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招商企业需要警惕的几个雷区
医药招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五个问题

要避免这种现象,经销商选择产品时眼睛就不应只看着产品的利润,应该对产品进行论证,是长线产品还是短线产品,是“忽悠型”的还是“功效型”,对自身现有网络的提升有没有帮助,做大了网络该如何承载,做不起来如何在网络内合理消化。
另外,医药招商企业和经销商对于后期运作,一定要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经销商要永远记住:“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要注意合理使用自己的资源,这样即使到时真的出现矛盾,自己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企业的优势是拥有产品的“出生证”,但在对产品的包装策划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否则,闭门造车的东西只能自娱自乐;经销商的优势是有网络,但光有消费需求,没有对路的产品,“跑空车”会更耗油。只要双方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招商才算真正成功。
二、医药招商为难的是谁?
一个好的产品策划到位了,接下来就要投入市场。企业与经销商的眼光都聚焦于产品,因为产品的壮大关乎企业和经销商的切身利益。
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医药招商企业把产品交给经销商就坐等收货款了。其实产品上市后,还要时刻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竞品动态对现有销售政策进行修正,光靠经销商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产品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四、面对竞品,企业与经销商能否“同仇敌忾”?
企业内部管理和研发能力的脆弱性,注定了在市场竞品介入时的懦弱,医药招商企业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时就会放弃。而经销商长期做一个产品,熟悉这个产品的操作套路之后,投入的激情自然会淡化。这时候,如有新的产品出现,其对市场的细分以及包装、价位等相关政策让经销商耳目一新,经销商难免会“红杏出墙”。
如若招不到商,难的是企业。拥有合法的“出生证”,因自己的实力和市场行销经验不足,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前途,不被经销商和消费者认同。有不少企业就因这个原因“花开花落”了。
保健品市场误区与消费者权益

保健品市场误区与消费者权益保健品市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保健品的选择和购买。
然而,在保健品市场上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还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就保健品市场的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一、保健品市场的误区1. 广告宣传误导保健品市场的广告宣传往往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一些保健品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打着“天然”、“绿色”等旗号,宣传产品能够治愈各种疾病,这种夸大宣传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导致盲目购买。
2. 价格虚高一些保健品价格虚高,有些甚至是天价。
消费者往往会误以为价格越高的产品质量越好,功效越强,从而在不了解产品真实价值的情况下盲目消费。
实际上,价格高并不代表产品就一定好,有些产品价格虚高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获取暴利。
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保健品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产品甚至存在质量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会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往往难以辨别产品质量,容易受到欺骗。
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建议1. 提高消费者健康素养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提高健康素养,增强辨别产品真伪的能力。
可以通过多方渠道了解产品信息,避免被夸大宣传所误导。
同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保健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3.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如有质量问题可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权。
同时,建议消费者选择有信誉、口碑好的品牌产品,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保健品市场存在一些误区,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护自身权益。
健康食品营销的十个坑 你踩了吗

健康/食品营销的10个“坑”,你踩了吗?和身边同行聚会,都会聊到健康、食品行业不好做了、钱难赚了,当然在座的也有一些窃喜的。
这也正常,任何行业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随着市场的理性化,健康、食品行业走出了“缔造神话”的时代,成为充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行业。
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正确的健康、食品营销策划方案,健康、食品市场还是“钱”途无量的。
但是,要注意健康、食品行业营销的十一个“坑”:健康/食品营销“坑”一:挖空心思炒作概念新概念产品可遇不可求,因此不要总是挖空心思找新概念产品。
概念虽然有效,但绝不是万能的,弄不好会招致质疑、非议,甚至谴责。
传统的保健品、中药产品其实也很受市场欢迎,如人参、西洋参、阿胶、燕窝、蜂胶、银杏,固骨胶原产品等,只要有营养,有保健作用,有科学理论支持,传统滋补品依然大有作为。
健康/食品营销“坑”二:迷信洋品忽视国货保健品三字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健康产品名词,主要功能是进补,即缺啥补啥,如补钙,补铁、补血、补充维生素等。
但养生则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主要以综合调养,平衡阴阳为主,主张“三分治,七分养,治未病”,适合绝大多数亚健康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
投资者除了追求单项进补外,更可立足中药产业,大力开发保健养生的中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中药保健养生也许是本土产品在与洋保健品抗争中有效的制胜武器。
健康/食品营销“坑”三:急功近利无视协作保健品行业的暴利时代正在过去,正成为一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产业。
其它领域的佼佼者涉足保健品业,往往希望以极少的投入赢得巨大回报,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最终可能导致失败。
保健品业并非金矿,它需要有好的健康/食品营销策划、好的营销、好的团队、好的管理有机组合才可成功。
在每年上市的不计其数的新保健品中,成功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的几个品牌。
健康/食品营销“坑”四:妄想捷径经验主义优秀团队在营销环节中至关重要,不少企业想通过走捷径,即从成功企业中挖来贤良,甚至引进一个团队,将自己的产品一炮打响。
小心 医药招商有陷阱慎加盟 创业经验

小心医药招商有陷阱慎加盟现如今医药市场竞争几近惨烈之境地,如果医药代理商能寻找到一个"好品种"简直就等于发现了金矿。
于是,大小医药商家满世界疯狂搜寻"好品种"。
然而,什么样的品种是"好品种",如何才能找到"好品种",商家们给出的标准却相差甚远,但大家原始的心态"赚钱"却是完全相同。
正是摸透了商家的心态,锁定了医药代理商这部分"疯狂"的目标人群,于是,专业药品"包装公司"出现了,专业药品"招商公司"出现了,专业药品"招商经理"人出现了。
于是代理商大量囤积"好产品"的现象出现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怪事出现了,做"好产品"的代理商接二连三倒闭的惨剧出现……于是,医药商家有的说医药市场竞争太激烈,无法在做下去了;有的说自己运气太坏,没有把握好机会;有的说自己的营销管理水平太低了……但大多商家没有充分意识到,在他们与"好产品"刚刚联姻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落到"好产品"叫卖人事先精心伪装好的陷阱里面去了!因此,如何真正寻找到好产品,如何发现和避开药品招商过程中的"陷阱"就成为能否代理成功的重要前提了。
陷阱铺设第一步,粉饰产品概念包装现在参与市场招商的药品(保健品)良莠不齐,一些普药或者保健食品为了卖个好价,不惜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自我包装。
包装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产品外型包装和产品概念包装。
产品外型包装一般通过精致印刷外包装、做大外包装等手法来提高产品的档次,所谓的货卖一张皮,从而从感官上感觉产品物有所值,其实很多产品是"败絮其中"的,但价格却高了好几倍。
产品概念(机理)包装一般通过提出新鲜概念或时尚名词从而提高所谓的产品科技含量或迎合消费者的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医药保健品招商十大败招

医药保健品招商十大败招招商作为一种快速、低成本拓展药品营销通路的方式,受到众多制药企业的推崇,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分销模式。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进展进入“瓶颈”区,行业利润整体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专门多中小药厂因为GMP论证而耽搁了开拓市场,甚至担负了巨额贷款;医疗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政策的左右摇摆阻碍企业决策;厂家急需市场突破,急需销售网络迅速扩大;急需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还贷和完成原始积存。
更多的企业把招商当成圈钱的手段,大伙儿为了“招商”而去招商。
现在的医药招商成功率不到5%,也有人说是2%,差不多陷入严峻的“粥多僧少”的怪圈。
药交会上,经常能够看到声嘶力竭的药厂招商人员白费的招揽顾客、发放的招商手册铺天盖地(内蒙招商会大伙儿都开玩笑说:廉价了收废纸的)。
冷漠的经销商慎重的选择使专门多药厂招商人员感叹,招商越来越难了!现在招商的显著标志有:招商产品同质化,招商方式老一套,操作模式老一套;企业主的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企业的商业信誉、诚信度每况愈下;经销商心态复杂,队伍参差不齐,不断变换主家。
大伙儿感受到招商效率差不多十分低下,真正在招商会上能够招商成功的招商者少之又少!招商会如同鸡肋-弃之惋惜,食之无味!笔者认为招商差不多进入SMCM招商时代.什么是SMCM?SMCM确实是整合多种招商手段,加以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并充分考虑后期实现,建立可连续进展的厂商共赢体系。
那种只管结果而不问过程,急功近利并与招商行业的进展背道而驰的招商方法差不多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何面对SMCM招商时代的招商行为?如何提高招商活动的效率与成果?对此笔者提出:差异化、细分化、系统化,也确实是CECO推出的SMCM超级招商组合模式。
然而综观整个招商市场,我们看到太多失败的匆匆过客,看到毫无章法的招商冲动行为——没有打算,没有目的。
针对当今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招商现状,笔者依照自己几十年的行业体会,指出招商工作中的十大败招,以资同行借鉴和商榷。
保健品销售中的五大陷阱

保健品销售中的五大陷阱
如今,保健品前所未有的火热,很多商家纷纷看好保健品这块市场,想从中分一勺羹。
于是,保健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保健品的宣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花样,所以,我们要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注意保健品销售中的“陷阱”。
保健品销售的“陷阱”主要有下面这五大类:
第一,以“免费义诊”引老人上钩
有一些保健品营销商常常会到老人聚集的社区、公园等地方开展“免费检测”,如免费为老人测量血压等。
检查时往往会说老人血压过高,用虚高的检测结果来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
第二,邀老人免费旅游搞推销
还有一些保健营销公司不知从何处得知老人的电话,并会打电话到老人家,热情邀请老人参加免费的旅游,之后就借机在旅游途中为产品做宣传,竭力向老人推销保健品。
第三,借赠药之名行推销之实
有些保健品公司常常会以赠送某种药品为诱饵,邀请老人到他们
的营销会场,并以诸多赠品为条件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他们的保健品,然而,他们所赠送的“药品”是好是坏根本难以分辨,至于能否安全食用更是难以保障。
第四,以“免费抽奖”诱使老人消费
一些保健品公司会定期组织一些营销活动,并会告知老人只要到现场就可以参加“免费抽奖”,中奖率高,奖品丰富,待成功将老年人邀请至营销会场,活动过程中就会多方诱导老年人购买他们的保健品。
第五,标榜“高科技”吸引老人
很多营销人员在宣传过程中常会称自己的保健品获得多种国际
认证、或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大打“高科技”旗号,并劝说老人购买他们的商品肯定是物超所值,以此来吸引老年人花高价购买他们的产品。
保健品行业风险分析

保健品行业风险分析保健品行业是一个庞大且迅速发展的市场,覆盖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如维生素补充剂、营养补品、功能食品等。
尽管这个行业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在经营过程中加以管理和应对。
以下是保健品行业的几个主要风险。
2.消费者偏见和不对称信息: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存在偏见,认为其产品不真实或夸大其效果。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往往缺乏对其成分和有效性的了解,具有不对称的信息。
3.健康效益质疑:保健品所声称的健康效益常被置疑,特别是在缺乏科学研究支持的情况下。
消费者对产品的功效提出质疑可能导致销售量下降和声誉损失。
4.竞争风险:保健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类似产品。
面对激烈竞争,企业需要承担营销费用、提高品牌认知度,以及创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5.健康风险:不合格或低质量的保健品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来降低这一风险。
6.健康趋势的变化:保健品行业的需求往往受到健康趋势的影响。
如果有新的健康风尚出现,行业可能需要调整产品组合和经营战略,以满足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7.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
贸易战、汇率波动和政策风险可能导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的变化。
8.品牌形象和声誉:保健品行业的声誉至关重要。
负面的新闻报道、产品召回或制度违规等事件都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进而影响销售和消费者信任。
因此,保健品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以上风险。
这包括制定合规政策和程序、加强质量监督、投资市场研究以跟踪市场趋势、建立健全的供应链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危机管理和公关机制等。
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积极的品牌宣传来建立可靠的品牌形象,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一、引言:保健品在现代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作为一种补充营养的产品,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与此同时,保健品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表现进行探讨。
二、提供虚假宣传和夸大效果1.针对消费者心理进行误导:部分保健品企业通过宣传手法利用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望,并夸大产品功效,创造虚构故事,以便吸引顾客购买。
2.夸大产品功效:一些商家标榜自家产品可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在广告上作出夸张承诺。
实际上,许多所谓的功能并未得到科学验证。
三、存在成分违规问题1.添加违禁成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销售利益,在产品中添加含有药物或禁用化合物等非法成分,极大地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虚构有效成分:一些保健品企业虚构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以提高产品销量和利润。
这样的欺骗行为不仅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还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四、缺乏监管导致市场乱象1.监管不力:当前对于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和商家的行为。
这使得一些无良商家有机可乘,滥用广告进行销售。
2.市场乱象:缺少统一管理和准入门槛,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效果难以衡量的保健品。
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较大困扰。
五、扭曲消费观念与社会问题1.盲目追求外观:保健品包装设计精美,容易吸引年轻人和女性。
这种情况下,部分人盲目追求外观,并陷入了“美包装即有效”的错误认知。
2.浪费资源:由于存在着夸张宣传等手段,许多消费者购买了更多不必要的保健品,导致浪费资源,并产生了不必要的负担。
六、解决问题的建议1.加强行业管理:政府应加强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2.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消费者要提高辨识能力,了解产品信息,并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保健品。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等渠道积极普及保健知识,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并提高公众对于保健品市场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品招商企业需要警惕的几个雷区
保健品行业作为朝阳行业,有着美好的前景。
但保健品招商市场中的竞争也是很惨烈的。
保健品招商企业在招商工作中,除了要绞尽脑汁想出更好的办法外,还要尽可能避免踩中一些雷区,将之前的工作成果都付之一炬。
不切合实际的招商计划
由于资金的压力,只要能捞到钱就行,不要厂家采取了断后路方式,策划也围绕这个主题,所以招商的路越走越窄。
现行的招商策划完全只针对经销商,不考虑消费者和下游渠道。
我们看到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策划,到处都是夸大不实的海口,虚假的证书和苍白的自白;没有从产品本身的特性上面去挖掘产品的亮点,根据产品的特点去策划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品,以及实施计划;没有根据企业的资源去细分市场。
急功近利且没有品牌规划
品牌是产品和企业的旗帜,是厂家和经销商长久利益的风向标。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保健品品牌,这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
我们应该确定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品牌,是母体品牌还是副品牌,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
当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建立企业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这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但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招商产品都没有进行品牌规划,只是单一的产品做单一的策划。
没有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定位
保健品招商营销的目的分为四种:一是回笼资金,缓解压力;二是建立新网络,开辟新市场;三是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巩固老市场,增加竞争力。
确定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围绕目标进行随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
没有专业团队进行运作
保健品招商企业组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可大大提高招商工作的质量,改善企业的外在形象,为招商工作增添发展后劲。
很多企业制订的招商提成基本上是招多少有一个基本的提成点,而与后续经销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没有联系,造成经销商的水平参差不齐,政策一人一样,给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留下硬伤。
在招商竞争中突出重围,首先要有一支出色的招商队伍。
要想取得保健品招商的成功,企业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
如何将招商工作中的缺点改正并逐渐变成自身的优势,是招商的成功关键策略。
在市场如战场的形势中,只有高效的企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