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系统病变的CT诊断
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胆道疾病是指影响胆囊、胆管或肝脏的疾病,包括胆结石、胆道炎症、胆管狭窄等。
以下是常见的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疼痛的性质和位置等,并对腹部进行触诊等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扫描、MRI等,可以评估胆囊、胆管和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发现结石、胆囊炎、胆管狭窄等病变。
3.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肝功能和胆道疾病相关的炎症标志物,如胆红素、ALT、AST等。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常常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治疗炎症,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2. 胆道造影和取石术:对于胆结石等疾病,可以通过胆道造影和取石术来清除胆道中的结石。
这些程序通常通过内窥镜或经皮途径进行。
3. 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炎症、胆结石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这可以通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完成。
4. 胆管扩张术:对于胆管狭窄等疾病,可以通过胆管扩张术来纠正狭窄部位,通常使用内窥镜引导进行。
5. 肝移植:对于一些严重的胆道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可能需要进行肝
移植手术来纠正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胆道疾病情况不同,因此最适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胆道疾病,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一张表”告诉你,“5种”胆囊疾病的CT鉴别~~

“一张表”告诉你,“5种”胆囊疾病的CT鉴别~~ 胆囊疾病的鉴别诊断胆囊结石(图1)胆囊炎(图2)胆嚢息肉(图3)胆囊腺肌症(图4)胆囊癌(图5)临床特点中年女性多见,一般无症状,但结石嵌顿颈部时会有胆绞痛症状,一般呈阵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或背部放射;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分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前者多见,右上腹不适或无症状女性多见,病因不明;右上腹不适或无症状60岁以上女性多见,常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CEA及CA-199阳性CT 表现胆囊内结石密度不等,可有高密度、稍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结石,呈结节状或环状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厚度大于3mm,多数病人可见胆囊管内结石嵌顿,胆囊窝积液常多发,胆固醇息肉直径约为2〜4mm,常有蒂与黏膜相连,炎性息肉大小约为5〜8mm胆囊底部多见,分弥漫型、节段型和限局型,壁增厚3〜5倍,可见壁内憩室,有时胆囊内可见横行分隔胆囊壁弥漫性或限局性增厚,厚度常>1cm或息肉样肿块直径大于2cm,广基底与胆囊壁相连,可侵犯肝门、胰腺强化特点无强化胆囊壁各期不同程度强化强化明显与胆囊壁强化一致早期实质成分明显强化备注——超声为首选方法超声为首选方法—1胆囊结石CT平扫显示胆囊、胆总管内见多发高密度结节影(→),胆囊壁略增厚2急性胆囊炎(A)平扫(B)增强(A)显示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窝渗出,脂肪密度增高(→);(B)显示胆囊壁分层强化,黏膜下层水肿不强化(→)3胆囊息肉(A)平扫(B)增强(A)显示胆囊内稍高密度结节影(→),与胆囊壁分界不清;(B)显示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4胆囊腺肌症(A)平扫(B)增强(A)显示胆囊底部限局性胆囊壁增厚(→),局部密度稍高;(B)显示增强扫描轻微强化,与胆囊壁强化基本一致5胆囊癌(A)平扫(B)增强(A)显示肝内多发圆形稍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胆囊后壁增厚,胆囊颈部稍低密度肿块(→),CT值28Hu,肝门部、小网膜囊处淋巴结肿大融合;(B)显示胆囊后壁、胆囊颈部病灶、肿大淋巴结环形强化,肝内多发类圆形病灶周边强化,内部有更低密度区(→),提示胆囊癌伴多发肝转移瘤、腹腔淋巴结转移。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胆囊癌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发生率逐渐增加。
由于胆囊癌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难及时发现。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对胆囊及周围组织的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胆囊癌。
下面将介绍一下胆囊癌的CT诊断标准。
一、影像学表现1.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增厚是胆囊癌的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
通常情况下,胆囊壁的厚度应该在3mm以下,如果超过5mm,并且伴有不规则的增厚,极有可能是胆囊癌。
2.胆囊内结节:胆囊内出现结节状病灶也是胆囊癌的常见表现之一。
这些结节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形态,表面粗糙,边界不清。
3.胆囊壁局部浸润:当胆囊壁局部发生浸润时,说明癌细胞已经进入胆囊壁组织,这是胆囊癌晚期的一个重要表现。
4.胆囊壁增强不均匀:胆囊癌部分区域可能出现增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肿瘤内部有坏死、囊变等情况导致的。
5.周围组织浸润:胆囊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浸润,CT影像上可以看到邻近器官的受累情况。
二、特殊情况的CT诊断1. 胆囊癌合并梗阻黄疸:梗阻性黄疸是胆囊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此时CT影像上可以看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等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胆囊癌的诊断准确性。
2. 胆囊癌合并门静脉癌栓:随着胆囊癌的发展,肿瘤可能会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
CT影像上可以看到门静脉内的充盈缺损、扩张等情况,提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
3. 胆囊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晚期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受累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CT检查可以提供很多关于胆囊癌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当临床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胆囊癌时,及时进行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胆囊癌CT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胆囊、胆管病变CT表现

胆管癌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胆管囊状扩张症
• 由于先天性胆管壁发育不良、胆道不同程度阻
塞引起管内压增高,胆管增大形成囊状扩张。
• 按部位和形态分五型:胆总管囊肿(Ⅰ)、胆
总管憩室(Ⅱ)、壁内段胆总管囊状膨出 (Ⅲ)、多发性肝内、外囊肿(Ⅳ)和肝内多 发性囊肿(caroli’s病)(Ⅴ)。Ⅰ型最常见。 • 临床分类:肝外胆管囊状扩张:Ⅰ、Ⅱ、Ⅲ型。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Ⅴ型。 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Ⅳ型。
胆囊癌
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癌影像学表现
【MRI】
• 特异性不高。 • 与CT表现相似(壁厚及肿块)。
【诊断及鉴别诊断】
• 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鉴别。 • 与胆囊炎鉴别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 指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80%为腺癌。 •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癌):源于左右肝管及汇 • • • •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X线】 • PTC、动脉造影 【CT】分三种类型 • 胆囊壁增厚型:壁呈不觃则或结节状增厚。 • 腔内型:呈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 • 肿块型:囊腔全被肿块占据形成软组织块。 • 增强后肿瘤及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 • 邻近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征象。 • 有时伴胆囊结石。
胆囊癌(结节型)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影像学表现
【MRI】 • 与CT表现相似,无明显优势。 •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诊断与鉴别诊断】 • PTC、ERCP对本病最有效,显示扩张的部位、 范围和程度。 • CT、USG为首选。 • 与肝囊肿、脓肿鉴别。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合部、肝总管。占肝外胆管癌50%。 中段胆管癌:源于肝总管胆囊管汇合部以下至 胆总管中段。 下段胆管癌:源于胆总管下段、胰腺段和十二 指肠壁内段的肿瘤。 右上腹痛、进行性黄疸,陶土样大便。 生长方式:结节型、乳头型、浸润型。
胆系疾病影像诊断

胆囊憩室
多位于胆囊底、体部,多数直径在1cm左右,与胆 囊有较宽的通道,憩室内常有胆汁潴留,易形 成沉积物或小结石。
胆囊异位
胆囊位于正常胆囊窝以外的区域,按异位胆囊出 现的位臵不同,有以下类型:肝内胆囊、左叶 胆囊、肝后胆囊、漂浮性胆囊。
先天性胆道闭锁
胚胎发育期,如胆系不腔化或腔化不全,则出生 后,整个胆道系统或其中一段由纤维性条索替 代。
胆囊炎
(二)慢性胆囊炎
临床及病理:
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即可发展成慢性胆囊炎; 常与胆结石伴发 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常有先天发育异常 右上腹局部压痛, Murphy征(+) 胆囊萎缩;囊壁增厚,钙化;常有结石并:胆囊缩小/增大;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示增厚的囊壁均匀强化 MRI:与CT表现相仿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特点:
肝外胆管类圆形或梭形扩张,管壁增厚 扩张可延伸至肝门区肝管,但肝内胆管远端不扩张, 提示为非梗阻性病变,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MRCP是目前诊断胆管囊状扩张的最佳方法,并能作 出分型诊断,SCTC意义大。 本病易并发胆管结石,发生胆管癌的可能性明显增 加,且随年龄增加恶变几率增加。
胆管炎
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
MRCP显示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
硬化性胆管炎
胆系结石
临床与病理
反复、突发持续性右 上腹绞痛 继发胆囊、胆道梗阻 和感染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 结石、混合性结石
胆系结石
影像学表现
胆囊结石检查以超声为首选;胆管结石的显示CT优 于超声 X线:显示胆囊区不透X线结石,ERCP或PTC见结石 充盈缺损及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枯枝样扩张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结石;环 状结石。CT值低的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高的多 为色素性结石;胆管结石多为高密度。
腹部常见病变CT-肝胆胰脾

承德市中心医院 高腾蛟
腹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腹部CT检查前应充分做好胃肠道准备工作。
(一)胃肠道常用对比剂 1.阳性对比剂:1%~2%碘水对比剂 2.中性对比剂:水加20mg 654-2口服 3.阴性对比剂:脂肪密度对比剂或气 体
(二)CT平扫 1.体位与范围:仰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屏气,常规
• 3.常合并急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
• 1.急性胆囊炎:体积增大,直径大于5厘米,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大于3毫米,并有明显均匀强 化。胆囊周围常有低密度水肿带或液体潴留。
• 2.慢性胆囊炎:体积缩小,胆囊壁增厚,可有 钙化,增强扫描有强化
• 2.肝血管
• 肝内有三套血管系统:即肝静脉、肝门静 脉及肝动脉。
• *肝脏双重供血系统:肝门静脉及肝动脉。
• 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增强时呈高密度影。
3. 2.
1..
⑴肝静脉:平扫示静 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 低密度影, 长4.8~8.8mm,在肝门 处分左右 两支
假包膜 肝硬化
1.可见肝硬化,边 缘轮廓局限性突起
2.类圆形边界模 糊的低密度肿块
3.“肿瘤假包 膜”—低密度透亮带
4.巨块型肝癌: 可见中央更低密度坏 死灶
• 增强: *快显快出 动脉期:肿瘤明显斑片状、结节状强化,迅速达到 峰值
门静脉期:肿瘤增强密度明显迅速下降,肝实质不 断逐渐强化
平衡期:肿块密度继续下降,在强化的肝实质背景 对比下呈低密度
进行横断面扫描。 ①肝脏、胆囊、脾:从膈顶开始扫至肝右叶下缘; ②胰腺:范围自膈顶开始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
水平段,层厚、层距应为5mm ; ③肾脏:范围自肾上腺区开始扫至肾下极下缘; ④肾上腺:范围自膈顶扫至肾门平面,层厚与层距为
胆管癌的CT诊断

76岁男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周围纤 维化,在左叶切除术后证实 A, 动脉期显示扩张的肝内胆管内低密 度影 (arrows) 后证实为结石,萎缩肝 左叶扩张胆管区域的强化异常为一过性 异常强化 B 和 C, 门静脉期显示扩张肝内胆管结 石 (arrows, B) ,但是没有有临床意义 的管壁增厚或强化 (arrow,C)和门静脉 没有受侵 (arrowheads, C).
肝外胆管癌
• 浸润性肝外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内最常见,
高密度占位或导致黄疸的管壁增厚,增厚 管壁强化
• 息肉样肝外胆管癌:扩张胆道内低密度占
位,在粘膜表面播散,可导致弥漫性病变
早期胆管癌
早期胆管癌定义为癌肿局限于胆管粘膜或 纤维肌层,除了少数例外,这些肿瘤往往 没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或神经周围及 淋巴管浸润。早期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有 着良好的预后。5年生存率估计为83%– 100%
鉴别诊断:转移性肿瘤
65岁结肠腺癌肝转移:动静脉期扫描示大的、低密度占位影 (arrows). 其 中造影剂向心性充填和形态特点与外生性周围性胆管癌鉴别困难,实际上
肝的转移性腺癌组织学上与胆管腺癌一致 。
鉴别诊断:肝癌
71岁硬化型肝细胞癌伴腹痛:动静脉期扫描显示巨大 中心低密度区,造影剂充填模式和表面收缩类似于外 伤周围性胆管癌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 来源于胆管上皮 • 病理
– 90% 为腺癌 – 播散途径: • 肝细胞板之间 • 沿着胆管壁 • 邻近神经 – 81%神经周围侵犯
胆管癌 CT的一般典型表现
• 不规则的边
缘 • 细线状边缘 强化 • 密度均匀的 低密度影
胆管癌 CT的一般典型表现(继续)
53岁男性,壁内型壶腹腺癌患者。 图a:增强CT冠状位重建显示壶腹粘膜不规则增厚, 遍布腔内,但十二指肠大乳头粘膜相对完整。图b: 内窥镜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肿胀,表面粘膜貌似正常, 初次病理为慢性炎症,1月后再次病例显示腺癌。
胆囊炎ct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胆囊炎ct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正确且及时地诊断胆囊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关于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然后,在第二部分将介绍有关胆囊炎的定义和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其概述、发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CT检查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包括CT检查原理简介、CT影像特点与胆囊炎相关性解释以及不同类型胆囊炎的判别和分级方法介绍等内容。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将具体解释和说明国际通用的胆囊炎CT诊断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的解释和应用场景说明,同时还将探讨该标准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向。
最后,在第五部分将给出对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胆囊炎诊断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提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胆囊炎CT诊断标准的概念、应用以及相关解释说明。
通过深入探讨CT检查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明确其临床意义。
同时,通过解读国际通用的胆囊炎CT诊断标准,使读者对该标准有更清晰和全面地理解。
最后,通过对现有标准的评价与讨论,提出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胆囊炎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为医学界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内容,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建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在本部分中,我们强调了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到CT技术在胆囊炎诊断中的作用。
还明确了本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并提出了本文旨在解析胆囊炎CT诊断标准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目的。
2. 胆囊炎的定义和背景知识2.1 胆囊炎的概述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慢性胆囊炎
02:37:58
19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瓷器胆囊
02:37:58
20
泸医附院
32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管结石CT表现
肝 外 胆 管 结 石 : 占 胆 石 症 的 55%~86%。CT表现有以下特点:
– 胆总管内高密度影,CT值>60 Hu,可单 个或多个,甚至充满胆管; – 靶征:高密度结石位于中心,周围有低密 度胆汁围绕而构成; – 新月征:胆管内软组织密度影附着管壁, 对侧为胆汁占据形成新月状;
6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囊正常解剖的CT表现
胆囊位于右叶和方叶(左叶内侧段)之间的 胆囊窝内。 胆囊形态多样,横断面多呈卵圆形水样密度 结构。 胆囊壁厚薄均匀一致,正常厚度1~2mm, 超过3mm为增厚。 胆囊长径4~5cm。 胆囊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胆囊壁强化明显, 内容物无强化。 CT并非胆囊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系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90%以上是胆囊颈部结石的嵌顿 导致梗阻引起,亦可继发于感染或胆道蛔虫。 病理上分为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黏膜充血、水肿和化脓坏死。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胆绞痛佯发作史,向右肩 放射。 严重者高热、寒战、肌紧张和莫非氏征阳性。
02:37:58
11
泸医附院
22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Case 3: oriental cholangitis
02:37:58
23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02:37:58
27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囊结石CT表现
胆囊结石因其化学成分及含钙量不同,CT表 现各异: 高密度结石:CT值>90Hu,呈均匀性致密影; 略高密度结石:CT值<90Hu; 等密度结石:CT值相当于胆汁密度; 低密度结石:CT值<胆汁密度,为过度透亮影, 为胆固醇类结石特点; 环状结石:呈内低外高的环状高密度影; 结石内偶见气体负影。
医学影像系
异位胆囊并肝癌
02:37:58
9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囊炎症和胆石症
02:37:58
10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5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管正常解剖的CT表现
胆总管向下向左绕过十二指肠球后进入 胰头,再向右下行在十二指肠降段左侧 壁内与胰管汇合形成壶腹。 在肝门区可见三个圆形影呈三角形排列, 肝动脉在左前方,胆总管在右前方,门 静脉位于二者后方。 30%正常胆总管CT平扫可显示,呈环 形水样低密度影。
30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学影像系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结石源于胆管系统,多与胆管感 染、胆汁淤滞有关; 继发性是指胆囊内结石掉入胆管所致。 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梗阻程度和并发症, 胆管结石是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病因。
02:37:58
31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管结石CT表现
肝内胆管结石:
– CT表现多种多样,以管状、点状及不规则 状常见。 – 呈高、等、低密度影,高密度结石多见; – 伴有胆管扩张。
02:37:58
7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先天性变异的CT表现
胆囊缺如 双胆囊 折叠胆囊 胆囊异位
02:37:58
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02:37:58
16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慢性胆囊炎CT表现
胆囊萎缩变小,其壁增厚多为不均匀性, 轻者壁厚>3mm,重者>15mm。 少数可见胆囊壁钙化,或形成瓷胆囊为 慢性胆囊炎典型表现。 胆囊可变形并多伴有腔内结石。 胆囊内慢性积液也可表现为显著增大。
医学影像系
急性胆囊炎
02:37:58
15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慢性胆囊炎
病理改变:胆囊粘膜炎性破坏,胆囊壁 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胆 囊萎缩,胆囊浓缩和收缩功能受损,腔 内多发结石,并与周围粘连。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胀痛、不适或有急性 发作史。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急性胆囊炎CT表现
胆囊增大,长径>5cm。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壁厚>3mm。 胆囊积脓时密度增高。 胆囊壁与胆囊窝及周围肝组织界限模糊 或出现低密度环(由于胆囊壁的炎性水 肿、充血和肝组织的继发性水肿所致)。
02:37:58
33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管结石CT表现
肝外胆管结石:
– 环征:胆管内结石构成外高内低环形影,即结石的 中心为胆固醇,周围为钙、磷成分; – 胆总管下端逐渐变细突然中断,CT可以显示结石, 也可能不显示等密度结石,但无肿块影; – 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可共存,梗阻以上胆管扩 张: – 增强检查管壁增强,但无增厚,胆管结石诊断不明 确,US发现低、等密度结石优于CT。
02:37:58
21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CT表现
胆管扩张呈不对称性改变,可局限于肝叶、 段,以左外侧段最常见; 管壁增厚伴腔内积脓,CT值高于胆汁; 胆管或门脉内积气; 胆管内多伴有结石; 严重者可有肝内多发或单发脓肿。 增强扫描胆管壁或胆管周围肝组织呈均匀性 或不均匀性强化。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病理改变:
– 主要由胆管结石、蛔虫和胆管狭窄引起胆 管梗阻和感染,导致管壁水肿增厚,梗阻 部位以上胆管扩张,继发胆管周围炎性细 胞浸润、坏死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为剧烈性上腹痛、高烧、寒 战和黄疸。
医学影像系
胆道系统正常CT解剖
02:37:58
4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
胆管正常解剖的CT表现
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分布,与肝内门静脉 伴行。 肝内胆管直径一般为1~3mm粗的低密 度点状影。正常肝内胆管显示率可达 40%。 左右肝管在肝门区汇合成总肝管(直径 3~5mm),长2~3cm。胆总管直径 6~8mm,长5~8cm。
医学影像系
硬化性胆管炎CT表现
肝内胆管扩张呈串珠状,缺乏胆管梗阻 连续性扩张的特征; 胆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呈节段性发生; 肝外胆管狭窄和扩张呈局限性或弥漫性; 增强扫描管壁有强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易导致肝硬化和门 脉高压。
25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内容提要
CT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CT诊断 肝门癌的CT诊断 胆管癌的CT诊断 胆囊癌的CT诊断 胆总管囊肿的CT诊断 胆道梗阻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胆道术后的CT检查
2
02:37:58
泸医附院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医学影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