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语言幽默性

浅谈孟子的语言幽默性
浅谈孟子的语言幽默性

浅谈《孟子》中语言的幽默性

---以《梁惠王》为例

世人常说孟子“善辩”且“好辩”,这是由于孟子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邪说肆行,孟子有继承圣人之志的意愿,与邪说争辩,因此不得不好辩。而孟子在与百家争鸣、游说诸侯中显示的不仅是他巧妙地论辩技巧,更从中体现其言辞的幽默特点。《梁惠王》虽为《孟子》七篇中的一篇,但也很能显露孟子辩论中的幽默艺术。本文便以此篇为例,探究其言辞的幽默性。

《梁惠王》一篇共有十七小章,皆为孟子劝戒国君施行“仁政”,其幽默的语言自有独特之处,与常见的嬉笑的幽默不同,是一种象是讽刺又与讽刺不同的硬幽默。借用朱光潜的观点来说,可称之为“谐”,即有几分讥讽的意味,但讥讽却并非完全出于恶意,而恰恰是出于一种为国为君的劝谏,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体现:

其一:暗设陷阱,引人入彀

在《梁惠王上》中谈论到父母官的职责时,梁惠王问道,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将以刃杀人和以政杀人相类比,梁惠王说两者“无以异也”,接着孟子才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无言以对,虽说被孟子这样颇具讽刺的教导一番,也无法跳起来指责孟子,谁让自己一开始就掉进孟子暗挖的语言陷阱,只得默默接受。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以语言陷阱,将一番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言辞包装起来,让听者先入为主的接受“忠言”的教导。当时的梁惠王被伤了面子又不能讨回来的尴尬之态,现在看来也是滑稽。再比如另一章中,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这种欲擒故纵、诱敌深入的方法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孟子的“陷阱”还是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的,更是显得孟子言辞、逻辑之严密,使得齐宣王辨无可辩,只得“顾左右而言他”。不得不说,旁人见此情景定会哂笑而过。

其二:以喻代论,形象生动

“喻”就是“比喻”,用“喻”是孟子最喜欢使用的语言技巧之一,各种各样的“喻”被他用的炉火纯青。在论辩中运用比喻不仅可以将复杂的大道理用浅显语言表达出来,显得更加生动且易为人所接受,而且还能把刻板平直的进谏变得活泼有趣,显露出幽默色彩。在《梁惠王》中就有好几个典型例子,其中有一章:齐宣王意图扩张国土,称霸中国,孟子却说:“欲辟土地,朝秦楚,莅⑸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他用“缘木求鱼”来比喻齐宣王的想法,不仅告知齐宣王这一想法的不可行,并且还暗中嘲笑他的这种想法实在是愚蠢。其后更是指出齐宣王想要的“霸业”比缘木求鱼更有祸患。这种比喻深入浅出,紧扣主题让齐宣王无从置辩,毕竟身为统治者,谁愿意做蠢事呢?当然孟子做这样的比喻,主要是为了让齐宣王接受他的“仁政观”:“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其三:移花接木,机智应对

此处我们借贬喻褒,不妨将“移花接木”译为在谈话中面对自己不想谈的,巧妙地转移话题。在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时,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此时孟子一眼看出齐宣王没有像梁惠王父子一开口就问“利国”,却也借历史问如何称霸天下,但孟子本人反对霸天下,而提倡以仁政治天下,所以孟子对此不愿多谈,就干脆假装不知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回避问题,并且迅速转换话题,循循善诱,先是称赞他“以羊换牛”的仁慈,又从而谈起仁政。孟子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引起齐宣王的“不忍”,从而将齐宣王霸权思想,潜移默化为要施仁政。又比如齐宣王就武王伐纣为难孟子,而孟子及时的移花接木,巧换概念,称纣王这样的君主是“一夫”,所以臣子杀纣王是诛“一夫”而不是“臣弑其君”。孟子这样屡次“移花接木”转移话题,而他的君主还真被糊弄过去了,这使得我们在称赞孟子言辞高妙的同时,又对他“四两拨千斤”的幽默称赞不已。

世人皆知孟子思想之犀利,性格之刚烈,论辩之严密,但当我们换一种角度,从“幽默”二字出发,再去探究孟子时,不难看出,孟子也是个风趣之人。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性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性 发表时间:2020-04-10T08:26:41.12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5月总第344期作者:梁婷 [导读] 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小学713600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有的教师则不然,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甚至有时还很紧张呢?这里虽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技能的运用不无关系。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非常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一、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1.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精要性。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规范是技巧的前提。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准确地把握现行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讲授一些重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语言的准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教学语言的严密、准确,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性。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生动、幽默性。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用语,同时还要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利用幽默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容易堵塞学生的思路,而风趣文雅的谈吐,却能“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给学生一种亲切之感,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3.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通俗性、统一性。教学语言应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文学语言之间的符合语言规范、生动活泼而又庄严周密的冼炼化的语言。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体裁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丰富性和凝炼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也是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不同的课使用的课堂语言也应像不同的文章一样,讲究章法结构和遣词炼句,根据课文、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时而选用描写性语言,时而选用叙述性语言,时而选用议论性语言,对不同内容、不同情调的课文,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导之以法。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没有教师的教,或者没有学生的学,都不能构成教学活动。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能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时,才构成教与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再优美,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这都是一节失败的课。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我们的一些小学生,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 我觉得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语言美,语言的准确、精要、通俗、幽默便于提高语文的课堂艺术;注重课堂提问艺术,让提问成为一种身心的愉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说的人;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对它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其中甘苦犹如游鱼饮水,冷暖自知。积极投身教改之中,自有一翻乐趣。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审美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 不矛盾。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不是说他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的。正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甚至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情景一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实际上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东西能够也应该成为文学的对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与美的斗争,却能够是丑成为审美的对象;或者生活中的丑可以通过艺术的加工成为艺术中的美。 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文学的审美性不仅仅规定了文学要有自己的对象,同时还规定了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对象化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它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是外在的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正是因为体验与审美的这回总内在的联系,使作家们不自觉地意识到,对于创作来说,对象化的重要性。如果从对象化的角度看,应该承认文学活动确实含有自我变现的成分,审美活动的体验性使自我表现成为对象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肯定文学活动的对象化中包含着自我表现的成分,并不等于说文学只需要表现自我,只需要倾诉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倘若如此,文学又会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丧失自己的审美属性。因此,文学的审美属性在要求文学活动必须个性化的同时,还规定了个体的感受与发现,只能以社会实践和人类创造为对象。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控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因为文学塑造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而是通过语言的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时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广阔的自由。 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的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与其他艺术相比,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似乎更适宜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理世界。 第三,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是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与其他艺术的表现媒介相比,语言媒介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也最为人们所熟识,只是语言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潜能。 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来检验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构成艺术真实的三要素是: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感情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他需要提炼,概括,综合。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受生活真实制约,也依赖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通过艺术真实得到更好的表现,更具有表现力。 文学是人学 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的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 其二,是就文学以人为对象来说的,它揭示了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从而展示了唯有文学才能表现的生活经验和人的世界。 二、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形和概括性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 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 ①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②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③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 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谈孟子性善论

谈孟子性善论 中文0801 1703080202 摘要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性善论。 【关键词】孟子性善 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 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保民”即实施仁政,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并且在论证时也认为作为性善之一的“义”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这个主张,孟子是这样加以阐释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善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进而提出‘取物以时’和‘取物以节’的主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性善论的代表, 对性善论的阐述最为详细 ,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孟子的思想,至今对孟子的性善论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了,但笔者仍想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新的理解,故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一、性善论的内容 李学才,张焱兵《浅谈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7卷第8期 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45

2017年-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普通语言往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 【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 【正文】:“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 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 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

论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论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学校:湖北文理学院学号:2009134149 学院: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姓名:廖杜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形式,这是语言与文化间的最基本关系。本文就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着手,并结合文学的艺术性质,简要论述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语言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是以人类的语言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语言艺术形式,且其与其他艺术的差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依赖的语言组织和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语言先于文学而存在,它是文学的背景材料,而文学则是对语言的加工与锤炼。研究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需从语言和文学两方面入手,本文笔者就自己浅薄认识谈谈其认识。 一、语音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中国古今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语言独特的语音特点来为作品润色。其主要表现的诗作语句中讲究语音的平仄韵律对仗。在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中,对格律法度的追求就达到了“辨声宜判阴阳,吐字须分开闭”的程度。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有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关于此句,昔人笔记已有讥笑东坡:“水暖而入泳者,岂独是鸭?”清人高士奇则为东坡辩解。他在《天禄知余》里引宋稗中载淮南谚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来论证东坡经常注意到事物变化,“皆有理趣、未可辄疑其率也”。其实鹅、鸭本是同类,在诗句“鸭先知”中,第一字需要个仄声字,于是东坡就用“鸭”而不用“鹅”。这并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因着诗句中约定俗成的“押韵求同、平仄求异”的规则而致如此的。在句子中,平与仄错开,就不呆板单调,音调就有起伏,如此便可谱出美妙的曲子。 再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就很善于运用汉字的字调来刻画人物。如书中此段:“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人们都惊异说是阿Q回来了”,……但阿 这回的回来却与先前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黑,他睡眼朦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

浅谈孟子

浅谈《孟子》 七年级(1)班孙小凯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同时还兼顾有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的伟大,启迪人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作为一代亚圣——孟子,这位儒家宗师,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张,游说各国,后来隐退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颐曾说过:“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可见,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继承,更是升华。孟子也强调仁义,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导“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谓之本心,且与仁义礼智分别相对应。孟子对梁惠王说“仁者无敌”以强调“仁”的作用;对齐宣王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推广仁爱之心;孟子还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义”在孟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论”则是说人性本善,通过自觉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孟子思想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语言中放射出的艺术魅力是无法让人忽略的,在历史积淀下一直熠熠生辉,愈发珍贵。尽管当时孟子无法将他的理想实现——改变诸侯割据局面,一统中国,养名教民,可后人能从《孟子》中汲取更多精华,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将孟子学说沿用到当今社会建设及立身处世之道中。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而今,围绕着人性之善恶,哲学家有过许多辩论。关于人性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有“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而已。不过在这里孔子只是略微提到了人性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论述。后来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人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性不善不恶论,由吿子提出。先秦的关于人本性的讨论大概是以上三种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重要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孔子创立了仁学,劝人学仁行义,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为何要如此做。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学仁行义,是因为人们具有向善的本性,向善是人的本能。 孟子认为人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性,另一个是命。体现在下面这段话: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于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性”是指人的普通生理欲望,口之于好吃的食物,眼睛之于好看的色彩,耳朵之于好听的声音,鼻子之于好闻的味道,四肢之于安逸。而“命”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的人伦关系。孟子说: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孟子离娄下》) 这里的“几希”就是“命”,“性”是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而“命”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命”的具体是仁、义、礼、智,这四者是人的善端,是人性本善的根源。孟子对于仁义礼智的说法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吿子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吿子上》) 四心相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赋予的,是我本身就拥有的,只是平时人们都没有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为了证明“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孟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