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校外在线资源
第一届虚拟仿真优秀教学案例

第一届虚拟仿真优秀教学案例《力热实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疫情防控期间,理论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但实验教学环节与创新实践活动受到疫情影响。
为了缓解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和学生无法现场操作等问题,物理学院以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以创业精神克服教学困难,协调相关教师积极创新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探讨开展虚拟仿真“云”实验。
《力热实验课程》是物理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首门实验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力学、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处理数据能力,为今后其它实验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线上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1.应对突变、制定方案力热实验课是同学们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始,但由于疫情期间无法正常开展实验室线下教学,基于实验课的特殊性,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课程组教师讨论决定,在此次教学战“疫”中采取了“钉钉直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网络力热视频资源+QQ作业及答疑”多平台相结合的力热实验在线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云端”找到属于自己的实验C位,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结合仿真平台、选择实验、有序教学力热实验线下教学分为课前实验预习、课堂实验操作、课后实验报告总结三个教学阶段。
线上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验环境和设备,最关键的实践和动手操作环节无法开展。
如何使学生在“云端”实质等效的开展实验课程学习,并最大程度地获得实践体验感,是摆在我们教学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疫情期间学院启动了与科大奥锐公司合作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力热实验课程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虚拟仿真平台开设项目,采取由简入难的策略,制定了线上5周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安排。
二、线上实验课程教学的实施1.做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准备如何设计在线实验课程项目,使学生做到“隔空”在线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实验课程在线教学的严峻考验。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应用评价研究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应用评价研究
尉小荣
【期刊名称】《实验室科学》
【年(卷),期】2024(27)1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是国家一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的基本体现。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应用评价对于促进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根据教育部已认定的面向高校和社会免费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基于其应用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和多项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其应用活跃度和影响因素,发现不同课程群组的应用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为改进课程提供建议,可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
【总页数】6页(P90-94)
【作者】尉小荣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在应用型大学的搭建及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工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性研究
2.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研究——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2020年版)》
3.高校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4.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以民办高校经管
类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为例5.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防控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方案

大学防控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有关疫情防控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进度的影响,指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线上教学专项工作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二、工作原则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调整创新,推进教学方式调整,采取“开学不返校,网教不停学”模式,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学生灵活学习。
确保按时启动线上教学,并努力保持教学进度、保证课程容量,做到标准不降、内容不减。
三、线上教学(一)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1.直播::任课教师按照课表上课时间,通过直播平台(如雨课堂或教学单位推荐、教师熟悉的其他平台)或教室内的直播设备直接进行课程讲授,可以是视频直播,也可以是语音直播,学生实时收看或收听。
2.录播:任课教师事前录制好每周的授课视频,或者配合PPT录制好讲解语音,上传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视2频网站,学生在指定教学周内完成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表上课时间远程答疑和辅导。
线上教学不等于在线直播教学一种方式,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为目的。
除了在线直播外,也鼓励录播方式,例如,“PPT+语音”、“PPT+远程会议”、“录制视频/音频+在线辅导”等多种方式。
鼓励教师不拘一格,开展教学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
(二)多种平台支撑线上教学学校提供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两种线上教学保障手段,并为任课教师提供培训材料、使用手册和在线帮助。
搭建公共教室内直播平台供需要板书且居住在校内的教师申请使用。
建议任课教师采用多种平台实现线上教学。
(三)多种资源保障线上教学根据课程教学需要,任课教师可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和广东省推荐的其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任课教师做好课程教学管理和指导。
(四)线上教学参考方案本方案中提到的课程包括学校XXXX学年第二学期全部本科生课程,含辅修课程。
中南大学医学类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年6月,10(3):3-7专题ISSN 2095-1582 CN 11-9308/R DOI:10.3868/j.issn.2095-1582.2020.03.001中南大学医学类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陈俊香1*,唐璐璐2*,杜阳3,李善妮2,赵晓霞3,陈翔1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4100132.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4100133. 中南大学本科生院,长沙,410013摘 要:全面在线教学的实施对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目前主要的在线课程资源类型。
本文结合中南大学医学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和课程案例,总结思政融入、虚拟仿真实验和新型课程构建的经验,探讨在线课程资源的发展方向,助力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慕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新型课程构建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latform of Medical Online Teaching 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EN Jun-xiang1*,TANG Lu-lu2*,DU Yang3,LI Shan-ni2,ZHAO Xiao-xia3,CHEN Xiang11.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2. School of Life Scienc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3. Undergraduate Schoo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online teaching puts forward an urgent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which realized the share of high-quality course resources,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MOOC and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project are two major online course resource typ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se of the 收稿日期:2020-05-12;修回日期:2020-06-03通讯作者:陈翔,E-mail:*******************; 赵晓霞,E-mail:*********************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课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教育整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委托项目“湖南省‘新医科’建设实施路径研究”*陈俊香与唐璐璐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4 陈俊香等:中南大学医学类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方案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方案项目简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资源平台,帮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理解。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个优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高效的研究和教学工具。
目标和优势- 提供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场景,覆盖各个学科领域。
-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 提供个性化研究路径和评估机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为教师提供管理工具和教学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功能和特点1. 虚拟仿真实验场景:平台将提供多种虚拟仿真实验场景,涵盖各个学科的实验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操作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个性化研究路径:平台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路径。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研究,提高研究效果。
3. 评估机制:平台将提供评估机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4. 教师管理工具:平台将提供教师管理工具,帮助教师管理学生和课程信息,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5. 数据分析和报告:平台将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计划1. 需求分析:与相关教育机构和教师合作,明确平台的功能需求和学科内容。
2. 平台选型:选择适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同时考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平台建设:根据需求分析和选型结果,进行平台的搭建和功能开发。
4. 测试和优化:对平台进行系统测试和用户测试,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优化功能。
5. 正式上线:将平台正式上线,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6. 持续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变化,不断改进平台功能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教学效果。
基于超星学习通、QQ群、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收稿时间]2020-09-02[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实结合的模电、数电实验课程建设”(201901103013)、“基础医学虚拟仿真特色教学项目的研发及应用研究”(201901206028)。
[作者简介]李结松(1971—),男,安徽人,硕士,高级实验师,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开放实验室管理、本科实验教学。
通信作者:章喜明(1965—),男,广东人,硕士,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线教学成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教学手段。
作者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实施网上理论视频教学,借助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验教学,通过QQ 群进行远程辅导、沟通以及讨论互动,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QQ 群;虚拟仿真平台;在线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3-0005-03University Education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教育部适时颁发了“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在线教学成为保证“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下,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革[1]。
笔者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实施网上理论视频教学,借助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验教学,通过QQ 群进行远程辅导、沟通以及讨论互动,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基本情况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一些工科知识,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医用设备原理、强化医工结合、提高动手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程“Arduino 软件编程与硬件实现”就是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设置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学生没有工科知识基础,笔者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实施网上理论视频教学,通俗易懂地讲解实验中涉及的理论背景知识,让理论学习既不枯燥又对实验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部提出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

教育部提出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一、完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全面推动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
二是鼓励高校发展线上教育,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目前已遴选并公布了5118门包括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在内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是深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重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互动,推进常态化应用。
四是各地积极探索,依托在线教育教学平台,推动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在线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教、学、考、管、评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形成课堂内外联动、虚实空间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新业态。
二、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体系枢纽环境,将优质资源便捷推送到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免费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
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专题教育资源,包含防疫教育、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阅读等。
基于智慧职教+虚拟仿真实训线上教学模式在《水利施工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智慧职教+虚拟仿真实训线上教学模式在《水利施工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04-29T01:27:50.33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5期作者:刘磊郑兰[导读]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网络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水利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智慧职教+虚拟仿真实训线上教学模式,并对不同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刘磊郑兰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231603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网络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水利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智慧职教+虚拟仿真实训线上教学模式,并对不同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慧职教;虚拟仿真;水利施工技术1 问题与背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1]。
学习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一病毒引发了一场全球危机。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了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
在疫情背景下,全国高校一方而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有关政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而早着手、早安排,不断完善措施,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架构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借助网络手段,分阶段开展网络教学,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该课程是关于各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工艺、工种施工方法、常用施工机械、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
该课程总计72课时(理论48课时,实训24课时),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教学项目:施工水流控制、爆破技术、基础处理技术、土石坝施工、混凝土坝施工、地下建筑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校外在线资源1、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全天候开放,免费提供2000余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并提供在线实验教学职称和教学考核管理。
访问路径:热线电话:2、江苏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访问路径:3、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免费开放时间:2月10号至7月20日该平台涵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10 门课程61 项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实验资源按照课程和实验项目两级目录分类管理。
支持用户通过PC 浏览器在线使用,完成相关实验项目的练习与考核。
平台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类用户,学生可自主或经老师组织统一完成实验,老师用户账号与学生班级关联,便于管理和教学。
访问路径:4、北京润尼尔自有或部分与高校合作开发的经高校授权同意开放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免费开放时间:2月17号至8月1日涵盖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机械类、力学类、土木类、建筑类、地质类、测绘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类、临床医学类、药学类、心理学类、文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近20个专业类40多门实验课程300多个实验项目。
访问路径:凡有意向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高校请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申请,联系人:张经理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清单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申请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5、成都泰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免费开放时间:2月10日至8月31日。
成都泰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及众高校与成都泰盟合作研发的国家级、省级优质虚拟仿真项目共计500余项,包含了机能学,病原微生物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影像学,护理学,动物医学等多个学科。
支持电脑端、手机端访问,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课程学习。
访问路径1:访问路径2:关注公众号:VMC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北京欧倍尔虚拟仿真学习平台开放【仿真学习系统】模块,能够实时掌握仿真软件使用情况,进行科学高效的仿真教学及考核。
主要开放如下软件1)、安全类软件:化工原理实验室安全3D仿真软件、化学实验室安全3D仿真软件、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虚拟仿真实验软件2)、化工原理类软件:精馏综合拓展3D仿真软件、液液萃取塔3D仿真软件、流化床干燥3D仿真软件、恒压过滤3D仿真软件3)、食品工程类软件:喷雾干燥3D仿真软件4)、分析仪器类软件:核磁共振波谱仪3D仿真软件、气相色谱仪3D仿真软件、红外吸收光谱仪3D仿真软件、液相色谱仪3D仿真软件5)、制药类软件:GMP3D仿真软件(部分工艺)6)、理论考试系统:为高校提供线上理论练习考核平台,实现线上自主学习。
联系人:胡经理7、梦之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上海梦之路公司发起公益抗疫行动,免费提供阿里云的服务器和带宽资源,通过医学魔课MOEC(Massive online experimental courses)云实验平台,为全国各高校提供免费的医学实验云教学服务。
向所有医学高校免费开放全部网络在线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涵盖的医学实验项目超过500项;向全国近50余所参与合作研发ESP的高校或明确意向参与研发的高校,提供ESP系列软件使用,根据各高校用户实际情况,还可以另外免费提供包括100寸教学大屏幕和超高性能电脑各1套,便于老师开展远程和现场教学使用;对于需要培训的,将采用远程会议系统,对全体师生进行多批次的培训。
服务详情:8、曼恒数字让虚拟现实实验课程在线免费学曼恒数字在抗疫期间面向在校学生提供VR在线实验学习资源,面向社会学习者提供科普教育VR资源学习渠道,助力全国各院校开展在线远程实验教学的公益行动。
开放32个虚仿实验在线课程,免费开放100款优质VR内容,课程涵盖:医疗医学、机械制造、能源工程、电子信息、红色党建、旅游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利用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服务详情:9、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助力高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企业网站开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相关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供各校师生开展自主训练,为弥补疫情对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的影响,企业将开放三维情景化临床思维项目,为师生提供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处置等全流程的虚拟仿真训练,2020年,与各校积极展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类项目的开发合作,设置企业专项研发基金,支持不少于30个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为学校提供免费的云服务器和学习资源库存储空间,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服务详情:见微信公众号“众绘虚拟现实服务号”10、平行云科技提供云渲染部署服务疫情期间,为保障各院校师生足不出户实现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学习,平行云科技将在所能承担的范围内,免费为有需求的学校提供云渲染部署服务,具体服务内容:从云端基础资源、网络,到Cloud XR全链路解决方案以及相应运维工作等全套技术支持,实现随时随地、任意终端的在线访问,快速提升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线访问的友好度。
服务详情:11、科大奥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公益助力高校线上实验教学奥锐携手上海拓才通公司,免费提供针对实验教学的SaaS云平台,免费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其中开放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共50个项目,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支持用户从仪器库中选择仪器型号及数量,自由创建实验方案,定义实验内容,并对实验内容进行灵活分类与管理,系统支持仪器 200个以上。
服务详情:12、南京莱医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支持“停课不停学”南京莱医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器和宽带资源,为广大师生暂时免费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网络平台。
包含生物医学类、生物工程类、生物技术类、生命科学大型仪器类、基础医学类、动物医学类共20多项虚拟仿真实验,于2月11日正式部署开放线上学习通道,为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献出一己之力。
服务详情:13、微瑞科技化学实验免费在线教学平台——抗击新冠,共克时艰微瑞科技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网络虚拟教育培训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和仪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同时还提供免费远程操控指导。
服务详情:14、Unity开发者大行动,宅家共战“疫”在抗击疫情期间,Unity开放优质学习资源,邀请16位Unity技术大咖每日直播,答疑解惑。
持续关注疫情的Unity也希望借此拿出诚意,有所行动,帮助开发者、创作者度过更有意义的留守时间。
服务详情:15、江苏省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开展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1)常州大学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网站:联系人:黄泽恩2)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网站:联系人:张舒乐3)南京师范大学石油化工吸收解吸实训虚拟仿真网站:联系人:李明海4)南京理工大学 5万吨/年乙酸乙酯生产仿真实习网站:联系人:张舒乐5)南京工业大学环氧乙烷生产工艺实训虚拟仿真网站:联系人:高雪超6)徐州工程学院加氢反应系统安全急演练3D仿真实训项目网站:联系人:王菊7)南京邮电大学傅克反应-螺芴氧杂蒽(SFX)的一锅法串联反应虚拟仿真合成网站:联系人:刘玉玉8)江苏科技大学船舶绿色涂装工艺虚拟仿真实验网站::82/联系人:陈立庄9)南京师范大学校级线上实验教学平台网站:一、化工原理实验二、化工专业实验联系人:李明海10)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易思在线网站:联系人:黄宗超,16、恒点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工具疫情期间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平台所有项目,目前恒点平台共开放75项虚拟仿真课程,并提供7天*15小时支持,全面帮助高校学生“停课不停学”。
开放项目涉及机械类、土木类、航空航天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核工程类、电气类、艺术类、体育类、食品类、生物工程类、自动化类、公共卫生类、植物类、农业工程类等多个类别。
服务详情:17、知行医苑平台免费开放时间:2019年2月15日--5月15日开放内容:1、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组长董为人教授在2019年12月28日在中国徐州举办的“混合式教(导)+学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创新研讨会暨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上的全程授课录像内容,包括:医学课程思政(概念、实施路径和原则)、混合式教(导)+学理念、金课堂(标准及评价体系)、金课堂案例分享(皮肤组织学、呼吸系统发生及组织学、实验金课堂、临床疾病),全面、系统地的讲述混合式教(导) +学理念以及基于该理念的课堂设计实践。
2、知行医苑-混合式“教(导)+学”平台教师端所有功能,老师在线创建混合式“教(导)+学”金课或微课/慕课、发布课程、学生学习,学生管理等并且开放“知行医苑”功能操作教程视频录像。
3、授权高等医药院校混合式(教+学)协作组单位教师为VIP会员,非协作组单位的教师授权为普通会员。
服务详情:18、贝腾互联网+在线实验室系列贝腾互联网+在线实验室采用3D虚拟仿真互动技术,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沉浸式进入到在线实验室中开展实训学习,在教师的引导控制下,所有同学全程以在线做中学,在线玩中学的形式开展实践训练。
与目前普遍常见的MOOC在线直播或录播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不同,贝腾互联网+在线实验室侧重于通过在线技术提升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在线教育也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首批推出的在线实验室包括:1)商科方向: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财务综合管理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电子沙盘模拟实验室、企业决策模拟实验室2)创新创业方向:创业管理模拟实验室、创新能力测评实验室、创业能力测评实验室、职业兴趣测评实验室、职业性格测评实验室、商业模式设计实验室、商业机会识别实验室、TRIZ创新基础实验室、初创企业开办实验室、初创财务基础实验室、初创营销基础实验室、初创人资基础实验室、初创税务基础实验室、初创电商基础实验室、初创物流基础实验室服务详情:19、中科致远实验实训云课程中科致远在创新创业、经管、大数据等实训教学有丰富的经验和产品,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综合实训云平台、经管类综合实训软件平台,全力协助大中专高校开始实训、实验教学,助力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服务详情:20、北京思维科虚拟仿真在线培训北京思维科专注于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以及设备智能化的虚实结合仿真调试方向,主要涉及自动控制、机器人系统、产线规划分析、产品设计研发、教育实验课程、装备操作训练、设备拆装指导等领域,疫情期间免费提供一系列在线培训课程。
在线培训第一期:三菱PLC虚拟仿真调试应用1、三菱Q系列编程软件GX works2的安装2、三菱PLC指令介绍以及程序编写演示3、三菱MX componentn通讯软件安装及配置4、PLC与虚拟仿真环境的信号调试5、虚拟设备功能结构分析6、样例控制程序解析7、编写控制程序及调试教学服务详情:21、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实验》MOOC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