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6-1 全国及各省(区、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2018)
26省市GDP排行榜

去年26省市GDP增速超10% 总量超万亿省市14个[导读]各地经济数据公布,全国26省市去年GDP增速超10%,总量超万亿省份共14个,广东、江苏、山东超3万亿蝉联前三,安徽新晋入榜;除山西外,所有省市实现“保八”。
2009年个省(区、市)GDP总量图表: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新华社发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记者孙丹)随着全国2010年地方“两会”全部闭幕,各省(区、直辖市)2009年的“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
纵观各地公布的数字,2009年我国又有1个省份(安徽)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4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
去年,我国经济超额完成“保八”目标,而各省份中就有26个GDP增速超过10%,除山西省外(预计GDP增长6%左右),全都实现“保八”。
2009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巩固“三万亿俱乐部”的位置,并稳居前三甲(其中广东接近4万亿元),内蒙古去年实现GDP 9725.78亿元,距“万亿”只有一步之遥,增速更是达到16.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广东 39082亿元增速9.5%广东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江苏 34061亿元增速1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3805.3亿元,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 2198.5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分别增长9.2%和8.5%。
2010年全国各省GDP,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GDP,最新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1、上海市 14900.93亿元增长8.2% (沪)2、北京市 11865.9亿元增长10.1% (京)3、广州市 9112.76亿元增长11.5% (广东1)4、深圳市 8201.24亿元增长10.5% (广东2)5、天津市 7500.8亿元增长16.5% (津)6、苏州市 7400亿元增长11% (江苏1)7、重庆市 6527亿元增长14.9% (渝)8、杭州市 5098.66亿元增长10% (浙江1)9、无锡市 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10、青岛市 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11、佛山市 4814.50亿元增长13.5% (广东3)12、武汉市 4500亿元增长13% (湖北1)13、大连市 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14、成都市 4380亿元增长10% (四川1)15、沈阳市 4350亿元增长14.1%(辽宁2)16、宁波市 4214.6亿元增长8.6% (浙江2)17、南京市 4170亿元增长11.5% (江苏3)18、唐山市 3800亿元增长11% (河北1)19、东莞市 3763.26亿元增长5.3%(广东4)20、烟台市 3720亿元增长12.4%(山东2)21、郑州市 3365亿增长12% (河南1)22、济南市 3350亿元增长12%(山东3)23、长沙市 3300亿元增长14.5%(湖南1)24、哈尔滨市 3258.1亿元增长13%(黑龙江1)25、石家庄市 3110亿元增长11.1%(河北2)26、泉州市 3002.12 增长12.5% (福建1)27、长春市 2919亿元增长15%(吉林1)28、潍坊市 2791亿元增长12%(山东4)29、南通市 2760亿元增长14%(江苏4)30、西安市 2719.1亿元增长14.5% (陕西1)31、淄博市 2576亿元增长12%(山东5)32、温州市 2527.88亿元增长8.5% (浙江3)33、福州市 2520.69亿元增长12% (福建2)34、常州市 2430亿元增长11.4%(江苏5)35、绍兴市 2375.46亿元增长9.3%(浙江4)36、济宁市 2280亿元增长14% (山东6)37、徐州市 2220亿元增长13.5%(江苏6)38、邯郸市 2220亿元增长11% (河北3)39、大庆市 212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40、临沂市 2110.18亿元增长13.4%(山东7)41、鄂尔多斯 2100亿元增长23% (内蒙古1)42、洛阳市 2074亿元增长13% (河南2)43、东营市 2060亿元增长11.8%(山东8)44、台州市 2025.47亿元增长8.5% (浙江5)45、包头市 2000亿元增长18%(内蒙古2)46、合肥市 2000亿元增长17% (安徽1)47、威海市 1970亿元增长11% (山东9)48、嘉兴市 1917.96亿元增长9.3% (浙江6)49、鞍山市 1915亿元增长12%(辽宁3)50、沧州市 1862.5亿元增长11% (河北4)51、盐城市 1860亿元增长13.5%(江苏7)52、南昌市 1820亿元增长13% (江西1)53、昆明市 1808亿元增长12% (云南1)54、扬州市 1800亿元增长13.5%(江苏8)55、保定市 1790亿元增长12% (河北5)56、南阳市 1780亿元增长11% (河南3)57、金华市 1765.94亿元增长9% (浙江7)58、泰安市 1700亿元增长13%(山东10)59、泰州市 1650亿元增长14%(江苏9)60、厦门市 1619亿元增长8%(福建3)社科院蓝皮书:2010年中国GDP增速保持10%左右中国网北京12月15日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国省份经济排名2016

中国省份经济排名2016中国省份经济发达排名2016年中国城市GDP 排名篇一:中国省份经济排名20162016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100)1.上海2530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2425万)2.北京2300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68万)3.广州(广东1)181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667万)4.深圳(广东2)175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1077万)5.天津1720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1516万)6.重庆16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3001万)7.苏州(江苏1)14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8.武汉(湖北1)1100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1033万)9.成都(四川1)10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万1442)10.杭州(浙江1)10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889万)11.南京(江苏2)9600亿元,同比增长9.2%(人口:821万)12.青岛(山东1)94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871万)13.长沙(湖南1)8600亿元,同比增长9.7%(人口:731万)14.无锡(江苏3)85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650万)15.佛山(广东3)82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20万)16.宁波(浙江2)80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81万)17.大连(辽宁1)7800亿元,同比增长3.8%(人口:669万)18.郑州(河南1)745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937万)19.沈阳(辽宁2)7280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828万)20.烟台(山东2)63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2万)21.济南(山东3)62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22.东莞(广东4)62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31万)23.泉州(福建1)61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29万)24.南通(江苏4)61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25.唐山(河北1)60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53万)26.西安(陕西1)60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62万)27.哈尔滨(黑龙江1)5750亿元,同比增长6.9%(人口:1001万)28.福州(福建2)567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34万)29.长春(吉林1)565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767万)30.石家庄(河北2)5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31.合肥(安徽1)5600亿元,同比增长10.5%(人口:769万)32.潍坊(山东4)53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4万)33.徐州(江苏5)52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862万)34.常州(江苏6)52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469万)35.温州(浙江3)46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36.绍兴(浙江4)4400亿元,同比增长7.1%(501万)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36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01万)38.大庆(黑龙江2)4280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281万)39.济宁(山东5)4220亿元,同比增长8.4%(人口:808万)40.淄博(山东6)42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461万)41.盐城(江苏7)41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1万)42.扬州(江苏8)40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461万)43.昆明(云南1)40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26万)44.南昌(江西1)400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524万)45.临沂(山东7)382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83万)46.东营(山东8)37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万)47.包头(内蒙古2)3689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276万)48.台州(浙江5)368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603万)49.泰州(江苏9)3600亿元,同比增长9.9%(人口:508万)50.嘉兴(浙江6)359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455万)51.洛阳(河南2)3576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62万)52.厦门(福建3)356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67万)53.镇江(江苏10)356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11万)54.金华(浙江7)34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55.南宁(广西1)3425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666万)56.沧州(河北3)34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57.襄阳(湖北2)34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50万)58.宜昌(湖北3)3332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05万)59.邯郸(河北4)33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60.泰安(山东9)3292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56万)61.榆林(陕西2)329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35万)62.惠州(广东5)314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70万)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091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00万)64.威海(山东10)30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80万)65.中山(广东6)30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2万)66.保定(河北5)29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67.吉林(吉林2)2950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68.鞍山(辽宁3)294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364万)69.南阳(河南3)2916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09万)70.德州(山东11)2793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50万)71.岳阳(湖南2)2790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559万)72.太原(山西1)2753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29万)73.聊城(山东12)273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91万)74.乌鲁木齐(新疆1)2730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75.常德(湖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76.漳州(福建4)2700亿元,同比增长10.9%(人口:496万)77.贵阳(贵州1)2692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468万)78.淮安(江苏11)26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560万)79.衡阳(湖南4)260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810万)80.茂名(广东7)2534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601万)81.滨州(山东13)251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82.芜湖(安徽2)244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361万)83.湛江(广东8)243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84.菏泽(山东14)24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843万)85.柳州(广西2)2398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86.株洲(湖南5)23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95万).87.许昌(河南4)2318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31万).88.江门(广东9)2311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48万)89.咸阳(陕西3)23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95万)90.廊坊(河北5)223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50万)91.枣庄(山东15)221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92.周口(河南5)219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880万)93.连云港(江苏12)2141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7万)94.湖州(浙江8)21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62万)95.宿迁(江苏13)205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572万)96.新乡(河南6)203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600万)97.通辽(内蒙古4)202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98.遵义(贵州2)2025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口:800万)99.郴州(湖南6)2021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69万)100.兰州(甘肃1)20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2016上半年各省份GDP排名篇二:中国省份经济排名20162015年各省份名义GDP排名两省负增长篇三:中国省份经济排名20162015年各省份名义GDP排名两省负增长(表)2016年02月17日08:27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18113评论核心提示: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已近乎“硬着陆”。
2009年各省份GDP排名

2009年各省份GDP排名图表: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新华社发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记者孙丹)随着全国2010年地方“两会”全部闭幕,各省(区、直辖市)2009年的“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
纵观各地公布的数字,2009年我国又有1个省份(安徽)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4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
去年,我国经济超额完成“保八”目标,而各省份中就有26个GDP增速超过10%,除山西省外(预计GDP增长6%左右),全都实现“保八”。
2009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巩固“三万亿俱乐部”的位置,并稳居前三甲(其中广东接近4万亿元),内蒙古去年实现GDP 9725.78亿元,距“万亿”只有一步之遥,增速更是达到16.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广东 39082亿元增速9.5%广东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2、江苏 34061亿元增速1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
3、山东 33805.3亿元增速11.9%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3805.3亿元,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 2198.5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分别增长9.2%和8.5%。
4、浙江 22832亿元增速8.9%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7.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1.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实际增长9.7%和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5%;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人口自然增5、河南 19367亿元增速10.7%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9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6亿元、支出2903亿元,分别增长11.6%和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0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6亿元,增长19.1%。
2022年全年各省市gdp统计分析 多省份经济增速明显

2022年全年各省市gdp统计分析多省份经济增速明显2022年,中国的GDP总量站上80万亿台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这是中国年度经济增速近七年首次反弹。
进入1月中下旬,全国多个省份开始公布各自“年报”。
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3日,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黑龙江、江西、海南、新疆、宁夏、青海20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主要的经济数据。
从目前看,山东省以72678.18亿元的经济总量暂列第一,河南、四川分别以近4.5万亿和3.7万亿的经济总量暂位列第二、三位。
宁夏和青海GDP总量较低,分别为3453.93亿元和2642.8亿元。
2022年,多地的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山东GDP总量首次跨过7万亿整数关口,上海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陕西、江西、广西携手跨过2万亿,新疆超过1万亿。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汤汇浩公开表示,GDP突破3万亿元,体现了上海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是上海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
他也强调,上海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比3万亿元这个表面数字更为重要。
经济增速方面,上述省份中,除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等地外,多数省份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的6.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京沪等直辖市位于东部发达地区,GDP基数较大,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因此,增速相对较慢。
而中西部省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基数较小,且以制造业为主,经济增速会更快。
在已经公布经济数据的20个省份中,贵州的经济总量虽然较低,但却以10.2%的增速领跑全国,此前数年,贵州的经济增速都位居各省份前列。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贵州近些年在引进高新产业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大数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当地经济的提振作用明显。
中国31省市及300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分析

中国31省市及300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市和30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超过1200字的篇幅无法详尽覆盖,但可以从一些主要数据对比分析来展开。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的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在31个省市中,广东、江苏和山东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三个省市,占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份额。
其中,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最大,其GDP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和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也位列中国前几名。
但是,从城市的角度来看,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是上海,远超过其他城市。
这也符合上海的特殊经济地位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身份。
其次,从人均GDP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沿海省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均GDP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内陆省市和中小城市的人均GDP相对较低。
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的人均GDP高居前列,这与这些城市的高收入人口和高耗费水平相关。
还有一些城市,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宁夏的银川,人均GDP也相对较高,这与原材料资源丰富以及地理位置优势有关。
另外,从产业结构来看,东部省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服务业占据相对较高比重。
西部省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相对缺乏高附加值和创新性的产业。
城市层面来看,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普遍较为多元化,包括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而部分二线、三线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
此外,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中小城市。
一方面,一线城市受到国际化程度高、产业发展多元化的影响,有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中小城市面临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聚不足等问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力度,通过鼓励产业迁移、扶持新兴产业等方式来推动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31个省市和30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2010全国各省GDP汇总

全国各地车牌汇总及区域市场经济概况北京市(京)京A、京C、京E、京F、京H、京J、京K、京L、京M 、京N、京P北京市(城区),京G、京Y 北京市(远郊区),京B 出租车,京PQ 奥运服务专车,京O警车天津市(津)津A、津B、津C、津D、津E (出租车) 、津F 、津G 、津H 、津J、津K、津L、津O(警车)上海市(沪)沪A、沪B、沪D 、沪E 、沪F、沪G 、沪H 、沪L、沪J、沪K 上海(市区),沪C(远郊区),沪R(崇明、长兴、横沙)重庆市(渝)渝A 重庆市区(市直属车管所),渝B 重庆市区(江南),渝C 永川区,渝F 万州区,渝G 涪陵区,渝H 黔江区河北省(冀)冀A 石家庄,冀B 唐山,冀C 秦皇岛,冀D 邯郸,冀E 邢台,冀F 保定,冀G 张家口,冀H 承德,冀J 沧州,冀R 廊坊,冀T 衡水冀A 石家庄2010年,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完成了34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87.8亿元,同比增收77.55亿元,增长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5元冀B 唐山2010年唐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同比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4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分别增长6.2%和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15元和8310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6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0亿元,同比增长23%。
冀C 秦皇岛2010年秦皇岛实现生产总值9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5.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40.38亿元,同比增长22.4%。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83.29亿元,同比增长17.3%,速度在居全省第四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8.07.10•【文号】国办发[2008]92号•【施行日期】2008.07.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统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统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二00八年七月十日国家统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 [2008]11号),设立国家统计局(副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一、职责调整(一)增加能源统计、服务业统计和社会发展统计方面的有关职责。
(二)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强对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标准和统计数据发布的管理。
二、主要职责(一)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
制定统计政策、规划、全国基本统计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起草统计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指导全国统计工作。
(二)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拟订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组织实施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核算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三)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全国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四)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国性基本统计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917.00
9.00
39366.55
7
湖 南 Hunan
6898.77
7.00
36425.78
8
广 东 Guangdong
11346.48
1.00
97277.77
1
广 西 Guangxi
4926.00
11.00
20352.51
18
海 南 Hainan
934.32
28.00
4832.05
28
重 庆 Chongqing
24
黑龙江 Heilongjiang
3773.10
17.00
16361.62
23
上 海 Shanghai
2423.78
25.00
32679.87
11
江 苏 Jiangsu
8050.70
5.00
92595.40
2
浙 江 Zhejiang
5737.00
10.00
56197.15
4
安 徽 Anhui
6323.60
甘 肃 Gansu
青 海 Qinghai
宁 夏 Ningxia
新 疆 Xinjiang 注:数据 摘自《 Note: Data in
3864.40
16.00
24438.32
15
2637.26
22.00
8246.07
27
603.23
30.00
2865.23
30
688.11
29.00
3705.18
29
2486.76
位次
Order
6.6
19
3.6
31
6.6
19
6.7
17
5.3
28
5.7
27
4.5
30
4.7
29
6.6
19
6.7
17
7.1
13
8.0
7
8.3
5
8.7
4
6.4
22
7.6
11
7.8
9
7.8
9
6.8
15
6.8
15
5.8
26
6.0
25
8.0
7
9.1
1
8.9
3
9.1
1
8.3
5
6.3
23
7.2
12
7.0
14
6.1
1247.06
29
1350.07
30
279.85
26
1650.26
28
1775.07
29
1692.09
20
4922.97
25
5584.02
26
地区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Increase Rate of GDP in 2017 over 2016(%)
6.6
(100 million yuan)
位次 Order
地区生产 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位次 Order
全 国 National Total
139538
900309.48
北 京 Beijing
2154.20
26.00
30319.98
12
天 津 Tianjin
1559.60
27.00
18809.64
19
河 北 Hebei
7556.30
6.00
36010.27
9
山 西 Shanxi
3718.00
18.00
16818.11
22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2533.98
23.00
17289.22
21
辽 宁 Liaoning
4359.30
14.00
25315.35
14
吉 林 Jilin
2704.06
21.00
15074.62
8.00
30006.82
13
福 建 Fujian
3941.00
15.00
35804.04
10
江 西 Jiangxi
4647.57
13.00
21984.78
16
山 东 Shandong
10047.24
2.00
76469.67
3
河 南 Henan 湖 北 Hubei
9605.00
3.00
48055.86
10
3083.59
8
14453.54
10
18888.65
9
3831.44
5
40695.15
2
52751.18
1
3019.37
9
8072.94
17
9260.20
20
1000.11
23
1095.79
30
2பைடு நூலகம்36.15
28
1378.27
21
8328.79
16
10656.13
16
4426.66
2
15322.72
24
24.00
12199.08
26
18) Provinces
第一产业
增加值 Primary Industry
64734.00
位次 Order
第二产业
增加值 Secondary Industry
366000.87
位次 Order
第三产业
增加值 Tertiary Industry 469574.61
位次 Order
14
13256.95
14
1160.75
22
6410.85
22
7503.02
24
3000.96
10
4030.94
26
9329.72
19
104.37
31
9732.54
15
22842.96
6
4141.72
4
41248.52
1
47205.16
2
1967.01
16
23505.88
4
30724.26
4
2638.01
3101.79
20.00
20363.19
17
四 川 Sichuan
8341.00
4.00
40678.13
6
贵 州 Guizhou
3600.00
19.00
14806.45
25
云 南 Yunnan
4829.50
12.00
17881.12
20
西 藏 Tibet
343.82
31.00
1477.63
31
陕 西 Shanxi
9
20928.70
8
2159.54
14
5755.54
23
6891.37
25
2498.86
12
6957.44
20
8424.82
23
130.25
29
628.37
31
719.01
31
1830.19
18
12157.48
12
10450.65
17
921.30
24
2794.67
27
4530.10
27
268.10
27
26-1 全国及各省(区、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2018)
The Population and GDP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All Provinces
单位:亿 元
地区
Region
年末总人口 (万人)
Total Population at year-end
(10000 persons)
11
13842.09
11
13526.72
13
2379.82
13
17232.36
6
16191.86
12
1877.33
17
10250.21
13
9857.24
18
4950.52
1
33641.72
3
37877.43
3
4289.38 3547.51
3
22034.83
6
17088.95
5
21731.65
7
7
18730.09
118.69
30
5647.65
24
24553.64
5
172.71
28
7609.81
18
11027.12
15
3338.00
7
16040.06
8
16632.21
11
740.64
25
7089.19
19
8988.28
21
1753.82
19
6807.30
21
8728.10
22
2033.30
15
10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