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溶剂热
简述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的特点

简述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的特点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的特点主要包括:
1.反应物性能的改变和活性的提高:水热与溶剂热法有可能降低反
应温度,并代替部分固相反应和完成一些其他制备方法难以进行的反应,如合成低熔点化合物、有较高蒸气压而不能在融体中生成的物质和高温分解相等。
2.溶液的快速对流与溶质的有效扩散:在水热与溶剂热法条件下,
多数反应物能溶于水或非水溶媒,使反应在液相或气相的快速对流中进行,溶液、(相对)低温、等压环境有利于生长极少缺陷、热应力小、完美的晶体,并能均匀地进行掺杂以及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粒度。
3.合成环境气氛的可调性:由于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始终在密闭高压
釜中进行,可通过控制反应气氛(溶液组分、温度、压力、可化剂、pH等)而形成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使其能合成、开发出一系列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与聚集态的新物质。
4.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密闭条件有利
于进行那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毒反应,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5.可操作性和可调变性: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可操作性和可调变性,
将使其成为衔接合成化学和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之间的桥梁。
6.非理想非平衡状态:水热与溶剂热合成体系一般处于非理想非平
衡状态,因此,应该用非平衡热力学研究合成化学问题。
综上所述,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水热和溶剂热法

水热、溶剂热反应的基本类型
(1)合成反应
通过数种组分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直接化 合或经中间态发生化合反应。 利用此类反应可合成各种多晶或单晶材料。
Nd2O3 + H3PO4 NdP5O14 CaO· nAl2O3 + H3PO4 Ca(PO4)3OH + AlPO4 La2O3 + Fe2O3 + SrCl2 (La, Sr)FeO3 FeTiO3 + KOH K2O· nTiO2 (n = 4, 6)
例如
Cr + H2O Cr2O3 + H2 Zr + H2O ZrO2 + H2 M + n L MeLn (L = 有机配体) 使溶胶、凝胶(so1、gel)等非晶 态物质晶化的反应
(11)晶化反应 例如
CeO2· xH2O CeO2 ZrO2· H2O M-ZrO2 + T-ZrO2 硅铝酸盐凝胶 沸石
四、有机溶剂的性质标度
有机溶剂种类多,性质差异大,需进行溶剂 选择。 溶剂会使反应物溶解或部分溶解,生成溶剂 合物,这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合成体系中,反应物在液相中的浓度、解 离程度,及聚合态分布等都会影响反应过程。
§3.2 水热、溶剂热体系的成核与晶体生长
(6)脱水反应
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脱水结晶的反应 例如
(7)分解反应
分解化合物得到结晶的反应
例如 FeTiO FeO + TiO 3 2 ZrSiO4 + NaOH Na2SiO3 + ZrO2 FeTiO3 + K2O FeO + K2O· nTiO2 (n = 4, 6)
(8)提取反应
水热和溶剂热法

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脱水结晶的反应 例如
(7)分解反应 分解化合物得到结晶的反应
例如 FeTiO3 FeO + TiO2 ZrSiO4 + NaOH Na2SiO3 + ZrO2 FeTiO3 + K2O FeO + K2O·nTiO2 (n = 4, 6)
(8)提取反应 从化合物(或矿物)中提取金属的反应
Al2O3在碳酸盐溶液中再结晶, AlPO4可以从磷酸溶液中再结晶出来。 一般来说,增加矿化剂的浓度能提高晶体的生长速率。
A-B-H2O体系的特例:——水热反应合成
当 系利中用的水A在热许法多进情行况陶下瓷是粉几末种合固成体时甚,至A液-体B-的H混2O合体 液。
例如在制备BaTiO3时,A可能是TiO2(固)+ Ba(OH)2·8H2O(溶液)。这时的Ba(OH)2·8H2O既 是矿化剂B,又参与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因此 它同传统上的矿化剂有明显的不同。
水的电离常数随水热反应温度上升而增加, 它会加剧反应的程度;
水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超临界区域 内分子和离子的活动性大为增加;
化学反应是离子反应或自由基反应,水是离 子反应的主要介质,其活性的增强,会促进 水热反应的进行。
高温高压水的作用
①有时作为化学组分起化学 反应; ②促进反应和重排; ③传递压力的介质; ④溶剂; ⑤起低熔点物质的作用; ⑥提高物质的溶解度; ⑦有时与容器反应。
按Arrhenius方程式:dlnk/dT= E/RT2水在密闭加压 条件下加热到沸点以上时,离子反应的速率会增大, 即,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呈指数函数增加。 因此,即使是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的矿物或其它有机物 ,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也能诱发离子反应或促进 反应。
水热与溶剂热

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物质脱水结晶的反应。例如,
Mg (OH
)2
SiO2
350~370 oC 8 ~ 23MPa
温石棉
(7)分解反应
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分解化合物得到结晶的反应。 例如,
FeTiO3→FeO+TiO2 ZrSiO4+NaOH→ZrO2+NaSi (O8)3提取反应
6
7
水热法:
最早采用水热法制备材料:1845年K.F.Eschafhautl以硅
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石英晶体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物,到1900
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定确定有石英,长石, 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地球物理
✓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物的氧
化过程或水中氧的污染;
✓ 非水溶剂的采用使得溶剂热法可选择原料的范围大
大扩大,比如氟化物,氮化物,硫化合物等均可作 为溶剂热反应的原材料;同时,非水溶剂在亚临界 或超临界状态下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 所能制备的目标产物的范围;
✓ 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们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目
录
2.1 水热与溶剂热的基本概念 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2.2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原理 2.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工艺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应用实例
2.4
2
基本概念
3
什么叫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强 (1-100MPa)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的无 机合成与材料制备的一种有效方法。
水热与溶剂热要点分析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特点
➢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汽压且不能在 熔体中生成的物质、高温分解相在水热和 溶剂热低温条件下晶化生成。
➢液相利于生长缺陷少、取向好、完美的晶 体,产物结晶度高,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 粒度。
第四章 水热与溶剂热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定义
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强(1~ 100MPa)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 行的合成。
与溶液化学的区别
研究物质在高温和密闭或高压条件下溶液中 的化学行为与规律。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与固相合成的区别——反应性
固相反应的机理——界面扩散 水热与溶剂热——液相反应
➢利于低价态、中间价态与特殊价态化合物 的生成,并能均匀地进行掺杂。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反应的基本类型
(1)合成反应
Nd2O3+ H3PO4→ NdP5O14
CaO·nAl2O3 +H3PO4 → Ca5(PO4)3OH+AlPO4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反应的基本类型
(2) 热处理反应
反应的基本类型
(5) 单晶培养——SiO2
0.5mol/L-NaOH,
0.25/L-NaCO3
温度梯度410~300℃, 温度梯度400~370 ℃
压力120MPa,
装满度为70%
生长速率1~2mm/day 生长速率2.5mm/day
§ 4.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反应的基本类型
水热与溶剂热技术

• 由于水热与溶剂热化学的可操作性和可调 变性,因此成为衔接合成化学和合成材料 物理性质之间的桥梁。 • 随着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研究的深入, 开发的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反应已有多种类 型。基于这些反应而发展起来的水热与溶 剂热合成方法与技术具有其它合成方法无 法替代的特点,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的技术特点
• 由于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反应物反应性能的改 变、活性的提高,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有可能 代替固相反应以及难于进行的合成反应,并产生 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 • 由于在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中间态、介稳态以及 特殊物相易于生成,因此能合成与开发一系列特 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合成产物。 • 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气压且不能在融体中 生成的物质、高温分解相在水热与溶剂热低温条 件下晶化生成。
• 在300°C,dliq. = 0.75 gcm-3, 而dgas = 0.05 gcm-3 随T上升, dliq.逐渐减小, dgas逐渐增 大。当T = TC = 374 °C时, dgas= dliq.= 0.321 gcm-3 (临界水)。当T > TC时,只有气 态水存在,叫做超临界supercritical)水或流 体(fluid)水。T < Tc时的水叫亚临界 (subcritical)水。
实验室常用水热釜
理想水热釜的特点
常用压力容器
常用内衬材料
高压容器的分类
• 按密封方式分类:自紧式高压釜;外紧式高压釜。 • 按密封的机械结构分类:法兰盘式,内螺塞式, 大螺帽式,杠杆压机式。 • 按压强产生分类:内压釜:靠釜内介质加温形成 压强,根据介质填充计算压强。外压釜:压强由 釜外加入并控制。 • 按设计人名分类:Morey釜(莫里釜); Smith釜 (斯密斯釜);Tuttle釜(塔特尔釜或冷封试管 高压釜);Barnes釜(巴恩斯釜或巴恩斯摇摆反 应器)。
二、水热与溶剂热

动到固-液生长界面并被吸附,在界面上迁移运动。
(3)生长基元在界面上的结晶或脱附:
在界面上吸附的生长基元,经过一定距离的运动,可能在界面
某一适当位置结晶并长入晶相,使得晶相不断向环境相推移,
或者脱附而重新回到环境相中。
3.晶体生长的特点-非自发成核晶化动力学
(1)在籽晶或稳定的核上的沉积速率随着过饱和或过冷的程 度的增加,搅拌常会加速沉积。 (2)在同样条件下,晶体的各个面常常以不同速率生长,高 指数晶面生长更快并倾向于消失。晶体的习性依赖这种效应并 为被优先吸附在确定晶面上的杂质如染料所影响,从而降低这 些面上的生长速率。 (3)由于晶化反应速率整体上是增加的,在各面上的不同增 长速率倾向于消失。 (4)缺陷表面的生长比无缺陷的光滑平面快。 (5)在特定表面上无缺陷生长的最大速率随着表面积的增加 而降低,此种性质对在适当时间内无缺陷单晶的生长大小提 出来限制。
硫键和氢键,时间久了肽键也会断裂,经过高温后肉变得 易消化和吸收。
15
16
(一)水热与溶剂热反应介质的性质
1、水或有机溶剂的作用 (1)作为化学组分起化学反应; (2)溶剂为反应提供场所,起压力传递介质的作用; (3)使反应物溶解,生成溶剂合物;
(4) 促进反应和重排;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高温高压下水热反应具有三个特征: (1)使重要离子间的反应加速; (2)使水解反应加速; (3)使其氧化还原电势发生明显变化。 3、高温高压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将产生哪些变化? 是如何影响反应进行的? (1)离子积变高 (2)粘度、密度、表面张力变低
均一体系,溶质过饱和,析出晶核然后长大。
29
“溶解-结晶”机制
所谓“溶解”是指水热反应初期,前驱物微粒之间的团聚和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的区别

溶剂热法是在水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密闭体系如高压釜内,以有机物或非水溶媒为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溶液的自生压力下,原始混合物进行反应的一种合成方法。
它与水热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溶剂为有机物而不是水。
水热法往往只适用于氧化物功能材料或少数一些对水不敏感的硫属化合物的制备与处理,涉及到一些对水敏感(与水反应、水解、分解或不稳定)的化合物如Ⅲ一V族半导体、碳化物、氟化物、新型磷(砷)酸盐分子筛三维骨架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处理就不适用,这也就促进了溶剂热法的产生和发展。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形态也能够控制,而且,产物的分散性较好。
在溶剂热条件下,溶剂的性质(密度、粘度、分散作用)相互影响,变化很大,且其性质与通常条件下相差很大,相应的,反应物(通常是固体)的溶解、分散过及化学反应活性大大的提高或增强。
这就使得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
水热法(Hydrothermal)是19 世纪中叶地质学家模拟自然界成矿作用而开始研究的。
1900 年后科学家们建立了水热合成理水热法论,以后又开始转向功能材料的研究。
目前用水热法已制备出百余种晶体。
水热法又称热液法,属液相化学法的范畴。
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水热反应依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水热氧化、水热还原、水热沉淀、水热合成、水热水解、水热结晶等。
其中水热结晶用得最多。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原理: 水热结晶主要是溶解———再结晶机理。
首先营养料在水热介质里溶解,以离子、分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
利用强烈对流(釜内上下部分的温度差而在釜内溶液产生) 将这些离子、分子或离子团被输运到放有籽晶的生长区(即低温区) 形成过饱和溶液,继而结晶。
溶剂热法(Solvothermal)是将反应物按一定比例加入溶剂,然后放到高压釜中以相对较低的温度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溶剂处在高于其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溶解绝大多数物质,从而使常规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可以进行,或加速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 介电常数的变化
水的介电常 数随温度的 升高而下降, 随压力的升 高而升高
介电常数下降对水作为溶剂时的能力和行为产生 影响。例如,在通常情况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完全离解,而在水热条件下,随温度上升,水的 介电常数降低,电解质趋向于重新结合,不能更 为有效地分解,对于大多数物质,这种转变常常 在200~500 ˚C之间。
3)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汽压且不能在熔 体中生成的物质、高温分解相在水热和溶剂热低 温条件下晶化生成。 4)水热和溶剂热的相对低温、等压、溶液条件, 有利于生长极少缺陷、取向好、完美的晶体,产 物结晶度高,而且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粒度。 5)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的环境气氛易于调节(隔 绝空气),因此易于制得低价态、中间价态和特 殊价态的化合物,还能够进行均匀地掺杂。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 介质的性质
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物质的化学行为 与该条件下的反应介质—水或非水溶剂的 物理化学性质(如蒸汽压、热扩散系数、 粘度、介电常数、表面张力等)有密切关 系。
3.1 水的性质
在高温高压的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发生下列变化: 1)蒸汽压变高 2)密度变小 3)表面张力变小 4)粘度变小 5)离子积变高 6)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压力增加而 升高。
简易高压反应釜实物图
带搅拌高压反应釜装置图
工艺流程
釜式
混合搅拌
取 釜
干燥
工艺流程
管式
反应物料选择 确定物料配方 优化配料序
连续泵入反应管
确定反应条件
混料搅拌
产物分离干燥
表征
水热法局限性
该法往往只适用于氧化物功能材料或少数 一些对水不敏感的硫族化物的制备与处理, 而对其他一些对水敏感(与水反应、水解、 分解或不稳定)的化合物如磷(砷)酸盐 分子筛三维骨架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处理就 不太适用。
高压反应釜的分类
(1)按密封方式分类:自紧式高压釜,外紧式高压釜; (2)按密封的机械结构分类:法兰盘式,内螺塞式,大 螺帽式,杠杆压机式; (3)按压强产生方式分类:内压釜(靠釜内介质加温形 成压强,根据介质填充度可计算其压强),外压釜(压 强由釜外加入并控制); (4)按加热方式分类:外热高压釜(在釜体外部加热), 内热高压釜(在釜体内部安装加热电炉); (5)按实验体系分类:高压釜(用于封闭体系的实验), 流动反应器和扩散反应器(用于开放系统的实验,能在 高温高压下使溶液缓慢地连续通过反应器,可随时提取 反应液)。
3.1.2 粘度和表面张力降低
水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例如,在300~500 ˚C,水热溶液的粘度约 为9~14×10-5Pa*s,较常温常压下水溶液 的粘度约低两个数量级,这使得离子和分 子的活动性大为增加,在水热溶液中存在 着十分有效的扩散,从而使得水热晶体生 长较其他水溶液晶体生长具有更快的生长 速率。
3.1.4 热扩散系数增大
3.1.5 水的密度降低
方法
3.1.6 蒸汽压变高
压力的作用可以增 加分子间碰撞的机 会而加速反应,压 强与温度、填充度 关系密切(自生压 力): 工作条件下压强 的大小依赖于反应 容器中溶剂的原始 填充度,填充度通 常在50%~80%为 宜。
3.3 水的作用
归纳起来,水热条件下水的主要作用有 (1)溶剂作用,提高物质的溶解度 (2)起压力传递介质的作用 (3)促进反应和重排的作用 (4)有时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
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第一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第三节 水热与溶剂热条件下介质的性质
第四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原理
第五节 水热与溶剂热的基本反应类型
第六节 水热与溶剂热应用实例
1.1 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最早采用水热法制备材料的是1845年K.F. Eschafhautl以硅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 备石英晶体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 矿物,到1900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如 石英,长石,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 盛顿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 建立了水热合成理论,并研究了众多矿物 系统;
2.2 水热法的分类
按反应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水热晶 体生长(用来生长各种单晶)、水热反应 (用来制备各种功能陶瓷粉体)、水热处 理反应(完成某些有机反应或对一些危害 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 水热烧结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 对某些陶瓷材料的烧结)等。
按反应设备分类 釜式间歇水热反应:以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 间歇性投料和获取产品,非稳态。 管式连续水热反应:以金属列管作为反应容 器,仪器控制连续投料并获取产品。
1985年,Bindy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 表文章报道了高压釜中利用非水溶剂合成 沸石的方法,拉开了溶剂热合成的序幕。 现为无机功能材料、特种组成与结构的无 机化合物和特种凝聚态材料,如超微粒、 无机膜、单晶等的重要合成途径。
第二节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基础
2.1 水热法
水热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 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高压釜), 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 器加热,创造一个相对高温(1001000℃)、高压(1-100MPa)的反应环境, 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重结晶, 从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 方法。
3.5 选择溶剂的原则
溶剂应该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因为对应的 较低粘度使得离子的扩散更加迅速,这将 有利于反应物的溶解和产物的结晶。 所选的溶剂应该有利于产物从反应介质中 结晶。 溶剂不会和反应物反应,即在所选择的溶 剂中不会发生反应物的分解。 如果需要溶剂参与反应,还应考虑溶剂的 反应性能,如还原能力等。
2.6 水热溶剂热法的特点
1)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物质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反应性与通常的条件相比有较大的 改变,反应物反应性能改变、活性提高, 溶剂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与常态大不相同, 其产物有独特性。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的 反应在通常条件下难于发生。
2)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易于生成中间态、 介稳态及特殊相,能够合成和开发出具有 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产物。
2.4 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Solvothermal Synthesis),将 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 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 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化、 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如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氮化物、硫族化合物、 新型磷(砷)酸盐分子筛三维骨架结构等。
3.4 溶剂热反应中溶剂的作用
溶剂作用,为反应提供场所 传递压力作用 矿化剂作用 作为化学组分参与反应 使反应物溶解或部分溶解产生溶剂合物, 起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作用会影响反应物的反应性能 和反应的速率,影响反应物活性物种在溶 液中的浓度、解离度,以及聚合态的分布 等,从而改变反应过程。
3.1.1 离子积升高
水作为水热反应的介质,其活性增强,会 促进水热反应的进行。 水的离子积随P和T的增加迅速增大。 例如1000 ˚C,1GPa条件下水的离子积 Kw=10-7.85,H3O+和OH-浓度明显增加,几乎 类同于熔融盐.
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反应速率自然会 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反应速率常 数随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因此,水热 条件下物质的反应性能明显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水的电离常数随反应温度压力的上升 而增加,常温常压不溶于水的矿物或有机 物,水热条件下也能诱发离子反应或促进 水解反应。
按反应温度分类 中温中压:100-240 ℃,1-20MPa 高温高压: 大于240 ℃,大于20MPa
2.3 水热反应工艺
高压反应釜
高压釜是进行高温高压水热与溶剂热合 成的基本设备,研究的内容和水平在很大 程度上都取决于反应釜的性能和效果。 在高压容器的材料选择上,要求机械强 度大、耐高温、耐腐蚀和易加工,高压容 器一般用特种不锈钢制成,釜内衬有化学惰 性材料,如Pt、Au等贵金属和聚四氟乙烯 等耐酸碱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