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断面及布置
第三章 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一、巷道断面1 、巷道断面的形状及断面尺寸:31001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及切眼均为圆角矩形。
回风顺槽掘进断面7.36㎡。
掘宽3.2m。
掘高2.3m。
净断面6.6㎡,净宽3m,净高2.2m。
运输顺槽掘进断面10.35㎡,掘宽4.5m,掘高2.3m;净断面9.46㎡,净宽4.3,净高2.2m;切眼掘进断面13.64㎡,掘宽6.2m,掘高2.2m,净断面12.6㎡,净宽6m,净高2.1m。
水沟为0.2*0.2(不包括切眼)。
2、附:巷道断面特征表。
二、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1、岩巷部分采用锚网喷支护,所用网片网孔规格为40 *40㎜。
采用10#铅丝菱形编制网片搭接;横向、纵向长度均为100㎜。
喷浆支护喷射砂浆标号为M15,喷浆厚度不小于100㎜。
2、工作面运输和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
支护锚杆均采用Ø20*1800㎜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网片采用1500*1000㎜的钢筋网片,回风顺槽前进方向的右帮采用20*1800㎜的塑钢锚杆和1000*1000㎜的塑钢网片,边对边,口对口连接。
运输顺槽前进方向的左帮采用20*1800㎜的塑钢锚杆和1000*1000㎜的塑钢网片,右帮采用20*1800㎜的左旋无纵筋强螺纹钢锚杆,拱顶部采用20*2200㎜的左旋无纵筋强螺纹钢锚杆,网片采用1500*1000㎜的钢筋网片,边对边,口对口连接。
药卷采用ck2335树脂药卷,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60KN。
锚杆间排距为800*800㎜。
三、支护技术要求:1、锚杆孔深度误差控制在0~50㎜之间。
2、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
3、锚杆呈矩形布置,锚杆外露长度≤50㎜。
4、锚杆的安装角度与巷道轮廓线夹角不小于75°,裂隙层理发育处适当调整锚杆安装角度,尽量垂直裂隙层理面。
5、锚杆螺母必须用力矩扳手拧紧,扭力矩不小于140N.M。
6、所掘巷道煤壁必须修理平整,铺设金属网片时,必须铺平拉展、头对头、边对边,用14#铁丝编制网片,每米不小于12扣,一扣压一扣,每扣扭三圈。
巷道断面设计详细

巷道断面设计一、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本矿年产10Mt吨/年,且为现代化大型矿井,即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矿井的第一水平东辅助运输大巷,服务年限在81a以上,采用600毫米轨距双轨运输的巷道,其净宽大于3米,大巷穿过的岩层有砂岩、泥岩,主要以砂岩为主,围岩f值为3~5,为II类稳定性较好岩层,故选用钢筋砂浆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直墙半圆拱断面。
二、确定巷道断面尺寸1、确定巷道净宽度B本矿采用ZK7-6/250架线电机车,宽A1=1060mm、高h=1550mm;1.5吨矿车宽A=1050mm、高h=1150mm。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参照标准设计,取巷道人行道宽C=1m、非人行道一侧宽a=0.5 m,查表4-3知本巷双轨中心线b=1300mm,则两电机车之间的距离为t=240mm。
故巷道净宽度为:B=a +2A1+c+t=500+2*1060+1000+240=3860 mm,按只进不舍的原则以0.1m近级,取B=3.9m。
2、确定巷道拱高h0半圆拱巷道拱高h 0=B/2=3900/2=1950mm,半圆拱巷道半径R=h0=1950mm。
3、确定巷道墙高h3三、轨道参数选择根据采用的运输设备,选用12kg/m的钢轨;采用木头轨枕。
四、确定巷道墙高h31、按架线电机车导电弓子要求确定h3已知:r=576mm;A=1200/2+300=900mm取K=400mm,则cosβ=r-A+K/r-250=576-900+400/576-250=0.233<0.554表明导电子已进入大圆弧范围内,根据《安全规程》取H1=2000mm 故h3h3= H1+h6-√(R-250)2-(k+Z)2+R-f=2000+100-√(1522-250)2-(360+200)2+1522-733=1747mm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查表取K=718/2=359,取K=360mm Z——巷道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的间距,Z=2200/2-(1200/2+300)=200mm2、按行人要求确定墙高h3h3= 1900+h5-√r2-(r-100)2=1900+100-√5762-(576-100)2=1676mmn——导电弓子距拱壁安全间距,取n=300毫米;3、按管道装设要求确定h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管道,只要满足《安全规程》即可。
巷道断面设计

1.0m)以上的人行道;
1. 净宽度的确定
(内壁或锚杆外端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车时车辆顶面水平 的巷道宽度,不通车时底板起1.6m水平的巷道宽度)
B = a + 2A1 + c + n
主要运输巷B ≥ 2.4m 采区巷道B ≥ 2.0m ① a > 0.3m,安设输送机时a >0.5m;非行人侧的宽度 ② A1—表4-1,运输设备的最大宽度; ③ c ≥ 0.8m(道碴面起1.6m高度) 在人车停靠点c ≥ 1.0m;
2. 按管道装设要求确定h3
h3 h5 h7 hb R 2 ( K m D / 2 b2 ) 2
式 中 h5—— 渣 面 至 管 子 底 高 度 , 按 《 煤 矿 安 全 规 程 》 取 h5 = 1800mm; h7——管子悬吊件总高度,取取h7 = 900mm; m——导电弓子距管子间距,取m = 300mm; D——压气管法兰盘直径,D = 335mm; b2——轨道中线与巷道中线间距,b2 = B/2-C1 = 3600/2-1370 = 430mm。 故 h3 1800 900 200 1800 2 (360 300 335 / 2 430 ) 2 1613 mm
巷道断面设计
*巷道断面的设计
设计原则
1. 断面形状 2. 断面尺寸确定,梯形、拱形
3. 水沟、管线布置、断面尺寸确定实例
巷道的断面形状
一. 常用的断面形状
折线形:矩形、梯形和 不规则形
曲线形: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圆形、马蹄形 及椭圆 形。
二. 断面形状的选择
⑴ 围岩应力条件及围岩性质
二. 管线的布置
压风管、排水和供水管、动力和照明通信电缆。 ①管(人行道一侧,距道碴、水沟盖板 1800mm , 0.2m 运输设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一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1、运输巷布置在14#煤层中,水平标高为1310.17,巷道断面为在13.641∏2(宽4.4mX高3.1m),净断面12.6nV(净宽4.2mX净高3.0m),巷道预计总掘进量为905m,沿煤层顶板施工。
运输巷在Π402专用回风巷k11点处开门,按339°方位煤巷沿顶板掘进施工18m后按41。
方位角调向开门掘进23m,再按158°方位角调向开门掘进56m后贯通11401运输巷,然后在y2点处反向开门掘进130m揭露断层后,退回至y2点前52m处向右按36°方位角开门掘进678m止2、运输巷平面图(附图二)3、运输巷巷道剖面图(附图三)4、运输巷开门大样图(附图四)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运输巷沿14#煤掘进,掘进采用矩形断面,掘进断面13.64ι∏2(宽 4.4mX高3.1m),净断面12.6Hf(净宽4.2mX净高3.0m);运输巷沿14#煤掘进,煤层变薄不能满足通风断面需求时,掘进改用半圆拱断面,掘进断面13.32∏Λ净断面12.38∏Λ拱基线13m,半径2.1m;顶板破碎达不到支护要求时,掘进改用架棚支护。
使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当顶板完整稳定时,前探梁采用2根3寸钢管制作;当顶板破碎,巷道压力大时,前探梁采用2根矿用11#工字钢制作;前探梁长度4∙5m,用专用吊环固定在顶板锚杆上,前探梁上方用板梁木垛式接顶,并用木楔加紧;前探梁要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前探梁间距为1600mm,到迎头的端面距不得大于0.3m,前探梁上方的板梁距巷道两帮端面距不得大于0.3m。
二、支护方式(-)临时支护使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2棵15kg轨道制作,长4.5m,用专用吊环固定在顶板锚杆上,前端用方木及木枇接实顶板,前探梁要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前探梁间距为800mm,到迎头的端面距不得大于0.3m,前探方木距两帮端面距不得大于0.3m,使用3根。
井巷工程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

d)按1.6m高度人行宽度要求计算
单轨: h3 1600 h b
R2
(C '
A1 2
b1)2
双轨: h3 1600 h b
R2
(C '
A1 2
b2 )2
要求自道碴面起1.6m水平处,运输设备上缘与拱璧间距 C/≥800mm,即保证有800mm宽的人行道
h3 ——拱形巷道的墙高,m hb ——巷道内道碴的拱的高度常以高跨比表示。
半圆拱拱高为:
h0
R
B 2
三心拱拱高为:
h0
Bor 3
h0
2B 5
2.墙高h3的确定
墙高h3系指自巷道底板至拱基线的垂直距离。
为满足行人安全、运输通畅以及安装和检修设备、管线的需求,墙 高h3 的设计按架线电机车导电弓子顶端两切线的交点处与巷道拱璧最小安全间隙 要求;按管道的装设高度要求;按人行高度要求;按1.6m高度人行宽度要求 以及按设备对上于缘架至线拱电璧机最车小运安输全巷间道隙,要一求般等按五导种电情弓况子计和算管,道并装取设其高最度大的值要。求 计算即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他如矿车运输、仅铺设输送机或无运输设备的巷 道 一般只按行人高度要求计算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但在人行道范围内1.8m以下 不得架上设述管计、算线出和的电墙缆高。h3值,必须按只进不舍的原则,以0.1m进取。
1300-(1060/2 + 1060/2)=240mm
故巷道的净宽B=a1+b+c1=(400+1060/2 )+1300+(1060/2 +840)=3600mm
Q —— 通过巷道的风量,m3 /s S —— 巷道的净断面, m2 Vmax—— 巷道允许的最大风速,m/s
巷道断面布置标准

(一)、采区轨道铺设的规定1、回采巷道道板长度出现差异时,道板铺设要以人行道一侧一头齐为准,道板铺设露出巷道底板道木上平面。
2、轨道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轨道铺设要求铺设,轨道接头间隙等,必须符合规定,不得出现鸳鸯道,要求同型号的轨道要成双成对铺设。
3、道板间距不大于700㎜。
(二)、过道处的电缆吊挂1、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应保留适当余线,再顺巷帮垂直上行,过肩窝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接线盒其它喇叭口方向一律向下。
2、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小电缆钩平放吊挂,每0.5米一个小电缆钩,多股应按钩平行摆放吊挂,电缆钩钩向上贴住顶部。
3、动力电缆过帮过顶采用电缆钩平放平行吊挂,每0.5米吊挂一个,电缆钩钩向上贴住顶部。
4、过巷道肩窝电缆应弯成圆弧,无死弯,过道电缆垂向成一平面。
5、电缆过道后往前延长,拐弯处要保持垂直。
(三)、采掘面两道电缆吊挂1、通讯、信号等小电缆的吊挂1.1、准备、回采巷道小电缆的吊挂:1.1.1、皮电缆钩的制作要求:使用废旧皮带打眼制作,皮带钩宽5cm,一般为6个钩眼,设计留有2个备用钩眼。
1.1.2、通讯信号电缆固定连接绳采用2分钢绳,回采巷可采用8#铁丝,两端固定在巷道帮部锚杆上,并用拧紧螺丝拧紧,中间每隔3m,用12#铁丝固定,铁丝用单股拧两圈,铁丝头握鼻方向朝帮。
1.2、永久巷道的小电缆的吊挂1.2.1、电缆钩使用20mm扁铁制作,安装时必须统一使用黑色防腐漆防腐。
1.2.2、两端头采用射钉固定在巷道帮部。
1.3、通讯、信号电缆钩的下端距离巷道底板不低于2.0m。
1.4、通讯、信号电缆吊挂皮带钩间距1.5m。
2、工作面进风巷动力电缆钩设5钩,回风巷设4钩。
2.1、电缆钩使用50mm扁铁制作,安装时必须统一使用黑色防腐漆防腐。
2.1、电缆在电缆钩上的布置:高压电缆在上方,低压电缆在下方。
2.2、电缆钩的固定2.2.1、岩巷段:两端头固定于可以专门施工小锚杆。
2.2.2、煤巷段:采用8#铁丝吊挂在巷道的顶部。
施工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

(31处18队)
半圆拱形。净规格:宽×高×深=2000×2000×2000;B荒=2200,H荒=2100,S荒=4.1㎡,S净=3.6㎡,墙h=1000,喷厚100mm,铺底100mm,砼C20
锚网。锚杆间排距800×800;金属网规格1000×1400,网格100×100
锚杆间排距600×600;锚索:间排距1200×1200;钢筋梯规格长×宽1900×100,间距600;锚索梁:18#槽钢,长500,间排距1200×1200.
3100采区胶带下山
半圆拱形S掘=11.82㎡,S净=10.49㎡,B掘=3.9m,B净=3.6m,H荒=3.45m,H净=3.3m,墙h=1.5m;基础100mm
锚网索喷。锚杆间排距:900×900,锚索间排距:1800×2700,喷浆厚度150mm。
3100采区轨道下山(Fra bibliotek建13队)半圆拱形S掘=15.08㎡,S净=13.08㎡,B掘=4.4m,B净=4m,H荒=3.9m,H净=3.7m,墙h=1.7m;基础100mm
锚网索喷+钢筋梯+锚索梁,喷厚200mm。
巷道名称(施工单位)
断面形状、规格
支护方式
备注
东翼轨道大巷
(新集)
半圆拱形S掘=15.15㎡,S净=13.64㎡,B荒×H荒=4500×3850,B净×H净=4200×3700
锚网索喷。锚杆间排距:800×800,锚索间排距:1600×2400,喷浆厚度150mm。
东翼胶带大巷
(方大)
半圆拱形S掘=15.15㎡,S净=13.64㎡,B荒×H荒=4500×3850,B净×H净=4200×3700
(方大)
半圆拱形。S荒=9.22㎡,B荒×H荒=3300×3150,S净=7.73㎡,B净×H净=3000×2900
巷道断面及布置

巷道断面及布置巷道断面及布置一、巷道断面形状我国煤矿巷道常用的断面形状是梯形和直墙拱形(如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管称拱形),其次是矩形。
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岩层或地压情况下,才选用不规则形(如半梯形)、封闭拱形、椭圆形和圆形。
矩形断面利用率高,承载能力低,一般用于顶压、侧压都小,服务年限短的巷道,如侧压大,两帮支架将发生移动或被坏。
梯形的断面利用率较拱形高,但承压性能较拱形差,常用于服务年限不长、断面较小或围岩稳定、地压不大的巷道。
拱形断面则常用于服务年限长或围岩不稳定、地压大的巷道。
在特别松软或膨胀性大的岩层中开掘巷道,当顶压、侧压都很大时,可采用曲拱形;底膨严重时,可用带底拱的封闭拱形;四周压力都很大且不均匀时,可采用椭圆形;四周压力均匀时,可采用圆形。
沿煤层掘进巷道时,为了不破坏顶板,常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将巷道开掘成各种不规则形。
巷道断面形状往往取决于矿区富有的支架材料和习惯采用的支护方式。
木棚子和钢筋混凝土棚子适用于梯形和矩形等断面;料石和混凝土砌碹适用于拱形、圆形等曲线形断面;而金属支架、锚杆支护适用于任何形状断面。
二、巷道断面尺寸巷道断面尺寸主要依据用途来决定的,并用所需通过风量来校正,以人员通过方便为原则,《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巷道开掘出后不加支护的断面称为荒(毛)断面,支护后的断面称为净断面。
巷道断面尺寸主要考虑巷道的净高和净宽。
(一)巷道的净宽度矩形巷道(直墙巷道)的净宽度,是指巷道两侧壁或锚杆露出长度终端之间的水平间距。
对梯形巷道,当巷道内通行矿车、电机车时,净宽度指车辆顶面水平的巷道宽度。
当巷道内设置运输机械时,净宽度指从巷道底板起1.6m高水平的巷道宽度;当巷道不放置和不通行运输设备时,净宽指净高的二分之一处的水平距离。
巷道净宽主要取决于运输设备本身的宽度,人行道宽度和相应的安全间隙,无运输设备的巷道可根据通风及行人的需要来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巷道断面及布置
巷道断面及布置
一、巷道断面形状
我国煤矿巷道常用的断面形状是梯形和直墙拱形(如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管称拱形),其次是矩形。
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岩层或地压情况下,才选用不规则形(如半梯形)、封闭拱形、椭圆形和圆形。
矩形断面利用率高,承载能力低,一般用于顶压、侧压都小,服务年限短的巷道,如侧压大,两帮支架将发生移动或被坏。
梯形的断面利用率较拱形高,但承压性能较拱形差,常用于服务年限不长、断面较小或围岩稳定、地压不大的巷道。
拱形断面则常用于服务年限长或围岩不稳定、地压大的巷道。
在特别松软或膨胀性大的岩层中开掘巷道,当顶压、侧压都很大时,可采用曲拱形;底膨严重时,可用带底拱的封闭拱形;四周压力都很大且不均匀时,可采用椭圆形;四周压力均匀时,可采用圆形。
沿煤层掘进巷道时,为了不破坏顶板,常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将巷道开掘成各种不规则形。
巷道断面形状往往取决于矿区富有的支架材料和习惯采用的支护方式。
木棚子和钢筋混凝土棚子适用于梯形和矩形等断面;料石和混凝土砌碹适用于拱形、圆形等曲线形断面;而金属支架、锚杆支护适用于任何形状断面。
二、巷道断面尺寸
巷道断面尺寸主要依据用途来决定的,并用所需通过风量来校正,以人员通过方便为原则,《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巷道开掘出后不加支护的断面称为荒(毛)断面,支护后的断面称为净断面。
巷道断面尺寸主要考虑巷道的净高和净宽。
(一)巷道的净宽度
矩形巷道(直墙巷道)的净宽度,是指巷道两侧壁或锚杆露出长度终端之间的水平间距。
对梯形巷道,当巷道内通行矿车、电机车时,净宽度指车辆顶面水平的巷道宽度。
当巷道内设置运输机械时,净宽度指从巷道底板起1.6m高水平的巷道宽度;当巷道不放置和不通行运输设备时,净宽指净高的二分之一处的水平距离。
巷道净宽主要取决于运输设备本身的宽度,人行道宽度和相应的安全间隙,无运输设备的巷道可根据通风及行人的需要来选取。
巷道内人行道的宽度和相应的安全间隙在《煤矿安全规程》内都有明确的规定:
(1)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道碴面起1.6m的高度内,必须留有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1m)以上的人行道,管线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巷道另一侧的宽度
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0.5m)。
巷道内安设输送机时,输送机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5m;巷道内移动变电站或平板车上综采设备的最突出部分,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3m;输送机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支护的距离应满足设备检查和维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0.7m。
(2)在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中,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
两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
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
(3)在人车停车地点的巷道上下人侧,从巷道道碴面起1.6m 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
在巷道曲线段,车辆四角要外伸或内移,应将安全间隙适当加大,一般外侧加宽200mm,内侧加宽100mm。
(二)巷道的净高度
矩形、梯形巷道的净高度是指道自道碴面或底板至顶梁或顶部喷层面、锚杆露长度终端的高度。
拱形断面的净高是指自道碴面至拱顶内沿或锚杆露出长度终端的高度,由壁高和拱高组成,半圆拱的拱高为巷道净宽的一半,圆弧拱及三心拱的拱高常取巷道净宽的三分之一。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要运输巷和主要风巷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m。
采区(包括盘区)风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
高不得低于2m,薄煤层内不得低于1.8m。
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采区内溜煤眼等的净断面净高,由煤矿企业统一规定。
三、水沟及管线布置
水沟通常布置在人行道一侧,并尽量少穿越运输线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将水沟布置在巷道中间或非人行道一侧。
平巷水沟坡度可取3%0~5%0,或与巷道的坡度相同,但不应小于3%0,以利水畅通。
运输大巷的水沟可用混凝土浇筑,也可用钢筋混凝土顶制成构件,然后送到井下铺设。
采区中间巷道的水沟,可根据巷道底板性质、服务年限长短、排水量大小和运输条件等因素,考虑是否需要支护。
回采巷道的服务年限短、排量小,故其水沟不用支护。
棚式支架巷道水沟一侧的边缘距棚腿应不小于300mm。
为了行人方便,主要运输大巷和倾角小于150的斜巷的水沟,应铺放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盖板顶面要与道碴面齐平。
只有在无运输设备的巷道或倾角大于150的斜巷以及采区中间巷道和
平巷中,可不设盖板。
管线布置原则,主要是保证安全和便于检修,其要点如下:电力电缆与管道应布置在巷道的不同侧。
在梯形巷道内,电力电缆布置在人行道一侧的棚腿上部;管道则布置在另一侧下部,细管在上、粗管在下,与道碴面保持150mm距离,以利安装和检修,而且任何管子与运行车辆的距离都不得小于200mm。
在拱形巷道内,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一侧,而下部与道碴面或水沟
盖板面保持1.8m和1.8m以上的距离,电力电缆布置在另一侧,距底板不得小于1m,与运行车辆的间距不得小于250mm,力求布置在车辆高度之上。
电话和信号电缆布置在电力电缆的另一侧,苦不得已必须布置在同一侧时,则应在电力电缆上方100mm以处。
当电缆与管道同侧布置时,也应将电缆布置在管道之上不小于300mm的地方。
四、巷道施工
在巷道掘进工作中,要保证巷道断面的规格、尺寸、巷道的坡度、方向符合设计的要求,必须按巷道的中心线、腰线进行施工。
中心线是巷道掘进走向方向的基准线。
一般按巷道中心标在巷道顶板或支架上,主要采准巷道应使用激光定向仪。
腰线是指示巷道坡度的基准线,一般按距巷道底板或永久轨面以上1m高为准,标在巷道侧帮或支架上。
根据断面煤岩所占比例的不同,把巷道分为煤巷、半煤岩巷及岩巷,按巷道坡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平巷、斜巷、立井三大类。
施工中根据不同类型巷道的特点,进行破、通、装、动、支等工序的作业。
思考题
1. 巷道施工断面应满足哪些要求?
2. 岩石有哪些基本特性?
3. 岩石的坚固性系数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