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物欲型犯罪.doc

浅议物欲型犯罪

我们通常将我们如今的社会归结为物质社会,仿佛,一切社会价值都只可以用物质来衡量,在这样的社会中,难免会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某些不良现象的发生,特别是某些以物质欲望为犯罪原因的犯罪,尤其引起我们关注。

物欲型犯罪,是指犯罪人侵犯他人或公共财物,以满足其非法的物质需求为目的的犯罪,是从犯罪主体的犯罪动机来区分的犯罪类型。它的犯罪客体主要是财产关系,一般包括盗窃、抢劫、抢夺、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以及走私、贪污、受贿、制毒贩毒、制假售假等经济犯罪。物欲型犯罪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刑事案件中的主要罪种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物欲型犯罪一直居高不下,在刑事案件统计中,位列第一位。仅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这$ 种类型,就占了全部刑事案件的,再加上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所占比重更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物欲型犯罪的动机、行为方式、侵害对象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特点。

一、物欲犯罪的主要特点

1、经济犯罪情况突出

商品经济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中的获胜者获取高额或超额利润,个人财富急剧膨胀,拥有土地、矿山、别墅等等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大量的竞争失败者,为生存而忙碌、为生存而奔波,受生存的垌扰。有的其至债台高筑。在这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绑架勒索、盗窃、抢劫、杀人越货现象也就必

然会出现。市场竞争的普遍化和规律化,市场竞争规则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少数道德观念扭曲的人,不择手段地进行不正当竞争。产生犯罪。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引起人们“财富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利益是人们首先考虑的道德要素。部分人的“财富价值观”发生扭曲.将拥有的财富的数量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为聚敛财富,不顾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导致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信用卡诈骗等犯罪层出不穷,往往也都是在极度的物欲的怂恿下,一步步走入犯罪的深渊。

2、“贫困和愚昧”式的物欲型犯罪未有明显减少

闭塞的穷乡僻壤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过着单调的粗茶淡饭的贫困日子。如果就这么过下去,他们不会犯罪。在媒体和信息的刺激下,他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出“淘金”去了,他们对财富追求的预期值一下提高了。其中多数人通过辛勤的劳动,逐渐增加了收入,平衡了逐渐增高的期望,因而如愿以偿;也有少数人,一无所有,无文化、无技术、无资金,即使勉强就业,工资不会高,工作也会不稳定。他们游荡于市场边缘,很难获得市场“准入证”。他们生活贫困,又时时受到城市繁华生活的刺激。远离家乡,失去了乡规民约和道德亲情的约束,匿名心理和由被剥夺感造成的严重的失衡心理,加之松散淡漠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他们很容易发生偏离社会的行为,铤而走险,用非法手段获取利益和财产。这种情况,城市居民也有。从小好吃懒做,没有技术,不愿意学习,又不愿吃苦;还有一些人身怀一技之长,但总不能在自己和市场中找到满意的契合

点。这些人长期徘徊于市场之外,又不能安守清贫。他们的犯罪成本很低,“赌一把”的想法使他们很容易冲破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由良心道德构建起来的自我约束。他们是物欲型犯罪的潜在的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3、行政人员贪污腐败现象加剧

政府部门的腐败加剧了物欲型犯罪的发生,在某些不良官员的诱导下,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恶劣的示范作用,因此,很大一部分物欲型犯罪跟官员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人错误的认为给钱好办事,所以千方百计的迎合办事者的口味,送出所谓的“心意”。

4、“拜金主义”式的物欲型犯罪

(1)财富也是一种权力。权力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和对他人的支配力量。计划经济时代,权力单一而明了:当官。这是一种政治权力,通向权力的道路狭窄而漫长。市场经济下,政治权力依然令人向往,但随着经济多元化,权力也多元化了。人们可以有多种方式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理想中的社会地位。通向权力的道路宽阔了许多;个人财富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获取财富权力比起获取政治权力,门槛低得多,道路平坦得多,谁都可以尝试,没有数量的限制。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追求财富权力的人,远远多于追求政治权力的人。

(2)以钱买权,赚更多的钱。我国市场经济还刚刚开始,尚未形成足以影响全国的个人财产拥有者,但各地都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合法非法地聚敛大量的财富以形成个人的财富权力,并以此向社会各方

面及向政治权力渗透。合法所得,无可厚非;但仅凭合法所得积累财富,要付出数年如一日的艰辛,实非易事;非法所得,快捷省事,甚至可以一夜暴富。在非法所得中,又以和政治权力勾结获利最大,最便捷,又相对安全,当然危害也最大。厦门远华案是十分典型的:主犯赖昌星,靠小走私积攒大财富,靠大财富收买大小官员,进行更大的走私,攫取更大的利益,终成一方霸主,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3)以权换钱,实现权力延续。一些即将退休的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可能一生政绩斐然,却倒在了离岗之前的“最后一跃”上:一次或多次,用手中的权力,换来个人的私利。大凡“捞”者,决不是眼前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是为了安度小康型的晚年生活。他们企图用行将到期的政治权力,换取个人财富,实现权力延续。

二、防治治理物欲型犯罪的主要措施

1、防治结合,加强措施

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广大经侦干警的素质,提高发现犯罪的能力和侦查破案的本领各级公安经济侦查部门一是要改正原来重打击轻防范的错误思想认识。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同时要提高对各种经济犯罪的防范意识.把防范作用摆在重要的地位;二是加强对广大经侦干警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和经侦业务的专门知识.建立起追逃、追赃、取证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经济犯罪的能力和侦查破案的本领,及时、有效地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防范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神圣职责.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工作

的最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做好打击经济犯罪、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除公安机关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搞好内部警务协作外,与税务、工商、技术监督、审计、金融等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建立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横向执法协作机制也尤为重要。

2、健全人格修养,丰富精神内涵

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知识水平很高,但教养水平却略嫌单薄;能力不小,内心却不乏虚无。一方面,我们的物质资料比较丰富,告别了生存匮乏,但社会竞争并没有减轻。怎样在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给个体以丰富的人性陶冶,开启健全丰富的精神空间,积极应对存在的虚无,这就成了我们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不等于训练,教育更是一种陶冶。他

看到了现代教育的隐在缺失,那就是教育中人的物化、工具化,由此而提出陶冶的重要性。教育必须通过陶冶来激活人性,赋予个体人性以丰富真实的内涵,让个体人生免于价值的虚空。精神空虚源于精神家园的缺失,因而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健全青少年的道德人格、提升青少年的教养水准是抵御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良药。在现代社会各种外在诱惑和不良社会风气下保持人的内在品性,问题是如何健全青少年的人格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内涵。首先是通过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来帮助或促

3、其次是引导、培养青少年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必须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滋养青少年的心田,要引导、培养孩子们从小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而不仅仅是道德说教和应试。学校教育需要宽厚的文化支持,无论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是多么高明,以课堂为中心所提供的教育影响对于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发育总是十分有限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方向、方法等骨架式的影响,个人自觉而广泛的阅读则为个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充足的血肉式的精神滋养。缺少了宽厚的阅读支持。个人的发展必然是单薄的。缺少了温情血肉的支撑,个人完全可以在以成功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崭露头角,但人性的发育却难免有几分粗糙、荒疏。社会教养水平的提高绝不是来几个运动、搞几场轰轰烈烈的学习就能够解决的,恰恰是这样的学习运动越多,越会降低人们学习的兴趣,越不利于社会整体教养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谈论的社会道德现状的诸种问题以及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低迷,原因何在?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底架上。以知识来照料人的心魄,照亮人心的知识来源于广泛而持久的阅读,来源于现时代的个体能从人类、民族数千年文

明演进的过程中所积淀起来的文化的火种中不断地吸取养分。我们之所以成为现代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时代,更是因为我们站在人类过去数千年文明史的巅峰。我们不仅充分享受着人类长期发展起来的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而且我们同样有着无穷的足以滋润个体心智的文明。正是凭借它们,我们才离荒蛮越来越远,离美好的人性

越来越近。

4、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制度体系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改革开放!"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的决策主体已从计划经济时的政府一家转变为千千万万个企业和个人,所有决策主体都要在市场中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使这种追求不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了使这种千万人参与的运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也只有通过法律来规范和调节各方行为。这正是我们所缺少和急需完善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可喜的是,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我们赢得了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我们必须抓紧这一时机。现在,我国已加入#$%,进入了更大的国际市场。这个市场,参与的主体更多,要求更高,规则更严,我们必须一步到位,使我们的市场规则直接和#$% 的原则接轨;参与市场运作的主体也必须具有比以往任何时间更强烈的法律意识,否则我们将无法进行任何经济活动。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李玫瑾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培根.培根论人生[M].徐奕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9.

4、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N].学习时

报,2009

5、宋立卿情感错位和欲望错位:直面女性犯罪.社会科学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