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无法经口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记录24h痰液的排出量。

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量。

观察患者的缺氧情况,是否有发绀、胸闷气促等表现及呼吸困难的类型。

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合理用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6.专科护理: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技巧。

2)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合理氧疗。

3)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

大量痰液者给予体位引流。

4)咯血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5)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锻炼。

6)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根据病情准备急救器械、急救物品、抢救药品等。

7.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身状况,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压疮及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诱因,避免吸烟、接触过敏原。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3.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坚持运动,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指导患者掌握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指导患者按时复诊。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一)咳嗽、咳痰————————————(二)肺源性呼吸困难————————————(三)胸痛————————————(四)咯血————————————三、呼吸内科药物护理常规———————————————(一)茶碱类————————————(二)吸入用糖皮质激素————————————(三)β2受体激动剂————————————(四)呼吸兴奋剂————————————四、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五、支气管扩张症病人护理常规———————————————六、支气管哮喘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七、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九、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常规—————————————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一、呼吸衰竭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二、结核性胸膜炎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三、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护理常规————————————(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护理常规————————————(二)胸腔穿刺术病人护理常规————————————(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恢复期间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5.咯血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咯血的量,大咯血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防窒息。

6.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目录一、一般护理常规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三、咯血护理常规四、支气管扩张的护理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六、急性肺水肿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新病人进入病房后,应及时接待安置床位,介绍入院须知,交待生活用物。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重症例外)。

2、侧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续3天,以后改为每日2次,发热病人每4小时1次。

3、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留验大小便常规标本。

4、病人原则均应卧床休息,实行分级护理和危重病人计划护理,准确给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治疗效果。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按医嘱给予饮食,轻病人进食自理,危重病人喂饭或鼻饲。

6、做好清洁卫生处理及晨,晚间护理。

7、经常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8、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相结合,交班报告内容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疾病知识】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

哮喘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本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暂时性、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经休息或治疗呢后可缓解。

【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鱼虾,油漆等,并劝其戒烟。

3、密切观察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出现喉部发痒,打喷嚏,流涕,胸部闷胀,干咳,呼吸不畅,精神紧张等,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4、哮喘发作时取半卧位或坐位。

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帮助病人擦干汗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

5、对有紫绀或呼吸困难者,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对痰多而粘稠以致呼吸不畅者,给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以利于痰的排出。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内科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病人进入病房后,应及时接待安置床位,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交待生活用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重症除外)。

二、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以后改为每日1次,发热病人体温≥37.5℃每6小时测量1次体温、脉搏、呼吸,体温≥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

三、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留验大小便常规标本。

四、病人原则均应卧床休息,实行分级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准确给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按医嘱给予饮食,轻病人进食自理,危重病人协助进食或鼻饲饮食。

六、做好患者一般卫生处置及晨、晚间护理。

七、定时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八、对长期卧床、消瘦、水肿、营养不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九、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口头交班相结合,交班内容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扩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临床上多有气流受阻的生理学异常。

【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气体交换受损;3.睡眠形态紊乱;4.有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2.卧床休息,取舒适的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3.给予氧气吸入,并观察吸氧后喘憋及皮肤紫绀改善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血气分析,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

4.注意呼吸音的改变: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气管内存在痰液栓塞或主要呼吸道梗阻;哮鸣音提示可能气道阻力增加;痰鸣音提示呼吸道内有痰液。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而粘稠以及呼吸不畅时,可行压缩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或缓解气管、支气管痉挛,并协助翻身拍背;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天至少通风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室内温、湿度适宜。

2.舒适体位,保证充分休息,烦躁者给予床栏保护。

3.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及时留取各种标本。

4.指导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5.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症状,做好对症护理。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

7.咯血患者床旁备好口咽通气道、吸痰器等抢救用物。

8.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病人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二、肺炎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 观察肺炎的症状(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全身酸痛)、体征(急性面容、生命体征、 湿罗音等)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2.发热的护理 见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规。

3.休克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1)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早期休克的依据①生命体征: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②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委靡、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等。

③皮肤、黏膜:有无发绀、肢端湿冷。

④出入量:有无尿量减少,疑有休克应监测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

⑤实验室检查:有无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

(2)休克型肺炎的抢救与配合①体位:病人取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约30°。

注意保暖。

②氧气吸入:高流量吸氧,维持Pao 2>60mmHg,可选择鼻塞吸氧、面罩吸氧。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1]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1]

呼吸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意识的变化,注意呼吸系统类的疾病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气喘,胸痛等2、休息与活动:恢复期可下床活动,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3、饮食:给予合适的饮食,高热和危重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4、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都要开窗通风,每次15-30分钟,如果有病人出院,要用循环风消毒病房及擦拭消毒床头柜及床5、做好各项检查前的准备工作6、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

7、留取痰液及各种体液,血标本时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并按常规标准进行操作8、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积极宣传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注意保暖及预防感冒,告知其吸烟的危害9、指导正确的排痰方式及呼吸运动训练10、血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第一节肺炎护理(一)定义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压迫我所致。

(二)症状、体征1、症状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胸痛。

2、体征早期肺部特征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增快、发绀、鼻翼扇动,肺实变叩诊浊音,可闻及湿性啰音。

(三)护理要点1、发热患者护理⑴卧床休息,给予物理降温。

⑵及时送检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

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⑷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⑸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情绪。

2、咳嗽、咳痰的护理⑴观察咳嗽的性质。

⑵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⑶遵医嘱给予祛痰药和雾化吸入。

⑷无力咳痰者给予翻身、拍背协助咳痰,必要时吸痰。

3、呼吸困难的护理⑴协助患者坐位或半卧位。

⑵保存病室温度18-20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为宜,室内空气每周消毒1-2次。

⑶按医嘱给予吸氧、支气管解痉药,保持呼吸道通畅。

⑷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和节律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一次;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摄氏度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给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

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

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7、准确落实纤支镜等各项检查的术前准备,并做好术后观察及护理。

8、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

10、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肺等部位的疾病。

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呼吸内科疾病护理的一般常规。

1. 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

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指标,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安全防护: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容易带菌飞沫。

护理人员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 维持呼吸畅通:护理人员可以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呼吸通畅。

例如,高位半卧位可以减轻患者呼吸负担,促进痰液排出。

4. 管理呼吸辅助装置:对于需要使用氧气或呼吸机等呼吸辅助装置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使用方法,并定时检查和更换相关设备。

5.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护理人员需要按时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

对于吸入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或雾化器。

6. 鼓励患者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提高肺功能。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呼吸操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提供营养支持: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必要时可以给予营养补充剂。

8. 心理支持: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等。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9. 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还需要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用药和呼吸训练方法,以及提供预防和康复的相关指导。

10. 病情记录和交接: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以及医嘱执行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休息与活动: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给予合适的饮食,高热和危重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环境: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定期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5、做好各项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6、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护士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断给氧、给氧的流量、给氧器材的选择),根据医嘱正确给氧。
附:入院护理流程
备好床单位,根据病情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

主动迎接病人,确认病人身份

进行登记,通知床位护士

床位护士领病人至床边,妥善安置病人于病床、取舒适体位,通知床位医生
(危重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床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入院宣教(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床位医生、床位护士、病区环境、陪探制度、安全劝告)
10
第五节
抽搐护理常规
13
11
第六节
咯血护理常规
13-14
12
第七节
呼吸困难护理常规
14-15
第三章 疾病护理常规
13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15-16
14
第二节
肺炎护理常规
16-17
15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17-18
16
第四节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18-19
17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19-20
8、保持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9、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有可疑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按传染病要求进行护理。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书面、口头、床边交班。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智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毒性反映,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注意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气喘、胸痛等。
27
26
第十四节
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27-28
第四章 诊疗技术操作护理常规
27
第一节
无创通气呼吸机护理常规
28-29
28
第二节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29-30
29
第三节
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护理常规
30
30
第四节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30-31
31
第五节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31-32
32
第六节
预防肺部并发症护理常规
32
33
序号
第一章 一般护理常规
页码
1
第一节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
2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4
3
第三节
入院护理常规
4-5
4
第四节
出院护理常规
5-7
5
第五节
分级护理
7-9
第二章 症状护理常规
6
第一节
高热护理常规
9-10
7
第二节
昏迷护理常规
10-11
8
第三节
瘫痪护理常规
11-12
9
第四节
休克护理常规
12
第七节
微创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33-34
34
第八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护理常规
34-35
35
第九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
35
36
第十节
吸入疗法护理常规
36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疾病护理。做好病人的心里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2、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3、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并做好病人的安全护理。病室每日通风或空气消毒二次。保证病员充分的睡眠与休息。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满足生活需要,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预防压疮、口腔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5、做好内科常见症状的护理和各专科疾病的护理及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的护理。
6、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留置管道的护理,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质、气味 、颜色及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7、按时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7、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8、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地西泮等巴比妥类药物,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9、留取痰液、浓液、血标本时按常规操作,标本容器需要清洁干燥。
10、做好健康教育,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按医嘱进行等级护理,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5、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6、做好内科常见症状的护理和各专科疾病的护理以及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的护理。
7、认真做好入院宣教,介绍床位医生、床位护士、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安全劝告,
并签字。根据评估的情况,为患者作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18
第六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常规
20-21
19
第七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23
21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23-24
22
第十节
结核性胸膜炎护理常规
24-25
23
第十一节
肺结核护理常规
25-26
24
第十二节
肺脓肿护理常规
26-27
25
第十三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11、指导正确排痰方式及呼吸运动训练。
12、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第三节入院护理常规
由于患者职业、家庭、文化等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适应各有差异,护士应
帮患者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
1、病区接到住院通知或见到病人后,根据患者的性别、需求等,为新患者安排合适的
床位,准备床铺。并注意:危重患者应安置在抢救室;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需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并立即通知医生。

处理医嘱,安排检查、治疗、饮食、护理

入院护理评估,按教育表内容进行教育,书写护理病历

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与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安全的护理
第四节出院护理常规
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主班护士、患者和家属,做好准备。
1、根据医嘱确定出院时间,取回出院带药,电脑内输入出院医嘱传送至住院处,并做好登记。
2、患者入病区后,热情接待,带至床边,并安置病人于舒适体位。做好入院的各种登
记,填写有关表格。注意:若为危重患者,先进行抢救。
3、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等,并描绘在体温单上。及时通知床位医师检查患者,
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4、完成病人清洁护理:剪指甲、剃胡须、清洁皮肤、更换病员服。待医生开出医嘱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