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雨霖铃人教版必修四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

(柳憔永悴)。
(柳永)
• 柳永(约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 名三变,字耆卿。排行 第七,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其 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 妓生活,尤其长于抒写 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 词,铺叙刻画,情景交 融,语言通俗,音律谐 婉,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歌柳词”,对宋词的发 展有一定的影响。有 《乐章集》。
1
目标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 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如果一个人 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 置,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 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这 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 现课堂纪律问题。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 不远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 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 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都站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事实上,在高效教师的课堂里,没人 能确定这位老师接下来会走到什么位置。 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自己的老师在教室内 不停地走动,他们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教师 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走动每次巡视他 都会有特定的目的,只不过教师走动的十 分频繁且经过了深思熟虑,因此学生猜测
都站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事实上,在高效教师的课堂里,没人 能确定这位老师接下来会走到什么位置。 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自己的老师在教室内 不停地走动,他们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教师 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走动每次巡视他 都会有特定的目的,只不过教师走动的十 分频繁且经过了深思熟虑,因此学生猜测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忧愁悲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 寒蝉一片愁。(卢挚《沉 醉东风》)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堂1-精选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堂1-精选ppt课件
衣带渐宽弱终水不三悔,千为,伊只消取得一人瓢憔;悴。 (“便柳纵永)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知音少,弦断有谁知
雨霖铃 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迁 蜀,入斜谷,时霖雨连日,栈道中 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作此曲
这个词牌多是表现离别相思的,所 以词调往往及其哀怨
这首《雨霖铃》 只有词牌而没有 题目,你为它取 个题目 ?
欢迎各位同仁莅临指导!
柳永
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 “凡有井水处都唱柳永词”
——
雨 霖 铃


学习目标
◎品鉴意象 ◎体味情感 ◎掌握表现手法
• 整体感知:
•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
圈画出词中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 的一句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哀婉,伤心,凄凉
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 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
研读下片
思念是一种说不 出口的痛 !
• 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 永的心声呢?为什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涯节路昨!。夜”西直风抒凋胸碧臆树(,,晏酣独殊畅上《淋蝶高恋漓楼花,》望) 尽天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却晓在众风灯里残火寻月阑他。借珊千”景处百抒。度(情,辛,蓦弃然渲疾回染《首愁青,玉苦那案•人元 “夕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研读词上片 圈出诗歌中的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 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凄凉、沉寂 虚实结合 寓情于景
情语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诗句中“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态 苦楚,无奈
◎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 吗?为什么?
牵手,心情愉悦,情境不符;握手,程度不够

人教版必修4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89张ppt)课件(共89张PPT)

人教版必修4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89张ppt)课件(共89张PPT)
柳 永
雨 霖 铃
教学目标
• 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 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 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 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凡是有井水的地方/都能映照出你
词的清辉/你注定一生要与词结缘/自 从你的精雕细刻/柳词便成为一种风
行/你莺莺燕燕风风雨雨的人生/不就
是你用心血和才情铺叙的/慢词长调 吗
永一生,不同于叱咤风云的 战将,他生活在月白风清的 北宋;也不同于纵横捭阖的 政客,他被宋真宗皇帝钦定 为“词人”。但柳永的人 生却能折射出一种品格叫 坚忍,一种情怀叫同情。柳 永是一个值得人同情更值 得人崇敬的伟大词人

他年少多才,但又为才所累。因一首
《鹤冲天》,被真宗皇帝斩断了仕途之路,
赶进了酒肆歌楼之中,“未遂风云便,争不 恣狂荡”,他应有许多的痛苦,更应有许 多的沮丧,但他更有许多的自信和自尊。 他坚信自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于是他走进了民间,投身于文学艺术,歌 咏情感,抒写离愁,开拓意境,变革词风,成 为我国词坛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人们常 说,痛苦出诗人,逆境出人才。柳永的遭 遇和他在词坛上取得的成就,也充分证明 了这一点。 运用方向同情、坚韧、追求、执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根据画面来背诵本词
赏析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 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 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作者 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 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 凄婉动人。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柳永这首《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就迥然相异。

从前人们喜欢用“婉约”和“豪放”两个词来区别它们的风格。

南来人的笔记《吹剑录》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吏中有一个善唱歌的人。

有一天苏轼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啊?”那人回答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就不同了,须得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拍板来唱‘大江东去’。

”他这一席话惹得苏轼哈哈大笑起来。

柳永这首《雨霖铃》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它的特点。

它反映了作者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的真挚感情。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天”来看,作者告别的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

作者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指秋季鸣叫的蝉。

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的,但借别的人心情不好。

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

“长亭”是古代修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所。

“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

俗话说:一雨成秋。

阵雨使秋意更浓。

天色不早了。

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有特征性的,它使作品既不致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托凄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入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2.4《柳永词两首》--《雨霖铃》6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2.4《柳永词两首》--《雨霖铃》6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4)
(杜甫《登高》)
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曹植)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 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 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 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 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 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
直接抒情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
1、请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感情的句子,并概 括词中感情。
雨霖铃
柳永
解题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 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 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 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 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 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 已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唐 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 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 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 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 思。 象征:离愁别恨
元 卢挚《沉醉东风》:“冷清 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
唐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 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 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王褒《送别裴仪同》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从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 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 ),而且渲染一种悲苦凄凉的气氛,写 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雨霖铃》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雨霖铃》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导语】古诗词是语⽂课程⾥最重要的考试题⽬,同学们要重视起来,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必背古诗词《⾬霖铃》的原⽂、译⽂、注释和赏析,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

执⼿相看泪眼,竟⽆语凝噎。

念去去,千⾥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 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急促,⾯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阵急⾬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已催着出发。

握着⼿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相对,千⾔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这⼀程⼜⼀程,千⾥迢迢,⼀⽚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望⽆边。

⾃古以来多情的⼈最伤⼼的是离别,更何况⼜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了。

这⼀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不在⼀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能和谁⼀同欣赏呢? 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修建⼀座长亭供⾏⼈休息,⼜称“⼗⾥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送别的地⽅。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急猛的阵⾬。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代指北宋的⾸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

⑥⽆绪:没有情绪。

⑦兰⾈:古代传说鲁班曾刻⽊兰树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做对船的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

楚天:指南⽅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原文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画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皱雨过后,风景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 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域啊。这 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 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⑤夸。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 诗作词,称赞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画出 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 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特殊的艺术个性,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轶 闻 典 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但好作艳词,仁宗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 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 ‘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后有人向仁宗推举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导入新课:
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

(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

(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

(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

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

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
6.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
7.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
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8.课外练笔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体裁不限,也可填词作诗。

②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