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真题回忆
2019心理学考研真题(5)

2019心理学考研真题(5)2019年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冲刺预测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A、理解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理解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水准(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部感觉5.()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B模式理论C特异化理论D行波理论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合()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个特点指的是注意的()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A典型事例B定义C言语讲解和概括D概念名称的组合1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特殊水平测验D成绩、技能测验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抽样误差D评分误差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水准,应采用()A积差相关B斯皮儿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二列相关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有的方式是()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个研究中,自变量是()A目标熟悉性B任务难度C前瞻性记忆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二、多项选择题21.F检验能够用于()A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判断连个方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总体C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2.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2019心理学考研真题(13)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进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进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差不多事实、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进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差不多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看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要紧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差不多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受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受(一)感受概述1、感受的含义2、感受的种类3、感受测量4、感受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受【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那么(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缘故六、经历(一)经历概述1、经历的含义2、经历的过程3、经历的种类4、经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受经历1、感受经历的含义2、感受经历的信息加工3、感受经历的特征(三)短时经历与工作经历1、短时经历的含义2、短时经历的信息加工3、短时经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经历的特征5、工作经历(四)长时经历1、长时经历的含义2、长时经历的信息加工3、长时经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经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妨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妨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差不多过程4、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妨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进展的差异1、智力进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进展的差异性3、妨碍智力进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妨碍人格形成与进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热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妨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妨碍进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进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差不多概念、要紧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发。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统考前真题汇总

、注意稳定性
、想象表象
、意志行动
、兴趣
、程序性知识
、性格特征
、离差智商
、趋避冲突
、激情
10分,共70分)
、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
、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阶段及其标志这些阶段的行为特征。
4分,共40分)
、实验的基本进程是
、从函数型实验到因素型实验
、从因素型实验到函数型实验
、因素实验和函数实验同时进行
、视情况而定,有时先作函数型实验,有时先作因素型实验
、一般地说
、温度反应比较快,冷觉反应比较慢
、痛觉反应比较快,触觉反应比较慢
、言语理解
、场依存性
、社会性动机
、晶体智力
10分,共70分)
、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试述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试述智力结构诸理论。
、试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组织原则。
、试述E?C?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看法。
、实验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记录了一只老鼠学会在听到蜂音器声音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R)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在哪些方
8分)
、根据你使用心理测验的体会,说明认识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特点的意
(8分)
)
、如果要你编制一个智力测验,试述编制过程 (9分)
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
2019心理学考研312统考真题勤思考研分析版

2019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分析-勤思考研勤思官宣!!!最新一年心理学统考312真题解析新鲜出炉!一份崭新的复习方向指南与复习建议!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真题情况:题目难度正常,主要考察点还是大家的背诵和记忆,但是也存在部分的题目需要自己学会扩展和延伸,对大家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要求。
下面由勤思考研的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2019心理学统考312的真题吧!看不懂?!跟着我来往下走!一、试卷结构二、参考书单补充说明:虽然某些科目的教材版本已经更新至新版,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旧版考过的知识点还是重复会考。
所以除了书上有这7本教材之外,还需要再加一本《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另外随着近些年自命题院校招生数量增多,对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的要求提高,进入心理学研究生的门槛也是逐步提高。
同学们除了需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给定的参考书,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以每个学科扩展学习1-2本教材。
这里老师根据历年考试经验总结给大家推荐几本。
三、试题分析首先,从最直观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各科分值来看,各科占比与去年相同:导论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发展和教育、统计和测量次之,实验心理学的比重最少,分值比例大约在10:7:5:8,与去年保持一致。
其次,分别从各个题型来看。
第一,选择题(单选+多选)中各科考察的知识点集中在中等难度和基础的知识点,例如感觉适应、表情、系列位置效应、动机类型;婴儿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生态系统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内隐联想测验、费希纳定律、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标准误的计算等等。
是不是觉得都很眼熟?但是也有个别选择题让一些同学感觉有些“超纲”,其实这些题从知识点上来说没有超纲,只是来源于教材的其他版本,例如修订版的普心、黑色封皮的发展等。
因此,这份热腾腾的真题给20考研的同学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一定要尽早的开始认真熟悉教材,注意知识的累积和重复。
亲爱的学员们要好好使用讲义,关于老师一再强调的重点一定要熟悉再熟悉,但是不依赖于讲义,自动自发的去进行相关知识的挖掘和拓展,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在考试时,别的同学觉得“偏”的题,能够被你轻松拿下,最后拉开分差。
201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一项研究想要了解当12个人(男女各半)挤在一部电梯里,是男性还是女性会感到更不舒服。
实验的自变量是( )A.被试性别B.被试人数C.电梯间的大小D.不舒服程度正确答案:A解析:该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的性别。
由于不是研究者能够操纵的变量,因此有时候性别、年龄等变量作为自变量时又叫准自变量。
2.用排除法控制额外变量的实验设计是( )A.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双盲实验设计D.多基线设计正确答案:C解析:排除法是将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额外变量排除掉,双盲实验设计就是在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
ABA设计和多基线设计是小样本研究中的一种设计方式;拉丁方设计是一种被试内设计,主要是为了平衡实验处理的顺序效应。
3.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 )A.简单反应时法则B.加法反应时法则C.减法反应时法则D.“开窗”反应时法则正确答案:C解析:在内隐联想测验的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的是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
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这是减法反应时,故答案为C。
4.依据费希纳定律制定的心理量表,采用的方法是( )A.数量估计法B.绝对阈限法C.差别阈限法D.信号检测法正确答案:C解析:费希纳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根据差别阈限法制作心理量表的逻辑和实验结果,提出了费希纳定律。
5.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以下表方式呈现,则击中率是( ) A.f1/(f1+f2)B.f1/(f1+f3)C.f1/(f2+f4)D.f1/(f3+f4)正确答案:A解析:击中率即正确报告信号的频率,其概率等于击中次数(f2)/信号出现总次数(f1+f2)。
考研华东师范大学347试题及解析

A. 简单发音阶段 B. 连续发音阶段 C. 学话萌芽阶段 D. 电报句阶段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电报句是 1.5~2 岁左右。
32.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以下不属于这四个系统的是( )
A. 微系统
B. 中系统
C. 内系统
D. 宏系统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A. 80
B.72
C. 36
D. 24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 中 公 考 研 参 考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的 是 方 差 分 析 中 自 由 度 的 计 算 。 dfAB a 1b 1 , dfw ab n 1 。ab=8,n=10,则总的被试数为 80。
31. 前言语阶段婴儿语···个阶段( )
2019 考研华东师范大学 347 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2 分,共 120 分)
1. 对同类刺···感觉( )
A. 差别感觉域限
B. 绝对感觉域限
C. 差别感受性
D. 绝对感受性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感觉测量的相关内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
要求。
20. 以下四种情况···的是( )
A. 通过调查或实验可以得知最终结果
B.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变量的精确数值
C. 某种结果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D. 在一定已知条件下必然出现某种结果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现象的概念。
21. 全概率公···计算( )
A. 多种条件下某事件的全概率
A. 额叶
B. 顶叶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题(1997--2006)!!

简答题答的其实不用过于详细,把该答的几个要点答出来就可以了。有些人认为做主观题就是名词解释写成简答,简答写成论述,那论述呢,写成论文?而且时间也是个问题,三个小时的时间其实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过分详细展开不是件好事,言简意赅也能体现的你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据我的经验,华东师范的心理考试,就这么写没什么问题。另外从简答题的内容可以看出它的可以出题的范围很广,需要比较宽的知识准备。
接着,各个题型具体怎么答。名词解释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这10个名词解释在认知和普心的2本书中都是有的。它既会考比较重要的,如程序性知识、元认知、注意、性格等,也会考些偏的,比如交往动机。也就是说类似的名词都会考到,这些名词2本书加起来至少有300个左右,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随机抽取的模式,300个选10。唯一能将所有分拿到的就是将这300个名词都记住,即使记不住也要理解,理解了也能大致的写出来。
4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5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6格式塔心理学如何把“场论”运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
论述(72分):
1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主要区别于关系
2问题解决的策略
3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4能力的个别差异性
5华生的“概念行为主义”与“方法论行为主义”及其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
华东师大考研题(1997--2006)
2006年华东师大心理学试题
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注意,2自上而下加工,3程序性知识,4需要,5言语,6元认知,7交往动机,8幻想,9深度知觉,10性格
简答:
1感觉性测量的方法。
2表象从感知到思维的重要作用。
3各情绪理论的主要区别。
4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统考前真题汇总

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含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一、简述下列各对概念(每小题3分,共30分)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表象和想象3、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5、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6、语言和言语7、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8、情绪和情感9、能力和智力10、个性和性格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1、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2、试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试述个性倾向性及其关系。
4、试述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5、试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
6、试述勒温的动力场理论。
、试述皮亚杰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7.【心理统计】一、名词解释(15分)1、众数(3分)2、标准化记分(3分)3、抽样分布(3分)4、回归线(3分)5、简单随机化设计(3分)二、问答题(15分)1、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前提是什么?(5分)2、在抽样调查中有哪些主要的抽样方法?(10分)三、计算题(20分)1、某大学调查3000名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结果表示赞成的有860人,表示反对的有1140人,不置可否的有1000人。
问这3种看法的人数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10分)[请注意试题末尾的提示]2、对13名男生和9名女生分别进行同一内容的心理测验,结果如下:(设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男生女生总分=901 总分=709平均分=69.31 平均分=78.78=1703.56离差平方和=1156.77 离差平方和方差=96.40 方差=212.94[提示]26.89 = 5.19*5.19t(.05,20)=2.086t(.01,20)=2.845F.05(8,12)=2.85F.01(8,12)=4.50x2.01-(2)=9.210x.05(2)=5.99【心理测量】一、简要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测量与测验2、标准化样组3、MMPI4、罗夏墨渍测验5、离差智商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1、一个测验应用于某一群体,其标准差是8.00,信度是0.64,假如应用于另一群体,其标准关是12.00,试用克莱公式计算信度,并对结果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