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合集下载

听薄俊生校长的讲座教学反思

听薄俊生校长的讲座教学反思

听薄俊生校长的讲座教学反思听薄俊生校长的讲座教学反思薄俊生校长的讲座内容是关于课件教学的四个“一点〞:简单一点、深入一点、实在一点、灵活一点。

其中他结合《天火之谜》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阐述。

一、关于“简单一点〞。

1、教学内容的简约。

把教学目标订得集中一点;着重练好几项基本功,培养合格的学习习惯;教学话题尽量控制一点;抓课文的重点词句。

2、教学结构的简单。

尽量减少教学环节,简化同学的学习头绪。

二、关于“深入一点〞。

1、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入。

如在本课中补充介绍了俄国一名科学家做同样的`实验而身亡的故事;出示富兰克林的名言让同学说说含义等。

2、要注重情感的体验。

三、关于“实在一点〞。

课堂教学要让同学获得基本的训练。

读书是最基本的。

因为朗诵有利于发展语言;朗诵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朗诵能促进背诵;朗诵还能陶冶同学的情操。

另外,要注重字词的教学。

字要会写,词要积存并学会运用。

四、关于“灵活一点〞。

要开放教学的组织。

薄校长说:“语文教学犹如吃自助餐,吃多少,由自己选择;吃多少,由自己选择;吃得快慢,还是由自己选择。

〞如在本课中同学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对课文的了解,不同的同学有不同深度的理解。

要丰富同学学习语文的方式。

如本课中复述课文采纳故事接力赛的方式,将全班分成两大组,当一生讲到有中断的时候,后面一名同学接上去继续讲,最后看哪一组动用的人数少就算胜利。

要激励同学追问。

本课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显示课题后问“当你看到课题时有什么疑问?〞“依据富兰克林观察、推测、实验这三个阶段,可以怎么问?〞“把富兰克林放风筝与一般的人放风筝进行比较,自己有什么疑问?〞要引导同学大胆想像。

如本课中引导同学对课文进行想象:“富兰克林听到了一些怎样的取笑?〞“什么样的人受到震惊有什么样的表现?〞从而也更好地理解了“冷嘲热讽〞和“震惊〞的意思,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我听了薄校长的讲座所做的摘录,可能记录得不太具体,表述得不够有条理,但至少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常熟市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年鉴.doc

常熟市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年鉴.doc

常熟市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年鉴一、学校沿革常熟市实验小学,位于虞山镇学前街23号,为学宫旧址。

始于光绪33年(1907年)明德初等小学和襄和女校。

1914年7月,改组为海虞市立女子初等小学,校长宗秀松。

1928年定名为常熟县第一学区学前小学。

抗战期间先后更名为模范小学、实验小学、泮宫中心小学。

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常熟县虞山镇学前中心小学。

建国后,改名为常熟市学前中心小学。

1960年被定为苏州地区重点小学、江苏省五年制试点小学、苏州地区小学行政干部训练班重点见习学校。

1962年更名为常熟县学前小学(直属县管)。

至文革期间改名为文革小学。

1976年恢复学前小学校名,1981年3月更名为常熟县实验小学,1983年更名为常熟市实验小学,1952年成立学校工会。

1961年7月在学前小学成立联合党支部(学前小学、石梅小学两校)。

1988年3月,“民进”实小支部成立。

1981被定名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

1998年通过省合格实小复查,并被命名为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OEH多媒体教育网络实验学校。

199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模范学校。

2003年,市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将学校迁至华山路55号新址。

2007年被命名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

2007年12月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省文明校园。

2010年10月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2010年12月被命名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2011年10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二、教职工基本情况1. 小学部教职工基本情况况:理业技员学历情况:(含幼儿园)理人员技术人员职称情况:(含幼儿园)三、基本1. 小学部在校学生人数(2011秋)2. 幼儿园在园学生数1. 年级组、协作组2.行政分工3.教研组常熟市实验小学教研组长4.班主任及语、数教师:好学、学优及能:班:9、三8)2、文明班集体:一2、6、9;二1、2、5、8;三2、5、7;四6、7、8;五1、5、6;六1、3、8;(第一学期)一2、5、8;二1、2、6、9;三4、5、6、9;四2、5、7 五1、7、8;六5、6、7(第二学期)3.学生习作发表、获奖及各项素质竞赛情况统计2011年学生习作发表、获奖及各项素质竞赛情况统计表教师论文获奖、发表、交流情况统计:2011年教师论文获奖、发表、交流情况统计表学校基本设施1. 校园校舍(面积:平方米)2. 图书、微机、体育设施等学校大事常熟市实验小学二○一一年度大事记一月份:我校被省公安厅命名为江苏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为学生发展的需要而教

为学生发展的需要而教

的学情 , 依据 学生的学习状 态。教 师在研究教学 设计 、 实施课 堂教学 时, 要 本教材的另一重点。借助第 1 O自然段 , 感受波兰国庆节的“ 盛大 ” “ 隆重 ” ,
关注 学生 的 发展 , 考 虑 学 生 的 需要 , 为他 们量 身 定做 每 一 节课 。
1 . 备 课

为 学 生 发 展 的 需 要 而 教
◆ 林秀芳
(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官坂中心小学 )
【 摘要】目前 , 农村 小学仍存在着教 学脱 离了学生所需的现象。教 学的核心是教 会学生 学习。站在 学生 的视 角, 从 学生的立场 出发 , 为 学
生发 展 的 需要 而教 , 这 样 的教 学 才是 我 们要 积极 提 倡 的 。
惑 。拿 阅读教学来 说 , 更多 小学语 文教 师 的课堂 设计 不依 学段 的 目标要 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 尝试概括一段 话的主要 内容 。这两个教 学 目 求, 不看学生 的实际情况 , 无视 任教 的教材 特点 , 无论 是低 中高年 级 。 无论 标 , 突出了本班学生的需要 : 他们 生长在 相对 闭塞的 乡村 , 没有 见识过 “ 检 是城 市农 村学 生, 无论 是精读 略读 文章 , 全 都依 葫芦 画瓢 , 一 样 的词句 品 阅 ” 盛大的场面 , 教师通过视频帮助他们“ 走近 ” 检 阅场 , 感 受 壮 观 隆 重 的 同 析, 一样 的朗读感悟 , 一样 的人文熏 陶 …… 只是在 挖掘 程度 上做 了一定 的 时 , 明确参加“ 检阅” 的重 大意义与 纪律要 求, 为更深 层次地体 会 队员们 的 区别 。越是公开课 , 课 堂的模式越是相似 , 学 习形式 上也大相径 庭, 能够体 美好心灵及博莱克身残志坚的高贵品质打 下坚实的情感 铺垫 ; 学会理 解和 现 当前课 改特点 的方式 方法能上都上 , 教师什么都 想抓 , 什 么都 想练 。 结 果 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 是三年段的重点训练项 目。 “ 蜻蜒点水” “ 水过鸭背” , 学生匆匆过 了一 回场 , 听课教 师却感觉 这样 的课

发展: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发展性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发展: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发展性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发展: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发展性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

薄俊生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偶然看幼儿园老师们给小朋友上课。

我发现,幼儿园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活动能力,大大超乎我的想象。

我注意到,幼儿园老师不仅重视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视引导他们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生活的经验;不仅重视培养孩子学习的技能,更重视发展他们的思维;不仅重视发展他们的智力,更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
【总页数】4页(P4-7)
【作者】薄俊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追求真语文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 [J], 胡忠艳
2.语文教学“渗”用发展性评价-构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J], 毛云飞
3.情境任务设计之于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追求的意义——基于2019年浙江省高中语
文教学评审与观摩活动部分课例的分析 [J], 陈青柳; 叶红珠
4.情境任务设计之于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追求的意义--基于2019年浙江省高中语文教学评审与观摩活动部分课例的分析 [J], 陈青柳; 叶红珠
5.在“发展”中前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应用 [J], 欧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

名师教学风格荟萃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

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

孙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

让学生自己成长——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

让学生自己成长——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

让学生自己成长——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课题名称: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课题主持人:薄俊生课题核心组成员:黄忠平、洪榴、沈春媚、魏芳、周振芳、顾丽芳研究时周期:2006年至2011年结题时间:2011年6月10日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1)《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薄俊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4月版;(2)《江苏省特色教育论丛(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卷)》,薄俊生编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版;(3)《学一生有用的语文——小学语文发展性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薄俊生),《人民教育》2007年第22期,《让学生自己成长》(薄俊生、黄忠平、洪榴等),《江苏教育》2009年第9期,《发展: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发展性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薄俊生),《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5期,《发展性课堂:学习一生有用的东西》(薄俊生),《特色教育探索》2010年第3期,《发展:让课堂独具魅力》(周振芳),《江西教育》2009年1、2合刊。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体问题(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发展的观点是现代教学观的主要观点之一。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发展水平。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改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开展课改实验以来,我校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目标,但是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在操作层面体现发展观,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很多教师正在认真地研究着,探索着。

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生命中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为教学而付出的,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师生生命的质量,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诗意?据此,我们提出了研究课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培训归来话语文

培训归来话语文

■“‘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我的书
■“‘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 我的报’装帧设计大赛” 我的报
教学主张
●“兴趣”重于“技 能” ●“生活”重于“生 成” ●“发现”重于“观 察” ●“评讲”重于“指 导” ●“多改”重于“多 写” ●“真实”重于“虚 构” ●“文心”重于“文 字” ●“课外”重于“课 内” ●“写作”重于“阅 读”
经历: 经历: 91-92 92-94 95-97 98-今 今
住院 养病 经商 教育
我的悲哀
如果男生没女生追是悲哀,那女生的悲哀就是没男生写情书。 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孩,比我们班的王馨怡还漂亮,保证所 有雄的,看了都会眼冒爱心,自小到大她都有好多爱慕她的男生,因为 她温柔、腼腆又不失大方,而我就是个典型的反面人物。刚升六年级, 她的情书就像下雨一样的来,一封接着一封,有一个竟是初二的,天哪, 每次收到情书她总会迫不及待地给我看,问我:戴梦窈你今天收到情书 了吗?而我总是这样回答她:只要没人给我写“战书”,我就已经是谢 天谢地,谢我们戴家的列祖列宗。 说来也奇怪,为什么我的男生缘就那么差,难道只有脸蛋漂亮才会 有“男生缘” ?今天她又收到了一封,拿给我看,那人竟写了徐志摩 的那首诗:“我悄悄地走,正如我悄悄地来……” 看完后我就坐着发呆。什么时候我的情书也会像她一样呢?想着想 着,我的口水就从嘴角流了出来。为免出“洋相”,我赶紧擦了。 什么时候才会有人给我写情书呢?哎,我的悲哀!
薄俊生: 薄俊生:小学语文发展性教学
一、小学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1.为什么教——为成人而非成事 .为什么教 为成人而非成事 2.教什么 .教什么——为应世而非应试 为应世而非应试 3.怎么教 .怎么教——似农业而非农业 似农业而非农业 教学——类似农业的方式 教学 类似农业的方式 学生——类似农作物的状态 学生 类似农作物的状态 教师——类似农民的品质 教师 类似农民的品质

薄俊生的风格

薄俊生的风格

薄俊生的风格作者:成尚荣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1年第08期人物名片薄俊生,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苏州市首批教育名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

从教以来,开展过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活动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性课堂教学等课题的研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奖三十余项。

出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信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等著作,新作《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列入教育部组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曾在上海、浙江、广东、吉林等省市及本省各地作示范教学和专题讲座百余场次。

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一、平和、平实:薄俊生的风格薄俊生是有自己风格的。

风格需要概括。

如果用一些关键词对薄俊生的风格作些概括的话,那就是平和与平实。

所谓平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然质朴,平静和谐,是一种充满审美情趣的人生态度,也是我永远的教育追求”。

所谓平实,亦如他自己所说,“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

如果把薄俊生平和、平实的风格再诗意表达的话,大概就是他自己的描述,“执著似泉,唱响心底的旋律”,“清淡如茶,追求本真的境界”。

人的整体风格与教学风格是一体的、互动的,即人的整体风格影响着并决定着他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则是教师整体风格的集中体现。

薄俊生的教学风格正是这样:平和、平实。

听过他上《惊弓之鸟》。

整个一堂课,薄俊生始终微笑着,站在讲台旁,不多动,不大动,稍稍移动着,给人平静、稳定的感觉。

他不急不慢、轻声细语,像是与小朋友在聊天儿,和风细雨,心灵之门悄悄敞开。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而他耐心等待着,期盼着,相机引导着。

在平和的氛围中,学生没有停下思维,没有淡化情感,扬着天真的小脸,与薄俊生倾心交谈。

课后,我对这堂课的评价是:平和中的循循善诱,平实中的激情飞扬,轻声中的思维挑战,低语中的智力紧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走进课堂 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一节实实在在的好课 平平常常却是真 导水的功夫穿石的效果——薄俊生《滴水穿石的 启示》“发展性课堂教学”解读 2.《最大的麦穗》教学实录 一个教材,三种演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三 教给我们的启示 3.《特殊的葬礼》教学实录 4.《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特级教师薄 “掌声响起来”——听特级教师薄俊生《掌声》 有感 6.《狼和鹿》教学实录 课堂,可以如此的简单,而又如此的美妙——赏 析薄俊生校长执教的《狼和鹿》 7.《古今贤文》教学设计 8.《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9.《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 11.《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长春全民学习研究中心
薄俊生 与发展性 教育
导师简介

薄俊生 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常熟 市实验小学校长。 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师德 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 献中青年专家。著有《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 比研究》《信息教育与教育 信息化》《学校文化与文化 管理》等。
一、我的教育教学观 让发展植根语文教育的沃土——我的语文教学观 对发展性语文教育的认识 1.为成人而非成事——让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2.重应世而非应试——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 3.似农业而非工业——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二、发展性语文教学的实践 文本语言与再造语言——教与用相统一的教材功能开发 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学习过程 线性教学与散点教学——常式与变式相统一的课堂结构 教学对话与文本对话——间接与直接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得法与得益相统一的教学策略 语言学习与文化滋养——当下与长远相统一的教育指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