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1(新版)苏科版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了解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猪肾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膀胱的剖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
教学重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用具:
挂图、模型等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引入新课:回忆呼吸的全过程。
动脉血多,这些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
本章
尿素等其他废物(当然,有些废物能在体内
为宝”,不宜称为废物)
生观察秘尿系统组成图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5章维持生物体的平衡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校备课稿主备人: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八年级 教学课时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 型 教学目标1、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2、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3、了解汗形成的过程及排汗的途径。
教学重点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一、分析尿液的形成 读书P 22分析尿液的形成内容 、 完成 1、尿的形成是在肾脏的 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过程。
2、结合阅读P 22图14-17尿形成的示意图(或者右图)完成:①从动脉运输来的血液中含有代谢产生的 ,经过 送入肾小球对血液进行 ,在肾小囊腔内形成 ,这是尿液形成的第一过程。
②滤入到肾小囊腔中的液体叫 ,两个肾每昼夜形成大约150L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 等物质。
③原尿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 ,因此不能白白浪费。
在原尿流经 时,其中含有的有用物质被 进行了 ,而重新回到血液中,这个过程叫 。
是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
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重吸收的过程。
④经过上面两个主要过程,从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就是 ,每昼夜一般为1.5L 。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等物质。
⑤阅读P 23最上面的小资料,了解三种液体之间的差异。
填写 A 、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 有 ;B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 。
如果某患者在尿检的时候,发现有血细胞或者有蛋白质,则可能发生了 等疾病二、尿的排出 1、了解尿排出的途径→肾盂→输尿管→ → →体外2、排尿的意义 看书P 24第1自然段了解3、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性 看书P 24第2自然段了解三、汗液的排出 1、流入口的汗是咸的,因为其中含有 。
2、汗是由 形成,并通过它细长的 排出体外。
教学反思2019年 9 月 2 日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新版)苏科版

-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的亮点和优秀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 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的改正和完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排泄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排泄的相关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提升健康意识。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人体代谢产物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
教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6.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1课时)

15、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节重难点1.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2、难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讲述与演示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回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目前需要大家掌握的有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尿液和汗液的排出方式为主,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
(黑板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
二、新课讲解1.排泄的概念教师: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课件,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3.课件总结展示: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作用。
4.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学生: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教师:PPT图片展示肾小体。
八年级生物上册15_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新版苏科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尿液的形成进程和排出进程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育学生依如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2.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置,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置教学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式:讨论,引导探讨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咱们天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伙儿结合平常的观看,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点?(二)学习新课:1.讨论探讨: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日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天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什么缘故?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听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看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样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进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进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要紧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要紧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要紧成份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必然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要紧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要紧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若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设计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无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目标要求】1.学习目标:⑴描述尿液形成与排出的大致过程⑵通过了解肾的功能与保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2.学习重点、难点:肾单位的滤过和重吸收过程【预习导学】1.尿液是在 中形成的,主要包括 和 等过程。
2.血浆中的 等物质由肾小囊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 。
3.原尿中的 等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 。
4.如果尿液中出现 ,则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疾病。
5.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 ,再流入 暂时储存。
尿液的形成过程是 ,而排出过程是 。
【问题探究】1.指导学生观察CAI 课件动态展示尿液形成过程,分析以下问题:(1)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了哪两步?(2)这两步过程中分别在肾单位中形成了什么液体?它们成分是什么?2.分析P23“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小组讨论交流:(1)血液经过滤过作用与重吸收作用后,血液成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一个人一昼夜形成的原尿量与排出的尿液量相等吗?为什么?(3)结合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成分的变化,分析形成尿液有何意义?【例题与变式】例题1: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A .滤过作用和吸收作用B .重吸收作用C .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D .分解葡萄糖 变式1: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成分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其可能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异常 B .胰岛素分泌异常 C .肾小管重吸收异常 D .营养过剩 变式2:下面是取自一个人的血浆、肾小囊和尿液样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克/100毫升)比较表,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水、 和 等物质。
(2)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的液体的成分,你认为肾小球有 作用,血浆中的在肾小囊中很少。
(3)比较尿液和肾小囊中的液体成分变化,你认为肾小管有 作用,全部的 和小分子的蛋白质等被吸收。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教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中,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那么课堂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在设计教学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一则广告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然后把整节课分为两大块:一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二是尿液的形成过程。
第一块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再借助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弄清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二块内容主要抓住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课前准备
课本,教参书,多媒体课件,网络
◆。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案 (1)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重难点】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根据课前布置的调查活动,说说人体生命活动过程才产生了哪些废物?2、阅读书本P20第一、二段3、分组讨论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4、根据观察,你能说出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根据功能,你认为哪个器官最重要?5、(1)肾单位包括哪几部分?(2)肾小体的结构是怎样的?(3)中间红色呈球状的结构是什么?肾小球是由什么血管组成的?大家回想一下毛细血管有哪些特征?(4)A、肾单位中有两处毛细血管,你能找到吗?B、在肾单位中,有一个血管的两端连接的都是毛细血管,它是谁?【交流质疑,精讲点拨】1、分组交流调查的结果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遗的概念?教师归纳:排泄的三种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水皮肤的排汗—水、无机盐和尿素泌尿系统—水、无机盐和尿素2、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总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
3、分组交流讨论的结果,肾单位的组成概况?归纳:肾小球肾小体肾小囊肾单位[总结]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
肾小囊: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
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两端边着两条血管,一条是入球小动脉,一条是出球小动脉。
(点评: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思维,能让学习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就让学生做,学生不会讲,讲不清,讲不透时,教师才适时引导、点拨。
教师要精讲,讲知识的前后联系、拓展延伸以及规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备课稿
主备人: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八年级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教学目标
1.排泄的概念及途径 2.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说出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
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
说出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看书P 20第1、第2两个自然段,了解废物的来源,及时排出的意义,排
泄的概念、及排泄的主要途径。
1、废物来自 ;
2、排出废物的意义 ;
3、排泄的概念 ;
4、排泄的途径: 以气体形式从 排出;绝大部分 是以形式通过 排出体外;小部分废物以 形式通过 排出。
5、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二、尿的形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 看书P 20图14-14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式图,说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由 、 、 和 构成, 是主要器官。
2、肾脏的位置:
3观察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由 和 构成,肾小体由 和 组成。
1.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尿道
2.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3.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
A .小肠
B .肾脏
C .大肠
D .输尿管
4.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
A .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B .胸腔,左右各一个
C .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 .腹腔的上方偏右
教学反思
2019年 9 月 20 日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