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状骨骨折临床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陈旧性手舟状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陈旧性手舟状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许 玉本 , 夏雷, 白杰
( 西安 市红会 医院手外 中心二 病区 7 1 0 0 5 4 )
手 腕舟 状骨 骨 折 多 见青 年 男 性 , 常 因 间接 暴
同时 , 刘春 杰 等提 醒可 吸 收 螺钉 尚不 能完全 替 代
力所 致 , 舟 状骨 腰 部骨 折 占舟 状 骨骨 折 的 7 0 %E ” 。
早 期漏 诊 、 误 诊 易造 成 骨 折 不 愈 合 , 要 求 临 床 早
传 统金属 内固定材料 ,但可 吸 收螺钉 是一种 理想
的关节 内骨折 固定 材料 , 值 得推广 应用 。 2 带血管 蒂的骨膜 瓣移植 术 该 术式 实 际上 是 带 有血 供 的 活骨 的移 植 , 因 骨 瓣表层 为骨 皮质 , 可起 到支撑 和 固定作用 , 而深 层 为松 质 骨 , 可 与舟 状 骨 有 效 对接 , 直 接 形 成 骨 桥, 可 以给 骨 折 部位提 供 活 的骨 细 胞和 诱 导 成骨 细 胞 的产 生 , 同时为 骨折 部位提 供 了丰富 的血 供 , 加 速 了骨 折 的愈合 , 已有 实验证 实 , 带 血管 蒂的骨 膜 其成 骨作 用更 利于 骨折 的愈合 。该术 式对 于带 血 管蒂 的骨膜 瓣 的切 取也有 一 定选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各 有利 弊 。张兴 和等选 取 旋前方肌 桡骨 瓣移 植治疗 陈 旧 性 舟骨骨 折 8例 , 疗 效满 意 ; 廖世 文等报 告 了用旋 前 方肌 尺 骨瓣 治疗 腕 舟 状骨 陈 旧性骨 折 5例 , 预 后较佳; 而徐 建松 等认 为选 取旋 前 方肌 骨 瓣 植入 术 会使肌 骨瓣 在腕 管 内显 得臃 肿 ,可 能产 生正 中
好 效果 。
H e r b e r t 螺 丝钉 因其 牢靠 的固定 、 良好 的骨 折 愈合 率 而应 用广 泛 。切 开植 骨加 克 氏针 、 H e r b e r t 螺丝 钉 或可 吸 收 螺钉 内固 定 , 是 目前 临床 上 常 用 的 治 疗 方法 。然 而手 术 中应 用 克 氏针或 H e r b e t 螺钉 r

腕舟状骨骨折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腕舟状骨骨折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1.2 CT榆奄
有学者认为CT检查一Ir以确诊在x线片上不能发现的腕舟状骨骨折,并且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可作为诊断腕部骨折的金标准誓}。Steven等【41报道CT在诊断腕舟状骨骨折方面的敏感性达到72% ~80%,特异性为80%~100%,并且在腕舟状骨骨折早期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会更高。在随访中发 现,由于早期确诊可以提早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工作中去,故许多患者对CT检查后的疗效满意。
虽然CT检查对诊断腕舟状骨骨折的帮助很大,但其辐射量较大,尤其对儿童的辐射危害更大,应重 视对受检者的保护,尽量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此外,由于cT图像缺乏整体观,不能全面反映关节的 受伤情况,对腕舟状骨骨折的整体情况反映也不如x线片直观,因此CT检查尚不能代替x线平片。
1.3 MRI检查 与CT扫描相比,MRl不仅能很好地评价腕舟状骨结构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能准确地反映腕舟状骨 的血液灌注情况,故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青睐。腕舟状骨血供少,损伤后易发生缺血而引起一些严重 的并发症,所以及时诊断并观察腕舟状骨的血供情况.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十分重要,MRI具有这方面的 优势。Memarsadeqhi等l 6j提出CT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诊断率很低,而MRI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是, MRI对骨皮质骨折的诊断率不高"c。 1.4核素骨扫描 核素骨扫描属于核医学范畴,国外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腕舟状骨骨折的诊断。曾有学者报道核素骨 扫描最大的优点在于腕舟状骨骨折后24 h内即可有阳性表现。steinmann sP等¨1报道核素骨扫描对腕舟 状骨骨折的敏感性达loo%,特异性达98%。Amrani等p’报道对于首次x线平片检查阴性的腕舟状骨骨 折,采用核素骨扫描比反复进行x线检查或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合, 为骨折愈合创下先决条件 , 在保护血供 的基础上 , 促进 了
骨折 的愈 合 , 临床效果 明显 。笔者 目前还 没有找 到有关 这 3
种方 不 连
对这类骨折 , 石膏制动仍然是 治疗 的主要 手段 , ok m Rku 等 甚至提 出大部分 的舟骨骨折都应 当用石 膏制动 。Z m l ee 等 报道 了 石 膏 固定 治 疗 新 鲜 无 移 位 骨 折 成 功 率 约 为 9% ~ 85 4 9 . %。争论焦 点一是 固定 位置 的选 择 , 二是 长 、 短 臂石膏 固定 的选择 。石 膏 固定 位置有 屈 曲位 、 背伸位 、 偏 桡
益于骨折 的稳定和愈合 。在长短臂石膏 的选择上 , 临床上 似 乎更青睐于后者 , G l a 但 el n等 的研 究 显示 , 新鲜 无移 m 在 位骨折的最初 6w, 臂带拇 指 的人字 石 膏可 以加 速愈 合 , 长 降低骨不连发现率 。但考虑 到石膏 固定要 一段相 当 长的 时
位、 尺偏位 、 中立位及各种联合体位 , 且都有其支持者 。大多
数研究者建议 , 石膏固定 要包 括拇 指。 国内学者王澍寰 认
为 , 拇 指 置 于 对 掌 位 、 关 节 中立 位 或 轻 度 桡 偏 , 许 更 有 将 腕 也
生腕 关节紊 乱 和关 节 炎 - 。于是 如何 发 现无 症 状 的骨 不 连, 如何说服无症状 骨不连患者治疗成为一个难题 。 3 1 植骨术 . 植骨 的作用有 骨传 导 、 骨诱导作用 , 提供成 骨 细胞 , 填充骨缺损 , 纠正骨 畸形 。常见供 骨 区: 骨嵴 、 骨 髂 桡
外, 愈合时间长 , 不完 全愈合 几率高 。这 些都 使得 外科 内 固 定渐 渐多起来 。牢 固的 内固定 可 以缩 短愈合 时 间和关 节恢 复时间 , 改善关节运 动 。N g ay等 做 过石 膏组 和手 术组 的 随机对照研究 , 发现二者愈合率 相近 , 愈合 时间分别 为 ( 7±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

•754 窑西南国防医药2018年8月第28卷第8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曾建学,陈伟健「摘要1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59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带血管蒂骨移植术的29例为对照组,行腕关节融合术的30例为观察组。

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腕关节疼痛程度及腕关节功能,比较两组骨愈合时间和愈合率。

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V A 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83.33%。

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3.11±0.54)个月,术后3个月X摄片检查均可见骨性愈合,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3.84±0.61)个月,术后3个月27例可见骨性愈合,愈合率为90.00%。

观察组拆除石膏时间(5.17±0.73)w明显早于对照组(6.42依0.44)w(P< 0.05)。

结论腕关节融合术可有效缓解舟状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有利于骨愈合。

「关键词1腕关节;融合;舟状骨;骨折;带血管蒂;骨移植;疗效中图分类号R 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188(2018)08-0754-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8.08.022舟状骨骨折不愈合是指患者因外伤导致舟骨 骨折,通过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后,出现不愈合或 延迟愈合的临床病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腕关 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学习、生活[21。

目前临床上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主 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骨折初 次手术后6个月未见骨折愈合现象,需要采取手术 干预治疗。

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带血管蒂骨 移植术、不带血管蒂骨移植术、腕关节融合术、钢板 内固定等[M]。

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进展

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进展
医疗装备 2019年 6月第 32卷第 12期 MedicalEquipment,June2019,Vol32,No12
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进展
·综述·
李景伟,王文志 (通信作者)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天津 301800)
〔摘 要〕 腕部舟状骨骨折约占腕部骨折的 70%,占全身骨折的 2%,由于其位置、血液供应特殊,骨折后 难以进行固定,容易发生骨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根据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及骨折线的方向将腕部舟 状骨骨折分为水平型、横型及垂直型 3种类型。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 术治疗在近几十年迅速发展,包括单纯螺钉固定术、可吸收螺钉固定、克氏针固定术、内固定加移植术、微创手 术等方式,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腕部舟状骨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376(2019)12-0184-02
舟状骨形态细长,抗压性小,骨折率相对较高,其发病 与外伤密切相关。因早期受损较小,仅腕部肿胀并伴活动受 限,故常被忽视,导致愈合延迟。舟状骨的供血来源为尺桡 动脉分支中的细小血管分支,当骨折发生时,血供阻断,出 现骨头坏死的现象,易造成坏死和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临 床上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方法较多,需要考虑骨折移 位情况、骨折的稳定性及疾病时期 (早期与晚期)。各种治 疗方式的效果均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分析掌握各治疗方 法的优缺点对于提高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 用。本研究主要对腕部舟状骨骨折机制、分型及治疗方法进 行综述。 1 机制
单纯螺钉固定术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 稳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利于功能恢复、避免术中 出现骨折块破裂等优点。刘斌等[5]对 13例舟状骨骨折患者给 予单纯螺钉固定术治疗,随访 6个月至 4年,术后自述活动 无疼痛,活动范围与健侧类似,X线片检查无舟状骨坏死发 生。汤样华等[6]采用微型哈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部舟状骨 骨折患者 10例,随访 5~24个月,术后腕关节功能明显改 善,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愈合率为 100%,愈合时间为 22~ 39个月,螺钉 位 置 良 好,疗 效 显 著。 顾 文 奇 等 [7]采 用 无 头 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状骨骨折患者,随访 6~12个月,X线 片示术后 40~80d骨折达骨性愈合,且无骨不连、感染、螺 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322 可吸收螺钉固定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

·综述·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赵明东 尹望平 董健 舟状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部腕部骨折的71畅2%[1],舟状骨主要由尺桡动脉分支经附着舟状骨结节、腰部韧带内细小血管分支供血,近1/3为关节软骨覆盖,无血管分支进入。

因此,腕舟状骨骨折时,舟状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一、分型临床常用Herbert[2]分型,见表1。

表1 Herbert分型A型:稳定的急性骨折 A1:舟状骨结节骨折 A2:腰部骨折唱不完全性B型:不稳定的急性骨折 B1:远端斜形骨折唱完全性 B2:穿腰部骨折唱完全性 B3:近端骨折 B4:穿舟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型:延迟愈合(>4个月)D型:骨不连 D1:纤维性骨不连(>6个月) D2:假关节形成 目前,大多数学者将以下几点定义为腕舟状骨骨折“不稳定”[3]:(1)任何形式骨折移位≥1mm;(2)舟月角>60°或头月角>15°;(3)侧位舟状骨曲度(ISA)>(25±5)°或后前位ISA>(35±5)°;(4)近月骨周围近端骨折脱位伴近断端处骨缺血。

Herbert[2]则将骨折移位<1mm亦定义为不稳定,仅将上述A1、A2定义为稳定性骨折。

二、治疗作者单位:2005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赵明东、尹望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董健)通讯作者:赵明东,Email:zhaomingdong@medmail.com.cn (一)非手术治疗常应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自肘关节远端至拇指指甲基底手掌近侧横纹(拇指人字形石膏)近侧,腕关节保持稍桡偏和中立屈曲位。

有些病例,尽管腕部鼻咽窝肿胀、疼痛和压痛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这些征兆出现,高度提示骨折存在。

此时,可行CT或MRI检查,多能明确诊断,无条件做上述检查者,应予以前臂石膏托固定,在伤后第2、4周复查X线平片或CT、MRI,一旦确诊,即将石膏托换成管型,直至骨折愈合。

腕关节镜辅助治疗舟状骨骨折研究进展

腕关节镜辅助治疗舟状骨骨折研究进展
· 298 ·
国 际 骨 科 学 杂 志 2019 年 9 月 第 40 卷 第 5 期 IntJOrthop,Sep.25,2019节镜辅助治疗舟状骨骨折研究进展
张聪聪 邹宾 高斌 李永平
摘要 舟状骨骨折作为最常见的腕骨骨折,不仅易漏诊和误诊,而且治 疗 不 当 很 容 易 引 起 延 迟 愈 合 或 不 愈 合。 对 于 稳 定 性舟状骨骨折患者,一般可采取石膏固定;对于不稳定性舟状骨骨折及骨不 愈 合 患 者,可 采 取 腕 关 节 镜 辅 助 经 皮 螺 钉 内 固 定, 其中舟状骨远极及腰部骨折采用掌侧入 路,近 极 骨 折 采 用 背 侧 入 路。 该 文 就 舟 状 骨 骨 折 诊 断、分 型 及 治 疗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述。
急性舟状骨骨折通常发生在较年轻的群体中, 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有腕部外伤史及腕部轻 微肿胀均应怀疑舟 状 骨 骨 折,典 型 体 征 为 “鼻 烟 窝” 处 或 舟 状 骨 结 节 掌 侧 压 痛 、肿 胀 及 腕 关 节 活 动 受 限 , 但不具有特异性。 对 于 疑 似 舟 状 骨 骨 折 患 者,应 常 规摄腕关节 正 侧 位、后 前 斜 位 及 舟 状 骨 位 X 线 片。 对于高度疑似舟状骨骨折而 X 线检查呈阴性的患 者,可 行 CT 检 查,腕 关 节 CT 检 查 的 灵 敏 度 为 94%,特异度 为 96% 。 [1] MRI检 查 的 灵 敏 度 较 CT 检查高[6],常用于诊断隐匿性舟状骨骨折,对可能 发
手术治疗移位和不稳定性舟状骨骨折几乎被普 遍提倡,可 减 少 畸 形 愈 合 和 骨 不 愈 合 发 生 风 险[10]。 然 而 ,对 于 稳 定 性 舟 状 骨 骨 折 治 疗 仍 存 在 较 大 争 议 。 Cheung等 指 [1] 出,石膏固定治疗急性无移位的 舟 状 骨骨折 愈 合 率 大 于 85%。Clementson 等 研 [11] 究 认 为,对于无移位和移 位 很 小 的 舟 状 骨 腰 部 骨 折 主 张 保 守 治 疗。 然 而,DeGeorge 等 认 [12] 为 长 时 间 石 膏 固 定 可 能 导 致 患 者 腕 关 节 僵 硬 、握 力 减 弱 、肌 肉 萎 缩 等 ,从 而 丧 失 工 作 能 力 ,经 皮 内 固 定 治 疗 急 性 无 移 位 的舟状骨腰部骨折 能 加 速 骨 折 愈 合,且 经 皮 内 固 定 与石 膏 固 定 总 体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Alnaeem 等 对 [13] 非 手 术 治 疗 与 经 皮 内 固 定 治 疗 稳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30例治疗体会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30例治疗体会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30例治疗体会*导读:舟状骨分远端的结节部、中间的腰部及近端的近极部,其中腰部最细又正对桡骨茎突。

因此,骨折80%~90%发生在此部。

……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8月对30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病例采用骨折断端植松质骨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全部愈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68岁,平均37岁。

右腕舟状骨骨折21例,左腕9例;其中,9例伤后即予石膏固定,12例因漏诊伤后1~3个月才予石膏固定,9例来院就诊才发现骨折,未予任何固定。

1.2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诊断标准①腕部外伤史;②腕部桡侧疼痛及僵硬;③鼻烟窝压痛;④不愿用力握拳,腕背伸时痛加重;⑤握拳叩第2、3掌骨远侧时感腕部疼痛;⑥腕关节的正位、侧位及舟状骨位(腕关节轻度屈曲及最大尺偏位)X线片示:腕舟状骨骨折边缘硬化、囊性变局部吸收;正位片示骨折间隙1mm,月头角(月骨纵轴线与头骨轴线的夹角)15°,侧位片示舟月角(舟骨轴线与月骨轴线的夹角)45°;桡骨与舟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或桡骨茎突变尖;进行性广泛的腕关节炎,远排腕骨桡侧移位及腕骨塌陷[1]。

CT扫描显示骨折线及腕骨不稳定。

1.3 手术方法在臂丛麻醉下,腕关节掌侧靠近桡侧腕屈肌桡侧做纵形切口长4~6cm,将桡侧腕屈肌拉向尺侧,切开关节囊显露手舟状骨,小骨刀切除硬化骨质,显露出新鲜骨端,在桡骨远端骨凿开皮质,取少量松质骨,将碎松质骨充填植入腕舟状骨骨折端内,并将囊腔填满。

推挤腕舟骨结节部,骨折线对合严密,用一加压可吸收螺钉沿舟状骨的长轴做平行内固定,使螺钉螺纹完全通过骨折线达皮质下,以增加植骨与骨折两端的稳定性。

术中注意尽量少剥离腕舟状骨周围软组织,以保护血运。

术后将前臂置于中立位,腕关节轻度背伸桡偏位,术后长臂拇指人字石膏固定6~12w至放射学检查骨折端出现明显骨痂,拆除石膏,功能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因素及临床疗效。

方法手术方法等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良好,仅有轻微不适症状。

结果对于治疗一些能闭合复位的腕舟状骨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讨论腕舟状骨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ao螺钉内固定术,12-2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经皮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骨折;腕骨;舟骨;骨折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r27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13-01
腕舟状骨骨折在腕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其不愈合发生率高,为5%~50%,腕舟状骨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2%,手术治疗的目的希望用最短时间和最少并发症达到腕舟骨的解剖愈合。

1 腕舟状骨骨折的表现腕部桡侧疼痛及僵硬;鼻烟窝压痛;腕背伸时痛加重; x线片示:腕舟状骨骨折边缘硬化、囊性变局部吸收;正位片示骨折间隙>1mm,月头角(月骨纵轴线与头骨轴线的夹角)>15°,侧位片示舟月角(舟骨轴线与月骨轴线的夹角)>45°;远排腕骨桡侧移位及腕骨塌陷。

ct扫描显示骨折线及腕骨不稳定。

2 方法术中触摸并标记腕舟骨结节,选择腕舟骨结节的桡侧及远端为最佳进针点,并作0.5cm的皮肤切口,蚊式钳钝性剥离至舟骨结节。

在c臂机监视下钻入导针,注意进针的角度与方向,使导针尽可能于腕舟骨的轴线穿入。

通常我们是在腕关节背伸略尺偏的状
况下穿入导针,导针的角度与前臂掌侧面约成40~45°角,与前臂的轴线约成45°角。

对有部分移位的骨折,应在导针穿过骨折线前先进行复位,然后再穿针至对侧关节面下骨皮质。

测量导针的长度后减去2mm,即为加压松质骨螺钉的长度。

用中空微型钻头沿已置入的导针钻孔,攻丝后先拧入螺纹垫圈,螺纹垫圈以刚过皮质为宜,然后再沿导针方向拧入空心松质骨螺钉固定。

术后拇指用人字形石膏固定2~4周后,改用腕部支具行功能锻炼。

另外,选腕掌桡侧切口,于腕部沿桡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作4-5cm长的弧形切口,将桡侧腕屈肌腱向尺侧牵开,分离桡动脉并将其向桡侧牵开,斜跨切口的桡动脉掌浅支予以切断结扎,纵形切开桡腕掌侧韧带及关节囊,轻度背伸尺偏腕关节即可见腕舟状骨骨折部。

用小刮匙刮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或囊腔内的纤维肉芽组织达新鲜骨创面,在桡骨远端骨凿凿开皮质,取少量松质骨,将碎松质骨充填植入腕舟状骨骨折断端内,并将囊腔填满。

推挤腕舟状骨结节部,骨折线对合严密,用一加压螺钉沿舟状骨的长轴作平行内固定,使螺钉螺纹完全通过骨折线达皮质下,以增加植骨与骨折两端的稳定性。

术中注意尽量少剥离腕舟状骨周围软组织,以保护血运。

术后将前臂置于中立位,腕关节轻度背伸桡偏位,石膏托外固定。

4~6周后拆除石膏,逐渐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3 结果术后随访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

术后患手使用情况:仅在搬运重物以及需要自由挥动臂部活动时轻微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在手部负重时有轻微疼痛,其他不适还有静息时疼痛、无力感等。

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恢复正常训练和生活。

4 讨论舟状骨骨折初次x线检查为阴性而误诊的发生率为22%~43%,腕部损伤怀疑舟状骨骨折常规应摄x线片检查,以舟状骨位尤为重要,如早期不易看清,又高度怀疑时,应行ct检查或暂予石膏固定,2周后复查x线片。

确诊后用管型石膏固定,经正规石膏固定3个月后无任何愈合征象者,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本手术采用掌桡侧切口,骨折暴露清楚,手术操作方便,且可避免背侧切口剥离舟状骨背侧韧带而引起血供破坏,减少不愈合几率发生。

本手术未行桡骨茎突切除,保留了腕关节的稳定性,且ao半螺纹钛钉可起坚强固定作用,骨折端有轴向加压作用,术后配合石膏外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了稳定的力学环境,消除了局部的剪力,内外固定结合为局部稳定提供了可靠保证。

松质骨植入骨折端,为骨折端新骨形成起到“架桥”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

同时由于钛钉组织反应小,钉细短长期存留不影响腕关节功能活动,可以不取,也可免除部分患者二次手术。

对于腕舟状骨骨折如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则有加重舟骨血运损伤的可能,由于切开了关节束,局部操作较大,不利于软组织的愈合。

所以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腕舟状骨骨折治疗中,此技术开始仅用于无移位的腕舟状骨骨折,后应用于移位腕舟状骨骨折的治疗。

对于移位腕舟骨折,可将两根克氏针分别插入远近骨折块,活动克氏针闭合复位骨折,再用微创方法进行内固定。

本组骨折复位容易,仅用手法复位即达到较理想的骨折复法,可不使两
根克氏针而经皮内固定方法简单,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壮岱,张卫.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手术治疗[j].河北医药,2003,25(1):49-50.
[2] 孙茂盛.腕舟状骨骨折32例[j].人民军
医,2004,47(7):402-403.
[3]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626.
[4] 郭世跋.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520-523.
[5] 陈振兵,洪光祥,王发斌.舟骨骨折的诊断、分型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8):499-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