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调研报告

城市社会学调研报告
城市社会学调研报告

目录

一、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 (2)

调研目的 (2)

调研时间 (2)

调研成员 (2)

调研安排 (2)

二、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3)

1、绪言 (4)

1、1 调研背景 (4)

1、2 调研目的及社会价值 (4)

1、3 调研范围及现状 (4)

1、4 调研思路及进程 (4)

1、5 调研方法 (5)

2、调研与分析 (5)

2.1 调研地区停车信息统计 (5)

2.1.1 调研地区概况 (5)

2.1.2 调研地区周边停车位调查 (5)

2.1.3 调研问卷相关问题分析 (6)

2.2 调研地区汽车使用基数统计 (6)

2.2.1 溪北路汽车保有量统计 (6)

2.2.2 溪北路日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2.3 溪北路时段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3 停车场管理 (7)

2.3.1 停车场使用分析 (7)

2.3.2 停车设施分析 (7)

3.调研存在问题 (8)

3.1 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8)

3.2 停车场设施落后 (8)

3.3 存在乱停乱放问题 (8)

3.4 停车规划不合理 (9)

3.5 停车管理不够重视 (9)

4.建议及总结 (9)

4.1 总结 (9)

4.2 建议 (10)

4.2.1 合理规划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的力度 (10)

4.2.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0)

4.2.3发展新型停车位类型 (10)

4.2.4 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 (10)

5.结语 (10)

附件1:调研问卷 (12)

附件2:调研图片 (13)

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调研时间

2014年5月17日——2014年6月3日

调研人员

全体小组成员:

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

阶段时间任务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4月18日

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调研内容及调研地

点,编写调研提纲

制定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分工表

4月19日—5月16

相关文献资料收集

编写调查问卷及调研计划

调研点基本情况资料收集5月16日

第二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一阶段情况,安排

中期调研各项事宜

第二阶段:中期调研5月17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5月21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

5月31日

第三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二阶段调研情况,

安排第三阶段调研报告及调研终结写作分

6月7日—6月8日

调研报告写作

调研总结写作

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以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为例摘要:近年来,“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城市发展。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长,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贵阳市城市的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对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停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停车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为改善城市的交通及停车状况提供相关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停车难;停车现状;改善措施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Urban Parking Problems

——In Guiyang City Huaxi District Xi Bei Lu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arking difficult" problem has become a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in city traffic,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growth of private car ownership, this contradiction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solve the city "parking difficult" issue has been immin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uiyang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vehicles, parking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is paper, the Huaxi District, Guiyang City Xi Bei Lu parking situ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ark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raffic and the city parking status.

Key words:parking difficulty; current parking Status; corrective measure

1 绪论

1.1 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贵阳市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市区房建速度加快、人口和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贵阳市区交通不堪重负,截止到2012年底,贵阳市的汽车拥有量已达到144万辆.年增长率超过17%,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市区交通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停车难”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造成市区交通管理上及不规范,占道停车现象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秩序、交通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城市配套设施水平不段提高,但随着机动车饱有量不断增加,目前城市的“停车问题”日益凸显,车位不足、规划滞后、停车制度亟待完善。

1、2 调研目的及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停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贵阳市静态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下一步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借鉴。

1、3 调研范围及现状

这次调研的主要范围是花溪溪北路的街区和街区两旁的居住小区,主要包括溪北路的各种商业、商务设施、停车场、溪北小区、林中月酒店、花溪公园正门等。

1、4 调研思路及进程

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对花溪溪北路的停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溪北路合理停车的可能性和改造方法。下图是这次研究的基本进程:

1、5 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的方法包括:

(1)文献法:调查前查看了与停车难相关的报刊、书籍、规范、网络电子文献等,了解课题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2)实地观察法:实地调查中直接观察区域内车位数、停车率、车流量及其使用状况与人群。

(3)问卷法:本次调查共发放100问卷,对该区域普通市民、车主进行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89%。

(4)访谈法:对该区域普通市民、车主、停车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相应的停车场运营情况。

2、调研与分析

2.1 调研地区停车信息统计

2.1.1 调研地区概况

溪北路是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一条街道,包含步行功能,美食功能.购物功能。主要有:林中月酒店、溪北小区、花溪公园等。溪北路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交通方便,通讯网络纵横交错,绿化覆盖连体成荫,文化气息清馨浓郁,艺术、体育、文化设施齐全,配套服务应有尽有,商流物流人流密集。

2.1.2 调研地区周边停车位调查

上图是这次调研地区周边停车位是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溪北路的停车主要由路边停车、一般停车场、小区停车场等组成,停车位不是很少,但是停车需求很大。

2.1.3 调研问卷相关问题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我们可看到有15%的人经常找不到停车的地方,25%

的人认为停车很方便,60%的人分不同的路段停车的难易程度不同。

2.2 调研地区汽车使用基数统计

2.2.1 溪北路汽车保有量统计

2010年,贵阳市新增机动车数量为91390辆,平均每日增加250余辆机动

车。而2009年年底,贵阳市机动车保有量就已经达到480458辆。按照平均每日

约250辆机动车入户的速度增长。另外,2010年全年贵阳市新增机动车驾驶人

67342人,而截至该年年底,贵阳市持有驾照的市民约有92万人。由此可见,

贵阳全市汽车保有量基数较大,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日益增加的汽车数量加大了

贵阳市的道路交通压力,也使得公共场所的“停车难”问题日渐凸显。从静态的

角度来看,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停车需求的增加,根据统计结果表明,

每增加一辆注册汽车,将增加1.2~1.5个停车泊位需求;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区域内平均机动车流量的大小不仅将影响该地区停车设施的总需求量,而且还影

响到停车设施的高峰小时需求量。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停车

需求。

2.2.2 溪北路日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在100人中,选择“每天开车出行”的市民及“一周

五天左右开车出行”的市民分别有32人和47人,占总被访者人数的79%。

由此可见,当前“以车代步”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人们出行时对车的依

赖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停车难”现象的产生,相应地也增加了对停车位数

量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对被访者的出行目的进行了调查,由调查结果来看,周一到周

五,停车场主要服务于在调查地附近工作的市民或路过的群众,这一部分停车位

的使用并不固定。在溪北路附近的停车场,工作日白天的停车位多数会被停满,

且使用率较高,如溪北路沿路临时停车场,少的时候100余个停车位就有五分之

三被使用。在花溪公园附近,集中着较多的餐饮业及银行,通常在工作单位楼下

就会设置相应面积的停车场,供员工及外来人员使用,这一部分车位的使用率可

达90%以上。双休日,由于花溪公园为人口密集地区并且溪北拉是连接花二道的

主要支路,故会集中大批在此驻足或路过的的市民,此时,停车场主要服务于这

部分市民的车辆。且多数情况下,车位会被停满,出现车位不够、停车难的问题。

2.2.3 溪北路时段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为了更好地研究各个时间段的车流量情况,我们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于溪北

右端口人流量较多的花溪公园门前,溪北路左端人流量较多的花溪小学门口进行

了车流量的统计。结果如下:

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您认为找地方停车是一个

难事吗? ·是,经常找不到适合的地方停车 ·不一定,分路段和时间 ·不,停车很方便 15%25%60%经常找不到适合的地方分路段和时间停车很方便

间路段8点30分

11点30

14点30

17点30

19点30

21点30

花溪公

园门口

35辆/分25辆/分20辆/分37辆/分47辆/分23辆/分花溪小

学门口

25辆/分15辆/分10辆/分30辆/分42辆/分18辆/分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早中晚有三个上下班的高峰,汽车车流量明显增加。相应的,在这三个高峰期,停车场内停车位的空、满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在上班高峰过后,空余停车位相对减少;下班高峰过后,空余停车位相对增加。而因为此变化是由上下班引起的,所以多发生在工作日,并且每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下午14点30分左右,属于上班时间,所以车流量减少,相应的,车位空、满状况变化也不会太大。晚上19点30分左右,人们会到商业区休闲娱乐、放松一下,所以车流量增加,停车场的停车率也会提高,且这部分车辆主要会集中在商场附近,而不是周边商务写字楼附近。晚上21点30分左右,人们陆续回家,车流量减少,公共场所停车位又会被重新空出来。

2.3 停车场管理

2.3.1 停车场使用分析

据我们调查发现,当前停车位十分紧张,但花

溪公园旁边的地下停车场使用情况不合理,其内部

已改建为自行车出租与修建了溜冰场。停车场经营

状况普遍较差,导致停车场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缺

乏竞争力;而路边停车主要为短时停车服务,停放

时间最长不应超过3小时,但从停车现状来看,由

于停车取车时比较方便,城市路边停车车辆的停放

数量较多。

2.3.2 停车设施分析

通过我们的调查整理,发现停车场设施基本合理,停车位及车位情况标识清

楚,方便车主寻找停车场位置及车位.

3、调研存在问题

3.1 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经过整理数据,统计后,我们感觉溪北路的停车位数量完全不能满足于停车数量,停车位少成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3.2 停车场设施落后

即便溪北路停车场及车位的标识较为清楚,但停车场设施相对还是较为落后.除了停下大量的机动车外,停车场并没有其他设施,比如车主下车后出入停车场的道路并没有划分出来以及车主取车时很难把车从车位开出来.这些问题比较严重.

3.3 存在乱停乱放问题

居住于溪北路周边的居民为了出行的方便,随意把车辆停滞在道路两旁,或者随便寻找一能停放车辆的空位放置车辆,部分路过的市民也是如此,导致周围步行的市民以及其他车辆的通过出现问题.

3.4 停车规划不合理

个别小区以及单位因为并没有相应的停车场,索性在小区门前、小区道路两旁以及单位门前空地划分停车场,在这些区域,随处可见停滞的机动车,影响市民的感官以及出行。

3.5 停车管理不够重视

停车场的管理者抱着赚钱的态度管理停车场。比如花溪公园旁边的停车场,管理者强行在人行道开辟停车场,导致过路市民极不方便,也造成车主之间矛盾产生。

4、总结及建议

4、1总结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花溪溪北路停车存在着很多问题,停车场建设不适应目前机动车增长和道路建设的需要,“停车难"问题表现突出,以致出现了“投资修了路,停车占了路,行车难走路"的现象,总的来说,停车难产生的原因可直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停车场数量和泊位不够,停车场的布局不合理;二是停车管理政策不完善,管理混乱。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对汽车的发展速度、凶猛来势估计不足,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强调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力主“公交优先"的政策是正确的,但也必须有风

险意识,做好迎接到来的“汽车爆炸"的准备。

其次,偏重城市道路建设,重视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程度,突出广场的艺术性,而忽略了城市的静态交通,忽视了城市停车场的建设。规划中预留停车位不足,或者即使规划中留足了停车位,也因为资金不足和不够重视而没有建设,预留场地或挪作它用或已不适应当前利用现状。

最后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停车场规模和数量的研究深度不够,难以根据现实需要作出统一指标或作出相应的调整。

4、2建议

4.2.1 合理规划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的力度

解决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水平。但是,建设停车位要着眼整个城市交通系统。首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其次,规划要实施区域差别供应政策。

4.2.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做到安全、准时、经济、高效。扩大公交线网,减少公交盲点,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公交出行服务,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减少小汽车出行。

4.2.3发展新型停车位类型

可以利用广场和路边的绿化带建设树阵式停车,既不减少城市绿化,同时可以增加大量的街头停车位;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可以在有限的市区土地上提供更多的停车设施,充分地挖取单位停车面积的最大停车潜力,创造最大的停

车效益。

4.2.4 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能有效协调路内停车和路外停车。停车收费费率的制定必须以反映交通政策为目标,采取有区别有对待的收费体系。其次,停车场收费提倡推广现金卡计费或电子收费方式,缩短停车服务时间,减少停车排队的可能性,使城市停车方便快捷。

5、结语

我们小组全体成员针对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停车难问题进行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溪北路停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下一步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借鉴。调研的主要形式是问卷调查。

为了顺利的完成调研工作,我们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召开了多次小组会议,确定调研内容及调研地点,编写了调研提纲并且制

定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分工表。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先武装自己,

并且针对我们搜集的资料及以往经验编写了调查问卷。

小组同学前往溪北路进行走访,发放问卷,及拍照,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车位数、停车率、车流量等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总结调研情况,安排第三阶段调研报告及调研终结写作分工。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停车难问题的抽样调查,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整个过程,是我们成长了很多,也加深了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各项问题的认识,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学校中引以为戒,指导我们的学习。

附件1:调研问卷

关于花溪溪北路停车问题的问卷调查

我们此次社会调查就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停车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您在本次调查中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作为统计分析使用,调查的组织者将严格遵照我国社会调查的有关规定,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谢谢。

1、您家中是否有机动车

□是□否

2、您开车出行的频率是

□每天□一周五天左右□一周两三天□没事一般不开车出行3、您本次的出行目的主要是

□在附近工作□休闲购物□临时来此处工作或走亲访友□其他4、您平时最多停放机动车的地方

□地下停车场□露天停车场□路边临时停车场

5、您是否因为停放机动车烦恼?

□是□否

6、在您居住的城市,您认为找地方停车是一个难事吗?

□是,经常找不到适合的地方□不一定,分路段和时间□不,停车很方便7、您认为现在停车场设施是否合理

□合理□没感觉□不合理

8、您每月的停车费用?

□200以下□200-400 □400-600 □600-800 □800以上

9、您认为现在的停车费用能否接受?

□能□不能□不好说

10、对于停车场您最注重什么

□距离目的地进□停车费用低□很快找到车位

□停车场服务到位□其它

11、您希望停车场有诱导信息么

□很希望□无所谓□不希望

12、你希望有停车位预定这一设施么

□希望□无所谓□不希望

13、您对城市停车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不填):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协助我们完成此次社会调查问卷,在此祝愿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社会学调研报告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与周边社区互动关系目录: 1 绪论 1.1调研背景 1.2概念界定 1.3调研对象与区域 1.4调研目的与技术路线 2互动存在方面 2.1商业交易 2.2文化教育 2.3景观休闲 2.4体育活动 3互动特征总结 3.1程度分析 3.2 类型判定 4互动影响因素 4.1成本投入 4.2管理模式 4.3设施质量 4.4人群特征 4互动优化措施

1.1调研背景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中,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与独立的社会和空间单元,而是一个与周边社区互动的开放系统。 大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通过这种开放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满足,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社区的发展。而周边社区对体育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又在高校中得到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变得愈加频繁,为满足双方需要而产生并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也日益增多。 1.2 概念界定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是以多种社会关系结合,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 本次调研中,大学社区指由教学科研区和宿舍区组成的学校主体部分;周边社区指大学社区附近以居住和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

程。社会互动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 合作,是指人们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大学社区和周边社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 顺应,是指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在本报告中指互动中的一方利用对方资源而自身获利,且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竞争,是一种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竞争双方存在间接反对关系2; 竞争与合作,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合作竞争的新互动类型,有可能实现双赢。 对社会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一些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就是互动维度研究。一般来说,互动有四个维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示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亲和还是排斥,融合还是对立),利益关系(一致还是冲突),地位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权利分配格局); 1https://www.360docs.net/doc/306843121.html,/view/183581.htm 2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在冲突中打败对手更重要(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整理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综 合 一、高校奖学金的定义 学界对于奖学金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奖学金属于助学金的一种。张丽芳和肖国超在《高校奖学金的合理评定发放研究》中指出,所谓的高校学生奖学金是高校自身、政府、团体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的奖学金。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奖优,而助学金、贷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助贫;伍力、黄权标在《中美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认为,奖学金也指助学金,设立的目的是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两种观点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高校奖学金的分类 高校奖学金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吴春娥、王林清在《关于高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研究》中,把高校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向奖学金;纪佳妮在《论高校奖学金的奖与罚》中指出,高校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奖学金、各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各高校自己设立的奖学金大致又分为校级奖学金、院级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特长奖学金。对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奖学金进行分类,笔者赞同上述第二种分类方法。 三、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含义 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制度包含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欧阳曦、李宇红和欧阳球林在《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中指出,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学者们的观点综合起来,把高校奖学金制度定义为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在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四、高校奖学金作用的研究 对于我国现行高校奖学金的作用,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诸多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奖学金作用的观点还是比较统一,笔者也很赞同他们对于奖学金具有激励、导向和资助三大功能的观点。 五、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1.对于奖学金制度的现状的研究 (1)高校奖学金设置的研究。杨晓雷在《高校奖学金工作“项目化”的设想》一文中认为,美国的奖学金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优秀清贫者的奖学金、对学业优良者奖学金和“限制性”奖学金(它要求接受奖学金的学生所学习的领域与提供奖学金的组织有特殊关系)。潘俊宇在《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指出,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奖学金等。学界对于奖学金设置的观点非常多,而且观点各异,笔者通过阅读各类文献资料,结合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认为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二是各高等院校自己设置的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其中综合奖学金又分为校系两级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得出的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包括文艺特长奖学金等某一方面的奖学金。三是社会奖学金,包括企业、组织或个人在高校中设立的奖学金。 (2)高校奖学金评定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冯变英、李霞在《奖学金计算方法的改进》一文,指出了奖学金评定中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学习成绩的标准化处理以确定奖学金的归属。徐永生在《对我院学生奖学金评定方法的改革研究》一文,提出正态分布理论,采用标准总分方法,对该院奖学金的评定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定量化。以上种种研究表明,奖学金评定方法和评价体系趋势朝着自动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高校奖学金发放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提出,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的发放是奖学金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奖学金发放工作的宣传制度化。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得知学者们都认为高校对于讲学金发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奖学金发放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解决奖学金的设置、评定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应把奖学金的发放正式纳入奖学金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奖学金制度。 2.对于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1)对于奖学金奖项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认为,奖学金的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邓亮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87

社会主义调查报告4篇

社会主义调查报告4篇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xx市xx区xxx村,这里有勤劳的农民,良好的农业环境,下面我将分类介绍一下这次调查中我获得的信息. 。 (一)农业:我先介绍一下这里的农业发展状况。“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地处亚热带,平原为主,少量丘陵地带,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棉花、花生、黄豆、油菜,还种植少量绿豆、条树(用来扎扫帚和刷子)。作物为一年一熟。 国家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后,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明显提高,暑期我们村每家都收到了国家补助的尿素。 (二)农民与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以前村里大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较严重,家里有儿女的,通常只支持儿子读书,对女儿则不然,即使女儿成绩好也顶多让其读至初中毕业。我们村里跟我你年龄相仿和比我大的别家女孩子没有一个读至高中毕业。有一个考上高中,父母却不让读,认为女孩子迟早是要嫁给别人的,读那么多书没用,还浪费钱,留给儿子读才有用。 而现在,我们村年轻一代结婚生子的第一胎多为女婴,加之计划

生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她们都是家中宝,孩子们四岁左右就接受启蒙教育。不过,受传统习俗影响,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受教育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本无可厚非,但农民最终是想让孩子走出农村,远离农村,摆脱农村的束缚。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没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势必让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继承缺少后劲。 (三)经济:首先前几年彩电开始普及,现在家家都有彩电;二是摩托车也普及了;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不是很多(集中在打工一族)。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家深有体会。我爸经常回忆:你们读小学时,家里穷得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你妈要到村里借我都不准,我们就蘸点腐豆腐度日子。。。。。。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从没买过新衣服。过年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买新衣服的节日。而现在,吃饱穿暖甚至吃好也不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事情了。 我爸时常念叨:共产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每年的春联都有几幅是我爸亲自编的有关赞扬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小病不看,大病靠拖,这是贫困农民的典型写照。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版)知识分享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 版)

城市社会学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不定项选择题论述简答时间:6月3日晚 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概念的关键理解: 1)人口聚集(城市和城市社会组织行成的基础) 2)非农生产(区别于农村,体现社会分工) 3)市场(城市运作的经济动力) 体的城市社区,而多元城市社区的结合构成了城市社会这一开放性社会系统。若从主体与客体角度看,是人与自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若从地狱共同体的角度,是多类社区的有机结合体;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是古代、近代、现代城市更替的社会有机体。 4经典社会学的城市观点: ?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⑴机械联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是乡村的特征; ⑵而有机联结是城市的特征,它是建立在相互差别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和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他认为城市内的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是保持社会聚 ?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 ⑴主要观点:城市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感官刺激强烈,个人应学会适应城市。在他看来,都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世界,都市的制度和过程改变了人的心理、性情和行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性的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必须适应都市。 ⑵齐美尔指出出现代生活最深刻的问题是个人面对都市中的各种力量、传统、文化和技术如何保持存在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个人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力量。 认为同农村人的偏狭、封闭相比,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⑶齐美尔认为都市中的“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发展不平衡。在他看来,正是都市滋养和产生了现代两种形式的个人主义:第一都市将个人从各种压迫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赋予每一个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第二,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鼓舞下,另一种个人主义理想出现了。 ?韦伯的城市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韦伯考察了西方和东方历史上的城市并加以比较,在1920年发表的《论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的完全城市社区”。他认为这种完全城市社区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方面的职能。它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城市以贸易和商业为基础;②城市相对自治;③城市内存在一定的民间社团性组织和正式组织;④防卫力量。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5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早期探索: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资料可查是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特莫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调查。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 1人类社会生命网: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2社会生态平衡:帕克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态和文化两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竞争是共生层次的基础,而沟通及共识是文化层次的基础的,两个层次是整个社会的两面。 3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总的来说,有三点:第一,帕克把城市看作一种分析单位。第二,帕克认识到日益以正规结构为其特征。第三,帕克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暂行规定 为了使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特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至少一篇专业文献综述(论文)。现对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为必修,记1学分,每篇文献综述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民语言学生不作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文,其他专业学生可用中文完成。 二、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种类繁多,有著作、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会议文献等原始文献,也有在此基础上经整理、加工、压缩、提炼后编制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百科、手册、年鉴和名录等。本科生在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之前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要求是: 1、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 2、了解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索引、文摘、书目、年鉴等; 3、了解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科技文献的名称、种类和级别

等。 4、检索后要列出检索结果,并作为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专业文献综述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应论述某一主题提出的原因及主要历史背景、当前进展情况、各种观点及评述、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要求文献综述必须要有论点,要有有见地的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 (二)步骤 1、选择题目:题目一般应是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近或相关的内容。 2、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3、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按照专业文献综述对内容的要求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4、撰写综述(论文):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成文。 (三)格式及打印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专业刊物登载的常规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等部分。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

社会学调查研究报告doc

社会学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社会调研报告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关于过江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 学院:河海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号: 631103040122 姓名:向幸华 指导老师:张晓平 “团队分工说明及自评成绩表” 注:(由团队填写,个人调研不填;由团队成员据分工情况自主将30绩效分在3名成员之间分配!) “社会调研”成绩评定表 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若为团队调研,“成绩”一栏为:基础分70分+该成员分得的绩效分!) XX年 3 月10 日 关于过江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偏远山区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当他们还没有学会走路甚至还不能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背井离乡,到远离家乡,远离孩

子的遥远城市里谋求生活。他们只能从长辈口中或者偶尔的一个电话中得知父母音讯。当城市中的孩子幸福地享受着父母带来的无微不至的爱时,他们却落单的小鸟一样成长。他们就是我们所称的“留守儿童”。地处偏远山区的过江坡村就是中国千万留守儿童现状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民生问题逐渐得到党和国家及政府的重视。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是中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帮助这个弱势群体改变现状,让他们也能像城市的儿童一样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对家庭、社会、政府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有利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省溆浦县沿溪乡过江坡村留守儿童。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 XX.1.21-XX.1.31上门走访乡村,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研,并让孩子和家长填写问卷,填写完后收回问卷。 XX.2.1-XX.2.4到学校及村委会了解学校及村委会了解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验证“推—拉假说“实地调研 姓名:韩伟 班级: 城市规划1102 学号:201117020215 组员:韩伟马应龙胡石海刘晨 一、调研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推拉假说在中国国情之下是否存在?具体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实地采访了一些农民工。 二、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5.29 调查地点:长沙市城区(各建筑工地) 调查方法:问卷+询问 姓名年龄籍贯进城原因 何兴国43 张家界农村工作少,家有几个孩子,没有什么 文化,感觉城市工作需求量多,工资高。

刘其贵47 江西城市建筑工地需求量大,收入可观,且 经亲戚介绍。但感觉城市生活不适应。刘亚龙44 江西家住农村,田地少,家里无固定工作, 感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快,工资高。吴俊强41 岳阳邻居在城里打工混的不错,经介绍而 来。但比较思家。 李所宗41 娄底农村太穷,太幸苦,城市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还可以开阔视野。 王建军36 岳阳初中毕业后就来城里打工,一直到现在徐宏53 益阳农村人多地少,收入微薄,城里就业机 会多,且隔家里进,回家方便。 丁龙45 益阳原以种菜为生,只是不赚钱,去过广州 海南等工作。一儿一女,已经结婚,自 己还打工补贴家用。 沼泽生55 张家界务农少,一直在外打工,无福利 赵盼25 岳阳租房,现如今负担不大,有钱想留在长 沙,公司无拖欠工资现象 刘跃进58 郴州老乡带出来,赚钱谋生,补贴儿子生活。程忠贵50 娄底城市务工,不拖累儿女,趁还能动多赚 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城市社会学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城市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体现了城市社会问题的() A、普通性 B、特殊性 C、爆发性 D、复合性 2、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中,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体现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特殊性原则 D、互动性原则 3、下列关于城市流动人口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量大 B、从事经济活动为主 C、短期停留 D、增长速度快 4、工人不愿意结构现有的报酬或劳动条件,自愿放弃失业,是()。 A、自愿性失业 B、非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结构性失业 5、劳动者暂时退出工作岗位,等待新的就业机会,反映的是()。 A、隐性就业问题 B、结构性就业问题 C、间断劳动就业问题 D、显性就业问题 6、功能主义者看来,贫困的原因是()。 A、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 B、利益争夺 C、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果 D、失业 7、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应有利于进行国内各地区的对比,反映的是指标编制的()。 A、主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模式 B、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C、城市发展模式各国有统一的模式 D、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 9、从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看,城市发展模式可分为() A、外延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 B、“外溢”式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发展模式 C、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D、要素自发式模式与制度先导模式 10、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第一部分中阐述了集中注意力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 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 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中注意力培养正文:一、良好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判断注意力优劣主要看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

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 注意总是伴随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一旦注意中止,心理过程将偏离目标,甚至终止。 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在注意的监控下才能进人人的大脑,离开了注意,就不能正确、清晰、全面的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就不能深刻、全面的思考事物。 因而注意是学生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良好注意力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对于他们正常地发展、稳步地进入史高一级学校去受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牡意”的问题。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因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选文档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大学文献综述格式

附件一 某某大学 某某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 年月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3号黑体) 作者及指导教师(小四宋体) 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 关键词:×××;××××;×××××;×××(3-5个,小四宋体) Title(3号Times New Roma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 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 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正文:×××××(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结论:××××××(小四宋体)××××××××××××××××××××××××××××××××××××……… 参考文献: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期数):起止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1):7-14 [3] 作者姓名.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五号宋体,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五号Times New Romar)××××××××××……… (说明:以上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