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6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
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联吟系唱作。者注释
从表你面读看出(了特别什是么后呢三?句()情,感这)首词写的是对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7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6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
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联吟系唱作。者注释
从表你面读看出(了特别什是么后呢三?句()情,感这)首词写的是对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7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 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 简要分析。(4分)
▪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 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 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 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 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 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 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 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 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 诗。
▪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 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 伤之情。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 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 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 迷茫,(1分) “无奈”“思家” 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 望回家之情。(1分)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 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 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 反用原典的意义。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 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 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 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链接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 下榻:指留宿处。 回:回荡,摆动
行杯:浮杯,流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 二。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 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 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 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 滴。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 “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 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 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
高三第一轮复习整体把握诗歌鉴赏 PPT优秀课件

兵车行 (杜甫)
咏柳 (贺知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表明写作内容
★表明、地点类别
悯农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表明情感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鉴 赏 程 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6
首先
看一看
想一想读懂这首诗的抓手是什么?
春日忆李白 杜甫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 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 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 归隐田园的情怀。
20
小结
• 诗歌题目以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理解 是个内容 • 进行综合性练习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全国Ⅱ 卷) 题目:地点、季节、边塞诗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注释:作者身份、背景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 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 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 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62张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作者】张籍 【朝代】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创作背景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 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 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 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 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 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①“湖”,象征自由、纯洁、平和;②“晚”,避 世;③“归”,隐逸;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湖上 归家途中所见自然风光的诗。
①“醉落魄”,词牌名;②“人日”,指出了
《醉落 时间,正月初七;③“南山”,指出了地点;
2022年 新高考
魄·人日南 ④“约”,邀约朋友;⑤“应提刑懋之”,邀
全国Ⅰ卷 山约应提 约对象,提刑,官名,是词人朋友所担任的官
2022年 《白下驿 点;②“饯”指出了具体事件,饯别,送别; 全国乙卷 饯唐少府》③“唐少府”,点明了饯别的对象。可知这是
一首送别朋友的诗歌,暗含送别的情感
年份、卷别 题目
重要信息
(续表)
2021年 新高考
《寄江州 ①“寄”表明这是一首寄赠诗;②“江州白司
全国Ⅰ卷 白司马》 马”表明了寄赠对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综 观 全 词 , 试 分 析 “ 心 事 ” 具 体 指 的 是 什 么 ? ( 3 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①思亲,盼望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②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③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概括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角度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形成的氛围、感觉就是意境。
• 古代诗词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 着特定的情感,这就是特殊意象。领悟这些“意象”中的寓意, 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积累)
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2分)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一、内容事件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四、诗歌类别 五、写作目的 六、写作背景 七、时间地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 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 的向导。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角度一:看标题,抓题眼
【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3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月亮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菊花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3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月亮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菊花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综合如何读懂诗歌ppt

鉴赏用词之妙
语言的变形
使动
破山寺后禅院 常健
诗 歌 语 言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写出了寺后的青山焕发着的日 照的光彩,使得鸟儿们也自由的欢唱。 “空”写出了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影在湛 然空明的潭水之中,使得心中的尘世杂念 顿时涤除。这两个字写出禅院优美绝世的 居处和忘情尘俗的意境。
(4)关注诗眼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注意四个词语:
“萧萧”、“寒声”、“秋风”、 “动客情” 答案:通过对萧萧秋风吹动梧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人忽然看到远处 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 蟋蟀 图景,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 孤寂凄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总结:多关注动词、形容词、特殊 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把握阅读技巧来读
1、关注标题 2、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3、关注诗后注释 4、抓住诗眼等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5、前后关照,着眼整体
(1)关注标题
1. 有些标题能反映这首诗的大意。如《商山早行》, 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是在商山这个地方,主人公早 早地出发远行。 2. 有些标题可以告诉你这首诗抒情的范围。如《出 塞》,我们就可知道它要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的是建 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是思念家乡的愁思。 《山坡羊· 潼关怀古》,我们根据“怀古”一词就可了 解到本诗要怀古伤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蜀相》 标题中的“蜀相”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写诸葛亮, 但主旨是借古人来写自己。
鉴赏用词之妙
语言的倒装
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香雾云鬓 湿,清辉玉臂 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 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总结方法
•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 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 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 当重要的作用。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 要分析。 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分)结合注
意 象 与 情 感
月 杨 菊 梧 浮 亮 柳 花 桐 云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 满、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凄凉悲伤 漂泊
意 象 与 情 感
杜 鹧 寒
鸿
鹃 鸪 蝉
雁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悲凉
思乡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
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 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 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 印象。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课堂小结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鉴赏诗词莫要慌 平心静气细思量 先从标题来入手 再借注解来相帮 诗中意象要注意 暗示形象和思想 题干务必要精读 一字一句不能放 扣住词句来作答 自己不要乱主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 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 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 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 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 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 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 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 南宋遗民, (1 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 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答 题 指 津 顺 口 记
练习
• 1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 断东西四百州。
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 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 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 失望与埋怨。
例六
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 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 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 要回答。 2、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 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 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 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2、“风吹一夜满关山”的妙处A、化声为形,风吹的就不是 音乐声,而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洒满关山,与雪 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B、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5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特点: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4高考专题复习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8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
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
的韵味。
——谢冕
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9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请找找下列两首诗的“情感关键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