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记录教学内容
实用肝胆外科手术技术教学设计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02
03
手术适应症
包括肝切除、胆囊切除、 胆管探查等手术的适应症 。
手术禁忌症
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的 禁忌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 况、病变程度等因素评估 手术风险。
03
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技巧
展望实用肝胆外科手术技术教学在未来的 发展趋势,如个性化教学、在线教学等,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教育需求。
THANK YOU
手术注意事项
充分评估肝功能和剩余肝体积,避免损伤大血管和胆管,确保切面 止血彻底,预防并发症。
06
围手术期管理与并发症防治
围手术期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全面评估 患者的手术风险和耐受能力。
术前准备
包括术前讨论、手术计划制定、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等,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术前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取得患者 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术中并发症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减少术中出血和损伤 ,避免术后感染。
术后并发症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 并发症,如出血、感染 、胆漏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
加强术后护理,保持引 流管通畅,鼓励患者早 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 功能恢复。
课程回顾与成果展示
课程重点回顾
系统梳理了实用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教学内容,包括手术基础知识、手术技巧、并发症处 理等。
学生手术技能展示
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的方式,展示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的手术技能,如胆囊切除术、肝部分 切除术等。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常规手术记录大全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2.沿脐下切开皮肤1.2cm,开放式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高脚低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剑突下置入1cm Trocar,右肋缘下于腋前线上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腹腔网膜组织与肝脏、胆囊粘连,网膜组织包裹胆囊,胆囊大小约12×6×4cm,充血肿胀,胆囊壁厚约1.0cm,内有结石一枚,大小约1.5×1.5×1cm。
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正常,胃小弯等均未发现异常。
胆总管无扩张。
术中诊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超声刀逐步游离粘连的大网膜。
分别游离暴露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cm处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胆囊管,胆囊管胆囊侧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予两者之间剪断胆囊管。
超声刀顺逆结合自胆囊床分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电凝彻底止血。
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
留置肝下引流管一条,从腋前线Trocar孔引出并固定。
所切除胆囊装入标本袋后自脐部穿刺孔取出,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
4.术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出血约ml,术后患者血压/ mmHg,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
切除胆囊及结石向患者家属展示后送病检。
二、胆肠吻合术开腹:修整肝管断端,留作吻合口。
在Treitz韧带下15cm空肠分离钳分开系膜,超声刀切开系膜,直线闭合切割器切断空肠。
丝线连续缝合空肠断端加固。
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使空肠远侧断端可轻松提至肝门下方。
注意保护空肠血供。
在距空肠远侧断端3cm处,对系膜缘切开空肠,直径约1cm。
可吸收薇乔线间断缝合肝管断端和空肠对系膜缘切开处,用“降落伞”法间断缝合。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第一篇:肝胆外科手术记录wipple术手术记录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长约25cm,逐层打开皮肤、皮下各层,进入腹腔,探查见:胆总管下端、胰头部可扪及直径约2cm大小肿块,质硬,肝动脉旁一直径约1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无腹水,大网膜、肠系膜后腹膜未见明显结节,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决定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child重建术+胆囊切除术+空肠造瘘术。
游离胆囊管、胆囊血管,钳夹、切断、结扎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切除胆囊。
游离胆总管,切除肝动脉旁肿大淋巴结,胆总管上段予以离断,备胆肠吻合用。
剪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
钳夹、切断、结扎大网膜,游离远端胃周组织,切除远端近二分之一胃及大网膜,切除近端胃前壁肿块,近端胃残端备胃空肠吻合用。
充分游离暴露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钳夹、切断胰头、部分胰腺沟突部及距屈氏韧带约15cm肠管,远端肠管残端备胰肠吻合用,胰腺断面仔细止血。
避开结肠系膜根部血管弓,剪洞,上拉远端空肠,找出胰管,放置胰管,然后胰头、远端空肠行端侧吻合。
距胰肠吻合口5cm处行胆肠吻合。
上拉远端空肠,距胰肠吻合口45cm处行胃空肠吻合。
缝闭肠系膜根部裂孔,固定远端空肠。
距胃空肠吻合15cm放置、固定空肠造瘘管。
冲洗腹腔,查无渗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放置腹腔引流管,逐层关腹。
手术顺利,术中麻醉满意,血压平稳,出血约800ml,补液7100ml,术后安返。
手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
胆管中段癌根治术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25cm进腹.见胆总管中段有约2×3cm肿块,与右肝动脉及胆囊管浸润生长,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大小约6×5×4cm,内含0.6cm结石十余枚,右肝动脉位于胆总管前方.肿块质硬,考虑为胆总管中段癌,决定做胆总管癌根治术.距肿块下缘约3cm,游离胆总管,在此钳夹切断胆总管,远端缝合.肝总动脉旁有一枚2cm淋巴结,质脆,予仔细游离之,并将肝动脉及左肝动脉周围组织清除,仔细分离右肝动脉及肿块,使右肝动脉游离,右肝动脉上方肝总管扩张,约2cm.由胆囊底部用电刀将胆囊从胆囊床游离,解剖胆囊三角,钳夹切断胆囊动脉,残端2#丝线结扎,分离肿块与门静脉,距离肿块上缘约2cm钳夹切断肝总管,此处位于左右肝总管分叉处约1c。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1. 手术前的准备1.1 心情准备在手术前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又紧张得像小猫上了热锅。
胆囊这东西,虽然平时没太注意,但一旦知道它有问题,真是让人心慌啊!医生说,胆囊要切了,听着像是要去掉个坏掉的零件,心里莫名有点不安。
想想手术室里的那些大灯,还有护士们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总觉得自己像个小白鼠。
不过,没办法,谁让我们为了健康而战呢!1.2 术前检查医生安排了一堆检查,像是要给我打个体检报告的感觉。
血压、心电图、各种检查,感觉自己像是变成了大实验品。
虽然有点紧张,但心里明白,这都是为了确保手术顺利。
护士小姐姐们态度好得像春风一样,跟我聊聊生活,转眼之间,紧张感就淡了不少。
就这样,准备工作渐渐走到了尾声。
2. 手术中的感觉2.1 进入手术室当我踏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部科幻电影。
那里的设备、灯光,还有嗡嗡作响的仪器,让我一瞬间有点小慌。
医生们穿着整齐的手术服,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在说:“放松,我们会照顾好你的。
”我心里默默给自己加油:没事,这只是个小手术,不用怕。
2.2 麻醉的瞬间接着,麻醉医生走了过来,给我介绍了一下麻醉的流程。
他说麻醉药就像睡觉一样,让我放轻松,不会有任何感觉。
真的,刚一躺下,似乎就感受到一阵轻松,眼皮越来越重,慢慢地,仿佛进入了梦乡。
这个过程真是神奇,没过多久,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时间在此刻仿佛停滞了。
3. 手术后的恢复3.1 醒来的感觉等我再次意识到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恢复室了。
四周的护士们在忙碌,我觉得有点迷糊,像刚睡醒的猫咪,懵懵懂懂。
看着护士们亲切的面孔,我心里觉得安心,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温暖的阳光包围着,慢慢回过神来。
虽然手术后的疼痛有点小,但比起我想象中的痛苦,简直小巫见大巫。
3.2 与医生的交流术后,医生走过来,笑着跟我说手术非常成功,胆囊也顺利被切除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下子松了口气,仿佛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搬走了。
肝胆外科手术实操教学设计

其他辅助设备简介
胆道镜
用于观察和检查胆道系统,需掌 握胆道镜的插入和操作方法。
碎石机
用于破碎胆道结石,需注意碎石 机的使用范围和碎石效果评估。
输液泵
用于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需 根据手术需要设置合适的输液参
数。
04
手术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手术机器人将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将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
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成为主流
基于精准医学的理念,未来肝胆外科手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案 的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微创手术将进一步发展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未来将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得到 更广泛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手术部位和感染风险,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营养支持策略制定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营养补充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进食困难的患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
康复训练评估
01
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1 2
胆囊位置、形态与功能
位于肝脏下方,呈梨形,储存胆汁。
胆管结构
包括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和胆总管,负责胆汁的 输送。
3
胆道系统生理功能
分泌、储存和排放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
肝胆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肝脏疾病类型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胆道疾病类型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

wipple术手术记录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长约25cm,逐层打开皮肤、皮下各层,进入腹腔,探查见:胆总管下端、胰头部可扪及直径约2cm大小肿块,质硬,,肝动脉旁一直径约1cm大小得肿大淋巴结, 无腹水,大网膜、肠系膜后腹膜未见明显结节,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决定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child重建术+胆囊切除术+空肠造瘘术。
游离胆囊管、胆囊血管,钳夹、切断、结扎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切除胆囊。
游离胆总管,切除肝动脉旁肿大淋巴结,胆总管上段予以离断,备胆肠吻合用、剪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
钳夹、切断、结扎大网膜,游离远端胃周组织,切除远端近二分之一胃及大网膜,切除近端胃前壁肿块,近端胃残端备胃空肠吻合用。
充分游离暴露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钳夹、切断胰头、部分胰腺沟突部及距屈氏韧带约15cm肠管,远端肠管残端备胰肠吻合用,胰腺断面仔细止血。
避开结肠系膜根部血管弓,剪洞,上拉远端空肠,找出胰管,放置胰管,然后胰头、远端空肠行端侧吻合。
距胰肠吻合口5cm处行胆肠吻合、上拉远端空肠,距胰肠吻合口45cm处行胃空肠吻合。
缝闭肠系膜根部裂孔,固定远端空肠。
距胃空肠吻合15cm放置、固定空肠造瘘管。
冲洗腹腔,查无渗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 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放置腹腔引流管,逐层关腹、手术顺利,术中麻醉满意,血压平稳,出血约800ml,补液7100ml,术后安返。
手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
胆管中段癌根治术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25cm进腹.见胆总管中段有约2×3cm肿块,与右肝动脉及胆囊管浸润生长,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大小约6×5×4cm,内含0、6cm结石十余枚,右肝动脉位于胆总管前方.肿块质硬,考虑为胆总管中段癌,决定做胆总管癌根治术。
距肿块下缘约3cm,游离胆总管,在此钳夹切断胆总管,远端缝合、肝总动脉旁有一枚2cm淋巴结,质脆,予仔细游离之,并将肝动脉及左肝动脉周围组织清除,仔细分离右肝动脉及肿块,使右肝动脉游离,右肝动脉上方肝总管扩张,约2cm。
手术记录: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

手术记录: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肝门胆管癌
术后诊断:(具体术后诊断需根据病理报告和细胞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手术方式:
1.左半肝切除术
2.肝管汇合部切除
3.胆囊切除术
4.右肝管—空肠吻合术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手术经过:
1.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在剑突下做一长约8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膜。
3.暴露出肝脏后,切断左半肝,将胆囊切除,然后切除肝管汇合部。
4.切断右肝管并进行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癌细胞是否已完全清除。
5.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右肝管和空肠,保证吻合无张力,无渗漏。
6.术中出血量约为XXXml,使用XXXml血浆和XXXml红细胞进行输血。
7.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复苏室进行复苏。
术后注意事项:
1.患者将在复苏室监测一段时间以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在医生确定患者可以进食后,可以从流食开始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
3.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化疗以进一步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4.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以监测病情。
5.在术后的恢复期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但需要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以
促进康复。
6.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感染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手术记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记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术后诊断:胆囊结石(结石数目为5颗),慢性胆囊炎。
手术方式:手术通过腹腔镜进行,使用了高清晰度的镜头以及先进的腹腔镜设备进行胆囊切除。
麻醉方式:麻醉采用了全麻的方式,确保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感,且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也能保持舒适。
手术经过:1.切口:手术开始于脐下建立一个10mm的切口,插入气腹针,充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
随后,分别在剑突下和右肋缘下建立两个5mm的切口。
2.胆囊抓取:通过腹腔镜的镜头,我们使用胆囊抓取器将胆囊完全抓取并移出体外。
3.胆囊切除:抓取胆囊后,我们使用电凝钩和分离钳将胆囊从肝脏上完全分离。
胆囊床进行彻底止血。
4.取出结石:将胆囊移出体外后,我们立即对其进行挤压,从而取出附着在胆囊内的结石。
5.缝合伤口:最后,我们缝合了脐下的切口,并对其他两个切口进行了皮肤贴合。
术后注意事项:1.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将接受适当的疼痛管理,以确保其在恢复过程中保持舒适。
2.抗生素和液体补充:患者将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接受适当的液体补充以维持其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3.饮食和活动:术后患者将首先接受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患者将被鼓励在术后第一天开始轻度的活动,以促进其恢复。
4.术后复查:患者将在术后第一天进行复查,以评估其恢复情况并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如果一切正常,患者将在术后一周左右出院。
5.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了促进身体恢复并降低未来患病的风险,医生将建议患者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定期的体检。
6.并发症处理:如果在术后出现任何并发症,例如出血、感染等,医生将立即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pple术手术记录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长约25cm,逐层打开皮肤、皮下各层,进入腹腔,探查见:胆总管下端、胰头部可扪及直径约2cm大小肿块,质硬,,肝动脉旁一直径约1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无腹水,大网膜、肠系膜后腹膜未见明显结节,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决定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child重建术+胆囊切除术+空肠造瘘术。
游离胆囊管、胆囊血管,钳夹、切断、结扎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切除胆囊。
游离胆总管,切除肝动脉旁肿大淋巴结,胆总管上段予以离断,备胆肠吻合用。
剪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
钳夹、切断、结扎大网膜,游离远端胃周组织,切除远端近二分之一胃及大网膜,切除近端胃前壁肿块,近端胃残端备胃空肠吻合用。
充分游离暴露暴露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钳夹、切断胰头、部分胰腺沟突部及距屈氏韧带约15cm肠管,远端肠管残端备胰肠吻合用,胰腺断面仔细止血。
避开结肠系膜根部血管弓,剪洞,上拉远端空肠,找出胰管,放置胰管,然后胰头、远端空肠行端侧吻合。
距胰肠吻合口5cm处行胆肠吻合。
上拉远端空肠,距胰肠吻合口45cm处行胃空肠吻合。
缝闭肠系膜根部裂孔,固定远端空肠。
距胃空肠吻合15cm放置、固定空肠造瘘管。
冲洗腹腔,查无渗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放置腹腔引流管,逐层关腹。
手术顺利,术中麻醉满意,血压平稳,出血约800ml,补液7100ml,术后安返。
手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
胆管中段癌根治术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25cm进腹.见胆总管中段有约2×3cm肿块,与右肝动脉及胆囊管浸润生长,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大小约6×5×4cm,内含0.6cm结石十余枚,右肝动脉位于胆总管前方.肿块质硬,考虑为胆总管中段癌,决定做胆总管癌根治术.距肿块下缘约3cm,游离胆总管,在此钳夹切断胆总管,远端缝合.肝总动脉旁有一枚2cm淋巴结,质脆,予仔细游离之,并将肝动脉及左肝动脉周围组织清除,仔细分离右肝动脉及肿块,使右肝动脉游离,右肝动脉上方肝总管扩张,约2cm.由胆囊底部用电刀将胆囊从胆囊床游离,解剖胆囊三角,钳夹切断胆囊动脉,残端2#丝线结扎,分离肿块与门静脉,距离肿块上缘约2cm钳夹切断肝总管,此处位于左右肝总管分叉处约1c。
m,切除肿块与胆囊,并送冰冻切片,冰冻切片报告为“胆总管腺癌”。
将门静脉周围组织清除,使门静脉与肝动脉均骨骼化。
肝总管内含白色胆汁,胆囊内含脓性液。
接着做肝总管与空肠吻合术。
打开胃结肠韧带,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用电刀切约5cm洞口,以备空肠通过。
距离屈氏韧带约15cm用空肠切割吻合器离断空肠,远端空肠经横结肠洞口上提与肝总管做吻合,于空肠侧壁做与肝总管直径相当的切口,先缝合两对角,而后缝合后壁,查无漏口,再缝合前壁,均用1#丝线间断缝合。
距离胆肠吻合口约40cm将近端空肠断端与远端空肠侧壁吻合,将远端空肠侧壁做与近端空肠端相当大小之切口,用丝线间断全层缝合,再将浆膜层缝合。
横结肠系膜洞口与空肠系膜用丝线缝合以防内疝,肠肠吻合处系膜亦固定。
查无胆漏及肠漏,稀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域,置腹腔引流管于胆肠吻合口上方及下方各一根,于右上腹戳孔引出体外。
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关腹。
标本送病检(胆总管中段及肿块、胆囊、肝门部淋巴结及组织、肝总管上切缘)。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30cm进腹,切口有肠管和大网膜粘连,肝脏被粘连封裹,呈现亚急性炎症状态,分离粘连,见胆囊床有质硬组织粘连直至肝十二指肠韧带上方,仔细分离并切除之,送冰冻切片,冰冻报告提示炎性肉芽肿形成,未发现癌细胞。
肝动脉旁腹主动脉前方有一约3cm淋巴结肿大,仔细分离并切除胰头部后方,有一约3.5cm淋巴结肿大,质脆,包模完整,仔细分离并切除,未伤及血管,胆总管T管所置切口为左右肝管分叉处,此处又分为右前支和右后支肝管,肝动脉分为左中右三支,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将肝门部清扫直至下腔静脉,门静脉,胆总管以及分支,肝动脉以及分支,均骨骼化,距离胆囊床约2cm,用cusa作肝方叶切除,所遇管道均1和0号线结扎,并钛夹夹闭残端,肝创面止血后,用纤维蛋白胶涂抹,0.5%碘伏冲洗手术域,温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域,吸尽,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右膈下,一根于胆囊窝,胆总管原切口内,安置T管一根,并用3-0薇桥线闭合胆总管切口,经T管注水加压后无胆漏,分别于右上腹戳孔将腹腔引流管和T管引出体外,查无出血和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关腹。
标本送病理检查(肝组织,淋巴结,以及肝门部组织。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肝右三叶切除术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25CM,逐层切开进腹,探及右肝后叶有约6×5CM肿块,有包膜。
考虑右肝癌。
肝门部静脉曲张明显,考虑为门脉癌栓致门脉高压所致,决定行右半肝切除加门脉取癌栓术。
离断镰状韧带,离断左右三角韧带及冠状韧带,分离肝后叶与肾上腺之粘连,残端用2#丝线结扎,仔细分离下腔静脉,并显露肝短静脉与肝下静脉,分别套扎并用钛夹夹闭而后离断肝短静脉及肝下静脉,使右肝充分游离。
解剖肝门部,切除门静脉后方一枚约2CM,显露肝动脉及左右分支,显露门静脉及左右分支,门静脉明显增粗,直径约4CM,内有癌栓堵塞。
分离出门静脉右支,并套扎一橡胶带,结扎。
分离出右肝动脉,并钳夹切断,残端用2#线结扎两道,于右半肝变色区用电刀确定切缘。
由肝缘缝扎两针(切缘线两端),而后边缝扎边钳夹逐步将右半肝切除,所遇当管及血管均用PROLE NE线缝合。
右肝静脉残端敞开门静脉血冲出癌栓约5CM,主要位于右门静脉及门静脉主干,而后用PROLENE线缝合右门静脉残端。
肝创面仔细止血。
用蒸馏水冲洗手术域,吸净。
置腹腔引流管于右膈下及文氏孔各一根,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
标本送病检(右半肝及肿块,胆囊,肝门部淋巴结)。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500ML,术中患者一度血压下降经输血后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射频消融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30cm进腹,见肝脏质尚红润,未及肿块。
术中B超见肿块位于右肝前叶后方,在门静脉主干与右门静脉以及中肝静脉与右肝静脉之间,大小约5×5.5CM,考虑右肝癌,因其位置特殊,手术切除出血大,可能导致静脉损伤,风险极大,故放弃手术,改用射频消融。
与患者家属讲清,患者家属表示理解。
B超定位下,从肿块前、中、后三点进针,每次进针2CM,温度达80摄氏度,进针3CM,温度达105摄氏度,进针4CM,温度达110摄氏度。
射频后B超下肿块为高回声区。
查无活动性出血,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右膈下,于引出体外。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关腹。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胆道探查术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右上腹肋缘下切口约10CM,逐层进腹,见上腹部粘连,小心分开,肝脏质地偏硬,暗红,胆囊已切除,胆总管略扩张,直径约2.1CM,胰头部未及肿块,决定行胆道探查术。
于胆总管中段先缝两针,由两针间纵行切开胆总管,见胆总管内胆汁为黄色,探查胆总管见三枚结石予取出。
胆道镜见胆总管均通畅未见残余结石6#探条顺利通过十二指肠乳头。
左右肝管均通畅。
置22#T型管于胆总管切口内(短臂于胆总管内,长臂引出体外)。
3-0可吸收缝合胆总管切口。
查无胆漏及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Version 1病人平卧于手术台,麻醉平稳后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取右肋缘下切口入腹,切口长约12cm,松懈残留胆囊四周的粘连。
探查见残留胆囊大小约2.0x2.0x.3.0cm,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2cm,胆囊壁轻度充血水肿,证实术前胆囊残株,胆总管扩张之诊断。
用三只宽深拉钩分别将肝脏,胃体及十二指肠牵开,显露好残株胆囊和胆总管。
距胆总管0.5cm 处钳夹,切断胆囊管,取下胆囊。
近端胆囊管结扎并缝扎。
于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一1.0cm 切口,两侧牵引线牵引,取石钳伸入胆总管下端,钳夹结石,取出一0.5x0.5x0.5cm大小结石,胆道镜伸入胆总管下端,看到十二指肠乳头,再用5号胆道探子探查,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表明胆总管下端之结石已取出,胆总管已通畅。
“T”字管由胆囊管残端放入胆总管,残端缝合封闭后,由“T”字管注入生理盐水,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
检查无渗血或漏胆汁,于胆囊床下方放一橡皮引流管,腹壁戳孔分别引出引流管和“T”字管,清点器械纱布如数,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进展顺利,出血少,切除之残株胆囊标本送检病理。
version 2病人平卧于手术台,麻醉平稳后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该患内脏反位,取左肋缘下切口入腹,切口长约10cm依次探查胆囊,胆管,肝脏,见胆囊壁充血水肿,囊壁增厚,胆总管扩张明显,下端可触及一1.0x1.2x1.2cm结石,活动差,证实术前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之诊断。
松懈胆囊四周的粘连。
用三只宽深拉钩分别将肝脏,胃体及十二指肠牵开,显露出胆囊和胆管。
切开胆囊浆膜,由胆囊底部开始向颈部方向在浆膜下剥离胆囊。
剥离至胆囊颈部时,细心分离出胆囊动静脉,切断结扎。
切断胆囊动脉后,继续向下解剖,显露出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钳夹,切断,取下胆囊。
以热盐水纱布压迫胆囊床5-10分钟,彻底止血。
以肠线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胆囊床。
切开覆盖于十二指肠表面的腹膜,于十二指肠后触及胆总管下端之结石,以6号胆道探子由胆囊管残端探入胆总管下端,因受阻于结石,不能通过进入十二指肠。
取石钳伸入胆总管下端,钳夹结石,反复多次后,胆道镜伸入胆总管下端,看到十二指肠乳头,再用6号胆道探子探查,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表明胆总管下端之结石已取出,胆总管已通畅。
“T”字管由胆囊管残端放入胆总管,残端缝合封闭后,由“T”字管注入生理盐水,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
检查无渗血或漏胆汁,于胆囊床下方放一橡皮引流管,腹壁戳孔引出,清点器械纱布如数,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进展顺利,出血约100ml,切除之胆囊标本送检病理。
病人平卧于手术台,麻醉达成后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取右肋缘下切口入腹,切口长约10cm,依次探查胆囊、胆管、肝脏,见胆囊周围粘连明显,胆总管扩张明显,直径约1.2cm。
用三只宽深拉钩分别将肝脏,胃体及十二指肠牵开,显露好胆囊和胆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