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二)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
II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
III制度一、审核处方(-)审核处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医卡通卡号/住院号)、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二)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处方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及特殊药物超常规量使用或存在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交由上级药师审阅,确认认为不合理用药的,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并请处方医师修正处方并签名确认,方可调配。
(三)处方中如有缺药品种,药师及时告知医师,医师更换其他药品后再次开具新处方。
发现处方中医师签名有疑问时(非本人签名或签名医师不具有处方权),立即与处方医师或医务科取得联系,消除疑问后方可配方。
(四)药剂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二、调配处方(一)按处方药品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不可混放在一起。
运用回载法进行调配。
(二)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洋化、另煎、冲服等品种,应按照要求另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注明。
(三)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等脚注说明后方可入药。
严禁配发霉、虫蛀、变质或其他不合格的药品。
(四)分殿时,凡细料药品或特殊药品,可用递减分戡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戡,并按剂分包。
(五)调配完毕,调剂者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将处方、配药单及药品交给发药人员。
三、复核及包装(一)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药味数和剂数,保证无多配、漏配、错配等现象,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情况,复核完毕后包装。
(二)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种子药未捣等现象。
(≡)将先煎、后下、布包煎、惮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一、制定背景及目的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药材经加工制成后方便服用,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目前,中药饮片已经成为了中医药领域的主要制剂形式之一,因此,对中药饮片进行调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是为了规范中医药行业中对中药饮片进行调剂的工作流程、标准化操作、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安全。
本制度的出台旨在规范、统一、使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更规范化、严谨化、科学化。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药门诊、中药房和中药饮片加工厂等中医药机构和药房,从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1.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健康,确保处方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2.所有调剂中药饮片都应在有良好的基础之上进行,除非处方要求外,不得进行添加、减少、更换中成药品的操作。
3.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药品质量与有效性,同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工艺流程和步骤,保证药物质量及安全性。
4.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过程中,应当参照标准处方、处方解读和合理用药的相关规范进行调剂,以确保百分之百正确性。
5.中药饮片调剂前应进行严格的入库管理及饮片质量检验,根据规范要求的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调剂。
6.调剂药品的数量应与处方一致,涉及药品包装的应当注意正确确定药品的有效期限与过期药品的严格处理。
7.中药饮片调剂后应当进行清点、质量检验,并在相应记录表册中记录调剂人员、药品名称、药品批号、数量等必要信息,记录完整且准确。
8.中药饮片调配后应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写入相应的记录册中,并发送给患者。
四、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范1.接到患者处方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处方的调剂工作,以保证患者的用药时间。
2.开票和调剂时应当确认和核对处方的有效性,如发现疑问需及时向中医师进行咨询,并及时调整处方。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 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 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 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 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 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 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 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 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药剂科
2014年4月25日。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常用剂型,其使用需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调剂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以下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的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根据临床方剂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并查验其有效期和质量合格证明。
2.将需要使用的中药饮片按照方剂中的比例准备好,确保精准配比。
3.准备好称量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如电子天平、容器、勺子等。
二、称量药物1.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中药饮片,确保精度达到规定要求,并记录好所称量的药量。
2.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称量一次药物后要将容器和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三、包装容器准备1.使用无毒、无异味、无反应的容器作为包装容器。
2.清洗包装容器并消毒,确保无杂质及微生物。
四、包装及贴标1.将所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倒入包装容器中,并平整均匀。
2.将包装容器盖好,确保密封,避免进入空气和湿气。
五、存储条件1.存放中药饮片的地方应干燥、通风、无异味、无害虫。
2.避免暴晒、潮湿、高温环境,防止中药饮片质量变化。
六、操作记录2.记录调剂的日期、操作员姓名等信息,以备查证。
七、质量控制1.每批中药饮片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物、变色等现象。
2.对每批中药饮片进行检测,包括质量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等,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3.对于一些易氧化和易挥发的中药饮片,在调剂操作之前,可以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
八、严格落实操作要求1.在调剂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2.注意操作的卫生条件,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3.必要时可以采取单独区域调剂,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药物基础。
同时,也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中医药临床的规范化管理和中药疗效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规程

一、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中药调剂常规一般可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
(一)审方执业中药师要对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审阅,包括书写规范及合理用药两大方面。
收方后执业药师必须认真审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各项内容的书写是否符规范,是否清晰。
审查处方药味、剂量、用法,有无字迹模糊不清,以及漏写剂量,重笔药名,特别要注意是否有一字之差药味的误笔,是否有并开药名和别名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收方计价,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核对,请处方医师确认。
调剂员不应擅自更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标注等。
如有临时缺药,应请处方医师改换并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对未按规定书写中药饮片,处方应由开方医师修正后再给予调剂。
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需延长有效期的,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急诊处方仅限当日有效。
审方时更应注意审核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超剂量用药、超疗程用药、服用方法有异、毒麻药违反规定使用等情况,应向患者说明,不予调配;除药物外,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特殊生理病理状态等因素,保障合理用药。
如妊娠妇女使用的处方中应避免妊娠禁忌药物的使用,如存在问题,不予调配;如因病情需要超常规使用的,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二)调配调配是按处方要求(如药味、剂量、炮制、煎法等)调配齐全药物并集于一处的操作过程。
调剂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进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不予调配,并告知审方人。
注意饮片的剂量、别名、并开药名、以及旁注和有无需临方炮制的药品等,经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调配时应选用经检验(强检)合格的戥秤,一方多剂的处方应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进行称量分配。
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为便于核对,要按处方药味所列的顺序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放一堆。
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如通草、灯心草等应先称,以免覆盖前药。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程序。
一、审方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
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
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
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
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
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
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一、收方、审方1、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剂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
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2、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
3、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1、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3、调配散装饮片时,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分戥时,三戥一平,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
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8、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
9、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
三、复核及包装1、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2、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籽药未捣等现象。
4、将先煎、后下、布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5、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或盖章包装。
四、发药1、首先根据处方核对号牌姓名,核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2、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给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