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三相多费率电能表通讯规约汇总

合集下载

电能表外部通讯规约

电能表外部通讯规约
25:三相四线视在功率测试;
26:三相三线视在功率测试;
27:电参量测试;
UUU=000000—999999:电压档位值(V),2位小数:
III=000000—999999:电流档位值(A),2位小数:
D1D2D3D4D5电表常数(imp/Ws或imp/Vars),采用10进制浮点数;F=00--01滤波方式:00:含谐波(PT) 01:基波(PB);
21:按简易峰峰值法计算功率稳定度;
22:矢量分析;
23: 误差测试;
24:单相视在功率测试;
25:三相四线视在功率测试;
26:三相三线视在功率测试;
27:电参量测试;
F=00--01滤波方式:00:含谐波(PT)
01:基波(PB);
T=01—99数据采集时间(S);
[ ]表示其中内容可省略。
注:发送接线方式时本机不允许自动切换主功能界面。
b)“信息长度值”L等于信息帧中除“地址代码”和“帧长度值”外所有内容(包括校验和)的字节数。“信息长度值”采用十六进制数,数值范围为00H—9FH,用1个字节表示。
c)“信息1 信息2。。。”可为多条信息组合,亦可仅含一条信息。其规定参见“7.信息”。
d)“校验和”采用16进制数,用1个字节表示。参见5.1的规定。
7.信息
信息分为命令(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两类。
7.1信息通则
7.1.1信息基本格式
信息代码(1) [ 信息内容(N)]
7.1.2注释
a)()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字节数,[]括号中的内容根据信息具体规定可缺省。
b)“信息代码” 采用十六进制数,数值范围为B0H--- FDH,用1个字节表示。
c)“信息内容”用压缩BCD码表示,共N个字节。多字节组成数据时高字节在前。

校表规约

校表规约

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校表规约1.量程校验a.电压量程校验数据来源:输入真实值,读取电表内的测量值计算公式:比例系数=真实值*100传送格式:两个十六进制字节,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A相-E910 B相-E911 C相-E912b.电流量程校验分段:2段100%Ib、20%Ib数据来源:输入真实值,读取电表内的测量值(补偿方式下电流测量格式x.xxxA)计算公式:比例系数=真实值*100传送格式:两个十六进制字节,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20%Ib:A相-E920 B相-E921 C相-E922100%Ib:A相-E923 B相-E924 C相-E9252.比差校验-深圳目前采用4段方式分段:4段400%~50%Ib、40%~10%Ib、10%Ib~5%Ib、5%~2%Ib5段400%~100%Ib、100%~50%Ib、40%~10%Ib、10%Ib~5%Ib、5%~2%Ib6段400%~100%Ib、100%~50%Ib、40%~20%Ib、20%~10%Ib、10%Ib~5%Ib、5%~2%Ib数据来源:测量每段两个点的误差值计算公式:y1=kx1+b 其中y1-输入点一的误差,x1-点一的电流值y2=kx2+b 其中y2-输入点二的误差,x2-点二的电流值算出k,b并放大10000倍下传传送格式:四个十六进制字节,k在先b在后,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4段5%~2%Ib:A相-E930 B相-E931 C相-E93210%Ib~5%Ib:A相-E933 B相-E934 C相-E93540%~10%Ib:A相-E936 B相-E937 C相-E938400%~50%Ib:A相-E939 B相-E93A C相-E93B5段5%~2%Ib:A相-E930 B相-E931 C相-E93210%Ib~5%Ib:A相-E933 B相-E934 C相-E93540%~10%Ib:A相-E936 B相-E937 C相-E938100%~50%Ib:A相-E939 B相-E93A C相-E93B400%~100%Ib:A相-E93C B相-E93D C相-E93E6段5%~2%Ib:A相-E930 B相-E931 C相-E93210%Ib~5%Ib:A相-E933 B相-E934 C相-E93520%~10%Ib:A相-E936 B相-E937 C相-E93840%~20%Ib:A相-E939 B相-E93A C相-E93B100%~50%Ib:A相-E93C B相-E93D C相-E93E400%~100%Ib:A相-E93F B相-E940 C相-E9413.角差校验-深圳目前采用5段方式分段:5段400%~100%Ib、100%~50%Ib、40%~10%Ib、10%Ib~5%Ib、5%~2%Ib 6段400%~100%Ib、100%~50%Ib、40%~20%Ib、20%~10%Ib、10%Ib~5%Ib、5%~2%Ib数据来源:每段两个点的角差估算值计算公式:y1=kx1+b 其中y1-输入点一的角差估算值,x1-点一的电流值y2=kx2+b 其中y2-输入点二的角差估算值,x2-点二的电流值算出k,b并放大1000倍下传其中:角差估算值=ARCSIN((0.5L误差-1.0误差)/1.732) 传送格式:四个十六进制字节,k在先b在后,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5段5%~2%Ib:A相-E940 B相-E941 C相-E94210%Ib~5%Ib:A相-E943 B相-E944 C相-E94540%~10%Ib:A相-E946 B相-E947 C相-E948100%~50%Ib:A相-E949 B相-E94A C相-E94B400%~100%Ib:A相-E94C B相-E94D C相-E94E6段5%~2%Ib:A相-E980 B相-E981 C相-E98210%Ib~5%Ib:A相-E983 B相-E984 C相-E98520%~10%Ib:A相-E986 B相-E987 C相-E98840%~20%Ib:A相-E989 B相-E98A C相-E98B100%~50%Ib:A相-E98C B相-E98D C相-E98E400%~100%Ib:A相-E98F B相-E990 C相-E9914.E2补偿系数总清功能:清除E2中全部补偿系数传送格式:数据空标识编码:E9755.脉冲常数数据来源:输入需要更改的实际脉冲常数(<=32000)计算公式:传送格式:3个十六进制字节,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E9736.温度补偿校验a.测量误差补偿分段:4段60~20度、20~10度、10~0度、0~-40度数据来源:输入每段两个点的误差值计算公式:y1=kx1+b 其中y1-输入点一的误差值,x1-点一的温度y2=kx2+b 其中y2-输入点二的误差值,x2-点二的温度算出k,b并放大10000倍下传传送格式:四个十六进制字节,k在先b在后,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标识编码:0~-40度:E95310~0度:E95220~10度:E95160~20度:E950b.频率误差补偿分段:4段60~20度、20~10度、10~0度、0~-40度数据来源:输入每段两个点的误差值计算公式:y1=kx1+b 其中y1-输入点一的误差值,x1-点一的温度y2=kx2+b 其中y2-输入点二的误差值,x2-点二的温度算出k,b并放大10000倍下传传送格式:四个十六进制字节,k 在先b 在后,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标识编码:0~-40度:E963 10~0度:E96220~10度:E961 60~20度:E960校表顺序:1.输入表号2.选择是否进行E2补偿系数总清3.进行电压量程校验并进行补偿4.进行电流量程校验,分两段进行补偿5.测量1.0时各点误差400%Ib 、100%Ib 、50%Ib 、40%Ib 、20%Ib 、10%Ib 、5%Ib 、2%Ib6.测量0.5L 时各点误差400%Ib 、100%Ib 、50%Ib 、40%Ib 、20%Ib 、10%Ib 、5%Ib 、2%Ib7.进行比差校验8.进行角差校验9.在测量1.0及0.5L 时的小电流段可以改变脉冲常数(<=32000),提高测量速度三相电子式电能表通信规约内容: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V5.9

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V5.9

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V5.9安徽省电力公司目次前言1范围 2 2引用标准 2 3术语 2 4物理层 3 5链路层 3 6应用层 6 7 附录A (数据帧列表)10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电力公司单相多费率、三相多费率、三相多功能、三相有功无功多费率电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HHU)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2. 引用标准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3. 术语3.1费率装置tariff device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手持单元(HHU)hand-held unit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直接本地数据交换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 一个费率装置与一个手持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3.5本地总线数据交换local bus data exchange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6主站master station具有选择从主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3.7从站slave station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费率装置。

3.8总线bus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3.9半双工half-duplex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3.10物理层physical layer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或手持单元与费率装置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3.11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负责数据终端设备与费率装置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以帧为单位传输信息,保证信息的顺序传送,具有传输差错检测功能。

三相综合电量表通讯协议

三相综合电量表通讯协议

三相综合电量表Modbus_RTU 通讯规约2010-10-14目录1、字节格式:....................................................................................................................................... - 3 -2、通讯数据格式.................................................................................................................................. - 3 -3、帧格式.............................................................................................................................................. - 3 -4、通讯波特率....................................................................................................................................... - 5 -5、仪表地址 .......................................................................................................................................... - 5 -6、通讯功能码: ................................................................................................................................... - 5 -7、通讯数据CRC 校验........................................................................................................................ - 5 -8、仪表数据寄存器地址......................................................................................................................... - 6 - 附录1 . (11)本规约采用Modbus 规约RTU模式,可以方便地与多种组态软件相连接,其通讯驱动与Modicon Modbus_RTU格式完全兼容。

级三相费控多功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973)

级三相费控多功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973)

Q/ GDW Z ×××—200× ICS29.020备案号:CEC ××—××××备国家电网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1级三相费控多功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 1 prepayment polyphase 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s with carrier-wave 20××-××-××发布 2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Q/ GDW目次前言II1总则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特殊资质要求45技术要求56实验工程及要求197验收要求268供货与运行质量保证要求299售后服务要求30附录A实验工程明细表31附录B显示工程表32附录C电能表招标技术规范专用部分35前言本规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范电能表管理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系统常年运行管理的经验,参考其他相关电能表标准和规程制定而成。

本标准明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1级三相费控多功能电能表<载波)招标采购的相关要求,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公司、山东电力公司、江苏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安徽电力公司、吉林电力公司、甘肃电力公司、湖北电力公司、国网电科院、国网信通公司共计13个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宗发、杜新纲、宗建华、卢兴远、徐英辉、刘忠、许均、申洪涛、孟宇、刘国跃、张勇红、张洪明、阳龙、王思彤、刘宣、葛得辉1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1级三相费控多功能电能表<载波)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DL-T 645-2007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DL-T 645-2007_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含备案文件)

1应用层1.1读数据1.1.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电能表数据·b) 控制码:C=11H·c)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d) 帧格式1(m=0):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e) 帧格式2(m=1,读给定块数的负荷记录):·f) 帧格式3(m=6,读给定时间、块数的负荷记录):分时日月年1.1.2从站正常应答·a) 控制码:C=91H 无后续数据帧;C=B1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

·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负荷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1.1.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1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C。

1.2读后续数据1.2.1主站请求帧·a)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b) 控制码:C=12H·c) 数据域长度:L=05H·d) 帧格式:1.2.2从站正常应答帧·a) 控制码:C=92H 无后续数据帧;C=B2H 有后续数据帧。

·b)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c) 无后续数据帧格式:·d) 有后续数据帧格式:注: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1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1.2.3从站异常应答帧·a) 控制码:C=D2H·b) 数据域长度:L=01H·c) 帧格式:1.3写数据1.3.1主站请求帧·a)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b) 控制码:C=14H·c) 数据域长度:L =04H+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d) 数据域:DI O 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e) 帧格式:注1:P0P1P2为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浙江规约1目的为实现电力负荷控制双向终端与复费率电能表之间能更可靠,更灵活,便于扩充。

提高传输效率,制定本规约。

2接口和帧格式说明:通信接口:接口:RS485标准;方式:异步方式:一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可选为1200,2400,4800,9600,默认为1200;延时:收发转换时间大于40毫秒并且小于1秒。

帧格式:没有帧格式说明:帧头:四字节,规定为68H L L 68H ,其中L为表地址开始到校验和字节前的字节数。

L为一字节二进制数。

表地址:一字节,电能表通讯用地址号。

(压缩BCD码表示)当表地址为0FFH 为广播地址。

命令:两字节,参阅第五节命令说明。

数据区:数据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数据用压缩BCD码表示,数据区为可选区。

如某数据项不存在,填写为0BAH.如某数据类不存在,此数据类为空。

(参阅例子)数据项:附表中,低四位不为零的命令所对应的数据类别。

数据类:附表中,低四位为零的命令所对应的数据类别。

单元数据包结束标志:当数据以单元数据包或更大数据包发送或者接收时,每单元数据包后跟一结束标志。

单元数据包:数据命令低十四位中,高十位相同的所有命令对应的数据。

单元数据包结束标志规定为0EDH。

校验和:一字节,从表地址开始到校验和前所有字节算术和舍弃8位以上形成。

结束码:即帧尾,一字节,规定为0DH。

3 查询帧格式说明下行帧:上行帧:上行数据帧:确认错误帧,无数据返回时返回上行空数据帧。

4设置帧格式说明:下行帧:上行帧:5命令说明:命令:命令分三个层次:bit15,bit14: 为00,是查询方式;为11,是设置方式。

bit7,bit6…bit4::全为0时,电能表返回bit13,bit12…bit8******全部数据。

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说明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目录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三、数据标识说明四、(应用层)命令、返回格式说明五、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六、DTTD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七、负荷记录传输格式八、通讯功能实现实例一、DL/T 645-2007通讯协议简介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该部分标识码适用于0.5S级三相多功能电表。

二、数据链路层格式说明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多功能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多功能电能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1.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 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7。

D0 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 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图1字节传输序列1.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 8 所示。

图2 1.2.1 帧起始符 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 68H=01101000B 。

1.2.2 地址域 A0~A5地址域由 6 个字节构成,每字节 2位 BCD 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块表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 6 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 6 字节。

通信地址999999999999H 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3 2009年通讯规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频率为50Hz的全电子式三相多费率有功电能表(直接式、互感器接入式)。

2.引用标准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3.术语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4.物理层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5.链路层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费率装置(复费率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费率装置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起始符、从站地址域、命令、数据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等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5.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第 1 页共35 页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3。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地位,后传高位。

图3 字节传输序列5.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4所示。

图4 帧格式5.2.1.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68H=01101000B。

5.2.2.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其中A0~A2为出厂序号,每字节2位BCD码;A3为制造厂代码,1字节ASCII码;A4为2位BCD码,取电表条形码中表示年份的2位;A5为线路板设计版本号,二进制数。

表号长度为9位,其中制造厂代码为数字或字母。

低位地址在先,高位地址在后。

当某一字节以FFH寻址时忽略该字节地址实现缩位寻址。

当地址为FFFFFFFFFFFFH时为广播地址。

5.2.3.命令码C:命令码的格式如下所示:D7=1: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D7=0: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D0:命令码表1 命令码表5.2.4.数据长度L:L为数据长度的字节数,用十六进制表示。

5.2.5.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密码(在写命令中)和数据等,其结构随命令码的功能而改变。

传送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5.2.6.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5.2.7.结束符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5.3.传输5.3.1.前导字节在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1个或多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本协议默认为1个前导字节FEH。

5.3.2.传输次序所有数据项均先传输低位字节,后传输高位字节。

5.3.3.传输响应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据命令帧的要求做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的响应延时Td:200ms≤Td≤4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b:红外通讯时12ms≤Tb≤15ms,485通讯时0ms≤Tb≤3ms。

Td、Tb在上述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5.3.4.差错控制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接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弃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6.应用层6.1.读数据6.1.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数据数据长度:L=00H帧格式:6.1.2.从站应答帧功能:从站应答数据长度:L=m(数据长度)帧格式:6.2.写数据6.2.1.写数据请求帧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数据转存)数据长度:L=03(密码长度)+m(数据长度)帧格式:6.2.2. 从站应答帧功能:将请求命令执行结果告知主站 数据长度:L=00H 帧格式:7. 通信命令7.1. 主要的命令基本单元 7.1.1.报头7.1.2.报尾7.1.3. 密码(对时密码或编程密码)传输顺序:3字节6位BCD 码例:密码=1234567.2.通信命令详解7.2.1.通信地址7.2.1.1.主站读通信地址的请求帧7.2.1.2.从站对主站读通信地址的请求所作的响应说明:该信息帧的数据(通信地址)已包含在报头中,所以该信息帧中不返回数据项。

(该命令可通过广播地址(FFFFFFFFFFFF)方式读取某一费率装置(电表)的未知通信地址)7.2.1.3.主站写通信地址的请求帧7.2.1.4.从站对主站写通信地址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密码7.2.2.1.主站写密码(对时密码)的请求帧7.2.2.2.从站对主站写密码(对时密码)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3.主站写密码(编程密码)的请求帧7.2.2.4.从站对主站写密码(编程密码)的请求所作的响应说明:本协议将对时密码(用于校对时间和日期)和编程密码(用于参数设置和事件清零)分开。

7.2.3.时段每天最多可以划分为8个时段,每一时段可以有各自的费率,每个时段占用2个字节,共16个字节。

第一字节为BCD码,表示该时段的起始分钟,第二字节的D5D4表示该时段的起始时的十位,D3~D0表示该时段的起始时的个位,其关系如图5。

D7D6表示该时段的费率,其关系如图6。

当实际使用时段数不足8个时,主站发送的时段数据将以最后一个实际使用的时段复制到剩余的各个时段,若某一费率装置实际允许的时段数不足8个时,可忽略多余的时段数据。

费率装置在返回自身的时段数据时可以按照实际允许的时段数返回。

图5 时段数据项格式图6 费率代码格式7.2.3.1.主站读时段的请求帧7.2.3.2.从站对主站读时段的请求帧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3.3.主站写时段的请求帧7.2.3.4.从站对主站写时段的请求帧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4.当前累计电量值(平、谷)7.2.4.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帧7.2.4.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4.3.主站写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帧7.2.4.4.从站对主站写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5.当前累计电量值(峰、平、谷)7.2.5.1 主站读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帧7.2.5.2 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所做的响应7.2.5.3 主站清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帧7.2.5.4 从站对主站清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6.常数7.2.6.1.主站读常数的请求帧7.2.6.2.从站对主站读常数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传输时电表常数在前,电机常数在后。

7.2.7.秒脉冲输出方式7.2.7.1.主站写秒脉冲输出方式的请求帧7.2.7.2.从站对主站写秒脉冲输出方式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8.计度器倒走7.2.8.1.主站写计度器倒走的请求帧7.2.8.2.从站对主站写计度器倒走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9.日期7.2.9.1.主站读日期的请求帧7.2.9.2.从站对主站读日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9.3.主站写日期的请求帧7.2.9.4.从站对主站写日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0.时钟7.2.10.1.主站读时钟的请求帧7.2.10.2.从站对主站读时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0.3.主站写时钟的请求帧7.2.10.4.从站对主站写时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1.P1P2短接的事件记录7.2.11.1.主站读P1P2短接记录的请求帧7.2.11.2.从站对主站读P1P2短接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P1P2短接的判断时间不大于1秒钟。

7.2.12.P1P2断开的事件记录7.2.12.1.主站读P1P2断开记录的请求帧7.2.12.2.从站对主站读P1P2断开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P1P2断开的判断时间不大于1秒钟。

7.2.13.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的事件记录7.2.13.1.主站读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记录的请求帧7.2.13.2.从站对主站读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4.电量修改前后的事件记录修改总平谷电量修改总峰平谷电量7.2.14.1.主站读电量(总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4.2.从站对主站读电量(总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4.3.主站读电量(总峰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4.4.从站对主站读电量(总峰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5.时段费率修改前后的事件记录7.2.15.1.主站读时段费率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5.2.从站对主站读时段费率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6.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7.2.16.1.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帧7.2.16.2.从站对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7.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7.2.17.1.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帧7.2.17.2.从站对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8.反向潮流信息7.2.18.1.主站读反向潮流信息的请求帧7.2.18.2.从站对主站读反向潮流信息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9.当前累计电量值(总、平、谷)7.2.19.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平、谷)的请求帧7.2.19.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0.当前累计电量值(总、峰、平、谷)7.2.20.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峰、平、谷)的请求帧7.2.20.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峰、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编程时间、编程内容的记录7.2.21.1.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地址)记录的请求帧7.2.21.2.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地址)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3.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清事件)记录的请求帧7.2.21.4.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清事件)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5.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对时密码)记录的请求帧7.2.21.6.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对时密码)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7.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编程密码)记录的请求帧7.2.21.8.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编程密码)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9.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倒走命令)记录的请求帧7.2.21.10.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倒走命令)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2.清事件记录7.2.22.1.主站写清事件记录的请求帧(清除除了清事件记录以外的全部事件记录)7.2.22.2.从站对主站写清事件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3.自动转存日7.2.23.1.主站读自动转存日的请求帧7.2.23.2.从站对主站读自动转存日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4.自检信息注:D0=1表示时钟数据出错,D1=1表示时钟晶振停振,D2=1表示时钟回路失电D3=1表示电池低电压,D4=1表示时钟芯片自检出错,D5=1表示通讯异常,D6=1表示EEPROM芯片自检出错7.2.24.1.主站读自检信息的请求帧7.2.24.2.从站对主站读自检信息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5.读电池低电压出现的时间7.2.25.1.主站读电池低电压出现时间的请求帧7.2.25.2.从站对主站读电池低电压出现时间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6 最大需量注:传输时需量在前,时间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