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数学游戏
下面方格里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请把和是 340的相邻4个数找出来,再用彩色笔圈出来。 看看你能找到几组。
10 80 100 150 4行、4列、2个对角线、 140 110 50 40 9组四边形一共19组。 70 20 160 90
120 130 30 60
课堂小结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一个数加上 0 或减去 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都得 0。 0 不能作除数。
125×0= 0 0÷27= 0
一个数加上 0 或减去 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都得 0。
2.理解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如果用 0 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5÷0=
被除数 = 除数×商 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所以 0 是不能作除数的。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12+3=75(个) 答:这堆桃一共有75个。
3. 一艘宇宙飞船 5 秒航行 55 km。根据这 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 / 秒 3
7
13 16
路程 / km 33 77 143 176
4. 已知 + = ,
,下面
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
105 中的“0”表示十位上一个计数 单位也没有。
R·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比一比,算一算。 0+568= 568 0÷23= 0 128-128= 0 235+0= 235
0×78= 0 29×0= 0 0÷76= 0 99-0= 99
探究新知
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果,你从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教案

第3 课时有关0的运算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特点。
2.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口算卡。
一、复习导入1.口算(出示口算卡)。
160+8245-00+5054-45 0×65 0+100学生口算。
2.指名板演。
(1)134+630÷6×2 (2)124-52×2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第(1)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第(2)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
口算:25+0 25-0 25×00×25 0÷25 25-2525÷252.小结:有关0的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0加一个数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得原数,0乘一个数得0,0除一个数,得0……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与0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非零数都得0;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被除数与除数相同时,商为1。
师:为什么0不能作除数?生:如5÷0,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等于5的情况,而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0不能作除数。
三、巩固提高1.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说出计算结果。
(15+20)×3(59+21)×(96÷8)(85-85)×12÷26(75+240)÷(20-5)2.王老师每小时批改作业9本,他需要批改48本作业,已经批改了12本,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分析:“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这里的“还要”是什么意思?分析以后,学生独立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48-12)÷9=4(小时)答:还要4小时能批改完。
3.直接写出得数。
75+0÷20-5=75+360÷(6-0)=72-6×0÷3=(72-0)÷9=(72+0)÷(16÷2)=0×3924+5=学生独立计算。
《有关0的运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有关0的运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一起学习《有关0的运算》。
这是一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围绕着0的加减乘除运算展开。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有关0的运算,并理解其运算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0支铅笔,他妈妈又给他买了5支铅笔,请问小明的文具盒里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接着,我会讲解0的加法运算,例如:0+3=3,0+0=0,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计算2+0、0+5等。
然后,我会讲解0的减法运算,例如:50=5,30=3,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计算80、02等。
我会讲解0的除法运算,例如:5÷0=undefined,3÷0=undefined,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计算8÷0、0÷7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体写出每个运算规则,并配以相应的例子,让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每个运算的步骤和结果。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0的运算题目,比如:1. 计算2+0、0+5、50、02、0×7、3×0、8÷0、0÷7等。
2. 描述一下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这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学生对0的运算掌握情况,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0的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一起学习《有关0的运算》。
这是一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围绕着0的加减乘除运算展开。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学生们需要理解0的加法运算。
我会通过引入实践情景,比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0支铅笔,他妈妈又给他买了5支铅笔,请问小明的文具盒里现在有多少支铅笔?”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这个实践情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0的加法运算,即0加上任何数都等于那个数本身。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有关0的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呢。
2.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00+0= 0+568= 0×78= 154-0=0÷23= 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二、教学新课1.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2.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3.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5.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 5÷0=□ 0÷0=□引发思考小组交流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
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
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一个数加上0,还得();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一个数与0相乘,都得();0除以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下学期 数学教案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 36-0=99-0= 49-49= 0+319= 0×29=学习新知环节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1.计算(1)36+0= (2)0+68= (3)0×68=(4)54-0= (5)0÷28= (6)128-0=(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时3 有关0的计算 教案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时课时三:有关0的计算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导入新课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五、作业设计请学生回答学生完成,教1.计算师指导(1)36+0= (2)0+68=(3)0×68= (4)54-0=(5)0÷28= (6)128-0=(7)0÷36= (8)25+0=(9)99-0= (10)49-49=(11)0+39= (12)0×9=六、板书设计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3有关0的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3有关0的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3有关0的计算》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关0的计算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0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0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和计算规律,学生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主探索0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进行0的加减法运算,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能够发现0的计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敢于挑战,勇于思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0的加减法运算,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运用0的计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0的计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有关0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0的计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讲解,总结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0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以及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0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简单的乘除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0的运算时,可能会因为0的特殊性而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突破思维定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能灵活运用0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掌握0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例题和习题。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或纸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0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
例如,讲述一个有关0的笑话,让学生猜测0参与的运算结果。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有关0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0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0的运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0的运算规律。
如:0的加减乘除接力赛、0的运算抢答等。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0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制作表格等。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0的运算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 培养学生Leabharlann 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36-0=
99-0= 49-49= 0+319= 0×29=
学习
新知
环节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