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

合集下载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2023年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2023年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2023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生猪屠宰环节,包括屠宰场、屠宰企业和屠宰相关单位。

第三条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应当依法进行,注重科学技术应用,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屠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国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地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屠宰前检疫第五条屠宰前检疫是指对待宰生猪进行的一系列检验、观察和评估,以确保生猪无法屠宰的疾病和其他异常情况。

第六条屠宰前检疫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兽医进行,兽医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有效的执业证书。

第七条屠宰前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常规观察,以及疾病的检验、检测等。

第八条如发现生猪患有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严重疾病,屠宰前检疫人员应当立即予以隔离,不得进行屠宰。

第九条屠宰前检疫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记录生猪的检疫情况,以备查验。

第三章屠宰过程检疫第十条屠宰过程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屠宰企业和屠宰相关单位进行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第十一条屠宰过程检疫应当由地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执法证件。

第十二条屠宰过程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屠宰场的卫生状况、屠宰设施的运行情况、屠宰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第十三条屠宰过程检疫发现屠宰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卫生问题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章屠宰后检疫第十四条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屠宰后生猪和屠宰产品进行的一系列检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屠宰后检疫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兽医进行,兽医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有效的执业证书。

第十六条屠宰后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屠宰产品的外观、气味、颜色等进行检验,以及疾病、寄生虫等的检测。

第十七条屠宰后检疫发现屠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追溯和召回。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生猪屠宰检疫项目

生猪屠宰检疫项目

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生猪屠宰检疫项目是指对待宰生猪进行检疫和卫生处理的一系列工作。

在生猪屠宰过程中,健康检疫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关系着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动物疾病传播和肉品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国家居民的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屠宰检疫项目也是规范屠宰行为,保障屠宰环节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内容生猪屠宰检疫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检疫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疫宰前体检、检疫设备的准备和消毒、生猪的分类等工作。

2. 检疫宰前体检:对待宰生猪进行体温、呼吸、精神、站立等方面的观察,并结合检疫记录、生产记录等资料,判断生猪是否适宜宰杀。

3. 检疫宰后监管: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检验,确保合格猪肉进入市场。

二、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重要性1. 保障猪肉质量安全:严格的生猪屠宰检疫项目,可以有效预防猪肉中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混入,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信任度。

2. 预防动物疫病传播:通过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隔离带病生猪,避免动物疫病的扩散和传播,保护猪群健康。

3.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执行,可以有效避免因患有疾病而被宰杀的生猪肉流入市场,减少人们食用带有病原体的猪肉而引发的疾病传播。

三、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实施与推进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生猪屠宰检疫项目的实施标准和流程,确保屠宰场所和环节的卫生安全。

2. 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大对屠宰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屠宰检疫项目,不留死角,确保屠宰环节的卫生安全。

3. 落实责任:各地屠宰检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检疫官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对屠宰场所的检查和指导,推动屠宰检疫项目的全面实施。

4. 宣传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户和屠宰从业人员对屠宰检疫项目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社会对猪肉质量安全和屠宰检疫工作的知晓和支持度。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猪只屠宰前,对猪只进行检测并排除有害物质,以确保猪肉安全卫生的一项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1. 接触初检:在猪只进栏前,对猪只的精神状态、体质素质等进行初步检查。

2.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猪只的体表,如是否有皮肤病、伤口、肿瘤、疮痂等异常情况。

3. 内脏检查:猪只经过宰杀后,进行内脏的检查,主要检查肝、肺、脾、肾等脏器是否有异常情况。

4. 环节检查:对于猪只的肉类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生肉“黑心”、溃疡、肉中带水和臭味等情况。

5. 核查管理:对猪只的来源、存储等信息进行核查,确保生猪的信息真实。

1. 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屠宰场进行屠宰,遵守安全卫生规范,建立标准屠宰工艺,做好猪只的检疫工作。

2. 应选用无菌、干净的屠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消毒工作。

3. 应定期对屠宰场的设施设备、人员的健康情况、认真做好疫情监测。

4. 屠宰后应对生猪肉进行分类,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控制猪肉的出厂质量。

5. 应建立健全的追溯管理制度,对生猪来源、交易、运输、保存、屠宰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生猪肉的质量安全。

6. 对屠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对处理,在屠宰过程中要有质量管理人员到场监督。

7. 屠宰过程中尽量减少手工进程,采用自动化设备,避免猪只在屠宰过程中受到伤害。

8. 屠宰场应建立于区分不同等级的储存场所,避免产生误交混淆等情况,使各种猪肉得到高质量的区分储存。

9. 应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理解,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不仅要依靠检疫工作人员的技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管理和监督,提高生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内屠宰的猪只进行检疫和审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以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动物入场检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入场检查。

此时,检疫人员会细致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和携带情况等,以排除明显有疾病的动物。

2. 屠宰场环境卫生检查:在猪只进入屠宰场后,需要检查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屠宰环境卫生达标,避免污染猪肉。

3. 麻醉和宰杀:在确保入场检查和环境卫生合格后,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猪只进行麻醉,然后进行宰杀。

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旨在快速、安全地完成。

4. 屠宰后检查:在宰杀完成后,会对猪只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肉类污染和内脏病变现象。

检查内容包括内脏、肠道、结核病灶、寄生虫感染等。

5. 标记追溯:检疫人员会在猪只的耳朵上标记进行追溯,以便跟踪和溯源。

6. 肉品质量检查:经过屠宰和检查的猪肉会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控疾病传播:屠宰场应当加强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防控,避免疾病在屠宰场内传播。

猪肠道内脏器官和尿液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这些物质,确保不污染猪肉。

2. 麻醉和宰杀操作:麻醉和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

3. 检查内脏和肉质:屠宰后,对猪只的内脏和肉质进行检查,以排除疾病和污染现象。

特别是肉质方面,需要检查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指标,确保出品的猪肉质量符合标准。

4. 标记和追溯:屠宰后,猪只的耳朵上需要标记并做好追溯工作,以便跟踪和溯源,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屠宰场应建立起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操作规范,加强屠宰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

随着生猪数量的增加和长距离运输的日益普遍,生猪屠宰检疫变得尤为重要。

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屠宰过程中无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到达检疫站:当生猪到达检疫站时,首先会进行畜牧兽医的初步检查,对猪只的外观和行为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

2.麻醉处理:经过初步检查后,猪只将会进行麻醉处理,这样可以减轻猪只的痛苦,同时也便于后续的宰杀操作。

3.体温检测:在麻醉处理后,还会进行体温检测,通过体温检测可以初步判断猪只是否患有发热病症。

4.安置至屠宰线:经过麻醉处理和体温检测后,将猪只安置至屠宰线,为进行宰杀作准备。

5.宰杀处理:在屠宰线上,对猪只进行宰杀处理,确保屠宰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6.检验内脏器官:宰杀完毕后,对猪只的内脏器官进行检验,确认是否有病变情况。

8.入库冷藏:最后将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进行冷藏处理,为后续销售做准备。

1.健康证明:生猪屠宰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证明,确认猪只没有发热等异常情况。

3.消毒处理:对于屠宰场的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4.检验工作:对猪只的宰杀过程和肉品进行系统的检验,对于可能存在的疫病和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排查。

5.冷藏处理:对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及时进行冷藏处理,确保肉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6.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生猪屠宰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整个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7.卫生标准:屠宰场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确保屠宰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肉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在屠宰过程中,确保了生猪没有患有疾病,同时也保障了肉品的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健全和严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各个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屠宰检疫工作,确保猪肉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有着严格的检疫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未宰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需要进行未宰检疫。

未宰检疫是指对将要屠宰的生猪进行身体状况、疫病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未宰检疫的生猪才能被送到屠宰场进行屠宰。

未宰检疫可以通过目视检查、体温测定、抽血检验等方式进行。

2. 屠宰前准备在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对生猪进行登记和分拣,确定生猪的来源和目的地。

同时要对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3. 屠宰过程生猪被送到宰杀间后,需要进行电击麻醉和宰杀。

在宰杀过程中,需要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生猪进行肢解和处理。

4. 屠宰后检疫在生猪被宰杀之后,需要进行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已经宰杀的生猪进行外观检查、内脏检查和器官检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需要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1. 动物健康状况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情况、步态和皮毛等外观特征。

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疫和处理,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2. 疫病监测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

主要包括口蹄疫、瘟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丹毒等疫病的检测。

只有经过疫病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被允许进行屠宰和加工,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3. 屠宰环境卫生在屠宰前准备和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主要包括宰杀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及屠宰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只有保持屠宰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才能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4. 应急处理在未宰检疫和屠宰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宰前检疫
宰前检疫有别于兽医临床诊断,检疫人员对送宰畜禽应迅速做到病、健隔离和分别屠宰。

通常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群体检查
将屠畜禽按产地或批次分组,或以圈为单位,进行“静、动、食”三大环节的检查。

1、静态观察
保持屠畜在自然安静的状况下,观察其精神状态,立、卧姿势,有无咳嗽、气喘、呻吟或独立一隅等
现象。

2、动态观察
保持屠畜在运动状况下,观察其有无跛行、弯腰弓背,行走打晃、气喘咳嗽等异常情况。

3、饮食状态观察
保持屠畜在饮食、饮水状态下,观察其有无拒食、少食、采食方法异样,咀嚼吞咽有无困难。

同时应注意观察屠畜的排粪姿态及粪便色泽是否正常。

二、个体检查
经群体检查被剔出的病畜禽应逐个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通常采用看、听、摸、检四种方法。

1、看
观察病畜的姿态、行为、被毛有无光泽和无脱毛;皮肤、蹄、趾部、趾间有无肿胀、丘疹、水泡或溃皮、脓肿等。

检查可视粘膜是否充血、出血、郁血、贫血和黄染,并注意检查分泌物。

2、听
听取病畜的叫声、咳嗽声,借助听诊器听诊心音、肺部呼吸音和胃肠蠕动音。

3、摸
徒手触摸病畜的耳、角根和皮肤的温度,触摸体表淋巴结的大小、硬度、形状及有无脓肿。

按压胸部和腹部有无痛点,皮肤有无疹块、结节和肿胀等。

4、检
检测体温,并对可疑患传染病的病畜进行针对性的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

第四节宰后检验
宰后检验是为了检出对人体有害或致病的肉品,以利于剔除、妥善处理。

通常采用观察胴体和内脏的病理变化,必要时结合进行实验室检查,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肉品的质量。

一、头部检验
猪的头部检验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检查颌下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左右下颌角下缘内侧,颌下腺的前方;在倒挂的胴体,则位于颌下腺的下方。

检验人员左手持检验钩钩住放血口左侧中部,向左拉开切口,右手持刀,从放血口向深部下方纵切,直至喉头软骨和下颌前端;然后在左右下颌角内侧向下各作一平行切口,从切口的深部即可找到颌下淋巴结。

主要检验猪的咽性炭疽、结核和化脓。

第二步检验咬肌,这一过程与胴体检验同步进行。

先检查口、鼻、齿龈部位有无口蹄疫或水泡病病变;然后检验人员左手持钩固定猪头,右手持刀,从左右下颌角外侧沿着与咬肌纤维垂直的方向分别平行切开两侧咬肌。

主要检查有无囊尾蚴,然后检查咽喉粘膜,会厌软骨和扁桃体。

图3-2 猪颌淋巴结剖检术式图图3-3 猪咬肌剖检术式图
1. 咽喉头隆起
2. 下颌骨角
3. 颌下腺
4. 颌下淋巴结
二、皮肤检验
皮肤检查常在宰前就已进行,宰后则对屠畜胴体作进一步检验。

主要检验全身皮肤的完整性和颜色的变化,观察耳根、四肢内外侧、胸腹部、背部和臀部等处有无充血、出血,有无丘疹、痘疮和黄染等病变。

当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屠畜时,应立即给胴体打上标记,不得解体。

皮肤检查对于检出和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疾病有着重要价值。

同时应注意检验蹄部,观察蹄冠、蹄趾间无水泡溃皮等。

三、内脏检验
1、心、肝、肺检验
(1)心脏检验
察看外菜,剪开心包摸,检查心包膜有无炎症,心包液的数量、颜色、气味等有无变化。

检查心脏的大小,质地,心外膜有无炎性渗出、创伤,心肌肉有无寄生虫等;然后,在左侧纵沟的左、右各1 ㎝处平行纵剖心脏,打开左右房室,检查心内膜有无溃疡、心内膜炎;乳头肌、腱孛有无病变,尤其应注意检查心瓣膛有无增生、心肌内有无寄生虫。

(2)肝脏检验
检查肝脏的外观、体积大小、硬度、边缘的厚度及颜色等性状。

切开胆管,检查胆汁的颜色、粘稠度,有无寄生虫、结石,胆囊粘膜有无炎症。

切开肝脏,检查切面的颜色,有无隆突。

(3)肺脏检验
检查肺脏的外观、体积大小、弹性、色泽等。

从会厌部开始切开回喉、气管和支气管,检查有无炎症,出血等病变。

在猪的肺脏检验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肺脏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有无浆液性炎症、胰变或突变,这是猪气喘病(要形体性肺炎)的特征病更。

2、胃、肠、脾检验
检查各自的外形、色泽,浆膜有无水肿、出血、坏死和粘连等病变。

检查脾脏有无肿大、质地、梗死。

检查肠系膜上有无细颈囊尾蚴。

沿胃大弯切开胃,检查胃的内容物、胃壁的性状,有无出血、炎症、坏死、
溃疡和寄生虫;纵向剪开肠管,检查肠内容物,有无炎症、出血、水肿等病变。

最后检查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先察看外形,是否肿大,然后切开淋巴结,检查切面有无水肿,出血等病变。

胃肠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检验,在帮助诊断一些传染性疾病方面价值颇大。

四、胴体检验
1、一般检验
通常检查胴体的色泽、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骨及其断面、胸膜和腹膜有无病变。

2、主要淋巴结的检验
胴体上的淋巴结检查,其主要对象是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髂骨淋巴结。

必要时可增检颈后淋巴结、髂下淋巴结、腘淋巴结。

检查淋巴结的大小、切面的病变,并结合其他组织的病变,综合进行病理学诊断。

(1)颈浅背侧淋巴结
位于肩关节的前上方,肩胛骨横突肌和斜方肌的下面。

胴体悬挂,可沿颈基部设一水平线,选中其中点向背脊移2 指处,以刀尖刺入并垂直向下切开颈部组织,在切口上端深部即可见到颈浅背淋巴结。

通过对其检查,主要是了解头部和胴体前半部被感染情况。

(2)腹股沟浅淋巴结(母体上又被称为乳房淋巴结)
胴体侧挂,位于最后一乳头的偏上方约1—3 ㎝皮下脂肪层中部,检验人员用钩钩挂最
后乳头稍上方皮下组织向外侧拉开,在脂肪组织层正中切开,即可见到该淋巴结。

通过对其的检查,主要了解胴体下腹壁、臂部及后肽等部被感染情况。

图3-4 猪颈浅背侧淋巴结位置示意图图3-5 猪腹股沟浅淋巴结剖检术式图
1. 颈浅背侧淋巴结 1. 检验钩着钩处
2. 剖检目的淋巴切口线 2. 腹股沟浅淋巴结
(3)髂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位于稳髂深动脉起始部前方,额外动脉处附近。

胴体悬挂,在最腰椎处度一水平线,再以倒数第一、第二腰椎之间为起点作一直线,两线以45°角相交,在夹角处沿直线切开脂肪层,髂外动脉,在腹主动脉与旋髂深动脉的夹角中,即可见到髂内淋巴结;沿髂外动脉路径或在髂外动脉的夹角中可见到腹股沟深淋巴结。

这两种淋巴结的检查,主攻手了解胴体后半部深层组织被感染及病原由体表向深层蔓延情况。

(4)髂下淋巴结
位于膝前皱褶内,髂结节上膝关节之间的股阔筋膜张肌前缘中部偏上的皮下。

在最后乳头处用钩钩住整个腹壁组织向左上方牵引,暴露腹腔,在腹腔后部见到耻骨断面和腹部膘层围绕肌薄肌及股内侧肌群,形成红色的半椭圆形肌肉区,在肌薄肌断面的腹侧下缘向肾上缘做滑切,肌阔筋膜张肌前缘。

可见到髂下淋巴结。

图3-6 猪髂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分图3-7 猪髂下淋巴结检验示意图
布剖检术式图1. 腹主动脉2. 髂内动脉3. 髂内动脉 1. 剖检下刀处2. 肥膘3. 耻骨断4. 髂外动脉5. 髂内淋巴结6. 髂外淋面4. AB 切口线5. 由股薄肌形成巴结7. 腹股沟深淋巴结8. 沿腰椎设的半圆形红色肌肉区
AB 线9. 剖检目的淋巴结切口线10. 腹
下淋巴结
(5)腘淋巴结
腘淋巴结有深、浅两组,主要检验对象为腘浅淋巴结,位于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产蝗三角形凹陷处,跟腱后的皮下组织内。

检验人员面对胴体的后肢跟结节,在跟腱下面的小窝(股二头肌与半腱肌末端之是的间隙)作一切口,约㎝,从正中向外侧旁切至小窝边缘处,用刀垂直刺皮下,可见该淋巴结。

也可在跟结节下小窝的下缘设一水平线,将其分成3 等分,在外1/3 处用刀尖垂直点刺,作一个㎝的切面,即可暴露腘淋巴结。

(6)颈深后淋巴结
位于胸膛入口处第一肋骨的紧前缘,接近胸骨,被斜方肌覆盖,切开组织即可见该淋巴结。

3、腰肌的检验
固定胴体,用刀紧贴脊柱切开腰肌部位,使腰肌和脊柱分离。

拉开腰肌,作3~4 条平行切口,仔细检查腰肌切面上有无寄生虫。

图3-8 猪腘淋巴结剖检术式图图3-9 猪颈深后淋巴结剖检术式图1. 腘淋巴结2. 腓肠肌、股二头肌与 1. 检验钩着钩处2. 颈深后淋巴结
半腱肌相交处形成的浅窝3. 切浅窝
下沿设的水平线(AB) 4. 剖检腘淋
巴结切口线(CD)
4、肾脏检验
位于腹腔内腰椎两侧,其检查一般都在胴体上进行。

检查人员用钩钩住肾盂部位,右手持刀沿肾脏边缘纵向划破肾包膜,然后将钩向外转动并向左下方牵引,同时,用刀尖刺入肾包膜切口内,用刀背面向右上方排起肾包膜,肾包膜被完全剥离,暴露肾脏,经而进行肾的表面和纵切面的检查。

五、旋毛虫检验
打开腹腔并取出内脏后,采取两侧膈肌脚各15g,编上与胴体相同的编码送检。

通常采用撕出肌膜肉眼观察后,剪取24 粒小片进行压片镜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