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时的识字笔画;2. 熟练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语,并能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3. 能够朗读课文,并模仿朗读;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1. 生字、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 朗读语文课文。

教学难点1. 能够较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2. 能够较为流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老师先拿出一本《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介绍本册书的名称和你们已经学过的内容。

2. 让学生开启课本到第二单元,并让学生猜测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新课1. 让学生打开课本,给他们一些时间了解生字的笔画和意思。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和语文内容。

3. 让学生跟读教师读音,再分组练朗读。

拓展练1. 分组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部分内容。

2. 请学生自己动手写几个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同时讲解字形和书写方法。

3. 让学生互相检查朗读和书写内容的正确性,并进行讲解。

课堂作业1. 按照要求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作业。

2. 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和分享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和练习,才能表现出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桑叶(sān sānɡ) 一场雨(chánɡ chǎnɡ) 了不起(le liǎo)
比一比,再组词。
季( ) 从( ) 毛( ) 处( )
李( ) 丛( ) 手( ) 外( )
按要求填空)
1、填量词:
一( )鱼塘 一( )石桥
2、补充完整:
一片( ) 一道( )
3、照样子写一写:
青 情 (心情)
哥 ( )
课时教学笔记
课题
复习二单元
内容
复习
课型
复习
教学
目标
1.复习巩固二单元学习过的字词,查缺补漏,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
关键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 )喜暖在南方,( )耐寒守边疆。( )( )活化石,( )开花满院香。
把句子补充完整。
秋天到啊秋天到,山野变得更漂亮。
_________拍红小手掌,_________穿上紫衣裳。
大豆肚子___________,苹果穿上___________。
板书
设计
二单元
一()鱼塘 一()稻田 一()石桥
一()海鸥 一()帆船 一()翠竹
欢 吹(吹牛)
礼 ( )
4、照样子写词语:
喜洋洋 ____________
许许多多____________
秋天到
秋天到啊秋天到,山野变得更漂亮。
枫叶拍红小手掌,葡萄穿上紫衣裳。
石榴笑得露门牙,玉米棒子喷喷香。
河里鸭子白胖胖,圈里小猪肥又壮。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二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 学 时 间
第2课时
2017年 月 日
总 节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难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1.抄写生字两遍。
2.读一读,再抄写。
重阳劳动需要笑着说
中午制造还要接着说
比一比,再组词。
木()马()广()功()
米()妈()厂()加()
4、照样字写词语。
普通普普通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二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教 学 时 间
第 1 课时
2017年 月 日
总 节
教学
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匹、纹”等8个生字。
2.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点指导“恋、像、求”字的笔画。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写生字。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向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

【核心素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A. 会认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易错音:曾 (céng)经泥泞(nìng)荆(jīng)棘(jí) 花瓣(bàn)B.会写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C. 多音字①“曾”(zēng)姓曾曾孙——(céng)曾经未曾②“背”(bēi)背包背着——(bèi)背后背影③“蒙”(méng)启蒙蒙难——(mēng)发蒙蒙对——(měng)蒙古族C.理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现。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2)《千人糕》A.会认糕特嘛买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的确应易错音:的(dí)确应(yīng)该甘蔗(zhè)2.会写B.会写字(9个)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C. 课文理解: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米糕是由大米磨成粉再加入糖制成的。

大米是用农民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等。

糖是用农民种出来的甘蔗、甜菜榨汁,再用火熬成的。

米糕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包装、送货、销售等过程。

)(3)《一匹出色的马》A. 易错音郊(jiāo)外泛舟(fàn)葱(cōng)绿奇异(yì)B. 多音字舍(shě)舍弃恋恋不舍(shè) 宿舍校舍散(sàn)散心散步(sǎn)散文散漫C. 《一匹出色的马》, 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 课文:选择适合年级的课文,包括故事、诗歌等形式,涵盖单元主题- 词汇:选择与课文相关的生词和重点词汇,进行研究和巩固-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通过课堂活动和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问题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2. 课文导读: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3.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第二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的课文内容和研究重点2. 词汇研究:介绍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词义解释和记忆练3. 语言表达: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生词汇编写小短文或对话4. 分享和展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第三课时1. 导入: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复前两节课的研究内容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注重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指导3.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4. 语言表达: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第四课时1. 复:回顾前几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2. 课文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3. 语言表达:设计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4. 总结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并进行评价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教学资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图片、问题、游戏等引导学生兴趣的辅助教学资源- 课文相关的练题、作文题等评价学生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 教室内部的布置和准备- 学生的座位和教学用具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组织方式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电子备课平台授课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授课时间:xx任课教师:xx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研究第一、二诗节,领悟XXX精神。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方法:1.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3.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4.生字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黑板、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1.板书“XXX”,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1.抽生分节朗读,师生相机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2.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3.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

(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4.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1.过渡:XXX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抽生分节朗读。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四、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五、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第一和第二节诗歌。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以评导读的形式,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朗读诗歌中的“寻找”和“你在哪里”,以体会其中急切的心情和强烈的语气。

接着,学生将自由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品读、感悟第二节诗歌。

最后,学生将通过背诵和朗读诗歌,研究XXX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古诗两首》、《小青蛙》、《猜字谜》。

2. 第二单元:《传统节日》、《古诗两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匹出色的马》。

3. 第三单元:《神州谣》、《传统节日》、《画杨桃》、《记一记,做一做》。

4. 第四单元:《蜜蜂》、《寓言两则》、《画杨桃》、《小柳树和小枣树》。

5. 第五单元:《古诗两首》、《荷叶母亲》、《小毛虫》、《寓言两则》。

6. 第六单元:《雷雨》、《大象的耳朵》、《小猴子下山》、《小熊住山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书写课题,突出重点。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3. 结构:清晰展示课文的段落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2)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3)雷锋叔叔的事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

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动人事迹,二是让学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作者以问答的形式,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诗歌要熟读成诵,因此本导学案的设计加强朗读部分,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叔叔的足迹。

教学目标: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3. 2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教师: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到小鹿、泉水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

在我3.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1((2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2.1((23.指名逐节朗读,并说说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1.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四、总结,拓展。

1.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强调朗读,以“读”贯穿全文。

本文是一首诗,语言简炼,内容也是比较清楚明白,因此古话说:读中感悟。

并不需要过多的琐碎分析。

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到了雷锋的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卡片2.足迹叔叔泥泞冒着雷锋需要探究交流。

二、精读课文, 1.2.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3. )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1(板书:雷锋小溪边2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节诗))))))))))).)))))))))②出示第2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

(板书:小路旁4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

(从“露珠”联④齐读第4(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雷锋叔叔时③齐读第5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三、学唱歌曲,拓展延伸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2.。

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文最后两行诗句有两层含义。

表层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他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

对于这层含义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抓住“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年迈的大娘”两个场景朗读感悟,体会雷锋叔叔的伟大精神;深层含义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从中受到教育。

6.千人糕教学设计: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

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

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

2.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发现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2. 课时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

2.板书课文题目。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检查1(2)开火车认读生字。

((34.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2(3.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四、总结,拓展。

1.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导入题3时采用了层层揭示的方法。

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

发现和思考生活。

进而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 导入新课。

3. 二、精读课文。

)爸爸说的(1(2(3)文章通过米糕的制作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想一想: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制作过程?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所谓精神价值,即通过学习文章让学生明白文章所要讲述的道理,在他们的脑中建立起一种价值观,指导他们将这种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中去。

我们想要孩子学到更多文化知识,但我们更注重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本课讲述了爸爸给妹妹一条柳枝当马骑的小故事,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天性。

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外,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让他们说说自己发现的玩具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观察生活,同事启发学生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会成长,学会独立,不能一味地依赖父母。

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发、看、还、舍、长、给、奔”。

2.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难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2.课前准备:1.(教师)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板书课文题目。

揭示课题,3.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4.(1)开火车认读生字。

2(5.6.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1)))))))))).)))))))))(2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3.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学习内布置作业。

2. 教学反思:去寻找问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的答案,比如记生字词时,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做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记住生字词,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解决问题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

进而培养他们思考问题、愉悦。

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导入新课。

3. 二、精读课文。

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妹妹)妹妹开始时求妈妈和爸爸抱她,后来高兴地骑上“马”(1?2()通过学习文章,你学到些什么 3(2.回忆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本可以自己解决,而我们却总指望父母帮忙?我们今后要怎么做?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2.想一想: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想到些什么?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次读文,可以带着问题读文,整体感知全文。

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读书方法,还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书,自觉与文本对话,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动笔圈画的习惯,渗透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情被点燃,从而明白“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词,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养2.3.4.5.教学重点:认识1.112.积累词汇3.4.)))))))))).)))))))))课前准备:1.查找搜索一些职业名称和日常用的谚语(学生2.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1.谈话引入:(12((34(2..34..56.根据“职业”这个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1.(1(2(34(.2(1(2(3(4)在词典的帮)))))))))).)))))))))1.1((2.2(1(2.3第二课时(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一、日积月累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三则谚语中的生字词。

(1)学生正确朗读三则谚语,同桌互读。

(2)指导学生理解每则谚语的意思,并指导用法。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谚语,并解释大致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词。

(1)你能发现文中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吗?如“踮”、“栽”、“疲”、“眨”、“枝”,看看他们的(2)辨别相近字踮/惦栽/裁/载疲/破/坡/2..(13(24.(1)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的?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2.5(1)你还看过哪些赞美老师的诗歌?找出来分享一下。

(2)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歌作品,并试着课下给自己的老师写一首小诗歌。

)))))))))).)))))))))三、写话1.1((22.教师展示课件上准备的几段描写人物的范文,给学生讲解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

如重点写他面部的突出特点,可以使用比3.4.布置一个小作文,让学生课下写一段描写自己身边好朋友的小作文,包括长什么样子,在一起时经常做得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