿路结石手术中,主要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法,尽管该麻醉方法的可控性很高,并且对循环呼吸造成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局麻药剂量过大,麻醉见效时间较长,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小,麻醉成功率并不高。

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见效时间快,可快速起作用,同时阻滞效果非常理想。

如果手术时间很长并且麻醉平面显著不足时,该麻醉方法能够经过上点硬膜外管增加局麻药,进而提高麻醉效果。

另外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使用的局麻药剂量并不多,可以有效预防局麻药带来的副作用,患者术后头痛发生几率也很低。

但是如果术中患者恶心反胃,那么医生应该先考虑该现象是否因为麻醉平面过宽而造成的,当患者血压降低大于20%时,医生可以通过使用麻黄素进行纠正[4]。

本研究中,A组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法,B组应用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结果A组优秀率为50%;B组优率为90%;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平均麻醉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以说明,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不仅麻醉见效迅速,同时效果明显,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最为合理的麻醉方法。

综上所述,对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应用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的麻醉过程复杂性较低,控制难度很低,尽管患者将手术体位由截石位更改为俯卧位,对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术中认真观察,及时处理难度不大,因此应用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麻醉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不大,值
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孝振,洪道先,宋直雷.腰麻联合静脉全麻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2(04):223-224.
[2]王学涛,郭鸿雁,王军等.双点硬膜外阻滞及全麻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13(37):156-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