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洋洲,南极洲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陆地与海洋一、七大洲、四大洋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二、重要的海峡、运河亚洲: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石油海峡”曼德海峡:连接红海与印度洋非洲:莫桑比克海峡:沟通南北印度洋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欧洲: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连接北海与大西洋,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麦哲伦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三、重要的岛屿、半岛岛屿:亚洲:日本群岛、马来群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欧洲: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古巴岛南美洲:火地岛大洋洲: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北岛与南岛)半岛:亚洲: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非洲:索马里半岛北美洲: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南极洲:南极半岛四、大洲分界线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五、地跨两大洲的国家跨欧洲与亚洲: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跨亚洲与非洲:埃及跨南、北美洲:巴拿马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尼西亚跨北美洲与大洋洲:美国六、重要的山脉亚洲:喜马拉雅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欧洲: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美洲: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大洋洲:大分水岭七、重要的河流亚洲: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乌拉尔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非洲: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欧洲:莱茵河、伏尔加河北美洲:密西西比河南美洲:亚马孙河亚洲一、位置、范围1.经纬线纬线:0°马六甲海峡23°26′印度河(平原、河口)[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恒河(河口、平原)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30°N 杭州(30°N,120°E)40°N 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哈萨克斯坦经线:60°E 乌拉尔山脉70°E 印度河(平原、河口)[巴基斯坦]90°E 恒河(河口、平原)[孟加拉国]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美洲,西接欧洲,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3.相对位置西与欧洲、非洲相连,东与北美洲相望,南与大洋洲相望4.范围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5.轮廓海峡: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岛屿:日本群岛、马来群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二、自然环境1.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地形区: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多样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部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群岛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3.河流印度河、恒河、湄公河(热带季风气候)、乌拉尔河(温带大陆性气候)4.土壤5.植被三、人文环境东亚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2.范围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3.差异二、东亚主要国家1.中国2.蒙古内陆国、北水南调3.朝鲜4.韩国首都:首尔最大的港口:釜山港5.日本日本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东京(35°N,140°E)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相望,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3.相对位置与中国、俄罗斯、韩国相望4.范围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 140°E 新西兰北岛 180°5.轮廓海峡、岛屿、半岛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2.气候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明显日本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40°N)比中国分界线(34°N)北的原因:日本更接近海洋,温差小,降水多,同纬度更暖湿北海道多雪的原因: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吹向日本时,经过日本海时水汽充足3.河流流速快,流程短,水能丰富4.土壤5.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6.自然灾害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火山多,但地热能丰富三、人文环境1.农业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地区,机械化程度高林业:山地、丘陵地区多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饵料丰富,形成北海道渔场2.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工业部门:基础工业[钢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高新技术工业(电子工业)3.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原因)不利:①国土面积小,资源进口;②国内市场小,产品出口(两头在外)有利:经济发达,海运便利东南亚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马六甲海峡(0°,100°E)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接亚洲3.相对位置北与亚洲相临,东与大洋洲相临4.范围中南半岛、马来半岛5.轮廓海峡: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的地理意义: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了亚洲与大洋洲岛屿:马来群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岛半岛:马来半岛二、自然环境1.地形中间高四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除马来半岛外)、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马来群岛)3.河流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河流流量大,流程短,流速快,水能丰富4.土壤5.植被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三、人文环境1.国家(首都)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菲律宾(马尼拉·吕宋岛)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爪哇岛)2.物产经济作物:天然橡胶(马来西亚)、金鸡纳(印度尼西亚)、蕉麻(菲律宾)、水稻(泰国)矿产:石油、天然气(印度尼西亚)、锡(马来西亚)南亚一、位置1.经纬度印度河河口(23.5°N。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理坐标系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球自转形成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稍微膨胀,极地稍微扁平。

2.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用东或西经来表示;地理纬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赤道的夹角,用北或南纬来表示。

3. 时区: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每个时区的标准时间都与本初子午线上的时间一致。

二、陆地和海洋1. 大洲: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上,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洲是地球上陆地的集中区域。

2. 海洋: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等五大洋。

海洋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的栖息地。

三、地形地貌1. 山脉:地球表面存在着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山脉对于地球的地貌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2. 高原:地球上的高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区,海拔较高,如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高原地区气候多样,植被覆盖较少。

3. 平原:地球上的平原广泛分布,是指相对平坦且海拔较低的地区,适宜农业发展,如长江平原、恒河平原等。

4. 河流:地球上的河流众多,如长江、尼罗河、亚马逊河等。

河流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通线。

四、气候和天气1. 气候带:地球表面的气候可根据地理纬度的不同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气候带的划分对于农作物种植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2. 气候类型:地球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于植被和动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 天气现象:地球上的天气变化多端,包括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等。

天气现象与地球的气候和季节有密切关系。

五、自然灾害1. 地震:地球上的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造成了许多灾害,如楼房倒塌、山体滑坡等。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地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基础。

世界地理知识点涵盖广泛,从大洲、国家到山脉、河流等细节,每一个地理要素都具有独特的地理背景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些世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大洲与地域特征地理上,大洲是指在地球上面积较大、具有明确边界的陆地。

世界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亚洲是最大的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长的河流——长江、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非洲位于东、西、南三个洋之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洲,但也是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欧洲是国家最多的洲,包括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洲,气候多样,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

北美洲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要国家,拥有辽阔的土地和充足的资源。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地处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遥远的洲。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几乎没有人类定居。

第二部分:重要的国家与地理特点除了大洲,各个国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等。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形多样,包括平原、高山、盆地等,还有著名的黄河、长江等大河流经其境。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横跨两个大洲,境内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亚马逊雨林。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国家之一,境内多为沙漠和草原,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第三部分:山脉与河流地球上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它们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也成为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也是许多圣峰的所在地。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南美洲大陆。

欧亚大陆最长的山脉是乌拉尔山脉,它将欧洲和亚洲分开。

认识大洲知识点总结高中

认识大洲知识点总结高中

认识大洲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大洲的概念大洲是指陆地的集合,通常又被称为陆地板块。

大洲是地球表面上最广泛的陆地单位。

通常情况下,大洲分布在海洋上,但有时也有例外,如南极洲,绝大部分是冰雪覆盖着,并且贴着海岸分布。

目前,地球上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文化传统和自然资源。

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面积约为4450万平方公里。

地理上,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濒印度洋。

亚洲的地势以高原和高山为主,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亚洲拥有诸多的河流湖泊,如长江、黄河和西伯利亚湖等。

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世界上最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文化上,亚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多彩的文化,如印度古文明、中国古文明等。

2.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大洲,占地面积为303万平方公里。

地理上,非洲被大西洋、地中海及红海环绕,边缘都被高大的山脉环绕。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油田和农产品等。

另外,非洲盛产野生动物,拥有世界闻名的非洲大草原和丛林。

3. 北美洲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等。

此外,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4. 南美洲南美洲地势复杂,主要由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河流构成。

南美洲在地理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所在地,例如亚马逊雨林。

南美洲的政治地位也很重要,巴西、阿根廷等国是南美洲的重要国家。

5. 欧洲欧洲是人口稠密的大洲,也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多山地区,如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乌拉尔山脉等。

欧洲盛产森林资源和农产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

6. 大洋洲大洋洲是一个以岛屿为主的地区,地理特点是由于水分多,气温适中。

大洋洲的地理特色是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景。

地理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点

地理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点

地理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点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的科学,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是地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介绍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点。

一、地理七大洲地球上的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1. 亚洲: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包括了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亚洲地处东半球,北濒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亚洲的地形多样,有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地貌特征。

2. 非洲: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洲,也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之一。

非洲位于赤道以南,南濒南大洋,西濒大西洋,东濒印度洋。

非洲地势平坦,有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知名地貌。

3. 北美洲:北美洲是地球上第三大洲,北濒北冰洋,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北美洲地势高低起伏,有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等著名地貌。

4. 南美洲:南美洲是地球上第四大洲,北濒加勒比海,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南美洲地势复杂,有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河等重要地貌。

5. 欧洲:欧洲是地球上第五大洲,北濒北冰洋,东濒亚洲,西濒大西洋。

欧洲地势多样,有阿尔卑斯山脉、多瑙河等著名地貌。

6. 大洋洲:大洋洲是地球上第六大洲,东濒太平洋。

大洋洲地势起伏,有大堡礁、新西兰阿尔卑斯山脉等地貌。

7.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第七大洲,南濒南大洋。

南极洲地势高原居多,有南极冰盖等特殊地貌。

二、四大洋地球表面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

1. 太平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

太平洋位于东半球,横跨太平洋板块,连接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 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大西洋横跨西半球,连接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欧洲。

3. 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印度洋位于南半球,连接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

4. 南大洋:南大洋是地球上第四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南大洋位于南半球,环绕南极洲。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2)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3)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六、世界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高一地理七大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七大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七大洲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而七大洲则是地球上陆地的主要分布区域。

了解七大洲的地理特征和相关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地理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七大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地面积近1/3,人口也最多。

亚洲地理特点如下:1. 地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西濒大西洋,北界北冰洋,南靠印度洋。

2. 地形地貌:地势较高,包括阿尔泰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并有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3. 气候类型:亚洲气候多样,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4. 人文特点: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同时,亚洲也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如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

二、非洲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洲,也是人类起源之地。

了解非洲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

1. 地理位置:非洲位于赤道以南,几乎跨越了赤道带。

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景。

2. 地形地貌:非洲地势平坦,但也有苏丹盆地、喀麦隆高地等地形特点。

3. 气候类型:非洲气候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等。

4. 人文特点:非洲拥有众多部落和民族,文化多样。

同时,非洲也是贫困和疾病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

三、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但是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

1. 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亚洲大陆的西端,与亚洲以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分界。

2. 地形地貌:欧洲地势较低,有阿尔卑斯山脉等山脉和众多的河流。

3. 气候类型:欧洲气候多样,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 人文特点:欧洲是现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源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发达国家。

四、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位于南太平洋,由数个岛群组成。

1. 地理位置:大洋洲处于南太平洋,东邻南美洲,北临赤道地区。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大陆和大洲。

-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洲界: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3. 海洋和海峡。

-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世界有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海:是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如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世界的气候。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 气温的分布。

-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相反。

-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海陆因素)。

-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地形因素)。

3. 降水的分布。

- 降水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有凝结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洋洲,南极洲
一、大洋洲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1、概述
⑴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⑵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

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

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
2、澳大利亚
[读图识记]1.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2.经度
(1100E—1550E)、纬度(100S—400S)、回归线;3.三大
地形区(剖面图)、河流;4.四个主要城市
⑴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
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⑵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⑶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⑷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1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2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4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⑸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二、南极洲
[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
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面积:世界第五大洲
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3、寒极和风库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纬400――60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暖季:11月~次年3月
4、资源和科研宝地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
[注意]极地科考
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范围内气候非常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

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

☆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
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
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

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

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