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人物事迹材料_描写作文
以老王的视角写杨绛先生的作文

以老王的视角写杨绛先生的作文我是老王,一个拉车的,在这世上讨生活。
要说这杨绛先生啊,那可是个顶好的人。
我第一次见杨先生,就觉得她和那些个趾高气昂的主顾不一样。
她瘦瘦小小的,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那笑啊,就像冬天里的暖阳,照得人心里舒坦。
她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从不拿腔拿调,问我价钱的时候,也是客客气气的,就像在跟自家亲戚商量事儿似的。
我给好多人家送过冰,那些人啊,总是嫌我送得慢,或者挑三拣四的。
可杨先生不会,每次我把冰送到她家,她总是忙不迭地出来迎我,怕我累着似的。
她还会多给我几个子儿,说是辛苦钱。
我这心里啊,暖乎乎的,觉得杨先生真是个善良的人。
还记得那次我送她丈夫去医院,她也是一脸的焦急,可还不忘安慰我,让我慢着点,别出危险。
在医院里,我看到她忙前忙后的,照顾着丈夫,那细心的模样真让人敬佩。
她虽然是个有学问的人,但是一点都没有架子,对我这个拉车的也是平等相待。
我生病的时候,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可杨先生知道后,还专门来看我,给我带了好些东西。
她坐在我那破床边,就像一个下凡的仙女到了我这破窝棚里。
她的眼神里满是关切,还嘱咐我要好好养病。
我当时就想啊,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我不过是一个卑微的车夫,她却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
杨先生住的地方不大,东西也都简简单单的,但是她家里总是充满了书的香气。
每次去,我都能感觉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她自己呢,总是沉浸在书里,有时候我送东西过去,都不忍心打扰她。
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我知道杨先生肚子里装着很多学问,那些学问没有让她变得冷漠高傲,反而让她更加慈悲和善良。
后来啊,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难,身体也越来越差。
可是杨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却越来越高大。
她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这黑暗的生活里,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温暖。
她这样的好人,在这世上可不多见喽,我老王这一辈子能认识她,也算是值当了。
杨绛的人物事迹材料

杨绛的⼈物事迹材料杨绛的⼈物事迹材料 在⽣活、⼯作和学习中,⼤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推动⼯作,对⼯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材料。
事迹材料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编整理的杨绛的⼈物事迹材料,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杨绛的⼈物事迹材料1 杨绛,1911年7⽉17⽇⽣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锡⼈,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70多万册。
杨绛93岁出版散⽂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集《⾛到⼈⽣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集》⼋卷。
⾃在的⼤家,最才的⼥⼦ 杨家世居⽆锡,是当地⼀个有名的知识分⼦家庭。
杨绛的⽗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律师,做过浙江省⾼等审判厅厅长。
⾟亥⾰命前⼣,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17⽇,杨绛在北京出⽣,⽗亲为她取名季康,⼩名阿季。
杨绛是苏州振华⼥学校的毕业⽣,振华⼥学校是江苏省苏州⼗中的前⾝,1939年苏州沦陷期间,振华搬迁到上海,杨绛担任了振华校长。
1928年,杨绛⼗七岁,她⼀⼼⼀意要报考清华⼤学外⽂系,奈何清华在南⽅没有招收⼥⽣的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学。
求学时⽼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学,她很快就奠定了⾃⼰才⼥的地位:中英⽂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东吴⼤学1928年英⽂级史、1929年中⽂级史,都由她“操⼑”。
她还喜欢⾳乐,能弹⽉琴,善吹箫,⼯昆曲。
⼤学期间,⾃修法⽂,拜⼀位⽐利时的夫⼈为师,学了⼀⼝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
求学清华时,⼀贯爱好⽂学的杨绛开始⾃⼰创作,备受任课教师朱⾃清的欣赏,她的第⼀篇散⽂《收脚印》跟第⼀篇⼩说《璐璐,不⽤愁!》都是被他推荐⾄《⼤公报·⽂艺副刊》上发表。
我最敬佩的人杨绛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杨绛作文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熠熠生辉,杨绛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我对她呀,那可是打心底里敬佩。
杨绛先生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文雅劲儿。
我第一次知道她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名字背后肯定藏着很多故事。
果不其然啊!她就像一本厚厚的、充满智慧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
你看她的爱情故事,那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童话。
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就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香。
他们俩啊,在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年代里,互相陪伴,互相欣赏。
钱钟书先生在生活上有些“笨笨的”,据说分不清左右脚的鞋子,可是杨绛先生从来没有抱怨过,就那样温柔地照顾着他。
而钱钟书先生呢,对杨绛也是满心的爱意和敬重。
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面,我一想象就觉得特别美好,就像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互相依偎着取暖。
而且啊,杨绛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风雨,但她总是那么从容淡定。
无论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还是在各种运动中的磨难,她都像一棵坚强的大树,稳稳地站在那里。
她不会被困难打倒,反而在困境中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
我就想啊,要是我遇到那些事情,估计早就哭天抢地,不知所措了。
可她呢,就那么优雅地应对着一切,就像一位武林高手,任何招式到她面前都能被轻松化解。
她还是一个特别谦逊的人。
你想啊,她那么有才华,有那么多的著作,可她从来没有炫耀过自己。
她就默默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写文章、做学问,就像一个在自己花园里辛勤劳作的园丁,不为了别人的夸赞,只是因为自己热爱这片土地。
我敬佩杨绛先生,敬佩她的爱情、她的才华、她面对生活的态度。
她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能有她的一点点智慧和从容,那我的生活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想,我会一直把她当作我心中的榜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
杨绛作文写人

杨绛作文写人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这是杨绛先生说的话呀。
嘿,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书,我就好奇地拿起来翻了翻。
那时候图书馆里特别安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子上,就好像给书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我坐在那里,开始读起了杨绛先生的故事。
哇,原来她的人生那么精彩呀!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真的好让人羡慕呢。
我就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想,杨绛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正想着呢,旁边来了个小姐姐,她也拿起了一本杨绛先生的书。
她轻轻地对我说:“你也喜欢杨绛呀?”我兴奋地点点头说:“对啊对啊,她好厉害呢!”我们俩就开始聊起了杨绛先生,聊她的作品,聊她的人生。
小姐姐说:“杨绛先生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好多人的路。
”我深有同感地说:“可不是嘛,她的文字那么温暖,让人读了心里特别舒服。
”
在那个安静的图书馆里,我和小姐姐就因为杨绛先生而有了一场特别的交流。
我们好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了杨绛先生的世界里。
那感觉,就好像我们也跟着杨绛先生一起经历了那些岁月,一起感受了那些情感。
杨绛先生,她用自己的笔,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智慧和温暖。
她不就像一盏明灯吗?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
我想,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吧!我以后也要多读她的书,从她的文字里汲取更多的力量。
弱德的作文素材

弱德的作文素材《弱德之美:那些触动心灵的素材》素材一《杨绛:在动荡岁月里坚守弱德》杨绛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弱德之美。
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知识分子随时可能被批判被打倒。
杨绛被下放到干校劳动,她没有激烈反抗,没有怨天尤人。
就像我曾经见过的一个老人,他在生活中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对待,工作时被人排挤,被迫做很多额外又苦力的活儿,但他默默承受。
杨绛先生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打扫厕所等脏活累活,她却认认真真打扫,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那里看书学习。
她没有因为外界的恶劣环境而变得消沉或者愤怒以对。
她就像一棵在风中默默挺立的树,虽经历风雨,但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安宁和善良。
在当时的情况下,动手打人或者恶意报复他人或许是很容易宣泄情绪的途径,但她没有这样,她是用一种宽容大度的态度忍受着一切。
对于她来说,弱德不是软弱,而是在那时恶劣环境下以温柔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素材二《沈从文的边缘化与弱德坚守》沈从文先生也有着体现弱德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评判标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沈从文的文学风格突然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他从文学舞台的中心被逐渐边缘化。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学校参加绘画比赛,明明自己的风格很独特,但是不符合当时老师所提倡的所谓潮流画法,结果被忽视。
沈从文也是这样,他没有去迎合,没有去争辩大喊自己的文学理念才是对的。
他默默地转向了文物研究。
他在故宫的红墙内,和那些古老的文物打着交道。
他不抱怨自己的文学遭遇冷遇。
他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就像是平静的湖水,不管外界如何扔石块也惊不起他内心的怒涛。
他安于自己的新角色,在文物研究领域投入大量心血。
在这里,他的弱德体现为远离喧嚣,用自己的方式在边缘处默默发光发热。
素材三《诗人食指的弱德:困境中的坚持与接纳》诗人食指身处特殊时期,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他遭受误解、批判,被送进精神病院。
但他没有被打倒。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创业者,创业失败负债累累,周围还有很多人冷嘲热讽,说他是自不量力。
老杨作文写杨绛

老杨作文写杨绛
老杨的作文本上,今天写的是杨绛。
我看到了,老杨的眼睛里,全是杨绛。
她好像很古老的东西,老杨说,她活了一百多岁,比我爸爸还老。
我小时候,爸爸总扶着我看月亮,说月亮又圆又大,像一颗大白杨果。
老杨说,杨绛也写月亮,她叫月亮“月亮姐姐”。
杨绛是一个作家,老杨说,她写了很多书,我还没有看过。
当然我以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里,杨绛正坐在书桌旁,像在很努力认真思索,像在思念。
我爸爸说,杨绛和先生一起,写了好多故事,像童话一样。
老杨还说,杨绛很勇敢的,她的人生有过很多困难,但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像一颗小种子,最后长成了一棵大树。
我也想将来成为一棵大树,像杨绛一样,开满美丽的花朵,结出甜香的果实。
我盯着远处老杨的作文本,上面写着杨绛的故事,这些故事,像一颗颗星星,闪闪发光。
我想,我也要写一篇作文,写关于杨绛,写她的故事,写她的勇敢和美丽。
杨绛事迹作文素材

杨绛事迹作文素材《杨绛先生:坚韧与睿智的传奇》杨绛先生,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啊!一提起她,我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她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戏。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那叫一个甜啊!两人一起读书、一起搞学问,互相支持,简直就是爱情的典范。
这可不是那些腻歪歪的偶像剧能比的。
杨绛先生自己也是个大学问家呢!她的作品,那真是字字珠玑啊。
读她的书,就像是在和一个智慧的长者聊天。
她用简单却深刻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感悟。
她可不像有些学者那样故作高深,她的文字接地气,我们都能看得懂。
她经历过好多困难呢,可是却从不抱怨。
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点真的太让人佩服了!要是换了我,可能早就哭天抢地,怨天尤人了。
杨绛先生还是个非常乐观的人。
不管遇到什么坏事,她都能找到好的一面。
她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小太阳,照亮了身边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她的一个小故事,说她在困难时期,还能苦中作乐,和家人一起玩游戏,找乐子。
这种精神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杨绛先生学习,学习她的坚韧不拔,学习她的乐观向上,学习她的知识渊博。
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她那样的高度,但至少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呀!杨绛先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每当我觉得生活好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想杨绛先生,然后告诉自己:“嘿,人家那么难都过来了,你这点小困难算什么呀!”总之,杨绛先生的事迹就是一个超级丰富的作文素材宝库。
从她身上,我们能学到好多好多东西。
她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不管生活怎么折腾我们,我们都要坚强、乐观、充满智慧地面对。
让我们一起向杨绛先生致敬,也向她好好学习吧!。
关于杨绛的作文

关于杨绛的作文杨绛,一个永远年轻的作家。
杨绛,这个名字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陌生,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学者。
她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她的一生中,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和学者。
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5年出生在南京,是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妻子。
她的文学才华早在年轻时就展露无遗,早年间即以《寄小读者》等文学作品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我们仨》、《洗澡》等作品最为著名。
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作为作家的身份,杨绛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和学者。
她曾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经典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为中国读者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她的翻译作品以其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为中国文学界的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她还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杨绛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而又充满故事。
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成就让人敬佩,她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更是让人感动。
她以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书写了自己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
她的作品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杨绛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作家,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她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作品和人生态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绛的人物事迹材料
杨绛,钱钟书夫人,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20xx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杨绛人物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杨绛人物简介杨绛是杨荫杭之女,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20xx 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人结成夫妇。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斯》、《堂·吉诃德》,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
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1978年《堂吉1/ 5
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
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八十年代以后的杨绛,没有再将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尔的写写散文,杂文,回忆短文一类的。
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大白话中显现出的智慧,至今还被喜爱她的读者津津乐道。
90年代后因为先生钱钟书和钱媛相继生病去世,杨绛基本停止了各种工作。
在父女两人相继去世后,她更是隐入深居。
一直到她92岁高龄之时,才重新提笔,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写于1984年的作品《老王》被选为初(高)中教材。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
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
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20xx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20xx年5月27日,杨绛先生遗体在京火化。
上午9时许,从北京协和医院起灵,前往八宝山。
遵照杨绛先生遗嘱,丧事从简。
“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
杨绛的主要作品 1.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回忆我的父亲》《记钱钟书与〈围城〉》《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怀念陈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纪事》、《我们仨》、《我在启明
上学》、《走到人生边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1.
2/ 5
2.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老
王》《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我们仨》
3.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
4.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
5.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杨绛人物评价钱锺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
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杨先生的)这些散文是我上中国当代文学史课时必讲的篇目。
我常对学生们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面对宿命更具一种从容、旷达的姿态”。
哲学家周国平评价杨绛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专家杨绛的同事郑土生在杨绛百岁生日
时献诗《寿星颂》:“静观兴衰具慧眼,看透美丑总无言。
才识学德3/ 5
传五洲,崇高心灵享永年。
杨绛语录 1、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2、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3、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4、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
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5、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6、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7、灵性良心人人都有。
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8、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
9、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10、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
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11、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
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
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4/ 5
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
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2、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13、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
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14、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