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玲玲的画

合集下载

25.玲玲的画

25.玲玲的画







玲玲画了( 一幅画准备参加评奖 ), 可是不小心 ( 把那幅画弄脏了 ), 爸爸让她( 在脏的地方画点儿什么 ), 于是玲玲(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 结果( 这幅画得了一等奖 )。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 端详 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满意地端详 。
二儿子闻声赶来,他望着打浆机时的蓝一片、白一片 的浆料出神。过了好一会儿,老二拿起一根小木棒,仔细 地搅了搅纸浆,然后说道:“我看,干脆再加些蓝色染料, 把纸浆统统地染了,咱们就卖一次蓝色纸,行不行?”威 廉叹了口气,回答说:“只好这样,试试看吧。”出乎意 料的是,这种蓝色纸一运到市场,居然被认为是新产品, 大受欢迎,被抢购一空。威廉一家不但没有赔本,反而赚 了更多更多的钱。后来,威廉一家潜心研究各种彩色纸的 生产方法,终于取得了多项产品的专利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做某件事与原来的预想不 一样,甚至相反效果的时候,不要匆忙地以为错了,无法 挽回了,而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有没有法子解决?
小组交流:
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
帮帮忙:
1、书被雨淋湿了;
2、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个洞。
在今后,如果遇到类似 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
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
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
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lí ng
玲 玲 的 画
玲玲
端详
zāng
评奖
zàng
催人
弄脏
心脏
动脑筋 一幅画 叭的一下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
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 爸又在催她了。 3、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 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玲玲的画》课件1

《玲玲的画》课件1

‹页脚›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 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页脚›
小结: 生活中有些事情真有意思! 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 好事。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 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 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页脚›
拓展延伸
这样的事你也遇到过吗? 你是怎么做的?
‹页脚›
会写的字


‹页脚›
‹页脚›
怎么了,孩子?
我的画弄脏了,另 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页脚›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 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页脚›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 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 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页脚›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页脚›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 用笔画出来。
‹页脚›
玲玲,时间不早了, 快去睡吧!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页脚›
玲玲满意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详着自己 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 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页脚›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收拾一下就去 睡。”
嗨,小朋友们好, 我叫玲玲!
‹页脚›
25 玲 玲 的 画
‹页脚›
lí ng 玲玲
jiǎng 评奖
xiáng 端详 一幅画
cuī bā 催人 叭的一下

zāng jīn 弄脏 动脑筋
‹页脚›
玲玲 评奖
端详 催人
一幅画 叭的一下 动脑筋

25.玲玲的画

25.玲玲的画

25、玲玲的画学习目标: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

“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

“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

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自读自悟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二、朗读感悟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三、积累运用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四、写字指导。

(1)写正确。

“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

“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二年级《玲玲的画》课文

二年级《玲玲的画》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
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防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教案:25《玲玲的画》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三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点掌握,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玲玲的画,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画的寓意。

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4. 语法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玲玲的画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6. 课堂练习: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课文《玲玲的画》生字词:玲玲、画、寓意、审美、语法、文化背景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生字词掌握、朗读练习教学难点:寓意理解、文化背景知识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玲玲的画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找一幅画,分析其寓意,并和家人或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否能够理解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画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涉及描述玲玲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想象和创造。

章节重点在于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理解通过观察和想象可以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够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提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观察”、“想象”等。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将想象和观察结合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玲玲的画》故事课件,绘画材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以及用于观察的简单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孩子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绘画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玲玲是如何画画的。

b. 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确保学生理解其意义。

c. 分析故事中玲玲绘画的过程,讨论观察和想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或物品,闭上眼睛想象并描述。

b. 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动手绘制自己的画。

4. 例题讲解: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讲解其观察和想象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关键词:观察、想象、创造、绘画3. 玲玲绘画步骤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颜色搭配合理,构图均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绘画方法的掌握。

2. 拓展延伸:a. 邀请美术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深入讲解绘画技巧。

25.玲玲的画

25.玲玲的画
(结合书写任务较轻的实际,引导尝试书写,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和信心。)
检测反馈
检测作业
反馈情况
过关作业
(全体学生)
会认读课后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闯关作业
(中等以上)
能根据人物的情感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
探究作业
(学有余力)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想法。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次备课(学生参与活动涂红)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愿意帮助她吗?(相机板题)
2、观察揭题: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启发: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板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初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识字。互读、互听、互纠,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如:(1)抓住玲玲的心理变化: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发现。(高兴(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相关的语句找到,练习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人物的语言:课文中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很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结合人物语言,理解人物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相机点拨。

25玲玲的画ppt

25玲玲的画ppt

详 祥叭 扒金源自筋xián xi nɡ 详 端( ) 吉( ) 祥
bā 扒 ( )开 喇(叭 )
jīn )色 ( 金)色 筋 脑( )
我会读: 我会读: 满意地端详 仔细地看了看 懒洋洋地趴着 哇地哭了 满意地笑了
我会读: 我会读: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 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 评奖了 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B、“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爸爸又在催她了。 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 叭的一下 纸上,把画弄脏 弄脏了 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D、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动脑筋
1、读读抄抄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叭 糟 肯
玲 楼 脑
狗 梯 筋
bā líng ng ɡǒu zāo lóu u tī kěn năo jīn
叭:喇叭 玲:玲珑 狗:小狗 糟:糟糕 楼:楼梯 梯:梯子 肯:肯定 脑:电脑 筋:筋骨
叭嗒 喇叭花 小巧玲珑 猎狗 狼狗 糟粕 酒糟 楼房 上楼 梯形 梯田 宁肯 不肯 大脑 脑海 脑筋 筋斗
• 第二课时
摘一摘 喇叭 糟糕 玲珑 弄脏 催促 肯定 脑筋 端详 一幅 奖励 楼梯
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 玲玲 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 把代表玲玲心情变化的词 语用“ 划出来。 语用“——”划出来。 划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一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认识交流方法。

二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表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会读,会写生字,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玲玲的画。

(板书:玲玲的画)
2 生齐读课题,观察画面,自己说说画上的内容。

3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写了玲玲的画的什么的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合作学习不懂的词语。

3 汇报交流
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玲,详,脏
利用熟字换部首识记数----楼
4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5 指导写字
“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
“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

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竖。

6 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 自由读课文,小组谈论
3 汇报师小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
2 开火车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小黑报出示爸爸说的一句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 学生齐读这句话。

3 师: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学生自由读,小组学习交流
(2)汇报
4 师:同学们对课文掌握得很好,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玲玲这类的事情?呢把坏事变成好事,大家想想,说一说。

三朗读课文
1 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 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 指导朗读
4 小组推荐读
5全班读
四日积月累(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及句子抄在积累本上)五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