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国内生态工业园案例
生态环境工业园案例解析及分析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1001班曹婉婷摘要: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计划好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体系,它寻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从生态工业园的萌芽阶段到创建阶段,到现在的示范推广阶段,通过分析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以及日照生态工业园区等国内外知名生态产业园在规划建设、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合理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最新的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借鉴资源。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典型案例1引言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背负了沉重的环境资源负担。
而生态工业园遵循的是“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而生态工业园区(Epps)作为循环经济理念在区域层次上的实践,是国内国外都将推崇的发展趋势。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影响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及实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我国城市提供借鉴资源。
2生态工业园2.1 生态工业园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闻名,在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开始出现“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生态工业学界的研究者之间不断交流和使用中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总体上还处于从“隐喻性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过渡时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工业学的演化名词较多;二是由于区域实践特色的差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所以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1)广义概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利用方式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各种特定的友好行为,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建设等。
生态工业园案例及分析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1001班曹婉婷摘要: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计划好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体系,它寻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从生态工业园的萌芽阶段到创建阶段,到现在的示范推广阶段,通过分析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以及日照生态工业园区等国内外知名生态产业园在规划建设、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合理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最新的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借鉴资源。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典型案例1引言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背负了沉重的环境资源负担。
而生态工业园遵循的是“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而生态工业园区(Epps)作为循环经济理念在区域层次上的实践,是国内国外都将推崇的发展趋势。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影响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及实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我国城市提供借鉴资源。
2生态工业园2.1 生态工业园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闻名,在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开始出现“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生态工业学界的研究者之间不断交流和使用中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总体上还处于从“隐喻性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过渡时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工业学的演化名词较多;二是由于区域实践特色的差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所以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1)广义概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利用方式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各种特定的友好行为,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建设等。
生态工业园案例

生态工业园案例生态工业园是指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以某生态工业园为例,介绍其建设和发展情况。
该生态工业园位于中国南方某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就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园区内绿化覆盖率高达60%,各类植被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
在生产方面,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同时,园区还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障了周边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了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系统。
通过对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理,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园区内还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在生态保护方面,园区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和居民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园区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等活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生态品质。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生态工业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园区内企业生产活力旺盛,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同时,生态工业园的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总的来说,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希望生态工业园的成功案例能够为更多的地区带来启示,推动我国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举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

举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个具体的例子。
一、天津生态城天津生态城是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典范之一。
该项目始于2008年,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碳生态城市。
生态城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通过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苏州生态工业园苏州生态工业园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始建于1994年,以生态环保为核心,推动了苏州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生态工业示范区,如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和能源利用等,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广东佛山南海生态工业园广东佛山南海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南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低碳环保为目标,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环保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四、山东潍坊生态工业园山东潍坊生态工业园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典型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通过建设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如废水处理、废物利用和能源回收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浙江绍兴生态工业园浙江绍兴生态工业园是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示范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厂,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六、江苏镇江生态工业园江苏镇江生态工业园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典型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为主导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减排。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如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厂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工业园概念及实例介绍

一、概念
•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 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 • 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亊宜和绊济亊 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绊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 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 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概况
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五家企业、单位: 阿斯耐斯瓦尔盖(Asnaesvaerket)发电厂,这是丹麦最大 的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最初使用燃油发 电,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改用煤炭,雇佣600名职工; 斯塔朵尔(Statoil)炼油厂,丹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 过300万吨,消耗原油500多万吨,有职工290人; 挪伏· 挪尔迪斯克(Novo Nordisk)公司,丹麦最大的生物 工程公司,也是丐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和胰岛素生产厂家之 一,设在卡伦堡的工厂是该公司最大的分厂,有1200名员 工; 吉普洛克(Gyproc)石膏材料公司,这是一家瑞典公司,年 产1400万平斱米的石膏建筑板材,拥有175名员工; 卡伦堡市政府,它使用发电厂出售的蒸汽给全市供暖。这五 家企业、单位相互间的距离丌超过数百米,由与门的管道 体系连接在一起。此外,工业园内还有硫酸厂、水泥厂、 农场等企业参不到了工业共生体系中。
卡伦堡的启示 卡伦堡循环绊济工业园把绊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 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其作用直接影响到循环绊济的宏观发 展及向微观的渗透。而丏,循环绊济工业园是现代工业文 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二工业发展从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的粗放发展阶段向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发展的 现代集约型绊济的转型,对缓解绊济增长不环境保护、资 源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提高区域 绊济效益、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一 点是,卡伦堡工业园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工业园区在制度建 设上的成功绊验。
生态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摘要:环境资源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传统工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工业生态学的产生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工业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系统论述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对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原则及运行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抛砖引玉为国内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的规模化生产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于是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态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废物的产量。
1990年Frosch 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会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
则人类将受益无穷,在这种思想的启蒙下,工业生态学这一概念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盛行。
生态工业园区是对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在工业生态学理念广为传播的同时,生态工业园区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
一、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是对工业生态学的具体运用,指在一个园区范围内各企业进行合作,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 一个企业的废料当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 EIP 作为一个工业生态系统,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风险和处理的成本与责任,改善了运作效率质量工人的健康和公共形象,提供了由废物的利用和销售获利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的概念不应简单地理解成:一定是某个地理上毗邻的地区,他们也可以是虚拟的园区,而生态工业园区有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而是旨在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
工业生态学——国内生态工业园案例

工业生态学——国内生态工业园案例标题:工业生态学——国内生态工业园案例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生态学是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它强调的是企业间、区域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减量,以实现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本文将选取国内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工业生态学的实践应用。
二、国内生态工业园案例分析2.1 苏州工业园苏州工业园是国内最早实践循环经济的区域之一,也是首批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认证的企业。
在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
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技术,园区内的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零废弃和废水的零排放。
同时,通过构建企业间的废物交换和再利用系统,实现了园区内废弃物的最大化利用。
此外,苏州工业园还积极推动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构建了完善的绿色供应链。
2.2 贵安新区生态工业园贵安新区生态工业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园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推动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发展。
园区内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了高资源利用、低污染排放的绿色生产。
此外,园区还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监测和治理体系,确保园区的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优质水平。
三、案例对比分析苏州工业园和贵安新区生态工业园虽然在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上存在差异,但在建设理念和实施路径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两个园区都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为目标,通过引进和创新技术手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同时,两个园区都重视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的推动,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
然而,两个园区也存在一些差异。
苏州工业园更加注重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废弃物交换和再利用系统,实现了企业间的互利共赢。
而贵安新区生态工业园则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浅谈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以信丰工业园为例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 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建设式样。它是运用 工业生态理论,寻求企业间的关联度,进行产业链
人们,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已经难以为继, 迫使人们对
工业化历程 中传统的“ 高投人 、 高消耗 、 高污染 ” 的工 接 , 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 以实现环境与
系统; 最终, 生态产业链应该是这两个层面上系统的 浅
区67 . 平方公里, 6 是省级开发区、 省级 民营科技园、 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和 “ 十百千亿工程” 百亿 园区之一, 也是全省唯一的县级电子器件产业基地。
交集, 它要通过链的设计 、 开发与实施, 将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 型的产业系统。 业
国政府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
战略,然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循环技术 即生态工
业链初步规划设计。
1 规划 背景
信丰工业 园区始建于 20 年 9 位于信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月,
城北 区,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 1. 平方公里, 23 O 其中东
部, 调整其“ 与“ ”形成“ 流” 序 , 产业层面 ” 的生态经济
生态工业 园的成员包括企业成 员 ( 产业链成 员)公共服务成员和虚拟成员。 、
项系统创新工程, 它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生态
经济为约束, 通过探讨各产业之间“ 的链接结构、 链” 运行模式 、 管理控制和制度创新等, 找到产业链上生
态经济形成的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 并以此调整
链上诸产业的“ 与 “ , 序” 流”建立其 “ 产业链层 面”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一、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二、规划、产业结构 规划、 三、生态工业链条 四、清洁生产 五、废物资源化 六、打造循环经济示范点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一、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环境管理体系
首先,提升政府整体管理水平; 其次, 对可持续发展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再次,突出环境管理、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 最后,规范相关部门的职责,促进热点、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
烟台工业园区特色
制定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构建再生资源加工区; 初步形成了多条生态产业链。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S OUND
EFFECT
区域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国家示范区; 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30%以上,引进外资上,坚持 “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呈现逐步改善状态; 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水和噪声均达标,全区污染物排放强 度除COD外保持稳定;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四、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源头污染控制 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源头污染控制
为在区内各层面培养清洁生产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广泛开展清洁 生产的氛围,烟台开发区邀请联合国环境署官员和专家对其管委会决策 层进行培训,举行了面向辖区企业领导的环保工作恳谈会,对企业环保 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辖区企业参加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班,参与企 业的数量占到开发区主要企业总数的70%,培训了12名清洁生产审核员, 为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做好了各层面人力资源的准备。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2)加大了禁采地下水的工作力度; (3)在固体废物利用方面加强力度; (4)危险废物的管理。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六、打造循环经济示范点
张裕集团和法国卡斯特公司投资7000万元于2002年建成张裕— 卡斯特酒庄,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多功能为一体, 具有典型的循环经济特点。葡萄园不施农药,使用鸡粪等有机肥 料,以自产葡萄为原料生产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处 理后浇葡萄园和养鱼。污泥、果梗,果皮回填葡萄园做有机肥料, 果核外卖可作化妆品和医药制品原料。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EIP
IN
C HINA
1999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及 国际环保新思潮的影响下,国家环保总局将建设生态工 业园区作为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在不同的行业和工业园 区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到2010年12月,经国 家环保总局论证通过的、正在创建的生态工业园区共计 33个。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二、注重规划实施,优化产业结构 注重规划实施,
(1)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对号入座”; (2)调整产业政策引导和结构方面。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
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
三、积极培育生态工业链条
烟台开发区目前已形成多条有效的生态工业链条。
国内案例——烟台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