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化学选择专项11 微观粒子解释事实
四川甘孜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纯净物;②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O;③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④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目不同⑤已知M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a-x+2;⑥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Mg。
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2.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A.地壳中的元素分布B.空气的组成C.人体中的元素分布D.海水中的元素分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D.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一—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一—分子数目变少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镁、锰、锌B.铝、银、汞C.氖、钠、硅D.氯、钙、铜6.宜昌磷矿资源丰富。
已知一个磷原子核内含有15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B.15C.16D.3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B.碳、硫、磷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所以氧化反应就是化合反应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8.A原于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碳12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d/bcB.bc/12adC.12ac/bdD.ad/12ac9.现有质量相同的铁、铜、银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铁、铜、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64、108)()A.铁B.铜C.银D.一样多10.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11.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二、填空题12.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专题3。
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2017年海南省】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答案】B2.【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2H2O:表示2个水分子B.2H:表述2个氢原子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化学式可知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60的分子结构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镂空的足球状,也称作足球烯。
选D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答案】C【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4.【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答案】B【解析】①3Hg表示的是3个汞原子;②Fe3 + 表示的是3个铁离子;③S03表示的意义有四种: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④3H2 O表示的是3个水分子.故选B。
5.【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C6.【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2O2表示A.2个氧分子B.2个氧原子 C.4个氧分子D.4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氧原子2O;4个氧原子:4O。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
(填最简整数比)(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解析:H2O3:2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反应的质量比;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区别。
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2)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44=3:22;(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点睛】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是解此类题的常用方法。
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
(4)参加此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
解析:N2置换反应氧分子和氨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氮分子 3: 4【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4NH36H2O+2N2;(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D的化学式为:N2 ;(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本质是:氧分子和氨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氮分子;(4)由方程式可知,参加此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3:4。
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化镁B.氧气C.甲烷D.金刚石2.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还原性C.滑腻感D.稳定性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一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4.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5.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都具有导电性6.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B.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D.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7.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钢B.液氧C.金刚石D.C70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10.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B.酸雨是PH<5.6的雨水——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1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做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1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1分)“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6.(1分)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1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2D.2H2O211.(1分)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12.(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4.(1分)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15.(1分)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微观粒子(含答案)

D. 氯化钠、氯化氢
C. 某粒子示意图为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 构成金刚石、石墨、 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
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D. 分子大小
5.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指 摩尔物质的质量
B.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单位为摩尔
A. B. C. D. 26.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2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3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中子数
B. 电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3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数量很多
B.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受力变小
C.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D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24.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运动的是( )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天津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答案】A
【解析】A、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故选项正确;B、海洋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氢、氯、钠,故选项不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故选项不正确;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 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答案】A
【解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左上方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方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A、金属元素的名称,除了金、汞外,偏旁都是“钅”,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7.(2018天津市)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

类型(lèixíng)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例2】[2017·襄阳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 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 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原子序数(yuánzǐ xùshù)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4.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C 氯元素的偏旁是“气”,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根据(gēnjù)元素周期表 中的一格可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B正确;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即核内质子数为11,而不是中子数,C错误;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正确。
第五页,共三十七页。
辨一辨►
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 × )
2.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3.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容易得失电子。
(√ )
4.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相等。
(√)
5.所有(suǒyǒu)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 ( × )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3.[2014·安徽8题2分]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
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
的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不易得失电子
C
石墨能导电
石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8.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酒精分子可以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D
食盐水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10.下表是小强同学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原因
A
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油腻的碗筷加人洗涤剂容易洗净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
打开“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瓶盖.冒出大量气泡
分子不断运动
6.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不导电
酒精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C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都含有相同的氢元素
D
热胀冷缩
粒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7.下列相关说法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相关说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C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D
夏天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温度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度快
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相关说法
解释
A
盐酸、硫酸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含有不同种分子
D
湿衣服在夏季比在冬季干的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对下列事解释
A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稀盐酸、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D
10ml酒精和l0ml水混合在一起,
总体积小于20ml
碳原子结构不同
B
天然气加压后充入钢瓶中
压强增大原子间间隔变小
C
二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无毒
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D
NaOH溶液和NH3•H2O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3.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构成两种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
B
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专项11微观粒子解释事实
1.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化氢泄露会导致中毒
硫化氢分子有毒
B
空气加压可以液化
加压,分子的体枳变小
C
NaOH和Ca(OH)z具有相性质
二者都含有金属离子
D
塑料不能导电
塑料中不含有电子
2.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相关说法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B
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性
溶液中的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
C、
空气里的氮气和氧气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对下列事实与解释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银体温计热胀冷缩
原子的间隔可随温度改变
B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碳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D
从布料中抽出一些纤维点燃.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布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A 6.C 7.B 8.A 9.B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