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水生生态特征研究分析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摘要】本文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构建了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最后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特点,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吉林省, 松花江流域, 产业生态系统, 适应性分析,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效率, 演化模型, 稳定性评价, 政策建议, 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之一。
松花江流域是吉林省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松花江流域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设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研究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松花江流域的产业结构特点、生态环境适应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模型,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分析,探讨该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生态环境适应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松花江流域产业结构特点,探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2. 研究生态环境对产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揭示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松花江流域是吉林省重要的产业生态系统之一,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土壤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原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为保护和改善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一、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 丰富的水资源松花江是吉林省重要的支流之一,流域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这为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
2. 良好的土壤条件松花江流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松花江流域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既有农业、畜牧业,又有工业、矿产资源开发等,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1. 气候适应性松花江流域地处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长夏短,气候寒冷干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冬季冰雪覆盖,农业休耕,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减少了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夏季气温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降温散热的条件。
2. 水资源适应性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但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威胁,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受到了挑战。
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
3. 土壤适应性松花江流域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由于过度耕种、过度施肥等不合理经营方式,土壤质量出现下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
需要加强土壤保护,推广科学耕作方式,提高土壤的适应性。
4. 生物多样性适应性松花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分析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3 . 1 污染源减少和消除废水排放量 佳木斯处于松花江流域下游 ,佳木斯城 区被松 花江横跨 穿过 , 是 主要 采用改革工艺 , 明显降低废水排放 , 或使有毒废水 降 松 花 江 为 城 区 提供 工 业 、农 业 灌 溉 及 生 活饮 用 水 ,并 具有 航 运 、 发 低毒性。二是对废水 进行重复利用 。 尽可能应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 电、 防洪 防涝 、 旅 游及 生态 系统调节等综合功 能 , 对于促进佳木斯 区 水系统 , 降低废水排放量 到最少或适 当处理生产废水后进行循环利 域的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及 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等方面都发挥 了十 用。 如闭路循环 的电镀废水 , 可用于洗涤的经沉淀 、 冷却后高炉煤气 三是对废水 中污染物浓度 , 有用产 品回收进行有效控制。 分积极的作用。基 于此加强保护松花江 流域水 资源 、 防治松花江水 洗涤废水 。 质污染 , 使松 花江水资源得到合理 开发利用 , 进而有利促进 佳木斯 尽可能分离 流失于废水 中的原料 、 产品与水并 回收 , 不仅使 生产成 经 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本减少 , 还能使废水浓度降低。 四是将城市垃圾 与工业废渣处理好 , 2 松 花 江 佳 木 斯 江 段 水 质 及 评 价 以免 由于降水 或具有 冲刷 、 溶解作用 的径流而对水体造成污染。 2 . 1监 测松 花江佳木斯段水质 3 . 2 采取规划全面 , 布局合理的区域性综合治理方法 水质监测主要是对水体 中污染 物种类 、 浓度及其变化趋势等进 是在 区域 、 城市建设及 工业区规划 的制定过程 中 , 注 意水体 行监测 , 以实现对水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的过程 。通过情况下具有 污染 问题 , 对可能产 生的各类水体污染 , 应采取科学合理地 预防措 比较广泛 的监测范 围 , 涉及到 未被污染和 已受 污染的天然水 、 工业 施 。 二是全面规划并综合治理水体污染源。三是对任意排放的工业 排水等 。监测项 目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是 如温度 、 浊度 、 p H值 、 悬 浮 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杜绝 , 并明确排 放标 准。四是应集 中处 理同行 物 、化学及生化需氧量等对水质状 况进行客观综合反映的指标 , 另 业废水 , 使污染 源数 量明显减少 以利 于管理 , 最后对 已污染水体 进 类是如酚 、 铅、 汞及有机农药等一些有毒物质 , 为实现对松花江水 行有计划地治理。 质状况的客观评价 , 不仅监测 以上项 目, 还要测定流速和流量指标 。 3 . 3 对水体监测加强管理 , 制定科学合理地控制标准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在干流布设 三个 断面 ,其中大来作为对照断面 、 是设立 国家及地方环保管理机构 , 对有关 环保法律和控制标 永安作为上游断面 、 桦川作 为下游断 面 , 水质采祥点设立 9个 , 分 别 准严格执行 ,对各部门与企业环境及水源 的保护进行协调和监督 。 按照 丰、 平、 枯三个水期 , 对水温 、 流速 、 流量 、 P H等参数进行 定量 监 二是 颁布法规标准及规 范 , 并对水体保 护 , 水体污染 源管理控制 的 测。 具体条例进行制定 。 2 . 2监测 分析 方法 在治理点污染源方面 , 一是对各污染源应加强必要 的管理 。“ 三 监测 分析根据 国家颁 布实施 的《 环境监测技 术规范》 中的监 测 同时 ” 制度严格执行 , 以实现达标排放 ; 二是提交治 理重 点污染 源计 分析 方法 , 评 价松花江佳 木斯 江段水质 的方 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 是 划 , 并规定明确 的完成期限 ; 三是实施环保 目标责任制 。 工业用水应 单 因子指数法 , 采 用地面水 环境质量 I 级标准 。评价 因子主要 是结 提高重复利用率 , 结合实际 , 可建设污水处理厂 , 使污水提高处理率 合历年环境监测数据 , 采取单 因子选 取 P H、 挥发酚等污染指标作为 和达标率 , 松花江水体污染程度得 到一定程度 的缓解 , 这是松 花江 评价 因子 , 水质分级主要采 用水 质单 因子分级 表。另一种的综合指 水质有效 改善的一 个主要措施 。对松 花江水体 P H值 升高 、 弱碱性 数法 , 采 用多因子 ( 等权 ) 均值型综合 污染指数法进行综合 评价 , 根 水质 的情 况 应 引 起 关 注 , 并 采 取 相应 措 施 , 以 免该 情 况 逐 渐 扩 大 。 据枯 、 平、 丰三 个 不 同水 期 对 水 质 分 级进 行 评 价 。 4 结 论 2 . 3分析综合评价结果 综 上所述 ,在对松花 江佳木斯 江段 的污染源进行 治理的 同时 , 根据松花江佳木斯 江段大来 、 永安 、 桦川三 断面结果 的评 价显 应特别注意并采取 有效措施对面源污染及松 花江水质呈弱 碱性等 示, 评价大来 、 永安 、 桦川三断面的结果都属于枯水期优于丰水期优 情况进行控制 , 建议针对讯期暴雨 后开展不定期监测 , 以实 现对面 于平水期 ,这 不同于排污 的常规 点源进入水体进 行稀释净化 的规 源污染特点 、 规律及污染程度的充分 了解 , 进而采取有效 防治措施 , 律。由实 际情况及分析有关监测数据发现 , 因面源污染 导致丰水期 才能不断提高松花江佳木斯 江段 的水环境质量。 高于平水期 , 在丰水期 , 应普 遍都会有较大 的雨水 , 暴雨较 多 , 导致 参 考文 献 随地表径流使 含量较多 的农 药 、 泥沙 、 粪便及其 它的有机污 染物进 【 1 】 付春平 , 王海鳌 , 李幼桥等. 宝鸡主要 河流水环境 质量状况及 变化 人水体 , 特别是对 大肠菌群 、 B O D、 C O D等污染指标 相对较高 , 导致 趋势分析l J l _ 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 , 2 0 1 4 , 1 1 . 水体污染 在丰水期 比平水期更严重一些 ,丰水期水质低 于平水期 , [ 2 ] 刘允 , 孙 宗光 . 2 0 0 1 -2 0 1 2年 全 国 水 环 境 质 量 趋 势 分 析 【 J 1 . 环 境 化 河水在枯 水期结冰 , 河水 只有小 的流量 , 污染 物难 以获得充 分稀释 学 , 2 0 1 5 , 1 0 . 自净 , 导致水体 污染 在枯水期 比丰水 期更加严重 , 水质在 丰水期优 [ 3 1 韦宇, 李秀寨, 朱红梅. 楚雄市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I J 1 . 于枯 水期 。纵 观全年水体断面 的监测评价结果发现 , 大来 、 永安、 桦 环境科学与管理, 2 0 1 4 , 1 5 . 川三段面基本处 于相同程度 的污染 , 都 属于水体轻度污染 。 『 4 1 傅 生会 . “ 十一 五” 期 间长江 巴南段水环境质量状况及 变化趋势 分 2 . 4单 因子指数评价结果 析[ J 1 . 三峡 环 境 与 生 态 , 2 0 1 5 , 8 . 通过分析全年及各水期 的有关评价结果发 现 , 水环境达不到足 【 5 】 曹振阳 , 刘群 , 叶新合等. 河 南省宿鸭湖水库水污染现状及环境 容 够容量 或污染程 度不够 的污染物 主要 有水 中油 、 P H、挥发酚 、 C u 、 量核算【 J 1 . 环 境 科 学与 管 理 , 2 0 1 4 , 1 3 . №、 P b 等, 这些 污染物都是松花 江佳木斯江 段的主要 污染物 , 枯水 [ 6 ] 张兴林 , 吴智 清, 戴开友. 浙江椒江海域夏季水环境质量 变化趋 势 期污染物达不到环境容量或严重不足 。 分析『 J 1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 2 0 1 4 , 8 . 3 防治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质污 染的措施
NO0027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调查——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紫竹”团队摘要:通过对松花江中游哈尔滨市四方台至王家屯段的松花江干流的实地考察,结合在松花江沿岸哈尔滨市区、一水源、二水源、何家沟、水上公园等地的政府访谈及当地的居民访谈,并综合以往相关资料,整体了解了近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质现状。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以大学生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同时对其中绿色生态渭河建设比较好的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求推广。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问题分析解决办法目录一.引言二.活动概述1.活动背景2.活动目的3.活动主题4.调研方法5.活动进程三.调查记录四.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调查成果1.哈尔滨水资源概况2.松花江哈尔滨段现状1)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检测点水质状况2)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检测点水质指标3)各检测点水质参数柱状对比图五. 松花江哈尔滨段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1. 工厂、企业污水乱排放2. 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六. 建议解决的方法1. 提高河流保护意识2. 景区、公园加大管理3. 加大对企业排污,建筑等垃圾乱堆的执法力度4. 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的设施及制度5. 实施污水截留工程6. 其他方面七.结语八.“紫竹”团队队员名单引言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
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总面积69.32%,迳流总量759亿立方米。
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矿产蕴藏量极其丰富,如:煤、金、铜、铁等。
松花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其中哈尔滨市至佳木斯市是松花江干流中段,河道长432km,穿行于断崖、低丘和草地之间。
而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哈尔滨的龙江人来说,松花江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就是这条美丽而又富饶的松花江水辛勤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热情而又诚恳的哈尔滨人。
因此松花江的水质情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发展、经济建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我们每个哈尔滨人都息息相关,了解、保护母亲河也是我们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松花江水质情况调查报告

松花江水质情况调查报告----西安交通大学赴松花江水质调查团一.活动目的1.调查当前松花江水之状况。
2.调查人民群众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
3.调查防污减排及松花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措施。
4.通过我们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5.展现交大学生风采,传播交大精神。
二•活动实际日程17月17 0,全体成员去哈尔滨环保局和水利局收集资料,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悄况和相关治理措施。
7月18日~21日,分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前往木兰,有张帆、王言子同学;第二小组前往通河,有孙巍、朱庆东、吴爽同学;第三小组前往依兰,有高贺、赵威同学。
18~19日,各小组赴指定地点采集水样,20日,走访当地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时期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了解现在情况。
21 S,到三地采水样的小组各自收集好水样后,到哈尔滨集合,汇集水样,最后将水样送往哈尔滨水利局进行细致水样分析,得出最后分析结果。
22日~8月底,进行总结分析,给出各地解决方案。
三.•阶段目标第一阶段:通过各种媒体(书籍,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税务三及其防治的状况,做一个理论准备。
为以后各阶段的行动打下基础,同时也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情况,完善各部门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顺利的倒水样后才能继续以后的各部分工作;另一方面,这是检验我们各方面知识素养的好办法,可以锻炼动手,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阶段:次级段是本次活动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居民的调查,不解可以了解大众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程度,也是在第一阶段间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调查,了解水污染防治的实际实施情况,效果及大众的评价。
同时,尽我们说能对居民进行节水,防止水污染的宣传,加强他们保护,爱惜水资源的意识。
第四阶段:此阶段重要任务是分析数据,得出实践结论,是此行的LI的所在。
通过我们的亲身所做,客观地分析情况,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对水污染防治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为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句号。
第二松花江长春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分析

物镜 4 个 (4 × 、 10 × 、 40 × 、 100 × ) ꎬ 0 1mL 浮游生物
部种类的 3 57%ꎬ 见图 2ꎮ
生物显微镜(OLYMPUSCX23)ꎬ 其中目镜 1 对(10×)、
计数框 ( 面积 20mm × 20mm) ꎬ 0 1mL 定量吸管ꎬ 载玻
种 ( 属) ꎬ 占全部种类的 7 14%ꎻ 黄藻门 1 种ꎬ 占全
12
舟形藻
14
小环藻
13
辐节藻
15
针杆藻
17
星杆藻
16
桥穹藻
18
曲壳藻
19
直链藻
21
脆杆藻
23
四棘藻
Selenastrumsp
平板藻
四
蓝藻门
24
平列藻
25
鱼腥藻
27
微囊藻
五
黄藻门
28
黄丝藻
+
+
Euglenophyta
Navicula
Cyclotellacomta
+
+
+
Synedraacusvar
+
21 种 (属)ꎮ 该水域浮游植物种 (属) 数春季高于夏秋
2 季ꎮ 各季均以硅藻门种 (属) 数最多ꎬ 其中ꎬ 春季 11
种 ( 属 ) ꎬ 占 当 季 总 种 ( 属) 数 50 00%ꎻ 夏 季 9 种
(属)ꎬ 占当季总种 (属) 数 50 00%ꎻ 秋季 9 种 (属)ꎬ
占当季总种 ( 属) 数 42 86%ꎮ 其次为绿藻门ꎬ 春季
松花江南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ꎬ 在同江市注入黑
种植业、 渔业基地ꎬ 该流域在生物、 水域等自然资源
龙江ꎬ 南源全长 1927kmꎬ 本研究涉及流域为第二松
松花江流域水危机之 环境化学分析

肇事之源
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
新闻事件
11月13日下午1时45分左右,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 方向的龙潭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和苯酚 丙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连续多次发生爆炸,现场浓烟 滚滚,烟气刺鼻。 此次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下落不 明、2人重伤、近70人受伤。处于工厂下风头的近万居民 被紧急疏散。 • 14日10时,经监测,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 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 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松花江九站断面苯类 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从三次监测结果分析, 污染逐渐减轻,但右岸仍超标100倍,左岸超标10倍以上。 松花江白旗断面只检出苯和硝基苯,其中苯超标108倍, 硝基苯未超标。随着水体流动,污染带向下转移据监测, 这条污染带长约80公里。11月20日16时到达黑龙江和吉 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开始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29.1 倍,污染带长约80公里,持续时间约40小时。目前,污染带已 流过肇源段。 由于污染带在流经过程中会发生沉降、吸 附等物理化学作用,污染浓度将会逐渐下降。 •
基苯的溶解度是苯的约18倍(25℃),因此,大部分硝基苯沉 降在底泥和溶解在水相中,而苯刚好相反。
挥发性:苯属于易挥发性液体,向大气分配。 熔点:苯的熔点:5.5 ℃,在东北严寒的冬天将大部分保留
在冰冻层,影响其迁移转化;相反,硝基苯熔点非常低。
可降解性:较之硝基苯,苯更易被光解和微生物降解。
11月25日 0:0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11月26日 0:0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6:00 20:00 11月27日 0:00:00 4:00
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评价

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评价吴计生1,梁团豪2,吕㊀军1(1.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2.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河流;水库;湖泊;水生态评价;松花江流域[摘㊀要]以松花江流域的26条河流㊁7个湖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需水满足状况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㊁湖库富营养化状况㊁河流纵向连通性㊁重要湿地保留率㊁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6项指标,评价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状况㊂结果表明,生态较好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干支流上游区;水质污染㊁生境萎缩问题在松花江流域广泛存在,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面临较大压力㊂[中图分类号]X82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0941(2019)02-0037-04㊀㊀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包含嫩江㊁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等主要河流,流域面积55.6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8%㊂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㊁粮食基地㊁牧业基地和林业基地,渔业资源和湿地资源十分丰富㊂多年来,受人类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流域内水环境污染㊁河湖生态系统退化㊁水域岸线侵占等生态环境问题凸显[1-3]㊂因此,科学评价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识别河湖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4-5]㊂本研究以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为研究对象,从河湖水系基本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生态需水满足状况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㊁湖库富营养化状况㊁河流纵向连通性㊁重要湿地保留率㊁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6项指标在内的水生态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对有针对性地提出流域河湖系统保护与治理策略㊁实行 一河(湖)一策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1㊀研究范围与评价单元划分1.1㊀研究范围根据松花江流域水系分布特征,以列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 2030年)“的重要水域㊁涉水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目标所在的水域,以及人类干扰严重且环境问题突出的敏感水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生态调查评价㊂评价河流包括嫩江㊁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等大江大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评价水库包[基金项目]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项目(1261320517002)括石头口门水库㊁新立城水库㊁丰满水库㊁尼尔基水库等4座大型水库,评价湖泊湿地包括查干湖㊁龙凤泡㊁图牧吉泡子等3个湖泡㊂评价总河长12086km,评价湖库总面积1717km2㊂1.2㊀评价单元划分考虑到河流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为便于评价,在综合分析河流上㊁中㊁下游不同河段自然特征㊁水生态功能类型㊁开发利用状况及水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将调查的26条河流进一步划分为47个评价单元(评价河段)㊂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评价单元划分情况详见表1㊂2㊀评价指标体系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中㊁南部为宽阔的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气候㊁地貌类型复杂,地区之间降水分布差异大,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流域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也导致目前流域内不同区域水生态系统特征差异更加明显㊂关于河湖生态系统评价,国内多名学者进行了研究[6-9]㊂本次评价在综合考虑不同河湖水系自然特征㊁水生态保护目标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相关基础数据,选取生态需水满足状况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㊁湖库富营养化状况㊁河流纵向连通性㊁重要湿地保留率及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6项指标,对主要河湖开展有针对性的水生态状况评价㊂不同河湖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详见表2,其中:①针对15条河流㊁2个湖库的21个重要控制断面开展生态㊃73㊃中国水土保持SWCC㊀2019年第2期表1㊀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调查统计结果水资源二级区河流数量/条河段数量/个长度/km水库(湖泊)数量/个面积/km2调查评价河湖数量/个主要河湖名录嫩江122158584112925㊀多布库尔河㊁科洛河㊁讷谟尔河㊁甘河㊁诺敏河㊁阿伦河㊁乌裕尔河㊁雅鲁河㊁绰尔河㊁洮儿河㊁霍林河㊁嫩江干流㊁查干湖㊁尼尔基水库㊁龙凤泡㊁图牧吉泡子第二松花江6102154358813㊀辉发河㊁沐石河㊁饮马河㊁伊通河㊁头道松花江㊁石头口门水库㊁新立城水库㊁丰满水库松花江干流816407416㊀拉林河㊁呼兰河㊁蚂蚁河㊁牡丹江㊁海浪河㊁汤旺河㊁倭肯河合计2647120867171754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②针对52个评价河湖(段)开展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满足程度评价;③针对6个湖库开展富营养化状况评价;④针对47个河流(段)开展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⑤针对涉及重要湿地的14个评价河流(段)开展重要湿地保留率评价;⑥针对54个涉及鱼类生境的河流(段)和湖库开展重要水生生境状况评价㊂在上述6项评价指标中,生态需水满足状况等5项指标为定量指标,重要水生生境状况为定性指标,并按照指标阈值区间或参照系统对各指标进行优㊁良㊁中㊁差㊁劣的评价㊂表2㊀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准则层指标说明评价标准评价河流(段)和湖库情况生态需水满足状况水文水资源㊀评估河流实测流量是否满足根据河流生态功能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需求确定的生态基流或敏感生态需水目标流量值㊀河道内实测流量占生态流量目标值的比例,100%为优,95% 100%为良,90% 95%为中,80% 90%为差,<80%为劣㊀15条河流㊁2个湖库的21个生态基流控制断面,其中包含11个敏感生态需水控制断面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环境状况㊀水功能区水质达到水质目标的数量(河长㊁面积)占水功能区总数(总河长㊁总面积)的比例㊀ȡ90%为优,70% 90%为良,60%70%为中,40% 60%为差,<40%为劣㊀46个河流或河段,6个湖库湖库富营养化状况㊀评价湖泊㊁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㊀采用湖库富营养化指数,指数1 5分别对应优㊁良㊁中㊁差㊁劣㊀6个湖库河流纵向连通性河湖生境形态㊀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纵向联系㊀采用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表征(河流上已建拦河闸坝数量/河流长度),<0.3为优,0.3 0.5为良,0.5 0.8为中,0.81.2为差,ȡ1.2为劣㊀47个河流或河段重要湿地保留率生物及栖息地状况㊀评价与河流有水力联系的重要湿地在不同水平年的总面积与20世纪80年代前代表年份重要湿地总面积的比值㊀ȡ90%为优,70% 90%为良,60%70%为中,30% 60%为差,<30%为劣㊀14个评价河流或河段,涉及南瓮河㊁扎龙㊁向海㊁科尔沁㊁莫莫格㊁查干湖㊁图牧吉等20余个重要湿地重要水生生境状况㊀国家重点保护的㊁珍稀濒危的㊁土著的㊁特有的㊁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种群栖息地状况㊀采用专家判定法,对鱼类生境进行定性判断,评价结果分为优㊁良㊁中㊁差㊁劣5级㊀54个涉及鱼类生境的河流(段)和湖库3㊀评价结果3.1㊀生态需水满足状况生态需水包括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㊂生态基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的河道内最小流量㊂敏感生态需水则指维持河湖生态敏感区正常生态功能的需水量及其需水过程㊂评价结果表明,在21个生态基流控制断面中,生态基流满足程度为优和良的有9个,主要分布在嫩江㊁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及嫩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生态基流满足程度为劣的2个,主要为霍林河㊁龙凤湿地㊂总体上,松花江流域大江大河干流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较好,一些季节性河流㊁湿地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较差㊂在11个敏感生态需水控制断面中,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为优的有5个,占45.45%;满足程度为差㊁劣的有3个,占27.27%㊂从分布上来看,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较高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中上游㊁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及诺敏河,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较低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下游的查干湖㊁龙凤泡等湖泊湿地及霍林河㊂3.2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环境的优劣对水生生物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㊂采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来反映水环境质量的总体优劣㊂参与评价的52个河流(段)与湖库中,水㊃83㊃中国水土保持SWCC㊀2019年第2期质达标率满足程度为优的有11个,占21.15%;满足程度为良的4个,占7.69%;满足程度为中的4个,占7.69%;满足程度为差㊁劣的33个,占63.46%㊂从水质分布来看,水质达标率满足程度为优㊁良的河流(段)与湖库主要分布在甘河㊁诺敏河㊁阿伦河㊁绰尔河㊁科洛河等嫩江上游支流,水质较差的河流(段)与湖库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流域㊂整体来说,流域内河流(段)与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大部分河流(段)存在水质污染问题㊂3.3㊀湖库富营养化状况本次共有龙凤泡㊁查干湖㊁石头口门水库㊁新立城水库㊁丰满水库㊁尼尔基水库等6个湖库参与湖库富营养化评价㊂评价结果表明,丰满水库㊁新立城水库㊁石头口门水库为中营养,评价结果为良;查干湖㊁尼尔基水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为中;龙凤泡为中度富营养,评价结果为差㊂3.4㊀河流纵向连通性河流纵向连通是河流能量及营养物质的传递㊁鱼类等生物物种迁徙的基本条件㊂通过评价河流纵向连通性可以反映河流生态要素在纵向空间的连通程度和水工程建设对河流纵向连通的干扰状况㊂47个评价河流(段)中,纵向连通性满足程度为优㊁良的有30个,占63.83%;满足程度为差㊁劣的12个,占25.53%㊂从分布上来看,纵向连通性满足程度为差㊁劣的评价河流(段)主要在第二松花江㊁头道松花江㊁牡丹江㊁海浪河等梯级电站开发比较密集的河段㊂河道阻隔导致河流水文情势及生境形态发生变化,影响鱼类生存繁殖,造成鱼类资源衰减㊂3.5㊀重要湿地保留率重要湿地保留率是指规划区域内重要湿地在不同水平年的总面积与20世纪80年代前代表年份重要湿地总面积的比值,用于评估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㊂本次选取评价范围内21个省级以上湿地类自然保护区,涉及14个评价河流(段),进行重要湿地保留率评价㊂参与评价的重要湿地包括:扎龙㊁向海㊁科尔沁㊁莫莫格㊁图牧吉㊁查干湖㊁乌裕尔河㊁尼尔基湿地㊁齐齐哈尔沿江湿地㊁雁鸣湖㊁拉林河口湿地㊁呼兰河口湿地㊁海林莲花湖㊁肇源沿江湿地㊁肇东沿江湿地㊁哈东沿江湿地㊁佳木斯沿江湿地㊁桦川松花江湿地㊁富锦沿江湿地㊁龙凤泡㊁宾县沿江湿地等,主要分布在嫩江中下游㊁松花江干流沿江及河口地区㊂评价结果表明,湿地保留率满足程度为优的评价河流(段)有11个,占评价总数的78.57%;满足程度为良的3个,占21.43%㊂总体上看,参评河流(段)重要湿地保留率处于优㊁良状态,说明参评湿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流域内重要湿地退化得到相应控制㊂但河滨天然湿地受损严重,50年间松花江流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51.79%,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减少最为明显㊂3.6㊀重要水生生境状况本次评价重点关注国家重点保护的㊁珍稀濒危的㊁土著的㊁特有的㊁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种群栖息地,鱼类生境重点关注产卵场㊁索饵场㊁越冬场㊂参评的54个涉及鱼类生境的河流(段)和湖库中,重要水生生境满足程度为优的河流(段)或湖库8个,占14.81%;满足程度为良的22个,占40.74%;满足程度为中的17个,占31.48%;满足程度为差㊁劣的7个,占12.96%㊂松花江流域大部分河流(段)的水生生境状况处于良和中的状态,主要分布在嫩江㊁松花江干流等水系;部分河流(段)水生生境状况较差,主要分布在霍林河㊁辉发河㊁沐石河㊁饮马河㊁伊通河等河流㊂造成生境破坏的因素很多,闸坝建设影响河流连通性㊁阻隔鱼类洄游通道,水库淹占及河道采砂等活动破坏鱼类产卵场,堤防及护岸建设导致岸线㊁洪泛区变化及河漫滩生境多样性下降,水体污染及生态水量不足等都会导致水生生境的破坏㊂总体看来,松花江流域大部分河流(段)鱼类生境状况保存完好,水分养分条件基本满足鱼类生存需求㊂但部分河流(段)的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导致鱼类生境被分割或遭到破坏,使部分鱼类栖息地及生存环境受到影响㊂3.7㊀评价河段湖库水生态问题类型划分根据评价结果,将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的水生态状况划分为生态良好型㊁水量不足型㊁水体污染型㊁生境萎缩型及复合失衡型5种类型㊂(1)生态良好型㊂主要是指受人类干扰较小㊁水生态保持良好的大江大河源头区及重要水源涵养区㊂(2)水量不足型㊂主要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导致河湖湿地萎缩㊁生态水量不足甚至河道断流等㊂(3)污染破坏型㊂主要指存在严重水质污染㊁严重湖库富营养化的河湖㊂(4)生境萎缩型㊂侵占河道㊁酷渔滥捕等行为引起河湖滨带土地退化㊁湿地萎缩㊁鱼类生境空间变小等㊂㊃93㊃吴计生等: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评价(5)复合失衡型㊂多种类型综合作用导致河湖生态系统出现生境萎缩㊁功能退化㊁物种多样性减少,河湖生态系统失衡㊁破坏㊂对参与评价的54个河段㊁湖库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见图1㊂其中,生态良好型的评价河段㊁湖库10个,水量不足型1个,污染破坏型20个,生境萎缩型12个,复合失衡型11个㊂水体污染㊁生境萎缩成为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㊂(a)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问题类型占比(b)各水资源二级区水生态问题类型占比图1㊀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类型划分从全流域分布来看,生态良好型河流㊁湖库主要分布在嫩江㊁第二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源头区;水量不足型主要分布在嫩江支流洮儿河;污染破坏型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中下游㊁松花江干流等水系;生境萎缩型主要分布在嫩江干流;复合失衡型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㊁伊通河,嫩江霍林河㊁乌裕尔河,松花江干流牡丹江㊁海浪河㊁倭肯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㊂4㊀结㊀语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库)水生态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污染和生境萎缩问题在流域内广泛存在;生态较好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源头区;嫩江干流㊁第二松花江干支流等河流缺水和水污染加剧导致河流生境萎缩和生态系统恶化;嫩江支流霍林河㊁龙凤泡等河湖存在生态水量不足问题;水质污染问题在第二松花江㊁松花江干流等河流中下游地区尤为突出;第二松花江㊁牡丹江等河流存在生境阻隔及鱼类资源衰退问题;洮儿河㊁乌裕尔河㊁饮马河㊁伊通河㊁倭肯河存在复合生态失衡问题㊂近年来,相关单位在松花江流域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先后开展了扎龙㊁莫莫格㊁向海等重要湿地补水工程,以及伊通河㊁阿什河等河流综合整治工程,使流域河湖水生态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㊂但总体上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仍面临较大压力,山水林田湖草缺乏统筹系统保护,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㊂保障河道内生态需水㊁维持通畅的水系循环和良好的水质是维护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因此亟待进一步改善松花江流域河湖水环境和流域生态流量管理措施㊂[参考文献][1]沈园,谭立波,单鹏,等.松花江流域沿江重点监控企业水环境潜在污染风险分析[J].生态学报,2016,36(9):2732-2739.[2]董战峰,裘浪,郝春旭,等.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1):152-155.[3]阴琨,李中宇,赵然,等.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4):26-34.[4]张萍,高丽娜,孙翀,等.中国主要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J].水利学报,2016,47(1):94-100.[5]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2):116-120.[6]焦珂伟,周启星.基于水质与生物指标的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5,34(6):1731-1737.[7]赵长森,夏军,王纲胜,等.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8,2(12):1698-1704.[8]褚克坚,阚丽景,华祖林,等.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4,33(5):138-144.[9]陈兴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5):122-128.[作者简介]吴计生(1981 ),女,四川宜宾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研究工作㊂[收稿日期]2018-10-15(责任编辑㊀李杨杨)㊃04㊃中国水土保持SWCC㊀2019年第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三场一通道”分布情况
嫩江鱼类种类组成虽然较长江、黄河、珠江等种类少,但生态类群较为丰富,嫩江干流及支流是鱼 类重要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3.1 产卵场分布 产漂浮性和半浮性卵的鱼类有草鱼、鲢鱼、银鲴、餐鲦等,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流速较快的主流,嫩 江干流产漂浮性卵鱼类产卵场有两处,即从内蒙扎赉特旗喇嘛湾至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县石人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石人沟到肇源的三岔河 200km。产黏性卵的鱼类有鲤鱼、银鲫、黑斑 狗鱼、鲶鱼等,这一类鱼类产卵场较多,主要分布在嫩江江湾、江汊,水浅、水草繁茂的浅水沿岸带, 在嫩江主要是河弯处和讷谟尔河畔。产沉性卵的鱼类只有细鳞鱼等冷水性鱼类, 它们一般都具有洄游特 性, 产卵场一般分布于山区支流具低温、沙砾或石砾底质的溪流交汇处,在嫩江上则主要分布于上游卧都 ・Ⅲ-552・
图1பைடு நூலகம்
嫩江流域水系图
・Ⅲ-551・
生物量平均为 2.29g/m2。数量以昆虫纲最多 22.65ind/m2,占 71.58%,其他类别动物次之占 21.60%;生物 量以个体生物量大的软体动物为主(42.17g/ m2)。嫩江上游底栖动物的种类较少,主要是以水生昆虫和环 节动物为主。羽摇蚊幼虫、涡虫、纹石蚕和低头石蚕是优势种类。由于嫩江上游生态环境有一定差异,因 此,底栖动物无论数量还是生物量都有较大的差异。数量上,由于调查期间,嫩江上游各河口水流较浅, 而且底质都为鹅卵石,非常适宜附着生活的水生昆虫生存,多距石蛾科和纹石蛾科幼虫数很大,导致其数 量为各断面中最高。嫩江上游由于水流较急,采集到的种类多为软体动物,其数量较少。 嫩江上游水域的浮游植物共计 7 门 61 个种属,其中蓝藻门 10 个种属,占 16.4%;绿藻门 17 个种属, 占 27.9%;硅藻门 25 个种属,占 41.0%;隐藻门 4 个种属,占 6.6%;裸藻门 2 个种属,占 3.3%;甲藻门 2 个种属,占 3.3%;金藻门 1 个种属,占 1.5%。其中优势及常见种有针杆藻、星杆藻、平板藻、普通小 球藻。 嫩江上游的浮游动物共计 37 个种属, 其中原生动物 13 个种属, 占 35.1%; 轮虫 15 个种属, 占 40.5%; 枝角类 5 个种属,占 13.5%;桡足类 4 个种属,占 10.9%。其中优势种有砂壳虫.、焰毛虫、似铃壳虫、蒲 达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嫩江流域鱼类共计 8 目 18 科 84 种,其中鲤科 49 种,占 58.3%;鳅科 7 种, 占 8.3%;鲿科 4 种,占 4.7%;鲑科 4 种,占 4.7%;七鳃鳗科 2 种,占 2.4%;鲶科 2 种,占 2.4%;塘鳢 科 2 种,占 2.4%;鰕虎鱼科 2 种,占 2.4%;杜父鱼科 2 种,占 2.4%;胡瓜鱼科 2 种,占 2.4%;茴科 1 种,银鱼科 1 种,狗鱼科 1 种,鳢科 1 种,鮨科 1 种,鳕科 1 种,青鳉科 1 种,斗鱼科 1 种,各占 1.15%。 土著鱼类 81 种,外来鱼类 3 种(大银鱼、丁鱥和鲢);中国特有鱼类 3 种(乌鳢、凌源鮈、花斑副沙鳅),濒 危鱼类 5 种(日本七鳃鳗、雷氏七鳃鳗、乌苏里白鲑、哲罗鲑、黑龙江茴鱼)。
1 水生生物概况
嫩江是松花江最重要、最大的一级支流,地处黑龙江松嫩平原,共有大小支流 100 余条,除干流的中 上游外所有支流均为丘陵型或山区型地貌,植被良好,水质清澈,水量充沛。嫩江气候特点属于寒温带 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冬季严寒、干燥,春季多大风降雨少,夏季降雨集中,温热湿润,日 照长,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年平均气温3℃~4℃,有 5 个月在 0℃以下。日照数为 4449~4470/6 时,无霜期平均 120 天。全年降雨量 550mm 左右。冰封期长达 150~170 天。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 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图 1 为嫩江流域水系图。 嫩江上游各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北坡,自东北向西南 行,全程为山溪性河流。因此,水生植物无论种类、数量相对较 少,仅在河湾、次河河段、水泡及水塘等小型水体有一定种类和 数量的分布。现场调查共采集嫩江上游水生植物 3 大类别(蕨类植 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共计 19 科 22 种,共有挺水植物、沉 水植物 2 种生态类群。其中莎草科种类 3 种,占总种类数的 13.64%;禾本科 2 种,占总种类数的 9.09%;蓼科、金鱼藻科、 十字花科、眼子菜科、泽泻科、萍科、满江红科菱科、香蒲科、 黑三棱科、花蔺科、水龞科、浮萍科、雨久花科、灯心草科等分 别为 1 种,分别占 4.45%。嫩江上游水生大型植物多为广布种类, 但其分布和优势种因水域的生态环境而变,由于嫩江上游水流速 较急,水温较低,河岸多为洪水冲刷、坍塌河滩地,江底多为砂 砾,因此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仅水流较缓、漫滩和河湾有泥土 的河段,有少量分布,且种类较少。主要优势种类为芦苇、荆三 棱、香蒲和蒲草类,各个河段优势种有所差异。 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 4 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及扁形动物),共计 30 科 52 种,其中颤蚓 科、摇蚊科和蚌科均为 5 种,占总数的 9.62%;扁蜉科和田螺科 3 种,占总数 5.77%;医蛭科和蚊科均为 2 种, 占总数 3.85%; 其他各科均为 1 种, 占总数 1.92%。 总体看,嫩江上游底栖动物数量平均为 31.64ind/m2,
作者简介: 袁 婧 (1989 ― ) , 女, 浙江宁波, 硕士研究生, 主 要 从 事 水 力 学 及 河 流 动 力 学 研 究 (E-mail: yuan-j07@) ; * 茅 泽 育 (1962 ― ) , 男 , 浙 江 绍 兴 ,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水 力 学 及 河 流 动 力 学 研 究 (E-mail: maozeyu@).
文章编号:CSTAM2013-P28-E0295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态特征研究分析
袁 婧,*茅泽育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
要:松花江流域水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有些鱼类长年
栖息在高地理纬度、高海拔地区及崇山峻岭山区的低温水域中,称为冷水性鱼类。这些冷水性鱼类是我国淡水鱼 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松花江北源——嫩江流域为例,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有相关资 料文献搜集整理,从资源分布情况、水电站修建带来的影响以及缓解不良影响的措施等方面对水生生态特征,特 别是鱼类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鱼类保护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松花江;嫩江;水生生态;鱼类;特征
2 鱼类资源分布情况
嫩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鱼类分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显现出嫩江鱼类的分布特 点。1) 空间分布。 从调查结果看,一些喜溪流的冷水性鱼类如黑龙江茴鱼、杂色杜父鱼和黑龙江中杜父鱼 等,主要分布于嫩江上游和一些支流。上游段河流穿行于山谷地带,山高林密,是我国著名的大兴安岭 林区,河道比降 14.2‰~3.1‰,水质清澈,地处寒冷地带,常年水温低于 20℃,是细鳞鲑、哲罗鲑、黑龙 江茴鱼等冷水鱼分布区,卧都河段列为茴鱼哲罗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尼尔基水利工程和绰勒 水库和诺敏河查哈阳渠首的修建,对一些鱼类的洄游产生了严重影响,近 5 年来尼尔基以下江段尚未捕到 哲罗鲑和细鳞鲑。由于尼尔基水利枢纽的阻隔,外来鱼类大银鱼种群尚未扩散到尼尔基以上江段,丁鱥 同样仅分布在嫩江县江段。嫩江下游水流平稳、江道弯曲迂回、支岔较多、水草茂盛、鱼类饵料丰富, 盛产鱼类、贝类和虾类,适宜鲤、鲫等鱼类的自然繁殖生长,具有多处重要的鱼类 “ 三场 ” 。 2) 时间分 布:由于嫩江地处高寒、高纬度区域,因此,鱼类时间分布比较明显。春季水温较低,一些冷水性鱼 类,北方山麓鱼类、北极淡水复合体鱼类如:哲罗鲑、细鳞鲑、黑龙江茴鱼、江鳕、乌苏里白鲑、黑斑 狗鱼、日本七鳃鳗等多有分布。而水温较高的夏季,冷水性鱼类则没有分布,多以北方平原、上第三纪 复合体鱼类如:有银鲫、鲤、雅罗鱼、鲢、鳙等温水性鱼类为主,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分布特点。
河以上江段及诺敏河、绰尔河、甘河等支流的中上游河段。 对于哲罗鲑,黑龙江上游较大的支流呼玛河、逊别拉河是哲罗鱼主要生殖洄游的河流。在嫩江,科 洛河、那都里河、门鲁河、卧都河都有哲罗鱼的产卵场。多布库尔河、罕诺河数量也较多,固固河已很 难捕到。呼玛河是哲罗鱼的主要产卵河流,黑龙江嘉荫以上江段是哲罗鱼主要越冬区和栖息区。这些地 区均为高山峡谷和深山密林人迹罕至的河流上游及直流,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温较低、石砾底质。 嫩江门鲁河采金点最多,还有泥鳅河、北师河、霍龙门沟淘金废水污染严重,哲罗鱼已稀少或消失。 嫩江上游卧都河是黑龙江茴鱼、哲罗鲑重要的产卵场、育肥场和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卧都河全为森 林草原所覆盖,自然环境良好,人口密度低,核心区属无人居住区,人为影响较少,整个保护区基本处 于自然状态,无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水体理化性能良好,完全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保护区由卧都河 及其支流泉眼河组成,所属水域、滩涂、沼泽总面积 2216 公顷,保护区面积科学合理,可以满足维持黑 龙江茴鱼、哲罗鲑等物种栖息、繁衍、生长的需要。卧都河还栖息着细鳞鲑、江鳕、雷氏七鳃鳗和瓦氏 雅罗鱼等珍稀名贵鱼类。 3.2 鱼类索饵场分布 水深较浅的沿岸带,水流较缓的河湾处,水温较高、透明度较高且光合作用剧烈的水域,是水生生物 生长最佳区域,其生物量高于其它水域几倍或十几倍,为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因 此,在嫩江河中这些水域,即饵料丰富,水质良好的水域均可作为鱼类的育肥场加以保护。 3.3 鱼类越冬场分布 嫩江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冰封期长达 150―180 天,对于生存在此水域的鱼类越冬致关重要,尤 其对需氧量高、喜流水的珍稀、名贵冷水性鱼类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鱼类越冬场应具备水深 3-5m,水流 面积较大,水质优良的水域。从嫩江鱼类组成看,大部分珍稀鱼类属于冷水性鱼类,对越冬场要求较 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嫩江鱼类的越冬场主要集中于干流,分布在水较深的中游码头、三岔河等处。 这些水域水质清澈,底质多为砂底,水深在 3―5m 左右,冬季冰下水深保持在 5―8m,并且有一定的水 流,是鱼类主要的越冬场。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保护好水域生态环境,为鱼类越冬创造一个良好的 环境。 3.4 鱼类洄游通道分布 鱼类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因此,所有的鱼类都有洄游的特性。洄游有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 游等,洄游的距离有长有短,大麻哈鱼的降海洄游长达近万公里,施氏鲟、鳇洄游达到几千公里,而一 些小型鱼类洄游的距离则很短,仅为几十公里或更短的距离,鱼类洄游只不过是游泳的距离长短而已。 从这个意义而言,所有的河流水域都应列为鱼类洄游通道。因此,嫩江及其支流不但是鱼类的生活的水 域也是鱼类的洄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