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概述与应用)

合集下载

磁性材料原理

磁性材料原理

磁性材料原理磁性材料是一类在磁场中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磁性材料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磁性材料的概述磁性材料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磁化现象的材料。

它们包括铁、钢、镍、钴等物质。

磁性材料有两种基本类型: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

铁磁性材料具有强烈的磁性,如铁、镍和钴等。

它们在强磁场中可以被永久磁化,形成磁体。

非铁磁性材料则具有较弱的磁性,它们一般不会被永久磁化。

二、磁性材料的原理1. 原子磁偶极矩磁性材料具有原子磁偶极矩。

原子内电子所带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导致了原子磁矩的形成。

在一个磁场中,这些原子磁矩会互相作用,从而形成磁性。

2. 域结构磁性材料中存在着不同的磁畴,每个磁畴具有自己的磁化方向。

在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这些磁畴的磁化方向是杂乱无序的。

当外加磁场作用于材料时,磁畴会逐渐重新排列,使整个材料形成统一的磁化方向。

3. 局域场和磁畴壁在磁性材料中,每个磁畴内的磁化强度是均匀的,但不同磁畴之间的磁化强度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由局域场引起。

磁畴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磁畴壁,磁畴壁上的磁化方向逐渐变化,使得整个材料的磁化过渡更加平滑。

三、磁性材料的应用1. 电磁设备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设备中。

例如,铁磁性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动机、电磁铁和变压器等设备。

非铁磁性材料则用于制造电感器和传感器。

2. 数据存储磁性材料在数据存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磁性材料通过改变磁化方向来储存和读取信息。

硬盘驱动器和磁带等设备都是基于磁性材料的数据存储原理。

3. 医疗应用磁性材料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磁性材料也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和植入式医疗器械。

4. 环境保护磁性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利用磁性材料可以制造高效的垃圾处理设备,帮助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四、磁性材料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铁磁质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铁磁质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铁磁质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磁性材料的特性及分类磁性材料的概述磁性材料是应用物质的磁性和各种磁效应,以满足电工设备、磁电式仪表、电子汁算机、徽波器件等各方面技术要求的金属、合金以及铁氧体化合物材料。

进性材料和磁学不但在现在有多方面的发展和重要应用,而且也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磁现象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之中,从微小的基本粒子到宏观的宇宙天体,无不具有磁性.严格地说,一切物质都有磁性,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从微观本质上说,物质的磁性都来源于原子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大盆的科学研究表明,任何物质都具有磁性,只是有的磁性强,有的磁性弱;任何空间都存在磁场,只是有的磁场高,有的磁场低!19世纪以前,只认为极少数物质有磁性,其他绝大多数物质都无磁性.到19世纪中叶,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电学和进学发展的基础上,从科学实验中观侧到所研究的物质在磁场中都会受到磁力的作用,一些物质受到的磁力很弱,而且受力方向是在磁场强度减弱的方向,好像是对抗磁场的作用,因此把这种磁性称为抗磁性:另一些物质受到的磁力虽也很弱,但受力的方向却是在磁场强度增强的方向,好像是顺着磁场的作用,因此把这种磁性称为顺磁性:只有少数物质,如铁、钻、镍和它们的一些合金才在磁场中受到很强的磁力吸引作用.由于这些物质的强进性首先是在铁和含铁合金中观侧到的,因此称这种磁性为铁磁性.目前大量应用的是强磁性物质。

简称进性材料.磁性材料包括铁磁性材料、亚铁磁性材料和旋磁性材料,例如各种金属磁性材料是铁磁性材料,多种氧化物磁性材料是亚铁磁性材料.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物理学家总结了大最的物质磁性试验结果,提出了若干物质磁性的规律和理论.例如,居里抗磁性定律,居里顺磁性定律,朗之万顺磁性理论,外斯铁磁学学说等.正是这些物质磁性的规律和理论,大大促进了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磁性材料几乎已进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代化电力和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

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概述: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磁性现象是与各种形式的电荷运动相关联的,由于物质内部的电子运动和自旋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磁场,因而产生磁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自然界的按磁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反铁磁性物质,以及亚铁磁性物质,其中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属于强磁性物质,通常将这两类物质统称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和用途:1铁氧体磁性材料,一般是指氧化铁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符合氧化物.他们大多具有亚铁磁性. 特点:电阻率远比金属高,约为1-10(12次方)欧/厘米,因此涡损和趋肤效应小,适于高频使用.饱和磁化强度低,不适合高磁密度场合使用.居里温度比较低.2 铁磁性材料:指具有铁磁性的材料.例如铁镍钴及其合金, 某些稀土元素的合金.在居里温度以下,加外磁时材料具有较大的磁化强度.3 亚铁磁性材料:指具有亚铁磁性的材料,例如各种铁氧体,在奈尔温度以下,加外磁时材料具有较大的磁化强度.4 永磁材料:磁体被磁化厚去除外磁场仍具有较强的磁性,特点是矫顽力高和磁能积大.可分为三类,金属永磁,例,铝镍钴,稀土钴,铷铁硼等.铁氧体永磁,例,钡铁氧体,锶铁氧体,其他永磁,如塑料等.5软磁材料:容易磁化和退磁的材料.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其工作频率在1K-10M之间.镍锌铁氧体软磁材料,工作频率一般在1-300MHZ金属软磁材料:同铁氧体相比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例如工程纯铁, 铁铝合金, 铁钴合金,铁镍合金等,常用于变压器等.术语:1 饱和磁感应强度:(饱和磁通密度)磁性体被磁化到饱和状态时的磁感应强度.在实际应用中, 饱和磁感应强度往往是指某一指定磁场(基本上达到磁饱和时的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2 剩磁感应强度:从磁性体的饱和状态,把磁场(包括自退磁场)单调的减小到0的磁感应强度.3 磁通密度矫顽力, 他是从磁性体的饱和磁化状态,沿饱和磁滞回线单调改变磁场强度, 使磁感应强度B减小到0时的磁感应强度.4内禀矫顽力:从磁性体的饱和磁化状态使磁化强度M减小到0的磁场强度.5磁能积:在永磁体的退磁曲线上的任意点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乘积.6 起始磁导率:磁性体在磁中性状态下磁导率的极限值.7 损耗角正切:他是串联复数磁导率的虚数部分与实数部分的比值,其物理意义为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的每周期中,损耗能量与储存能量的2派之比.8 比损耗角正切:这是材料的损耗角正切与起始导磁率的比值.9 温度系数:在两个给定温度之间,被测的变化量除以温度变化量.10磁导率的比温度系数:磁导率的温度系数与磁导率的比值.11 居里温度:在此温度上, 自发磁化强度为零, 即铁磁性材料(或亚磁性材料)由铁磁状态(或亚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的临界温度.磁性材料的命名方法:由4部分组成:1 材料类别: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R—软磁,Y—永磁, X ---旋磁,J---矩磁,A---压磁.2 材料的性能,用数字表示.3 材料的特征以汉语拼音表示.4 序号.第三部分的特征代号:(仅限于软磁材料)Q—高Q B—高BS U—宽温度范围 X—小温度系数 H—低磁滞损耗F—高使用频率D—高密度T—高居里温度 Z—正小温度系数铁氧体零件的命名方法:1 零件的用途和形状,以拼音或英文表示.2 区别第一部分相同而形状不同的零件,以汉语拼音字母表示.3 零件的规格,以零件的特征尺寸或序号表示.4 材料牌号, 零件的等级或使用范围.磁粉芯是由铁磁性粉粒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材料。

全铁和磁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铁和磁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铁和磁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全铁和磁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两种材料。

全铁是一种纯净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和建筑工程中。

而磁铁则是一种能产生磁场的材料,常用于制作电磁器件和吸附铁磁物质。

本文将对全铁和磁铁的特点、应用、优缺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比较两者在物理性质、结构差异和互相作用上的差异与联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重要材料。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全铁和磁铁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接着将分别深入探讨全铁和磁铁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将对全铁和磁铁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特性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将总结全文对全铁和磁铁的探讨,展望它们在未来应用中的潜力,并给出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获得对全铁和磁铁的全面了解,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全铁和磁铁的特点、应用和优缺点,并对它们进行区别与联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全铁和磁铁的物理性质、结构差异以及互相作用的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同时,本文还将总结全铁和磁铁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促进对全铁和磁铁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正文2.1 全铁:全铁是一种没有磁性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全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

全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元素,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全铁的晶格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也使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全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合金材料。

全铁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求。

此外,全铁还可以通过热处理等工艺手段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耐磨性。

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

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

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第一章:新型磁性材料的概述随着人类对科技的不断追求和发展,新型磁性材料也迅速崛起。

新型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目前的技术领域中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种材料可以使得磁存储具有更高的密度、更快的速度和更可靠的稳定性。

新型磁性材料主要有两种:垂直磁各项异性(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PMA)和二维材料。

PMA材料是由传统的磁性材料添加特殊组分制成的,具有良好的磁性质和高的磁各项异性,而二维材料具有与传统磁性材料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章: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磁存储密度新型磁性材料可以通过增加磁存储密度来实现高容量磁存储。

新型磁性材料的磁各项异性、极化和磁交换耦合等性质是影响磁存储密度的关键因素。

例如,PMA材料具有很高的磁各项异性和磁极化,可以显著提高磁存储密度。

2. 加速数据的读写速度新型磁性材料可以提高磁存储器件的读写速度,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

例如,PMA材料可以通过引入更大的自旋势场、更高的自旋场梯度和更大的失配误差来提高读写速度。

3. 提高磁存储器件性能的稳定性新型磁性材料可以提高磁存储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使其更加容易维护和使用。

例如,PMA材料可以通过增加磁交换和自旋轨道耦合等效应来提高磁存储器件的稳定性。

第三章: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新型磁性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备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新型磁性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以提高新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新材料性质的研究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新型磁性材料的性质和特性,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3. 磁存储技术的推广未来将进一步推广磁存储技术的应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和存储需求。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中的应用。

可以看出,新型磁性材料在磁存储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望推动计算机技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概述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磁性能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通信等领域。

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受益于电子消费品、新能源、汽车以及工业设备等市场的需求增长。

2.市场分析2.1电子消费品电子消费品市场是磁性材料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音响和视觉体验的需求不断提高,磁性材料在扬声器、麦克风、电视机等产品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增加。

2.2新能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磁性材料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新能源设备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增加。

此外,电动汽车的兴起也给磁性材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等都需要大量的磁性材料。

2.3汽车汽车是磁性材料行业的另一个主要市场。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磁性材料在汽车发动机、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增加。

同时,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对磁性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4工业设备磁性材料在工业设备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主要用于电机、传感器、电磁阀等方面。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进一步推进,对磁性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将继续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稀土磁体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磁性材料的性能。

此外,纳米技术在磁性材料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磁性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提高稀土磁体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稀土材料的采购成本等。

5.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2024年,磁性材料行业将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和措施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等。

6.市场竞争磁性材料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加大对磁性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校正磁铁的主要用途

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校正磁铁的主要用途

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校正磁铁的主要用途1.引言1.1 概述概述:磁铁是一种常见的磁性材料,具有吸引铁和其他磁性物质的能力。

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磁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主要介绍四种类型的磁铁,包括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和校正磁铁的主要用途。

二极磁铁是一种具有两个南极和两个北极的磁铁。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电机、发电机、磁共振成像(MRI)等。

二极磁铁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均匀的磁场,并使磁性材料在该磁场中保持对称排列。

这种磁铁在电力工程和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极磁铁是一种具有四个南极和四个北极的磁铁。

它们广泛应用于粒子加速器、质谱仪和光学仪器等领域。

四极磁铁主要用于控制粒子的轨道和加速方向。

通过调整四极磁铁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可以使粒子在加速器或质谱仪中沿特定的轨道运动,实现粒子束的聚焦和分离。

六极磁铁是一种具有六个南极和六个北极的磁铁。

它们广泛应用于粒子加速器、离子注入器和束流仪等领域。

六极磁铁主要用于调整粒子的轨道和束流的稳定性。

通过调整六极磁铁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可以在粒子束中引入偏转和矫正效果,从而实现研究和控制粒子束的目的。

校正磁铁是一种用于校正加速器系统中磁场非均匀性的磁铁。

在粒子加速器中,磁场的非均匀性会导致粒子束的偏离和发散。

校正磁铁通过产生特定磁场来矫正这些非均匀性,以保持粒子束的稳定性和精度。

校正磁铁在粒子物理实验和核磁共振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和校正磁铁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主要用途,可用于控制粒子的轨道、研究粒子束的性质以及校正磁场的非均匀性。

这些磁铁的应用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根据磁铁的不同类型,分别介绍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六极磁铁和校正磁铁的主要用途。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磁铁的概念进行概述,以便读者对磁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科学实验教案:探索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科学实验教案:探索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科学实验教案:探索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个科学实验教案,探索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吸引铁、镍等金属或其他物质的能力的材料。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开展多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磁力的产生与变化规律,观察磁性材料对铁粉的吸引现象,并探索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情况与生成规律。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结构进行组织:首先,在第二部分中将介绍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磁性概念与原理、不同种类磁性材料以及磁场对磁性材料的影响和测量方法。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将重点讨论磁性材料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包括研究磁力产生与变化规律、观察磁铁吸引铁粉现象解释以及探索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与生成规律。

第四部分将提供科学实验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包括实验设备和材料清单、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导以及预期结果与讨论指导。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从磁性材料特性及应用角度展开思考,并探讨科学实验教育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一个科学实验教案,引发读者对于磁性材料特性及其应用的兴趣,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方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科学实验。

这些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通过完成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磁性材料并增加他们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探索过程的理解。

2.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2.1 磁性概念与原理:磁性是物质表现出吸引或排斥其他物质的能力。

磁性源于物质中微观磁偶极子的排列和相互作用。

磁偶极子由带电粒子(如原子和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运动产生。

磁性可分为三种类型:顺磁性、铁磁性和抗磁性。

顺磁性物质受外部磁场影响时产生弱的吸引力,而铁磁性物质则在外部磁场中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抗磁性物质则被外部磁场所排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对磁究竟了解多少???
静磁学现象? 磁性来源? 磁性材料?非磁性材料? 磁的分类? 磁的应用?
磁=>>吸铁石 ?!
生活中的常识问题-1
磁性是物质一种 比较少见的只在少数 地方得到应用的现象 呢?还是一种存在非 常普遍应用非常广泛 的现象呢?
所有物质都有磁性吗?
铁-吸铁石,哪个有磁性? 水 铜 铝
十九世纪 1820年:丹麦,奥斯特,电流产生磁场 1831年: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73年:英国,麦克斯韦,统一电磁理论 1899年:法国,居里,居里温度,磁性转变
法拉第-电磁感应
居里(P Curie)
பைடு நூலகம்十世纪
1905:法国,郎之万基于统计力学理论解释了 顺磁性随温度的变化。
1907:法国,外斯提出分子场理论,扩展了郎 之万的理论。
物质内部原子、分子中的每个电子参与 两种运动,一是轨道运动,即电子绕原子 核的旋转运动,其运动会形成一个电流, 进而会产生一个磁矩,称为轨道磁矩;二 是电子的自旋运动,相应地也会产生一个 磁矩,称为自旋磁矩。一个分子中所有电 子的各种磁矩之总和构成这个分子的固有 磁矩Pm,称为分子磁矩,这个分子固有磁 矩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等效的圆形分子电流i 产生的。
对于电子壳层被填满的物 质,原子磁矩为零。在外 磁场作用下,电子运动将 产生一个附加的运动(由 电磁感应定律而定),感 生出与H反向的磁矩。
实例:惰性气体、许多有机化合物、某些金属(Bi、Zn、Ag、Mg)、非金 属(如:Si、P、S)
抗磁质的几点说明:
任何物质都具有抗磁的本性。 物质具有抗磁的本性并不是一定会呈现出抗
因此,大多数元素的原子都存在固有磁矩。这些原 子也成为磁性原子。
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无磁性表现?
大多数元素的原子存在原子的固有磁距. 物体的磁性,取决于原子磁矩的取向.在无外
磁场作用时,各原子磁矩的取向是紊乱的,物 质不呈现宏观性;而当其受外磁场作用时,则 原子呈取向性分布,物质呈现宏观的磁性.
总之:
一类是分子中各电子的磁矩不完全抵消而整个分子 具有一定的固有磁矩, 一类是分子中各电子的磁矩,完全相互抵消而整个 分子不具有固有磁矩
磁性材料的分类
根据材质
合金磁体 橡胶磁体 氧化物磁体
根据磁化后介质内部的磁场与附加磁场和外磁 场的关系,可分为五种:
1、抗磁质:附加磁化强度与外磁场相反。
家装市场材质的简单实用验证-铜、不锈钢? 电饭锅
铁氧体有磁性,但为何高温会失去?
答案是: 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就像物
质具有质量和电性一样。 换句更简单的话说就是: 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
生活中的常识问题-2
卧室床的摆放方向-风水?伪科学?
磁学发展史
5000年前:天然磁石(Fe3O4)
磁铁矿(Fe3O4) 或磁赤铁矿(γ-Fe2O3)
在西方,据传说,磁性首先是被
一个牧羊人发现的。他注意到他
的木棍的铁端,被一块石头所吸 引。这种石块在小亚细亚(Asia Minor)、马其顿的Magnesia地区 以及爱奥尼亚的Magnesia城都被 发现过。人们相信“Magnetism” 一字就是来源于这些地名。
磁性,而只有当物质的这种抗磁因素超过其 顺磁因素时,物质才呈现抗磁性,才称为抗 磁质。
随外磁场的增加,附加的抗磁磁矩增强,抗 磁磁化强度增大。
2、顺磁质
结构特点:原子中具有未填满电子的电子层,形成 原子的固有磁矩。在磁场作用下,原子磁矩转向H方向,
磁矩反应了载流线圈产生磁场的大 小,可以把它引用到物质的微观系 统中去。
磁矩 电子的轨道运动相当于一个恒定的电流回路,必 有一个磁矩(轨道磁矩),自旋也会产生磁矩(自旋 磁矩)。
轨道磁矩
m
eh
4me
li (li 1) B
li (li 1)
e,电子的电荷,e 1.61019C
me ,电子的质量,me 9.11031 Kg li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i 0,1,2,3......,(n 1)
2300 年 前 : 天 然 磁 石 , “司南”,指南仪
1086年:沈括,《梦溪笔谈》,指南针 1119年:朱或,《萍洲可谈》,罗盘,航海 1405-1432年:郑和,指南仪,航海 1488-1521年:哥伦布,伽马,麦哲伦,指南
仪,航海发现 十七世纪:英国,威廉.吉伯 ,《磁体 》 十八世纪:法国,库仑, 库仑定律
自旋磁矩
B
eh
2m
si (si 1) 2B
si (si 1)
si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原子总磁矩
原子的总磁矩应是按照原子结构 和量子力学规律将原子中各个电子 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相加起来的 合磁矩. 注:原子核自旋磁矩仅是电子磁矩 的1/1836.5, 忽略不计.
电子的填充方式对磁矩的影响:
当原子中某一电子层完全被电子填满时,该电子层 的电子云在空间的分布呈球形对称,这时其电子循 轨磁矩和自旋磁矩都互相抵消,即该层电子磁矩对 原子磁矩没有贡献。因此惰性元素没有固有磁矩。
1991:德国,克内勒提出了双相复合磁体交换作 用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纳米晶磁体的发展前景。
物质磁性的起源
原子有哪几中运动方式?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的磁性来源于组成物 质中原子的磁性
1 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 2 电子的自旋磁矩 3 原子核的核磁矩
载流闭合回路小线圈存在磁矩:
磁矩:μ m iA 单位:A ∙m2
1936-1948:法国,奈耳提出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的概念和理论。
1967:奥地利,斯奈特在量子磁学的指导下发现 了磁能积空前高的稀土磁体(SmCo5),从而揭开 了永磁材料发展的新篇章。
1974: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问世。
1982:第三代稀土永磁Nd2Fe14B问世。
1990:原子间隙磁体Sm-Fe-N问世。
1921:奥地利,泡利提出玻尔磁子作为原子磁 矩的基本单位。美国,康普顿提出电子也具有 自旋相应的磁矩。
1928:英国,狄拉克用相对论量子力学完美地解 释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磁矩,并与德国物理学家 海森伯一起证明了静电起源的交换力的存在,奠 定了现代磁学的基础。
1936 : 苏 联 , 郎 道 完 成 了 巨 著 “ 理 论 物 理 学 教 程”,其中包含全面而精彩地论述现代电磁学和 铁磁学的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