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三讲-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第三讲-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s >0
股东、债权人:股东面临最大风险,需要; 债权人在长期大量贷款或财务危机时 需要
k:资产专用性(风险程度);s:保障措施(风险贴水) 越是资产专用性k > 0,越有风险,因此价格就越高,除非得到某种保护措施s > 0
公司当事人专用性资产的求偿权是一种“状 态依存所有权”
I:公司总收入; wi:工人合同工资; r:债权人合同支付(本金与利息); P:公司最大可能收入; (x在0—X间均匀分布,其中X为企业最大可能的总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
在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推出的2003年最具影响力 的10大动向排行榜中,“公司治理丑闻”排名第二,获得 了14%的投票。而2003年12月底爆出的意大利乳业巨头 帕马拉特假账丑闻,在荷兰阿霍德公司假账、美洲航空公 司养老金丑闻、纽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高薪丑闻等一系列 丑闻事件中尤为引人注目。
讨论题
= 32.41% 终极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CF/V=4.61%/32.41%=0.14
剥夺问题:各国应对措施
• 揭开公司法人面纱; • 德国处理集团关联公司的关系; • 赋予集团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集团治理内边界、集团治理外边界?
集团治理内边界(控股公司) 集团治理外边界(参股公司)
公司 M
——剥夺问题
利用有限责任滥用法人资格; 忽视子公司雇员和股东利益; 回避债务; 规避法律
公司法人边界 —— 现金流权 公司治理边界 —— 控制权
如何进行剥夺:利用金字塔型结构
A
60%
B
55%
C
51%
D
终极控制人 中间公司 经营公司
• 现金流权:16.8% (60%×55%×51%=16.8%) • 控制权:51% (最小值51%) • 偏离程度:0.33

第三讲-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第三讲-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有限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 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
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具有的 最为重要的法律特征
交易、契约与治理结构的匹配
资产专用性程度(投资特点)
非专用
混合
பைடு நூலகம்
特质
交 偶然
市场治理


率 经常 (古典式合同)
三方治理 (新古典合同)
双方治理 (关 系
统一治理 合 同)
• 古典契约——市场治理: 适用于所有非标准化交易,纠纷可由法庭完美实施
• 新古典契约——三方治理: 由于偶尔的标准化交易无法弥补建立专门机构的成本,只能寻求第三方
性质:关系的持久性是有价值的,由此形成的“准租金”易遭攫取。
资产专用性的形成会使合约性质发生“根本转换”
“根本转换”: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 的垄断或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 会主义行为,使得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
准租金:专用性资产最优价值与次优价值之间的差额
(2)组织边界:公司科层组织 公司赖以运行和活动的基础
(3)法人边界:公司的人格特征 财产边界和组织边界的最终体现
• 公司的活动就是法人活动,公司的行为表现为法人行为 • 公司的边界体现为法人边界
公司边界与公司治理边界的区别
• 公司边界主要是从静态上以公司作为视角主体来判断它 的财产边界、组织边界和法人边界
弈中实现公司治理;
外部治理 (代理权竞争、(3)接管威胁、代理权争夺、财务结构
债务约束) (4)债务硬约束
防止“内部 人控制”
防止经理人 机会主义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8302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考核方式:笔试或论文先修课程: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管理学原理二、课程简介在企业改革实践的呼唤下,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从单一问题逐步向多学科交叉领域扩展,涉及管理、经济、法律、社会等诸多领域。

在此背景下,课程教学需掌握公司治理学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及新兴治理。

《公司治理》作为财经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Under the call of enterprise reform practice, the research fiel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a single problem to a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field, involving many fields, such as management, economy, law, society and so 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ourse teaching need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governance, external governance and emerging gover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financial school related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other economic cour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十八大后,各项改革和发展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全球市场夺取了强大的竞争力。

《公司治理》课件

《公司治理》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战略、监督公司运营、保障股东 权益等。
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通常由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董事组成,以 确保决策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 负责处理特定事务。
公司应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确保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遵守环保法规,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绿色供应链
公司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供应 商符合环保要求,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
型。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要点一
员工福利
公司应关注员工福利,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 员工的合法权益。
要点二
公益事业
公司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提升企业形象和品 牌价值。
国内公司治理实践
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董事会制度建设、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公司治理评价与改进
公司治理评价标准
介绍国内外通用的公司治理评价标准,如全球公司治理原则、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 。
公司治理改进措施
针对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如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内部 控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
公司治理与经济绩效
财务透明度
公司应保持财务透明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 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与互动,提升投资者信心和忠诚度。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预期学习成果 (能力) 教学方式 评分体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体现本课程的实务特色,课堂教学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 文研讨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考试(50%-60%);案例讨论、论文研讨课堂表现及考勤(50%-40%)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2.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 3.董事会与监事会:单层制还是双层制 4.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 5.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 6.证券市场与控制全配置:走向成熟

难点:





MPAcc 教育中心
1.公司治理内部治理结构的特征 2.公司治理的本质 3.董事会的作用 4.独立董事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 5.如何进行高管激励
教学内容 按章、节具体列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 (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基本要求 具体列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了解、理 解、掌握及应用等。
(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 征; (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






MPAcc 教育中心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MPAcc 学员 中文:公司治理 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 学分 2 学分
《公司治理》是会计专业硕士选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探讨公司治理实践 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 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

公司治理(第3版)课件:公司治理的基础

公司治理(第3版)课件:公司治理的基础

• 公司权力包括对权利占用、使用、收益 和处分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 其三权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权制衡; • 分解与制衡程度取决于公司所有权与经
营权的分离状况。
7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原因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指对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诸项权利 可以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分离出去,由他人享有,大多形成他物权,有时 形成租赁权、借用权等债权。
权力分解
公司治理结构
决策权
股东(大)会
公司权力
执行权
董事会
监督权
经理层
15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是委托人实施的机制,旨在调整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积极性,并对代理 人进行监督和控制。
决策机制
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决 策机构。董事会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 成功与否,董事的构成 则直接关系到董事会的 效率和效果。
利益冲突问题(延伸阅读2-6)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不同,会带来如下利益冲突:
冲突1
如何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冲突2
如何防止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冲突3
如何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延伸阅读2-5)的关系源自1102公司治理的界定
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意义2:
良好的公司 治理关系到 企业的生存 与成长
意义3:
良好的公司 治理可以改 善公司的声 誉和信誉
18
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指既能保证对管理层的控制和向股东说明责任,又能促 进企业发展和提升公司业绩的设计、机制和架构的组合。良好的公司治理 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负责、公正、透明等(延伸阅读2-7)。

(完整版)公司治理学 第三章 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完整版)公司治理学 第三章  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地位; 3.理解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掌握公司边界、
公司治理边界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4.熟悉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 5.明确一股一票和投票多数制度。
关键词
科层和契约 公司治理边界 公司治理机制
第一节 公司科层、市场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 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 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 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公司治理的 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 & 关键词 第一节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第三节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权力指数 复习思考题 案例讨论题 帕玛拉特VS安然:
欧美模式的失败?
第三章 公司治理: 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
1.了解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的关系; 2.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和当事人,以及公司的不同当事人
5.投资者希望在他们的投资中拥有流动性和多样性 的优势,以减少监控成本。
6.投资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需要设计一套机制 来保证投资者能够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信息。
7.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公司治理 的调节问题,使公司治理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
公司资产由所有者权益和责权人权利构成,这一会计恒等 式背后涉及方方面面的当事人,具体可分解为股东、责权人、 经营者、雇员、供应商、客户社区、政府等。除股东外公司当 事人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界定。
(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
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 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 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
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也可称为股东决定直接主导型模式。 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体现了主要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主

公司治理的原理与实现

公司治理的原理与实现

公司治理的原理与实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决策、监督和外部监管等全部过程的规则和实践,涉及生产、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所有方面。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保障公司利益最大化,维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公司治理的原理和实现。

一、原理1.1权责分离原则权责分离原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原则,其核心在于将公司治理的权责进行有效分离。

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权与责实则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

权则是指公司的所有权,是公司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而责则是指公司的所有人应承担的责任,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1.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指公司应对外公开其决策、管理和经营情况,使股东和投资者可以实时掌握公司的运作情况。

透明度可通过公司财务报表、年度报告、公司治理机制、业务方向等方面来实现。

1.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公司治理应本着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使公司生态不受任何一方的干扰。

公司董事会应当在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之间做出公正的决策。

二、实现2.1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企业治理要想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不仅要关注公司内部的治理,还要关注与外部的监管。

保证公司内部的制度实施,公司参与合规方面的创新发展,聘请第三方核查,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

2.2多元化董事会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需要一个高质量、高度有效的董事会。

因此,在董事会的构成上,不应该只有公司内部人员,而应有来自外部的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可以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意见,并帮助持续提升公司治理的质量。

2.3内部控制机制在企业治理中,内部控制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应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和方法,保证公司运营的正常和合规。

内部控制机制应包含决策管理、内部管理、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从而能够有效帮助公司规范运作和提高竞争力。

2.4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题
1.帕玛拉特与安然公司治理失败主要是由哪些原因 造成的 2.两公司治理的失败能否说明欧洲治理模式与美国 治理模式的失败? 3.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公司治理边界内生于资产专用性
公司
竞供 争应 者商
雇员
股东 (董事会)
债权人
经营者
政社 府区
公司治理边界:公司所有专用性资产当事人的行为集合 公司当事人在公司中专用性资产求偿权的纬度和半径所形成的范围 求偿权:具有专用性资产的公司当事人需要治理结构保护的权 利(因为专用性资产具有锁定或套牢的特征)
第三讲
(第二章 第二节)
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2)
——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学习目的、关键词


学习目的 了解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 掌握公司边界、公司治理边界的类型与主要内容 关键词 公司治理边界;公司治理机制
前言

公司治理是公司当事人以各自在公司中形成的专用性 资产为依据,相互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妥协体系:公司
k:资产专用性(风险程度);s:保障措施(风险贴水) 越是资产专用性k > 0,越有风险,因此价格就越高,除非得到某种保护措施s > 0
公司当事人专用性资产的求偿权是一种“状
态依存所有权”
I:公司总收入; wi:工人合同工资; r:债权人合同支付(本金与利息); P:公司最大可能收入; (x在0—X间均匀分布,其中X为企业最大可能的总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 于债权人)
剥夺问题:各国应对措施
• 揭开公司法人面纱; • 德国处理集团关联公司的关系; • 赋予集团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集团治理内边界、集团治理外边界?
集团治理内边界(控股公司)
集团治理外边界(参股公司)
公司 M
子公司a
公司 M
关联公司a
子公司b
子公司c 控制权
关联公司b
关联公司c 发言权
• 母公司决策意志延伸范围构成了母
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
(1)财产边界:法人财产(总资产=股东权益+负债) 公司的物质基础 (2)组织边界:公司科层组织 公司赖以运行和活动的基础 (3)法人边界:公司的人格特征 财产边界和组织边界的最终体现
公司的活动就是法人活动,公司的行为表现为法人行为 • 公司的边界体现为法人边界

公司边界与公司治理边界的区别
k:资产专用性(风险程度);s:保障措施(风险贴水) 越是资产专用性k > 0,越有风险,因此价格就越高,除非得到某种保护措施s > 0
治理结构:一种综合了资产专用性、保障措施和交易价格的制度安排
(二)公司的治理边界

公司治理边界内生于资产专用性 公司当事人由于各自在公司中的专用性资产具有锁 定或套牢的特征,由此产生各种求偿权的行为 各种行为博弈形成的均衡构成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 理安排
子公司的外延界限 • 它超越了母子公司的法人边界, 体 现了“说明责任”的范围
•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通过各种 契约而形成的关联关系。构成的外延界限。 •它确定了母公司在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中的 发言权的范围。体现了“有限责任”的范 围
二、网络经济中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司治理边界

信息时代的直接经济,减少公司治理中间环节 需求增长既减少供应方成本,又进一步加速需求增长。在 产业的迅速扩张中,信息通道较短中的治理边界随之扩张 正外部性表明,治理的边界和内容必须向合作和兼容方面 逼近 被预期成为标准的产品将会成为标准,预期成为重要的决 定公司治理边界的专用性资产 消费者同序偏好的专用性资产达到临界是关键 锁定和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以及搜索引擎(web)也被纳入 专用性资产中
防止“内部 人控制” 防止经理人 机会主义
本章结构
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 二、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 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体现形式
一、“有限责任”与集团公司的治理边 界



有限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 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 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具有的 最为重要的法律特征 但是,集团公司公司活动超越“有限责任范围”, 公司治理的边界大于公司法人边界
资产专用性程度(投资特点) 非专用
交 易 频 率
混 合
特 质
偶然 经常
市场治理 (古典式合同)
三方治理 (新古典合同) 双方治理 (关 系 统一治理 合 同)
• 古典契约——市场治理: 适用于所有非标准化交易,纠纷可由法庭完美实施 • 新古典契约——三方治理: 由于偶尔的标准化交易无法弥补建立专门机构的成本,只能寻求第三方 (仲裁机构、管制当局)来实施 • 关系契约 —— 双方治理、统一治理: (1)经常的低标准化交易双方具有长期交易的愿望,可以利用诸如抵押、互惠、 特许权等方式解决契约纠纷; (2)经常的高标准化交易将契约双方各自独立的所有权统一,一体化为一家企业;

公司边界主要是从静态上以公司作为视角主体来判断它 的财产边界、组织边界和法人边界
• 公司治理边界是公司所有专用性资产当事人的行为集合
本章结构
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 二、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 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体现形式
(一)资产专用性
专用性资产:
概念: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入(实物资产、人力 资本)。 内容: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专项资产 专用性 性质:关系的持久性是有价值的,由此形成的“准租金”易遭攫取。
是否具有资产专用性决定哪种公司当事人(利 益相关者)需要求偿权(治理结构的保护)
把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的付出,看作是与公司之间的一种交易或契约, 根据资产专用性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保障措施和交易价格
供应商:只要求涨价、分期付款、抵押即可; 客户:有诸如品牌、担保仲裁及相关法律保护; 社区:信息获取方面需要;社区设施利用无须 k=0 利益 相关者 k>0 s>0 股东、债权人:股东面临最大风险,需要; 债权人在长期大量贷款或财务危机时 需要 s=0 工人:一般工人无须;特殊工人需要 经营者:无专用投资者无需;专用投资者需要
契约与治理结构选择
人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交易 契约 环境(交易频率、不确定性) 关系契约 特征(资产专用性) 古典契约 —市场治理(市场)
双方治理(混合) 统一治理(企业)
A 古典契约 —市场治理(市场)
k=0 交易 k>0 s>0 C 关系契约—统一治理(企业) s=0 B 关系契约—双方治理(混合)
治理的主体与客体、边界与范围、机制与功能、结构 与形式的等因素 当事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其博弈均衡是游离于当事 人之外的制度框架;边界和范围取决于公司专用性资 产的分布状态;机制和结构则是互为因果的内生性变 量。

本章结构
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 二、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 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体现形式
• 公司自身的行为往往忽视法人边界 终极股东利用控制权损害小股东利益 ——剥夺问题 利用有限责任滥用法人资格; 忽视子公司雇员和股东利益; 回避债务; 规避法律
公司法人边界 —— 现金流权 公司治理边界 —— 控制权
如何进行剥夺:利用金字塔型结构
A
60%
终极控制人
B
55%
• 现金流权:16.8% (60%×55%×51%=16.8%) • 控制权:51% (最小值51%) • 偏离程度:0.33 关联交易: D从A处高价采购原材料,转移10万元
资产专用性的形成会使合约性质发生“根本转换” “根本转换”: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 的垄断或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 会主义行为,使得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
准租金:专用性资产最优价值与次优价值之间的差额
交易、契约与治理结构的匹配
• I﹥ wi + r:股东利益得到保障,股东是所有者 • wi ﹤ I ﹤ wi + r:员工和经理的利益得到保证,债权人收入无法 保证,债权人应当成为所有者 • I﹤ wi:员工应当成为所有者
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内容
公司
竞供 争应 者商
雇员
股东 (董事会)
债权人
经营者
政社 府区
内部治理 (1)主要当事人组成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制衡关系; (董事会机制) (2)董事与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与其他当事人的博 弈中实现公司治理; 外部治理 (3)接管威胁、代理权争夺、财务结构 (代理权竞争、 债务约束) (4)债务硬约束
复习思考题:

如何理解资产专用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交易、契约与治理结构的匹配? 公司治理边界有哪几种形式?
【案例讨论题】 帕玛拉特V.S.安然:欧美模式 的失败? (P52)


帕玛拉特与安然都通过假账手段使大量资产流失,但两者 在财务报表上的造假是截然不同的,安然的虚拟交易体现 在负债部分,而帕玛拉特则是资产项目下的一个实体资产 的消失。 在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推出的2003年最具影响力 的10大动向排行榜中,“公司治理丑闻”排名第二,获得 了14%的投票。而2003年12月底爆出的意大利乳业巨头 帕马拉特假账丑闻,在荷兰阿霍德公司假账、美洲航空公 司养老金丑闻、纽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高薪丑闻等一系列 丑闻事件中尤为引人注目。
企业集团与公司治理边界
控股股东 股东 股东 股东
参股子公司 A公司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直 接 或 间 接 参 股 , 控 制 董 事 会
控股子公司 A公司
董事会
B公司
经理
A公司
绝 对 、 相 对 控 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