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状骨骨折
足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足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王金锋;林永亮;杜宏伟;丛强;夏传龙;连杰;张世宇;林义【摘要】目的:分析足舟状骨体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收治的13例足舟状骨体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10例,女3例,年龄25~59岁,平均36.5岁。
舟状骨骨折按照Sangeorzan分型:Ⅱ型11例,Ⅲ型2例。
13例患者均在伤后4 h~12 d(平均6.5 d)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得3~72个月随访,平均23个月。
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
结论足舟状骨体部骨折发病率较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行走,可以大大降低此类骨折的致残率。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navicular bone. Methods 13 cases(10 men, 3 women)of 25~59 yearsold(average 36. 5)with fracture of navicular bone were admitted from March 2008 to June 2014. According to Sangeorzan type,there were 11 typeⅡcases,and 2 typeⅢcase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4 h~12 d(average 6. 5 d)after injury. Results The patients obtained follow-up of 3~72 months(average 23months).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based on Maryland scoring system. There were 4 excellent cases,6 good cases,2 fair ca-ses,and 1 poor case. 76. 9% of the patients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 Conclusion Rational management,early exercise,and late loaded walking considerably decrease the disability caused by fracture of navicular bone.【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509-511)【关键词】足舟状骨骨折;手术;疗效【作者】王金锋;林永亮;杜宏伟;丛强;夏传龙;连杰;张世宇;林义【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山东威海 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足舟状骨骨折临床发病率较低,文献报道约占中足骨折的6%,而足舟骨体部骨折约占舟骨骨折的25%[1]。
基层医疗单位腕舟状骨骨折漏诊15例

要, 而此类损伤绝 大部分 在基层 医疗单 位进 行首诊 处理 , 基 层医疗 单位对 该损伤容 易造成 漏诊 。笔者 总结 了 6年来诊 治的 2 l例腕 舟状骨 骨折 患 者的 经验 并查 阅 了相 关 文献 资 料, 针对基层 医疗单位 如何避免早期 漏诊 的体会 如下 : 1 提 ()
个 月。损伤原 因: 跨越障碍训练 6例 、 木马训练 4例 、 双杠 单 训 练 3例 、 倒功训 练 1例 , 物撞击 1例 。伤 后均 出现 腕部 钝 疼痛 、 肿胀 、 活动受 限, 出现握拳无力 。左腕舟 状骨 骨折 8例
4例 , 右腕 舟状 骨 骨 折 1 。 骨 折 部 位 : 部 骨 折 1 1例 腰 l例 , 远 端 骨折 3例 , 端 骨 折 1 。 近 例
度 怀 疑 腕 舟 状 骨 骨 折 J ( ) 高 x 线 检 查 对 腕 舟 状 骨 骨 。 3提 折 的早 期诊 断 的 重要 性 的 认识 , 查 操 作 者 要 掌 握 对 腕 关 节 检
本组 1 5例漏诊率为 7 . % , 0 4 明显高 于文献 [ 报 道 , 4] 笔 者经过 同顾性分析 全部病 例 的损 伤 、 诊治 过程 , 为导致 漏 认 诊 的主要 原因如下 : 1 由于腕舟状骨 的位置 隐蔽 , () 部分患 者 早 期并无典型 的临床症状 及体 征 , 部肿 胀及 畸形不 明显 , 局
挫伤 , 未行进一步 的检查而导致 漏诊。本组 1 中有 1 5例 2例
在 基 层 卫 生 队 没有 接 受 x线 检 查 而 直 接 诊 断 为腕 软 组 织 伤 。 故基 层 军 医应 提 高 对 该 损 伤 的 认 识 , 有 高 度 的 责 任 心 , 要 详 细 询 问受 伤 经 过及 仔 细 检查 , 行 多 方 位 的腕 关 节 的 X线 检 予 查 , 高 度 怀 疑 骨 折 患 者 要 反 复 片 及 后 续 复 查 , 是 降 低 对 这 漏 诊 、 诊 率 的 关 键 。 ( ) 层 医 疗 单 位 担 任 x 线 检 查 操 作 误 2基 工 作 的技 术 人 员 往 往 为 未 经 过 系 统 专 业 学 习 的基 层 卫 生 员 , 专 业 技 术 操 作 技 能 的 欠 缺 导 致 x线 片不 全 面 且 质 量 较 差 , 并 且 没 有 掌 握 多 方位 的 x线 摄 片 技 术 , 腕 舟 状 骨 骨 折 的特 殊 对 摄 片 位 置 要 求 不 了解 , 致 x 线 片 未 能 反 映 出 骨 折 征 象 。加 导 之 阅 片者 的 临 床 及 问 片 经 验 不 足 , 能 进 一 步 观 察 和 后 续 检 未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

·综述·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赵明东 尹望平 董健 舟状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部腕部骨折的71畅2%[1],舟状骨主要由尺桡动脉分支经附着舟状骨结节、腰部韧带内细小血管分支供血,近1/3为关节软骨覆盖,无血管分支进入。
因此,腕舟状骨骨折时,舟状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一、分型临床常用Herbert[2]分型,见表1。
表1 Herbert分型A型:稳定的急性骨折 A1:舟状骨结节骨折 A2:腰部骨折唱不完全性B型:不稳定的急性骨折 B1:远端斜形骨折唱完全性 B2:穿腰部骨折唱完全性 B3:近端骨折 B4:穿舟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型:延迟愈合(>4个月)D型:骨不连 D1:纤维性骨不连(>6个月) D2:假关节形成 目前,大多数学者将以下几点定义为腕舟状骨骨折“不稳定”[3]:(1)任何形式骨折移位≥1mm;(2)舟月角>60°或头月角>15°;(3)侧位舟状骨曲度(ISA)>(25±5)°或后前位ISA>(35±5)°;(4)近月骨周围近端骨折脱位伴近断端处骨缺血。
Herbert[2]则将骨折移位<1mm亦定义为不稳定,仅将上述A1、A2定义为稳定性骨折。
二、治疗作者单位:2005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赵明东、尹望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董健)通讯作者:赵明东,Email:zhaomingdong@medmail.com.cn (一)非手术治疗常应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自肘关节远端至拇指指甲基底手掌近侧横纹(拇指人字形石膏)近侧,腕关节保持稍桡偏和中立屈曲位。
有些病例,尽管腕部鼻咽窝肿胀、疼痛和压痛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这些征兆出现,高度提示骨折存在。
此时,可行CT或MRI检查,多能明确诊断,无条件做上述检查者,应予以前臂石膏托固定,在伤后第2、4周复查X线平片或CT、MRI,一旦确诊,即将石膏托换成管型,直至骨折愈合。
足舟状骨骨折的查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 负面情绪。
适度运动:在骨折愈合期间,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_
病程记录
受伤原因:外伤、运动损伤 等
骨折程度:完全骨折、不完 全骨折等
康复情况:恢复时间、功能 恢复程度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 年龄、性别、职业等
骨折部位:足舟状骨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等
随访计划:定期复查、 康复指导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观察 骨折线、骨折碎 片及移位情况
CT检查:三维 重建,显示骨折 细节及周围软组 织损伤
Simple &Creative
足舟状骨骨折的查房
汇报人:_
足舟状骨骨折概述 病例汇报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Contents
01
目录
02
03
04
05
01 足舟状骨骨折概述
足舟骨的解剖特点
01
02
03
04
足舟骨骨折的病因
01
02
03
04
05
06
足舟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01
疼痛:足舟骨区域疼痛, 活动受限05 健康宣教源自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01
避免过度运动,防止骨折加重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疾病
05
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 酗酒等不良习惯
02
0 4 加 强 营 养 ,保持良好 的身体状况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舟状骨骨折和腕关节扭伤

十一、预后 即使进行完全有效的固定,8%~10%的舟状骨骨折的患者也会出现骨不连或骨坏死的情况。对这些复杂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如 果患者拒绝手术,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极高。 参考文献 [1] 方先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
舟状骨骨折和腕关节扭伤
发表时间:2013-08-15T08:53:07.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8期供稿 作者: 生率极高。
郑新民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150-02 【摘要】 目的 讨论舟状骨骨折和腕关节扭伤。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如果有腕关节严重 损伤史及临床体征怀疑舟状骨骨折,应行腕关节及拇指严格的固定并密切随访。 【关键词】 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扭伤
一、概述 简单的腕部扭伤通过局部冷敷、腕关节支具固定或限制活动7~10d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当腕关节损伤严重导致鼻烟窝及腕背侧剧烈 的压痛,腕关节活动度减少50%时,医疗人员必须作出诊断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舟状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腕骨缺血性坏死。如果不能诊断出 骨折情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预后不良,将会引发潜在的医疗纠纷。 二、症状 患者主诉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常常用另一只手托住腕部,避免活动。 “我滑滑板时摔倒,现在腕关节不能弯曲。” “腕关节的任何活动,我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我在数周前摔倒过。医生告诉我腕关节X线片正常。但是现在我的腕关节活动越来越困难了。” “我又扭伤了我的腕关节。但是这次与以往相比不同,疼痛与腕关节僵硬更加明显。” 三、检查 检查每一位患者舟骨有无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及背侧肿胀情况。 1.舟状骨骨折的典型表现为腕背部、鼻烟窝部位压痛。舟状骨近侧骨折,腕背部疼痛明显,远端骨折鼻烟窝压痛更为常见。 2.被动活动腕关节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多数的患者避免腕关节活动,不敢做使腕关节屈伸活动超过45°的动作(腕关节活动度受限一半 以上)。 3.腕背部肿胀最常见。轻度的肿胀使舟状骨凹陷处消失。中重度的肿胀会在舟状骨部位出现肿块。 4.未能在急性期时得到诊断和治疗的慢性舟状骨骨折患者会出现缓慢进行性腕关节活动度下降(减少正常的50%),舟状骨背侧中度压 痛。 四、X线检查 建议拍摄腕关节正、侧、斜位X线。小的无移位的骨折最初X线结果可能是正常的。间隔2~3周拍摄X线片,直至骨折愈合。 五、特殊检查 骨扫描,MRI能够灵敏地诊断出舟状骨骨折的发生。 六、诊断 依据腕关节受伤史,检查发现舟状骨局部压痛,腕关节屈伸活动时因疼痛活动受限可以做出推测性的诊断。确诊依靠显示出骨折的腕 关节系列X线检查、舟状骨位X线摄片或特殊检查手段。 七、治疗 如果有腕关节严重损伤史及临床体征怀疑舟状骨骨折,应行腕关节及拇指严格的固定并密切随访。 1.第一阶段检查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拍摄腕关节X线平片(正、侧、斜位)。 (1)如果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与累及桡腕关节的伸肌腱鞘炎的临床症状有碍于诊断,可以通过局部阻滞麻醉来鉴别。 (2)腕背部肿胀急性期采取局部冷敷治疗。 (3)在骨科医生会诊之前,持续应用拇指人字形石膏或夹板固定。 (4)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5)骨科急会诊,明确诊断及后续治疗方案。 2.第二阶段(2~4周) 间隔2~4周连续拍摄腕关节X线片以了解愈合过程,排除有无骨不连与骨坏死的可能。 3.第三阶段(急诊治疗后4~6周) 持续应用拇指人字形石膏或使用带有金属环的搭扣式腕关节固定器。 (1)开始腕关节轻柔的伸展功能训练以恢复关节完整的活动度。 (2)开始肌肉等长紧张性的握持、屈伸功能训练。 (3)逐步恢复日常工作与体育锻炼。 4.第四阶段(症状持续3个月的慢性患者)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关节活动度丧失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关节融合术。 八、理疗 理疗在治疗舟状骨骨折的过程中作用不明显,但在关节固定与术后康复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冷敷可有效控制肿胀与疼痛。轻柔的腕 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利于恢复整个腕关节的活动度。这些措施应在固定或术后实施。确定需要进行腕关节柔韧性恢复后,开始进行腕关节屈 伸和抓握功能训练。加强腕关节屈伸肌的力量,保持两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可以预防日后腕关节进一步的损伤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九、注射技巧 注射治疗只是适用于少见的舟状骨骨折合并狭窄性腱鞘炎或伸肌腱滑膜炎的情况。桡骨茎突或手背侧局麻阻滞可以排除是否存在肌腱 病变,明确有无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的指征。 十、外科治疗 舟状骨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近排腕骨切除术作为补救性手术用于治疗骨折不愈合或愈合差的患者。
手舟状骨骨折

【病因病机】 一、病因
摔倒时,手掌触地,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手舟 骨被桡骨茎突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而骨折。
二、骨折分型 1.根据骨折部位分型: (1)结节部骨折:
约占手舟骨骨折的 10~15%。 舟骨结节部为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血供丰富, 约 6~8 周愈合,预后较好。
(2)腰部骨折: 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手舟骨骨折的 70%。 由于骨折端易受剪式应力的作用、骨折近端血液
手舟状骨骨折
手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腕骨 骨折的 71.2%,多见于青壮年。
手舟状骨古称高骨,又称龙骨。 手舟状骨骨折后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和缺血性 坏死,常引发腕部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活动功能 障碍。
【局部解剖】 1.腕骨的构成: 腕骨共有 8 块,分为远、近两排: 近排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排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3)移位型骨折: 此型骨折不稳定,骨折移位超过 1 mm,伴有严重
的韧带及血管损伤,并合并有腕关节不稳定。 固定时间为 15~40 周。骨折不愈合与缺血性骨坏
死发生率分别为 55% 和 50%。
3.根据骨折线方向分型: 此种分型有利于指导腕关节固定的位置。
(1)桡斜形: 骨折线由近桡侧斜向远尺侧,并与桡骨纵轴的垂线
(3)横向型: 骨折线与桡骨纵轴的垂线几乎平行,骨折较稳定。
固定时以腕关节Leabharlann 立位为宜。三、并发症 1.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缺血性骨坏死。 2.缺血性骨坏死发生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诊断要点】
1.伤后腕部背、桡侧出现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障碍。
2.“鼻烟窝”处压痛明显(即腕横纹的背桡侧,拇指长、短伸 肌 腱之间凹陷处;或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穴处)。
腕舟骨头骨折的临床解剖、检查诊断、骨折分型、治疗方法、手术步骤和骨折并发症

腕舟骨头骨折的临床解剖、检查诊断、骨折分型、治疗方法、手术步骤和骨折并发症腕舟骨骨折是腕骨中最常见的骨折,也是上肢最容易出现坏死和骨不连的骨折,腕舟骨骨折的诊治技巧和详细手术步骤。
舟骨骨折临床解剖舟骨位于近排腕骨的桡侧,是小而不规则的 S 型管状骨,完全位于腕关节内,与腕的长轴和水平轴均成45°平面。
舟骨 80% 以上的表面是关节软骨面,起着腕中关节的桥梁作用,连接并同步近远排腕骨的活动。
舟骨的运动包括近端旋转和远侧滑动,同时提供腕中关节的稳定性。
血液供应舟骨血液供应。
1. 桡动脉的背侧舟骨分支进入舟状骨的背脊,并供应舟状骨的近端三分之二。
2. 桡动脉的掌侧舟状骨分支供应舟状骨的远端三分之一。
舟骨骨不连常常归因于逆行血供。
有两支桡动脉血管穿支通过软组织附着点为舟骨供血。
1、背侧支:通过小孔沿着螺旋凹槽和舟骨背侧边缘进入,提供舟骨近端 70%~80% 的血供,包括舟骨近极。
2、掌侧支:通过舟骨结节进入,供应剩余舟骨远端 20%~30%的血液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舟骨腰部有极少或没有穿支血管。
并且,在近端背侧的软骨区或舟月韧带没有血管穿支穿过。
舟骨骨折临床检查和诊断舟骨骨折的诊断是由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评估。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伸直位跌倒后腕部疼痛,急性期常出现舟骨周围区域广泛的疼痛、肿胀、瘀斑和压痛。
1、症状、体征患者有腕部过伸外伤史,主诉为腕部桡侧疼痛,伴随舟骨周围区域鼻咽窝(ASB)的局限性压痛。
舟骨骨折体征没有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ASB 压痛敏感性高,不具备特异性,疑似舟骨骨折患者的研究中,压痛的敏感性为 90%、特异性为 40%, 舟骨结节压痛的敏感性为 87%、特异性为 57%。
3、影像学检查标准的腕部正侧位片对许多舟骨骨折无法诊断。
(A) 最初的前后位 X 线片正常,(B)半个月后发现有轻微的皮质破坏(箭头)。
2 个月后,在 (C) 前后片上出现轻微的囊性(箭头)改变。
超声诊断舟骨真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操作水平,不确定性较高。
舟状骨骨折

相邻关节面
远极大小多角骨关节面 腰部凹面头舟关节面 近极桡侧面 桡舟关节面 近极内侧面 舟月关节面
韧带
两层韧带
外层韧带:桡舟头韧带、桡舟月韧带、桡舟 三角韧带、舟大多角韧带、舟头状骨韧带 ——起到舟骨在腕关节支撑作用。 内侧韧带:舟月韧带、桡舟月韧带、舟大多 角骨韧带——起到舟骨的稳定性作用
分类
1、新鲜、陈旧骨折:4周为限,腰部骨折延迟治疗时间越长, 自行愈合可能性越小。 2、Russe1960年提出:舟骨结节骨折、远1/3骨折、腰部骨折、 近1/3骨折。中占70-80%,近占10-20%,余下为远。 3、水平斜形、竖直斜形、横行骨折、撕脱骨折和粉碎骨折; 4、 Cooney1980年提出:稳定、不稳定骨折,依据:分离和 成角(舟月角和头月角)。稳定:侧方移位、分离移位小 于1mm,无背向成角。反之为不稳定,坏死率达50%(如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 5、完全、不完全骨折
治疗
固定时间、固定方式、固定体位、闭合/切开 等观点难统一,百家争鸣。 原因: 1、难于准确判定骨折类型 2、难于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时间 3、难于准确判断缺血坏死
分歧巨大但整体认识统一
1、新鲜稳定骨折:闭合复位拇指人字石膏固 定 2、新鲜不稳定骨折以及陈旧骨折:切复内固 定 3、移位骨折伴骨缺失、陈旧骨折:植骨及带 血官蒂植骨
适用范围: A2/B1/B2/B4/B5/C/D1/D2 注意点: 保护神经的皮肤感觉支; 全程锐性分离,避免暴力钝性分离; 可用撬杆技术帮助复位; 术后不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关节囊;
三、桡背侧入路
手术切口 桡腕关节背侧5-10mm做横行切口,可以桡 骨茎突和尺骨茎突连线为标准。沿伸肌总 腱平行切开伸肌支持带,暴露腕背侧关节 囊,沿腕骨间韧带和桡三角韧带切成一个 蒂在桡侧的三角筋膜瓣拉向桡侧,暴露骨 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