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药调剂室基本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01
将药物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水。
03
煎药过程中需搅拌药物,避免烧焦。
05
02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器具。
04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时间和火候。
06
煎药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并保存。
处方点评制度
对处方进行定期评 估和检查,确保配 药符合规范和医生 诊断。
对处方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反馈并改进 ,提高处方质量。
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定期进行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质量问
题和管理风险。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 施。
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 险管理措施,如加强质量控制、改 进储存条件等。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判定
01
明确判定中药饮片不合格的标准和处理程序。
记录保存
保存好中药饮片的各项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 收记录、销售记录等,以便进行追溯和召回。
05
中药饮片调剂培训和管理
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01
02
03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 间、培训方式等,并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优化。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库 ,包括中药学专家、资 深药师等,确保培训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起源于古代中医临床实践,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 特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数字化、 自动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调剂效率和准确性。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医院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医院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杜绝出现错配、漏配、少配等问题发生,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特制定此规程。

一、审方审方是调剂工作的第一环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要对处方的全部内容详细审阅。

l、审查处方前记包括科别、处方日期、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费用类别等。

年龄要准确,特别是幼儿要准确到月;临床诊断要符合规范,不得主观臆造。

2、审查处方正文(1)、审查药名注意一字之差品种不同,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同一植物药用部位不同。

还要注意不规范的药名别名、并开药名、处方脚注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审查剂量剂量、剂数要清楚正确,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存在,要请处方医生更改签字后方可调配,切忌猜测臆断。

(3)、审查处方药物中有无毒性中药,毒性中药必须依《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调配。

(4)、审查处方药物有无相反、相畏及妊娠禁忌药,除因病情需要,医师签字注明情况外,均不得调配。

(5)、审查处方有无缺药,如有缺药需告知处方医师改方,调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和随意用替代品。

(6)、审查处方有无临方制剂加工药物,如需加工时要按规范要求完成。

(7)、审查处方有无自备药引及自费药品,情况都要向患者清楚说明。

(8)、审查药物用法。

外用或内服、煎煮量、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是否准确合理,如有表述不清要告知医师详细写明。

3、审查处方后记审查处方医师是否签名,收费计价是否准确。

二、计价按照物价管理规定的价格,收费处准确微机计价收费,不得任意估价。

三、调配调配处方前要先检查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根据处方药物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择适当的器具。

l、根据处方药物剂数,摆好包装用纸。

2、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为一堆。

体积松泡的品种可先称,以免覆盖其它药物;粘度大的药物可后称,放在其他药味上,以免粘涂包装用纸。

3、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处方应付常规要求和传统配药习惯进行调配,不得生熟不分、以生代炙。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1、配方人员根据本院正式收费的处方调配。

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2、窗口调剂人员收方后先审方:一审处方规范化,二审处方有无“相反”、“相畏”的配伍禁忌或特殊生理情况的不合理用药,三审处方饮片供应是否有缺,如发现有不妥之处或因缺药不能全部配发时,应与医师联系修改签字确认后再行调配。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中药饮片应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调配,秤准分匀。

每张处方有一贴是样品盘,按顺序堆放便于校对。

特别要求:
(1)毒性药味要逐剂秤量。

(2)凡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吞服的药材应单包,并在包上注明以上特殊的煎服方法。

(3)对直接口服的药,调配时要擦清戥盘或戥盘上垫干垫纸。

(4)调配处方要细心、认真,不得在一张处方未结束调配中途离岗。

(5)必须使用经过强检并有强检合格标记的器具才能秤量药品。

4、处方配完后自行核对一遍,盖章并交给复核人。

5、复核人根据处方核对样品盘,既要核对品名是否完全相符,又要确定不能多配、少配、错配;分包是否有明
显误差,饮片是否有霉蛀、变质。

6、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药。

不作特别说明是煎服,如果是外用则必须在包装纸(袋)上注明是外用,并再告知病人。

7、发药时应认真核对病员姓名、牌号及药贴数,药发出后在处方上盖章。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5篇)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5篇)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一、调剂人员应凭本院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

二、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行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

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

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三、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四、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殊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细说明。

五、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对照处方进行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

发药时应将用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作详细说明。

六、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

七、对毒性药品、贵重药品应专柜加锁、专人专帐管理,不得与普通药混放。

做到逐日销存统计,每月清查一次,帐物相符。

八、保持室内整洁,药品、药物放置有序,调剂用具应经常擦洗,研钵、捣药罐用毕立即擦净,若调配毒性药品后应彻底洗净。

药柜斗应经常清理,杜绝串斗、虫蛀、药品变质、不洁等现象。

九、对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并汇报药房负责人或药剂科主任处理。

重大差错事故应及时汇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二)一、中药房工作制度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签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药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调配。

调剂人员应由中(西)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一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任。

3、调配前要认真____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制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更改后才可调配,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

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去调配。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房管理制度格式版(6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格式版(6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格式版一、遵守《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及医院关于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配备和维护通风、除湿、调温、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 及称量器具、炮制加工用具等。

三、言文明。

四、保持中药房整洁卫生, 及时清理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及器用具, 并参加每日和每周的卫生活动。

五、根据使用频率、剂型、功能主治、性味等合理规整摆放中成药、中药饮片, 并附规范的药品名称标签。

六、遵照《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审方、调剂和复核,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七、遵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中药饮片验收, 严格进行真假鉴别, 及水分、灰分、杂质等检查和等级鉴定, 杜绝不合格的、等级实物不相符的饮片进入药房。

八、做好药品养护工作, 对过期、虫蛀、受潮、霉变等药品及时处理和报告。

九、定期清点库存药品, 确保帐物相符。

十、做好中药用药咨询工作, 遇药物不良反应的, 及时收集、整理和报告。

十一、调剂用计量器具等定期校验, 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树立窗口文明形象, 穿戴整齐, 态度和蔼, 语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房管理制度格式版(二)一、遵守《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及医____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配备和维护通风、除湿、调温、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 及称量器具、炮制加工用具等。

三、言文明。

四、保持中药房整洁卫生, 及时清理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及器用具, 并参加每日和每周的卫生活动。

五、根据使用频率、剂型、功能主治、性味等合理规整摆放中成药、中药饮片, 并附规范的药品名称标签。

六、遵照《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审方、调剂和复核,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

职 责
4
药斗设置合理、标签字体工整规范,标签与内装药品相符,防止 调剂差错
及 工
5
药斗中装入的饮片不宜太满,应空出约2cm高度的空间,避免窜 斗。每次上药前必须清空药斗,以免积压残渣发生变质。并实现
按批号管理,当批包装标签应存放斗内以备检查。


6
中药饮片保管养护条件较为严格,注意通风干燥,并有防鼠防虫措 施,易生虫和霉变的饮片应少量多次购入,易虫蛀或泛油的饮片宜冷藏。
2
间隔平放,不可混放一堆,对体积松泡的品种如 通草、夏枯草、淫羊藿、茵陈等应先称,以免覆
盖前药。对粘度大的药物如瓜蒌、熟地黄等可后
调配,放于其他药味之上,以免沾染包装用纸。
子实粉末搁中间,花叶全草放里面,质地重实放
内层
3
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 剂回戥,特别是毒性、剧烈饮片禁止凭主观估量,
7
使用煎药机代煎药品,应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并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等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六、特殊饮片
1、先煎品种
生煅石决明、生石膏、生煅磁石、生煅赭石、生煅紫石英、 醋龟甲、制鳖甲、生煅牡蛎、生煅瓦楞子、生紫贝齿、生煅 龙骨、生煅龙齿、生寒水石、白海巴、石燕、石蟹、海蛤壳、 青礞石
2、后下品种
4、有无配伍禁 忌、妊娠禁忌 和超剂量等
5、药品有无虫 蛀、发霉、变质, 及以生代炙、生 炙不分、应捣未 捣的情况
6、细料药品和 毒性药品是否 处理得当
四、饮片发药
1 核对患者姓名和取药剂数, 要特别注意防止姓名相同或 相似而错发药的事故发生。
2 发药时应详细说明用法、 用量以及煎药方法或有无 禁忌等。处方中需特殊处 理的药味,或另加“药引” 需加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调剂室基本操作规程
调剂中药仍应遵从调剂工作制度,严格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程序进行。

1.中药处方的审查
认真逐项检查中药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对中药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包括下列内容: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

要特别注意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应严格审查其剂量,常见含毒剧药的中药如下:
①含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等:玉真散、小活络丸、祛风舒筋丸、附子理中丸等。

②含雄黄:牛黄解毒丸、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

③含汞、朱砂等:磁朱丸、至宝散、蟾酥锭、牛黄解毒片;白降丹和红升丹。

④含铅:黑锡丹、四胜散、珍珠散等狗皮膏等外贴膏药。

⑤含马钱子:九分散、舒筋散等。

⑥含巴豆、巴豆霜:七珍丸、小儿脐风散等。

⑦含蟾酥: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锭、蟾酥丸等。

(4)剂型与给药途径。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中药处方的计价
计价方法:处方药价=∑(药品单价×数量)
3.中药处方的调配
(1)慎读处方,谨防相似药品名称的混淆。

(2)明确处方用药意图,防止同名异物药品的串用。

(3)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发出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4.中药处方的复核与发药
中药处方药品的复核与付发常由一个岗位负责,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处方药品的复核:主要核对所配药品与处方药名是否一致,所配药物剂量是否与处方相同。

(2)处方药品的付发。

认真核对处方前记,询问清楚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床号(或门诊号),核对处方姓名、年龄、住院床号(或门诊号);严防错取错用而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只有完全核对无疑后,才能将药物付出给病人或其家属。

发出药品时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正确交代病人用药期间的饮食“忌口”;使用中成药有时必须忌食某些食物,以免药物与食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如:
服用含人参的中药(人参健脾丸、人参养容丸等)不宜吃萝卜;服用含铁的中药(磁朱丸、脑立清等)不宜喝茶、吃柿子;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牛黄解毒片、清瘟解毒丸等)、清热泻火类中药(牛黄上清丸、凉膈散等)不宜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如油条、羊肉、虾、洋葱、韭菜、辣椒、花椒、生姜、白酒、咖啡等。

服用祛寒类中药(附子理中丸等)不宜吃寒凉的食物如鳖肉、鸭肉、驴肉、海带、紫菜、白菜、苦瓜、绿豆、西瓜等。

即不宜吃与药物性质相反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