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物理实验与探究题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梳理】(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手电筒、量角器。

(2)纸板与平面镜的关系:垂直。

(3)(粗糙)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4)折转纸板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5)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结论:反射定律。

【典例引领】(2023年齐齐哈尔中考题)24.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_________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内。

解析:(1)①法线与镜面垂直,纸板上的直线ON相当于法线,所以ON应垂直于镜面。

②我们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是由于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④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90°-50°=40°(3)⑤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即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梳理】(1)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薄玻璃板还是厚玻璃板? 薄玻璃板,避免看到两个较清晰的像。

(3)玻璃板如何放置? 竖直(与水平面垂直)(4)较暗环境还是较亮的环境? 较暗的环境,使像更清晰。

(5)外形相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6)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点燃的目的:使像更清晰,后面的不点燃。

(8)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9)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10)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典例引领】(2023年包头中考题)2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

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解析:(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由于物体与像始终大小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仍与A相等,则像的大小将不变。

(4)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根据图中,③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解析版)

《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3)由______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______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平在家中找了一块泡沫、一个小塑料板凳、一个铁块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 有关系.(3)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 有关系.(4)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 法.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p丁(选填“>”“<“或“=”);(5)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4.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1)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______法.5.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1)画出丁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2)实验中观察______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3)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 (填序号)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4)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______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5)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 、______ .6.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小龙对某个小石子的密度产生了兴趣,他决定测量出它的密度。

(1)小龙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子密度的实验原理是;(2)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平衡;(3)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石子的密度是kg/m3;(4)假设拴小石子的线不很细,那么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一致”);(5)同桌的小凤同学测量小石子质量的情景如图丙所示:请指出她在测量过程中的不恰当之处(至少指出两个):①;②。

2.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选填“ 已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选填“车内”或“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4.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题型精练1.(2022海淀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硬纸板,其中E板固定不动,F板可绕两板连接的竖直线ON转动。

甲乙(1)如图甲所示,将纸板E、F调整到同一竖直平面内,让一束入射光贴着纸板E由A射向镜面的O点,则在纸板F上可以看到反射光OB。

①此时反射光OB与ON的夹角应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光AO与ON 的夹角。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

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 。

(2)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贴着纸板F射向镜面的O点,则反射光将沿OA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2021朝阳二模)小阳在生活中发现:不同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同;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所看到的像越小。

由此他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吗?问题2: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吗?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刻度尺和如图乙所示的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长度可调的伸缩杆A、B进行实验。

甲乙(1)为了探究问题1,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调节伸缩杆A的高度为25 cm,放在平面镜前适当位置,测量A到镜面的距离u,将伸缩杆B 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直至从不同角度观察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B 的高度h,将u、h的数据记录到表中。

②改变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①再进行一次实验。

u/cm1025h/cm2525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小阳接下来继续探究问题2。

小阳认为:实验中必须保持伸缩杆A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小红认为:改变A到平面镜的距离,仍然可以探究问题2。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一、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______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实验时每次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因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的______力等于______力,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运动时的______。

(3)分析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4)进一步推力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5)此实验中采用了______和______方法。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 力和______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______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类似的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表格.(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小车应从斜面上______ (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2)通过分析______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cm.(4)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滑上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 .5.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命题点1.实验电路图的连接2.实验探究方法(1)转换法(实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或U形管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 ,(2)控制变量法①被加热物质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相同②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时,控制两加热电阻的电流相同(两电阻串联)和通电时间相同③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关系时,控制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3.被加热物质的选择(选择空气,原因是其比热容小,实验耗时短,效果明显)4.实验中两容器中电阻丝串联的目的(使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等)5.电阻大小比较6.实验结论(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2)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3)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7.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典题欣赏:1.(2017日照)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用的实验器材如下如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空气,U形管中液面最初相平,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两个容器的电阻丝接到电路中。

(2)实验中通过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3)接好电路,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此实验现象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越大,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4)让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

移走图甲中的电阻,换接图乙中的电阻到电路中,重新做这个实验。

此时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5)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Q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一、实验探究题1. 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 有关.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________________ 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 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同一深度不同的方向,并比较每次的橡皮膜方向及相应的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

(填符号)3 3 3 3A.酒精(ρ酒精=0.8 ×103kg/m3)B .植物油(ρ植物油=0.9 ×103kg/m3)(4)若图乙中U 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3. 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

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与大气压之差约为(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_____________ 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 ;(3)比较②④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 ;(4)比较②③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____________ 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复习时要求学生掌握: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正确读数
(1)测量前:① 观察电流表的两个量程; ②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值; ③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测量时:①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中;
② 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 入,从
“-”接线柱流出;
③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测量时:(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应正视; (3)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精选课件
17
例8图8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
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2.43~2.47
测量前:注意小圈的指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min;大圈指 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 s。
测量时:先观察分针所指的示数,再秒针所指的示数。
精选课件
15
例7 、如图7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3 min 4.4 s 。
图7
精选课件
16
8.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复习时要求学生知道:
测量前:(1)找零刻度线; (2)观察量程; (3)观察分度值。
码,或者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②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总质量加上游
码在标尺上指示的质量值。
精选课件
13
例6、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 测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 后,发现天平如图6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首先 ____将__游__码__移__至__零__刻__线_____,然后____调__节__平__衡__螺__母______, 直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测量型实验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
精选课件
2
直接测量型实验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要完成以下9个直接测量型实验
1.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4.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 5.会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6.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7.会测量时间 8.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9.会测量力的大小
④ 禁止不经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
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精选课件
6
例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5A。如果将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9V,用电流表的“0~ 0.6A”和“0~3A”的哪个量程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比较合 适?为什么?(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 应选择0~3A的量程。
(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称量
标尺上游码所处化置如图6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
测物体的质量是__3_8_.4__g。
20g 10g 5g
0 1 2 3 4 5g

图6

精选课件
14
7.会使用钟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复习时要求学生: 能使用钟表或停表来测量时间以及正确读数
在使用秒表时:
② 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值; ③ 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测量时:① 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上;
② 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③ 所测的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精选课件
8
例3、如图2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
读数为 0.6 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6/0.5=12(Ω) 故当电压为9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I=U/R=9/12 =0.75(A)>0.6(A)所以选择0~3A的量程测量。
精选课件
7
3.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复习时要求学生掌握: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正确读数 (1)测量前: ① 观察电压表的两个量程;
读数为 3
V。
5
10
0 0
1
2
V
15 3
- 3 15
图2
精选课件
9
4.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
复习时要求学生掌握: (1)使用前:观察变阻器铭牌上标注的变阻器最大电阻
值(即变阻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使用时:滑动变阻器接法“一上一下”,注意连入电
路部分电阻线长度的变化
精选课件
kW·h
0082 6
220V 5A 50Hz 2500R/kwh
精选课件
12
图5
6.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复习时要求学生: 会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
(1)测量前:① 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② 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
③ 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
红线处。
(2)测量时:① 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
10
例4、如图3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向B端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___变__大_____,电压表 的示数将___变__小_____ 。
AB
A
V
图3
精选课件
11
5.会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复习时要求学生掌握: 电能表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所消耗的电能。
例5、小明家电能表月初的示数如图4所示。如果 他家—个月用了l20度电,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应为 202.6 kw·h,他家本月应交电费 101.3 元(当地电费价格为0.5 元/kw·h)。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齐平。
精选课件
4
例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根据图1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 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① 使用温度计时,液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②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

正确
错误

正确
测量
错误
图1
读数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3
1.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复习时要求学生知道: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在测量前:① 先估计被测物体温度,再选择 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② 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3)测量时: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在复习实验与探究题时应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一、加强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测量型 实验的复习
二、重视探究型实验的复习
三、有针对性进行观察型实验的复习
精选课件
1
一、加强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测量型 实验的复习
测量型实验是中考物理实验与探究最基础的部分。
测量型实验涉及到10个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 包含: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 天平、量筒、刻度尺、钟表(或停表)、弹簧测力 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