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可打印修改)

解题:
245
76
× 36
× 98
---------------
---------------
1470
608
735
684
---------------
---------------
8820
7 4 48
(17)一口井有 21 米深,一直蜗牛从井底拼命往上爬,白天能爬上 3 米,到
晚上休息了会滑落 1 米。那么这只蜗牛需要用几天才能爬到井口?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 × 时间 = 路程 单价 × 数量= 总价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路程 ÷ 时间 = 速度 总价÷ 数量 =单价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在普通公路上卡车的速度是 40 千米/小时四小时可行 160 千米,轿车在高速
8541000000 吨。
(13)小华从十点整打字打到十点二十五分。 每分钟约打 110 个字,共打了多少个字? 25×110=2750(个) 从十点整开始到十点三十五分他能完成 4000 的打字任务吗? 110×35=3850(个)
(14)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 140 元。
(1)商店从工厂批发了 80 台复读机,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1111111×1111111=12222221
1234567×8+7=9876543
11111111×11111111=122222221
12345678×8+8=98765432
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1 你发现了什么?
123456789×8+9=98765432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

数学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判断题易错点1、数位就是位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4、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小,这个数就越小。
(✘)错误原因:比较数的大小时,先数位数,位数多的数一定大,位数相同时,再从最高位比起。
5、准确数一定比近似数小(×)错误原因:准确数可能比近似数大,也可能比近似数小。
6、任何数和0想乘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7、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MC键(✓)8、与“十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百万位和万位(×)错误原因:百万位和万位是数位,不是计数单位。
9、写数时从高位起,读数从低位起。
(×)错误原因:写数和读数都从高位起。
10、最小的自然数是1(×)错误原因:最小的自然数是011、五位数一定比六位数小(✓)位数多的一定大。
第二单元: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判断题易错点1、面积是一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错误原因:不一定是正方形,也可能是不规则的任意形状。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省,自治区,国土面积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
3、1平方千米比1千米大(×)错误原因: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相比较。
4、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好相等(×)错误原因:周长和面积不能放一块比较大小。
5、平方米和公顷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错误原因: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易错知识点1、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和射线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不能量出长度。
2、小于,等于90°的角是锐角(×)错误原因:90°的角是直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
3、钝角大于90°(×)错误原因: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整理与复习(2)
下面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平垂行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就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之 间的距离都相等,这两条直线就 互相平行。
整理与复习(2)
思考:怎样用三角板画出 75 °角。 用三角板的 30 °+ 45°= 75°。
75°
整理与复习(2)
在校学生数/人 105640027 103315122 100714661 99407043 99263674 96958985
近似数/万人 10564 10332 10071 9941 9926 9696
用“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 精确到万位。
整理与复习(1)
3.你会读、写横线上的数吗?
我国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占地面积3735200平 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334000平方米,国家投资近 1000000000元,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 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树和一百二十 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平方米的草坪。
⑵分别比较2010年和2012年各省、直辖市少年儿童读物总印刷 数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5490000>12260000>10020000>650000>640000
39430000>30930000>24060000>3190000>2850000
整理与复习(1)
部分省、直辖市少年儿童读物总印刷数量统计表 册
判断。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2)一条直线长5厘米。(×) (3)直线比射线长。( ×) (4)太阳射出来的光线是直线。( × )
整理与复习(2)
哪一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预习精编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 、2 、3、 4 、5 、6 …….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总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全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第一部分大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1、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数位与数级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数位有“位”字,计数单位没有“位”字。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一百万里有(100)个一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1、读数读数的方法:先按四位一级的方法进行分级,从高位读起,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如:304 2459 8762 读作:三百零四亿二千四百五十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二2、写数写数的方法:找到“万”字或“亿”字,先分级,从高位写起。
确保每级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补0。
如:二千零九亿五千零三十万三千五百九十写作:2009 5030 35903、数的组成第一种:根据数位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个(百万),(4)个(万),(2)个(千),(1)个(十)组成的。
第二种:根据数级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04)个(万),(2010)个(一)组成的。
三、改写和省略(以“万”或“亿”结尾)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看下一位数字“四舍五入”(0,1,2,3,4舍去,5,6,7,8,9进位)如:5 4340≈5万 5 6070≈6万 7 2002 3000≈7亿 4 5980 0000≈5亿1、一个数省略后是50万,这个数最大是( 504999),最小是(495000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0、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11、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1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2、每相邻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边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边6、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8、用量角器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0在左读外圈(0在右读里圈)。
9、锐角:小于900; 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 ;直角=900; 平角=1800 ;周角=3600;1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1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17、梯形的高与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完整word版)深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末试卷期末复习整理卷

(完整word版)深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末试卷期末复习整理卷深圳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整理卷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5 × 6 - 13 = ()A. 7B. 27C. 112. 84 ÷ 7 = ()A. 9B. 12C. 63. 在纸盒里,有6个苹果。
如果把每个苹果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A. 4B. 10C. 34.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等于60,这个数是()A. 30B. 20C. 155. 64 ÷ 8 = ()A. 8B. 16C. 126. 下列哪一项是“7×7=49”的错误写法?()A. 9×7=63B. 8×7=56C. 7×7=497. 小明有20张贺卡,他把其中的4张送给了小红,还剩下几张贺卡?A. 13B. 14C. 168. 33 ÷ 11 = ()A. 3B. 4C. 59. 现在是上午7点,再过2个半小时是几点钟?A. 9点半B. 8点半C. 10点半10. 某机关用2个半车的时间翻修路面,现已用去2个车的时间,还剩多少车的时间?A. 1车B. 1半车C. 1车半11. 用一个24格的规矩,最多可以写多少个 2?A. 8B. 12C. 2412. 49 ÷ 7 = ()A. 7B. 14C. 2113.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 45-29=16B. 35+20=55C. 37-35=214. 我们用和两个数字可以组成60,这两个数字是()A. 6 0B. 6 6C. 7 015. 84 = 60 + ()A. 14B. 24C. 34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 小明家有 25 只兔子,小红家有他的 3 倍,那么小红家有只兔子。
17. 6 ×(2 + 8) = ____ 。
18. 20 ÷ 4 = 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0、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11、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位。
(用“≈”)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13、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分: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四甲班有44个男同学,29个女同学。
这里的“44”“29”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
这里的“50万”、“ 120万”都是近似数。
14、“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精品2:00或14: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2=60°3:00或15: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点,即30°×3=90°1。
用“=”和“≈”的区别:7580000=758万 7508000≈751万9000000000=90亿 9420000000≈94亿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16、计算工具的认识:古时:“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1)算盘:14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
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2)计算器:CE或者AC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
OFF是关闭键。
M+是把这个数存起来,MR是提取这个数,MC是清除记忆的这个数。
会用计算器计算和探索规律。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工具是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若∠1=25°,则∠2=180°-25°=155°若∠1=25°,则∠3=∠1=25°(对顶角相等)9、角的分类:(1)锐角<90°;直角=90°; 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2)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10、画角的方法:A、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精品精品(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B 、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C 、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165°,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笔算乘法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如145×12=17404、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1) 将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 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如160×30=4800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注意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时,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如 105×30=3150 105× 30 3150精品6、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7、乘法估算:一要注意要符合实际情况,接近准确值。
215×58≈12000二是要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
8、乘法验算的方法: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乘得的积是不是跟原来的积相同。
234×× 16 234 3744 9、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 × 总价 ÷ 数量= 单价 总价 ÷ 单价= 数量单价单位:元 / 数量单位(复合单位)每件28元表示为:28元/件 每本5元表示为:5元/本速度 × 时间 =路程 路程 ÷ 时间 = 速度 路程 ÷ 速度 = 时间速度单位:路程单位 / 时间单位 (复合单位)如:每小时80千米表示为:80千米/时 读作:80千米每时。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例:小明的爸爸每分钟能打50个字(工作效率),如果打6分钟(工作时间),能打多少个字(工作总量)?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120 ÷ 2 = 60 (千米/时) 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 10、“买N 送一”问题的解决: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