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3课 古代印度作业课件 川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
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 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 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 首陀罗。
1.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佛教前 4000前 2000 公元 元年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
统治阶级
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文明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目的、特点、实 质、影响)
三、佛教(教义、传播) 象 征 反 映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展历程2、文明成就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 新人教版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公元前2500年出 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前6世纪起半 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 陀国阿育王基 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
公元前2300 年左右,印度河 流域出现了奴隶 制城邦。其中, 以哈拉帕和摩亨 佐·达罗最著名。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3、古印度文明
(1)“种姓制度”
在古印度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 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
嘴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首陀罗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印度的种姓制度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官吏、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农牧民、手工业 者、商人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 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
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 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 ,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婆罗门
嘴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腿 脚
原人
吠舍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仰 光 寺
佛教的创立
古印度释迦国的一位王子。青年时 代的王子在皇宫里过着随心所欲的 奢侈生活。但是,他也同时看到人 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 诸如生、老、病、死,贫富悬殊, 争战掠杀,天灾人祸等等。他决心 要找出一种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 一切苦恼。在他29岁那年,他的独 生子刚出世不久,毅然抛妻离子, 离开王城,舍弃贵族生活,出家修 道,成为一个苦行者,企图寻求他 的答案。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 苦思冥想,大彻大悟,终于悟出了 一整套道理,也就是成佛。
现今印度
公元前2500年出 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前6世纪起半 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 陀国阿育王基 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
公元前2300 年左右,印度河 流域出现了奴隶 制城邦。其中, 以哈拉帕和摩亨 佐·达罗最著名。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3、古印度文明
(1)“种姓制度”
在古印度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 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
嘴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首陀罗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印度的种姓制度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官吏、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农牧民、手工业 者、商人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 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
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 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 ,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婆罗门
嘴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腿 脚
原人
吠舍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仰 光 寺
佛教的创立
古印度释迦国的一位王子。青年时 代的王子在皇宫里过着随心所欲的 奢侈生活。但是,他也同时看到人 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 诸如生、老、病、死,贫富悬殊, 争战掠杀,天灾人祸等等。他决心 要找出一种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 一切苦恼。在他29岁那年,他的独 生子刚出世不久,毅然抛妻离子, 离开王城,舍弃贵族生活,出家修 道,成为一个苦行者,企图寻求他 的答案。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 苦思冥想,大彻大悟,终于悟出了 一整套道理,也就是成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习题课件

制度:种姓制度。阶层及权利:婆罗门为第一等级,掌管祭祀;刹帝利 为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材料二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 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 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2)材料二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该宗教创立于何时?创始人是谁?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4.★“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
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B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规定各等级地位世代相袭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3.(沈阳中考)到公元前 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
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C)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12.吉米是公元前 1500 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 他有很多愿望。 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材料二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 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 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2)材料二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该宗教创立于何时?创始人是谁?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4.★“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
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B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规定各等级地位世代相袭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3.(沈阳中考)到公元前 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
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C)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九年级 历史 全一册
12.吉米是公元前 1500 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 他有很多愿望。 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8张PPT)

有利于维护印度社会稳定,增强印度的民族认同感。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轮回,
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佛祖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探究三 佛教的创立
阅读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 壮大,成为印度的国教?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 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因而成为 印度的国教。
拓展延伸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 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 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c
练测促学
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 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新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课件

新课探究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哈拉帕文化,这一 文化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孔雀王朝是印度历 史上第一次完成基本统一的王朝,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 文明的鼎盛时期。
新课探究
摩亨佐·达罗遗址
新课探究
孔雀王朝为古印度摩揭陀的王朝, 因其创立者旃(zhān)陀罗笈多出身 于孔雀家族而得名,首都为华氏城。 约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 人赶走了马其顿入侵者,推翻了难陀 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中 叶,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帝国疆 域达到最大,统一出印度半岛南端外 的印度全境。孔雀王朝后为巽(xùn) 加王朝所取代。
新课探究
①数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 伯数字”。
②艺术方面:佛像艺术水平精湛,是中国古代 石窟佛像造型艺术的渊源。
新课探究
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的入侵。随着雅利安人 内部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等级 的差别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
新课探究
婆罗门
No刹帝利
第一等级:掌管祭祀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 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虚幻的世界 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 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 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的。
新课探究
佛教宣扬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 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 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佛教主张人民 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 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 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 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 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只是用 来安慰人民的“麻醉剂”。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 新人教版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从事职业
特点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
贵族、武士、 官吏、国王 雅利安人的一 般公社成员
被征服的土著 居民和奴隶
祭祀
各等级之间
掌管军事和 行政权力
贵贱分明, 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
农业、畜牧业 和商业
不得从事高 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
农业、畜牧业、捕 鱼业和手工业,为
第3课 古代印度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
孟加拉湾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河流
印度河和恒河,定期 泛滥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 件:
主要城市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二)古代印度的兴衰历程 1-5
1、约公元前2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佛教文化
佛教节日
•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日又 名浴佛节和佛诞节)
•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 兰盆节)
•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 又名腊八节,或佛成道节)
•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 九日)
•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 九日)
•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 九日)
重要节日:浴佛节、腊八节、涅槃节
课后练习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时间 公元来自 6世纪释迦牟 尼
创立佛 教
背景 印度出现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教义
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
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主张“ 众生平等
”
经典 三藏
传播
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从中国传到朝鲜、 日本,还从印度传到泰国、柬埔寨、缅 甸等东南亚国家
h
3
1.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对下列
哪一文明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D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2.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
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
10.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
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
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C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h
10
11.下面是古代印度的四个等级,其中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 B ) ①婆罗门 ②吠舍 ③刹帝利 ④首陀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2.(中考衔接题)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D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h
11
13.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记载了唐僧师徒到佛教的发源地西天取经的故
事。唐僧师徒最终会到达( B ) A.阿拉伯半岛 B.古印度
C.巴勒斯坦
D.小亚细亚
h
12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种姓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 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辱骂地位高的 种姓,轻者课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 材料二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 望,忍耐服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h
6
6.阅读下列材料: 据新德里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 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 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 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 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新德里舆 论指出,由于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目前在印度农村地区,人们对于不同种姓和不同 宗教男女之间的婚姻普遍持反对态度。
h
13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宗教是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这种宗教为什么会得到传播? (3)这种宗教的产生与材料一中的制度有什么关系?
答案:(1)印度的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佛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 生平等”,破除种姓的等级界限,因而深得中下层民众的支持。 (3)因为古印度种姓制度森严,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判,所 以才产生反对种姓制度、追求“众生平等”的佛教。
第二等级刹帝利
是世俗统治者,主要
掌管国家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
是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是劳动者等级,
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为
前三个种姓服务的小生产者,从事农业、
牧业、渔业、狩猎以及被认为低贱的职
业
特点 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
影响
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B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h
4
3.(2018重庆十八中月考)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
不
C
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4.(2018攀枝花外国语学校模拟)“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 印
度国 家
位置
印度河 和恒河流域
建立时间 公元前2300年左右
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
孔雀帝国。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 鼎盛时期
鼎盛,佛教盛行,疆域囊括了几乎整个南
亚次大陆
h
1
等级森 严
的种姓 制度
国家 古代印度
内容
由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力;
h
7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青年男女被什么制度迫害致死? (2)材料中的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说明了什么?
答案:(1)印度的种姓制度。 (2)从上到下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间高低贵 贱有别,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被普遍认可,种姓制 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h
9
9.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
确的,它是( A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第二等级”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高一等级的姑娘,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h
8
7.四大上古文明,无一不由大江大河的滋养孕育而生。其中孕育古代南亚文明的 大河是( A ) A.印度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两河流域 8.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其中与丙区域相 关的是( C )
A.金字塔 C.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D.甲骨文
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B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h
5
5.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宗教文化中一道独特的
风景。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