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标准冷负荷计算表(维护结构及吞吐量)
制冷负荷计算

2)、库房有效利用系数:η=0.4
3)、药品容重:γ=600kg/m³
4)、库房冷藏量:G’=0.4×600×1495/1000=359吨
5)、库房为冷藏用,每天进货量为库房容积的30%,则库房的冷藏量为:G=359 ×0.3=108吨
6)、药品降温时间为:24小时
冷库制冷设备选型计算
一、冷库概述
1、库温:+5±3℃
2、库体外尺寸:16.4×18.6×保温层厚度:100mm
5、保温层传热系数:0.24kcal/m h ℃
二、冷库负荷计算
1、维护结构耗冷量计算Q1
1)、库房传热面积:F=2×(F1+F2+F3)
7)、药品比热(含包装):0.65kcal/kg℃
8)、药品进库温度:30℃
9)、药品冷藏耗冷量计算Q2
Q2=108000×0.65×(30-5)/24=73125kcal/h
3、冷藏库换气耗冷量Q3=0
4、开门耗冷量Q4=100kcal/h
5、操作人员耗冷量:Q5=6人×279=1674kcal/h
F1: 库房顶面面积
F2:库房侧面面积
F3:库房侧面面积
库房传热面积:F=2×(16.4×18.6+16.4×4.9+18.6×4.9)=954㎡
2)、维护结构耗冷量计算Q1
Q1=KF(t0-t1)=0.24×954×(30-5)=5724kcal/h
2、 药品冷藏耗冷量计算Q2
6、照明耗冷量:Q6=2400kcal/h
7、室内吊顶风机电机耗冷量:Q7=16000kcal/h
8、库房总负荷:Q=Q1+Q2+Q3+Q4+Q5+Q6+Q7=5724+73125+0+100+1674+2400+16000=99023kcal/h=85160w
冷库负荷计算表

冷库负荷计算表冷藏库传热负荷各个墙体长度(米)宽度(米)面积(平方英尺)保温类型及厚度换热系数Loads(BTU)天花34.3518.36766.469322150mm PU板48324790.53北墙34.3593327.771798150mm PU板00南墙34.3593327.771798150mm PU板48159733.05东墙18.391772.874058150mm PU板4885097.955西强18.391772.874058150mm PU板4885097.955地面34.3518.36766.469322200mm XPS板48324790.53传热负荷总计(W)286996.43换气负荷长度(米)宽度(米)高度(米)体积(立方英尺)体积34.3518.39199909.72换气系数0.9换气换热系数(Btu/Cubic ft) 4.33换气换热(W)228261.11附件负荷瓦匹数factor(BTU/24hour/HP)马达总功率950012.7397076675000955478.07照明换热总功率814082667480附件负荷(W)475526.72产品负荷公斤磅日进货量75000165000进货温度-1210.4冷库温度-20-4冻结点31.7(以生菜作为依据)冻结点上降温(K)0冻结点下降温(K)14.4冻结点上降温负荷系数0.78冻结点下降温负荷系数0.48潜热负荷系数110冻结点上降温负荷=日进货量*冻结点上降温(K)*冻结点上降温负荷系数0冻结点下降温负荷=日进货量*冻结点下降温(K)*冻结点下降温负荷系数1140480潜热负荷=日进货量*潜热负荷系数(未有冻结过程时,该负荷为零)0产品负荷334160.64总负荷=传热负荷+换气负荷+附件负荷=产品负荷1324944.9安全系数15%1523686.6压缩机运行时间16小时,每小时压缩机组需提供冷量(W)95230.415 safety factorCompressors loads per hours。
冷库冷负荷计算表 - 副本

六面体
电机运转时间系数
1
800
每日换气次数
2
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流
279
-16.287 hw-hn
125.563
660332 447907
物热流量折减系数 冷间同时操作系数 .87336 .96175
五面体 六面体 五面体 六面体 0.9 1 五面体 六面体
的部分
日入库量/kg
2731.568 五面体 2637.376 六面体
要求温度/℃
-18
作业时间/h
3
五面体
温差修正系数 1.05
六面体
a
温差/℃
53
1807.665787 2410.221049
7989.204093 7713.714296
五面体
六面体
257.3 4.6
h1-h2/kj/kg
252.7
五面体
围护结构热流量季节修正系数n1
1
货物热流量折减系数
机械负荷
电机同时运转系数 机械负荷
1
冷间同时操作系数
11349.87336
11739.96175
备注:底纹部分为计算时需要修改的部分
表
环境温度/℃
35
库内温度/℃
-18
入库温度/℃
15
温差/℃
53
储藏物品
肉
货物密度
400
储藏吨位/kg
27315.68 五面体 26373.76 六面体
围护结构热流量 环境温度/℃
35
库内温度/ ℃
-18
围护结构总热流量Q1/W
1807.665787 2410.221049
货物热流量
冷库计算表

6511.95 W
0.45 59 32 3 769.95
w/m2.k m2 ℃ ℃ w
0.45 200 32 3 2610
w/m2.k m2 ℃ ℃ w
地板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计算温度tn5
Q13
0.5 68 35 3 1088
w/m2.k m2 ℃ ℃ w
2 入库货物热流量 Q2 货物初温度 t1 货物终温度 t2
货物的比热容c
每日进货质量 m
货物冷加工时间(降温时 间)
5643 30 3
3.344 5400
24
W ℃ ℃ kj/kg. ℃ kg
h
一般冷 藏间取 24 小时
3 通风换气热流量 Q3
1 每日换气次数 n 冷间内净体积vn 冷间外空气的焓hw 冷间内空气的焓hn 冷间内空气的密度
100mm彩钢板传热系数 K=
32 3
0.45
℃ ℃ w/m2.k
西墙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2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2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2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2
Q12 北墙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4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4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4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4 Q14
每日换气次数 n
<50
10
100
7
300
4
600
2.5
1000
2
>2000
1.5
2580
可按250 m3/人 计
体积越大次数越少(1--2--5-10次)
0.5 1
每日开门次数n 《1000m3
〉1000m3
3-5次 2次
围护结构热负荷Q1所占比例
40.0 %
库房冷负荷计算

库房冷负荷计算一、1围护结构热流量按照下式计算()n w w w a A K θθ-⋅⋅=Φ1式中 1Φ—维护结构热流量(W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A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m 2); 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t W —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 t n —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1.1维护结构传热面积w A 计算应该符合下列规定:屋面、地面和外墙的长、宽度应该自外墙外表面至外墙外表面或外墙外 表面至内墙中或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
楼板和内墙长、宽度应自外墙内表面至外墙内表面或外墙内表面至内墙中或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
外墙的 高度:地下室或底层,应自地坪的隔热层下表面至上层楼面计算。
内墙的高度:地下室或底层和中间层,应自该层地面、楼面至上层楼面计算 顶层应自该层楼面至顶部隔热层下表面计算。
1.2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表如下:2货物热流量2.1货物热流量计算公式如下:Φ2=()()⎥⎦⎤⎢⎣⎡-+-⨯tmtm ttcBhh bb21216.31式中Φ—货物热流量(W);m—冷间的每日进货质量(kg);h1—货物入冷间开始温度时的比焓(kJ/kg);h2—货物在冷间终止降温时的比焓(kJ/kg);t—冷加工时间(h)。
详见《制冷工艺设计》P162.2冷间每日进货质量m应按如下规定:1冷却间或冻结间应按设计冷加工能力计算;2有从外库调入货物的冷库,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质量应按该间计算吨位的5﹪计算。
2.3 货物热流量计算表如下3 通风换气热流量3Φ公式()⎥⎦⎤⎢⎣⎡-+-⨯=Φ)(30246.31hhnvhhnwnrnnnwnρρ详见《制冷工艺设计》P19。
因只有冷却物冷藏间需通风换气,故4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Φ44.1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公式如下:b P d ⋅⋅=Φ∑ξ1000式中 Φ—电动机运转热流量(W ); P d —电动机额定功率(KW );ξ—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1;b —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空气冷却器陪用的电动机取1。
冷库耗冷量指标估算表

冷库耗冷量指标估算表冷库耗冷量指标估算表是用于评估冷库的制冷负荷、能源消耗和效率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冷库冷却系统的不同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指标,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冷库的制冷能力和能源消耗。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冷库耗冷量指标估算表,包括常用的指标和计算公式。
1.制冷负荷指标:a.能耗指标:制冷负荷(Q)=冷库内部热量负荷+冷库外部热量负荷-冷库内部热量负荷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储存物品的负荷(q)*冷库周期(t)*储存物品的具体热量(Cp)*储存物品的数量(n)-冷库外部热量负荷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建筑物外墙面的负荷(q)*建筑物面积(A)+其他负荷(q)b.能效比指标:能效比(COP)=制冷量(Qc)/耗电量(P)-制冷量(Qc)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c=Q+补偿热量(q)-耗电量(P)可由以下公式计算:P=制冷机组的电功率(W)2.能源消耗指标:a.耗电量(E)=P*tb.耗电量(E)=COP*Q3.系统效率指标:a.制冷量与耗能比:制冷量与耗能比=Qc/Eb.冷却效率:冷却效率=制冷量/耗电量c.制冷水效率:制冷水效率=制冷量/耗水量4.其他关键指标:a.冷却水量:冷却水量=冷却水温度上升(ΔT)*流量(m)b.耗水量:耗水量=冷却循环水量+加水补充量-冷却水量c.湿度控制率:湿度控制率=实际湿度(RH)/设计湿度(RH)冷库耗冷量指标估算表不仅有助于评估冷库性能和能源消耗,还可以引导用户制定更加高效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措施。
同时,定期对冷库进行耗冷量指标的估算和比较,可以监测和分析冷库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冷库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冷 库 冷 负 荷 计 算 表

0 Kcal/h Q5=W×0.86×H×1/24
824 Kcal/h Q6=N×H×C×1/24
0 Kcal/h Q4=W×0.86×H×n×
18 Kcal/h
26037 Kcal/h
压缩机型 号 冷为风: 机型 号为: 结论:因此所选机型符合此冷库的设计要求。
Q1计算 货物热(冻前)
Qd 货物热(潜热)
Qe 货物热(冻后)
Qf Q2计算 换气热
Q3 电灯热 Q4计算 电机热 Q5计算 操作热 Q6计算 除霜热 Q7计算 全部热负荷
QT
隔热材料厚度
导热系数 温度差 △T 外表面积A
150 mm
0.12
29
189
隔热材料厚度
导热系数 温度差 △T 外表面积A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冷库冷负荷计算表
制表 王
外型尺寸 基本情况
隔热材料 储藏物品
冷库长 冷库宽 冷库高 冷库容积 外表面积 种类 厚度 导热系数 货物名称 冻结前比热 潜热 冻结后比热
6m 15 m 4.5 m
环境温度T1 库内温度T2 温度差 △T
378 m3 369 m2
库内照明 库内电机
聚苯板
作业人数
0.15 m
作业时间
0.018 Kcal/mh℃ (查表)
一般货物
日入库量
0.95 C (查表) 入库温度
C (查表) 降温时间
0.5 C (查表) 要求温度
30 ℃ 1℃
29 ℃ W
1000 W 人/日
1H
5000 kg 20 ℃ 12 h
-20 ℃
侵入热(侧板) Qa
冷库冷负荷计算

一、制冷负荷计算1、设计参数2、冷间内各项冷负荷计算 (1)维护结构传入热Q1 根据公式:)(n w t t a F K Q -∙∙=式中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K ;F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查《制冷装置设计》表2-2-2可得;t w —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当计算外墙、顶棚时,按规定值取;当计算内墙地坪时,按邻室温度规定值取; t n —冷间设计温度℃。
(2)货物放热量Q 2()()()()2'n 21'321b '321'2d 2c 2b 2a 2q G -G 2q q G 10t t BC G 10h h G Q Q Q Q Q +++⨯-+⨯-=+++=ττ式中 Q 2a —食品放热量;Q 2b —食品包装材料和承载工具的热量; Q 2c —食品冷加工过程的呼吸热; Q 2d —食品冷藏过程中的呼吸热;G ′—冷间每天进货量(kg );G ′=72000kg h 1、h 2—货物进出冷间的焓值kJ/kg ;τ—货物冷加工时间,s ;本次设计中设置货物冷加工时间为24小时 B —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的重量系数; C b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热,kJ/kg ·K ; t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t 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降温终止时的温度一般为库房设计温度,℃; q 1、q 2—鲜果冷却初始、终止温度时的呼吸热,W/t ; G n —冷却物冷藏间的最大冷藏量,kg ,G n =900000kg 。
冷藏间:Q 21=80.2Kw+3.2Kw+6.1Kw+15.7Kw=105.2Kw(3)通风换气冷负荷Q3式中:hn ,hw—室内外空气的焓值,kJ/kg;n—每日换气次数,取2次;V—冷间内的净容积,m3;ρn—冷间内空气密度,kg/ m3。
(4)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冷负荷Q4式中: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ζ—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1,在冷间外取0.75;ρ—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冷风机配用的电动机取1,对冷间内其他设备用电动机可按使用情况取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库号
库类型
长
5
宽
4
冷库的外 形尺寸
高
3
内容积
60
m m
夏季空调 日平均温度
32
m
库内温度
2
m3
温差
30
条
库容量
件
种类
隔热材料
12
t
聚氨脂
体积系数
0.3
作业人数
1
作业时间
0.5
热传导率 0.031 W/(m·℃) 入库系数
0.1
货物种类
肉
每日入库量 1.0
储藏物品 入库温度
0.2778×V×n×ρn×M×(hw-hn)/24
153
热 操作人员热
操作人员数nr
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量qr
操作时间
流
流量
1
395
0.5
量
Q3b
w
照明发热量
3/24×nr×qr 每平方米地板照明热量q
2.3
8 冷间地板面积A
20
Q3c
q×A
1
Q5计算
Q3=Q3a+Q3b+Q3c
162
R
冷间负荷w
外表面积A
温度修正系 数α
0.207
20
20.0
0.2
负
公式
荷
w
侵入(天
棚)
隔热材料厚度 0.15
Qb=Kw×A×△T×α
17
导热系数 Kw
温度差 △T
外表面积A
温度修正系 数α
0.207
35
20.0
1.2
公式
Qc=Kw×A×△T×α
174
Q1计算
Q1=Qa+Qb+Qc
558
货物进入冷间初始温度焓值h1
20
℃
冻后温度
2
℃ ℃ ℃
人/间 h
吨 ℃
冷却时间
4
h
食品密度
650
kg/m3
侵入热(侧
板)
围
护
公式
隔热材料厚度 0.15
导热系数 Kw
温度差 △T
外表面积A
温度修正系 数α
0.207
30
54.0
1.1
Qa=Kw×A×△T×α
368
结 构 热
侵入热(底 板)
隔热材料厚度 0.15
导热系数 Kw
温度差 △T
货物进入冷间降温终止温度焓值h2
食品热流量
287
217
Q2a=m×(h1-h2)/(3.6×t)
4861
货物包装材料或运载工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 进入冷间时 终止降温时
货
包装材料和
具质量系数Bb
比热容Cb
的温度θ1 的温度θ2
物
运转工具热
热
流量
流
0.1
1.47
25
2
Q2b=m×Bb×Cb×(θ1-θ2)/(3.6×t)
235
量
冷却时呼吸 食物初始温度时单位质量热流量q1 冷却终止温度时单位质量热流量q2
w
热
0
0
公式
Q2c=m×(q1+q2)/2
0
冷藏时呼吸
冷藏质量mz
热
11
公式
Q2d=(mz-m)×q2
Q2计算
Q2= Q2a+Q2b+Q2c+Q2d
通
室外空气焓 室内空气焓 冷间公称容 每日换气次
风 换 气
冷间换气热 流量
1
0 运行时间(h)
12
除霜热流量 除霜额定功率Pd(kW) 每天除霜时间(h)
w
3
2
Q4计算
Q4=1000∑Pd×ξ×b/24
2700
室外空气焓 室内空气焓 冷间公称容 每日开门换 冷间空气密 空气幕效率
开门热流量 值hw
值hn
积V
气次数n 度ρn 修正系数M
操
93
7.8
60
2
1.293
1
作
Q3a
1.3
Q= (Q1 +R*Q2 +Q3 +Q4+Q5)
10045
季节修正n1 货物热量折减系数n2 换气系数n3 运转系数n4
操作系数n5
机器负荷
1
1
1
1
1
Q= (Q1+n2*Q2+n3*Q3+n4*Q4+n5*Q5)*1.07/0.85
10721
14.76657878 536.0398418
值hw 93
热
Q4a
值hn
积V
数n
7.8
60
2
1/3.6×((hw-hn)×n×V×ρn/24
流 人员需要的 量 空气热流量
1/3.6×30nrρn(hw-hn)
w
Q4b
0.00 5096 冷间空气密度ρn 1.293
0
0
Q3计算
电动机运转 热流量w
电动机额定功率Pd (kW) 0.4
Q4= Q4a + Q4b 热转化系数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