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地质地貌研究所。
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某某省某某市。
实习内容:
在地质地貌研究所的一个月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地质地貌调研项目,深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地质地貌调研,我参与了多个地质地貌调研项目,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组成等方面的调研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我学习了地质地貌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且深入了解了不同地质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2. 数据分析与处理,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质地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了地质地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水平,为地质地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学术交流与讨论,在地质地貌研究所,我有机会参与了多次学术交流和讨论活动,与各地质地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拓宽了地质地貌研究的视野,了解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结语:
通过一个月的地质地貌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践操作的技能和方法。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地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的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地质地貌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让我收获了一次难忘的实习经历。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实习地点:__自然保护区__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__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级实习时间:—12—31二、实习内容1、__自然保护区概况__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
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__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__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平均直径0。
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02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202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2) 202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2)精选3篇(一)202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对202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质历史等情况,为进一步的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1. 文献资料调查:首先对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进行了文献资料的调查,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貌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2. 野外实地调查:随后,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标本,详细了解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三、地质构造七星岩地区位于肇庆市西北部,地质构造主要以花岗岩杂岩脉为主,是一个典型的花岗岩地区。
该地区花岗岩杂岩脉以斜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为主,岩石质硬,结构稳定,适合用作建筑材料。
四、地貌特征1. 山峰:七星岩地区地势较为险峻,地形起伏较大,山峰林立。
其中,七星岩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地貌,由七座形状各异的山峰组成,峰顶呈七星状排列。
2. 河流:在七星岩地区,有几条大小河流贯穿其中。
这些河流源于周围山脉的融雪或降雨,形成了峡谷和瀑布等地貌。
3. 洞穴:七星岩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众多的洞穴地貌。
其中,七星岩景区内的七星洞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洞穴,洞内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
五、地质历史根据地质调查和化石发现,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六、地质资源七星岩地区的地质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该地区存在一些金矿、银矿和石灰石矿等;水资源方面,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人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
七、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地质地貌实习调查,我们对肇庆市七星岩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该地区地质构造稳定,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地质资源潜力巨大。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实习时间:2023年5月25日—5月31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齐齐哈尔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生实习目的:1.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4.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和接触关系5.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半轮廓实习要求:1.要听从老师的安排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3.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庄托,花厂峪。
第二天,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第三天,砂锅店,潮水峪。
第四天,北戴河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嵑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绥中为邻。
市区划分为秦皇岛、山海关和滨海3个区。
其外围尚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4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包括上述3区4县。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雄伟壮观,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海滨区为疗养避暑胜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滨海沙滩最适宜海浴。
秦皇岛市为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得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
现在有京沈、京秦、大秦和青秦四条铁路。
公路除了京沈和津秦两条国道外,并有地方性沥青路多条。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个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个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实习区地形和水系:俯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总体上属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临海地带长约为50km,发育有狭窄的向还倾斜平原和台地。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前言实习时间:某某年年7月7日——7月18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实习概况:实习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1实习区概况2实习主要内容3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一、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
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
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
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习主要内容地层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1、元古界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地质地貌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造成的地貌特征。
本次综合实习以地质地貌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二、实习目的1.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学习地质地貌学的实地调查和实验技术;3.研究实地地质地貌学所提供的信息,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实习内容1.实地调查与采样:前往不同地质地貌类型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收集与地貌形成和演化有关的数据和样本。
2.地貌过程解析:结合实地观察和收集的数据,分析地貌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探究地表地貌特征背后的地质机制。
3.地貌解释与重建:根据实地研究结果,提出地貌形成和演化的解释,进行地貌重建的尝试。
四、实习地点本次综合实习选择了位于某省的某地区作为实习地点,该地区具有多种地质地貌类型,如山地、河流、湖泊和沉积盆地等。
五、实习过程及结果1.地表地貌形态的观察与描述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该地区的山地、河流和湖泊地貌,在实地观察的同时,对地表地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山地地貌表现为陡峭的山脉和山谷,其中包括了冲沟、洼地和石笋等特征;河流地貌则表现为河床、河流岸边和洪积平原等地貌要素;湖泊地貌则呈现出湖泊形态、湖岸地貌和湖泊沉积物等地貌特征。
2.地质地貌调查与采样我们结合地貌形态的观察,分析了与地质地貌形成和演化有关的地质要素和过程,并进行了采样工作。
采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实地的地质地貌数据和样本,并进行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3.地表地貌成因的解释与重建根据地质地貌的观察和采样结果,我们结合相关的地质理论和方法,对地表地貌进行了成因解释与重建的尝试。
以山地地貌为例,通过分析山地地貌的形态特征、地表岩层和结构,我们认为该地区山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六、实习心得通过本次综合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地貌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引言地质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科学领域,实习是加深对地质地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报告将详细叙述我的地质地貌实习经历以及所获得的知识和体会。
二、实习背景地质地貌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演变和自然环境的变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地质地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地层划分与解释、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岩石形成与变质作用、地貌类型与成因等。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某某省的XX市,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该地区地质地貌研究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四、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先从地质地貌的基本常识开始,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去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包括地层的分布、构造的类型、地形起伏、河流分布与发展过程等。
我们还观察了地震遗迹和地壳断裂带,以便更好地理解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2. 野外实践此外,我们进行了一些野外实践,如采集岩石样本、地层剖面绘制、地震波记录的分析等。
通过实际参与和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岩石形成与变质作用的过程,并掌握了一些地质勘探和观测技术。
3. 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践,我们获取了大量的地质地貌数据。
在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数据整理与分析,将实地观测结果与地质地貌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当地地质演变的历史和机制,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实习报告。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在本次实习中,我深刻领悟到地质地貌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影响。
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我发现地球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地质地貌不仅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变迁的证据,还为我们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实习也加深了我对地质地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学会了运用地质知识解读地貌特征并进行科学评估。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经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具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经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看,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1)实习地方:xx自然爱护区(地质公园)xx自然爱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xx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身边。
山虽别云高,峰虽别属秀,但是这个地方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爱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2)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3)实习时刻:XX-12-31二、实习内容1、xx自然爱护区概况xx自然爱护区是1994年xx批准的国家级自然爱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
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xx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别仅是一具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xx自然爱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具,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别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觉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彻底、年轮清楚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织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xx地质地貌概况xx记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xx的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xx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xx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进展过程。
xx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
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具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xx自然爱护区由主峰xx(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
自南、北两侧眺望,xx、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爱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
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别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身边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
爱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惟独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
由于xx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身边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别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爱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要紧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
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xx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
并且xx山体是一具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习内容(1)xx硅化木我们的第一站算是xx极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发觉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如今的化石。
早在1·3亿年前,xx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
在xx西北麓发觉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楚可见,特别罕见。
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降是xx国家自然爱护区的重要爱护对象。
虽然国内有很多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如此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这样密集、保存这样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别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觉。
(2)xx石林xx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造雕饰石料。
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罗列密切,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xx石林”。
据专家考证,xx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
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造雕饰材料。
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普通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罗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普通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xx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
就其价值而言,xx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雄伟壮丽,可与美国闻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xx石林前面,人们大概能从中探找动身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
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阶段,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具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如今蔚为壮观的xx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在xx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阶段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
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如今的岩石,别同的层理交错在一起,看上去看起来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
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xx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
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普通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
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状河流相沉积。
大型交织层理、槽状交织层理及歪层理随处可见。
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看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织层理等。
另在xx东坡还能够并且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
测量岩层产状能够断定,xx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
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4)接触变质带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别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
在xx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别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
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
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犹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特别高的欣赏及科研价值。
(5)其他xx是即墨西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别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
由于xx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要紧水源为天然落水。
xx因受地貌、岩性之妨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别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
xx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
xx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
有的极其宝贵,著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特别丰富,蕴藏于整个xx区域中。
xx山体间的林木要紧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
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进展前景十分广大。
虽然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别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心得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
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具难得的锻炼机会。
经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别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怎么充分灵便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具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经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别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觉大自然的魅力。
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别但观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办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尽管特别的劳苦,但看到这样的漂亮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内心依然特别愉悦。
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并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觉xx旅游开辟一些别合理现象,存在着很多咨询题。
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妨碍,水土流失严峻,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惟独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
所以怎么充分利用xx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辟者应谨慎思考的。
目前xx的旅游开辟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辟者会充分合理利用xx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xx自然爱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进展,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