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发展现状

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发展现状

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发展现状摩擦学是研究材料间摩擦和磨损的学科,其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钼化合物润滑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摩擦学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摩擦学应用和研究发展现状。

一、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摩擦学应用1. 航空航天领域钼化合物润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润滑系统和结构部件的润滑和减摩改性。

例如,钼化合物润滑油添加剂可以降低发动机摩擦和磨损,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此外,钼化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结构部件的表面涂层,增强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 汽车领域钼化合物润滑材料在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钼化合物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降低发动机油温,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钼化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刹车系统和变速器的润滑和减摩改性。

3. 机械领域钼化合物润滑材料在机械加工和轴承润滑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钼化合物润滑油添加剂可以降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摩擦磨损,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此外,钼化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齿轮和链条的润滑和减摩改性。

二、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1. 化学合成目前,常用的钼化合物润滑材料主要包括钼二硫化物(MoS2)、钼三硫化物(MoS3)和钼四硫化物(MoS4)等。

其中,MoS2是最具代表性的钼化合物润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摩擦和磨损性能。

近年来,钼化合物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不断优化,如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等,有望实现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合成过程。

2. 功能化改性钼化合物润滑材料的功能化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引入不同的杂原子元素和结构调控技术,可以改善钼化合物材料的性能,例如增强其抗氧化、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提高其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钼化合物材料的纳米化和多孔化改性也被研究出广泛应用的前景。

《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摩擦学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硫化钼(MoS2)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材料,在润滑、减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二硫化钼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并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制备1. 材料与设备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钼粉、硫粉、有机溶剂等。

设备包括高温炉、球磨机、离心机等。

2. 制备方法首先,将钼粉和硫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硫化反应,得到二硫化钼。

然后,将二硫化钼与纳米级增强材料进行复合,通过球磨机进行混合和研磨,最后通过离心机进行分离和清洗,得到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

三、微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表征1. 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纳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均匀的纳米颗粒分布。

2. 性能表征通过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和热稳定性测试等方法对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微纳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四、摩擦学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对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改变载荷、转速和滑动距离等参数,研究微纳复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2.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在较高载荷和转速条件下,微纳复合物的摩擦学性能更为优异。

此外,纳米增强材料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二硫化钼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其摩擦学性能。

通过对摩擦表面的分析,发现微纳复合物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润滑作用的转移膜,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五、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二硫化钼微纳复合物,并通过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证明了其良好的结晶度、均匀的纳米颗粒分布、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

《2024年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篇一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润滑技术已成为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极端环境下,如LEO(低地球轨道)环境中,由于高速、高负荷和高温等条件的影响,润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MoS2-Ti固体润滑膜因其优异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在LEO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MoS2-Ti固体润滑膜的制备与结构分析1. 制备方法MoS2-Ti固体润滑膜的制备主要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

首先,通过蒸发、溅射等方式将MoS2和Ti等元素在高温、高真空环境下沉积到基体表面,然后经过退火等后续处理过程,形成均匀、致密的润滑膜。

2. 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MoS2-Ti固体润滑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MoS2与Ti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两者能够紧密结合形成稳定、均匀的润滑膜。

同时,该润滑膜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连续性。

三、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滑动摩擦实验机对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观察润滑膜的摩擦系数和磨损情况。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在高温、高负荷和高速度条件下,其摩擦系数较低且稳定,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

此外,该润滑膜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

四、讨论与展望MoS2-Ti固体润滑膜在LEO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成分。

首先,MoS2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其次,Ti的加入增强了润滑膜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此外,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润滑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

《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

《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篇一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引言在当前的工业和技术应用中,固体润滑材料已成为一个关键领域。

尤其在高真空、高辐射、高温差等恶劣的LEO(低地球轨道)环境下,润滑材料的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MoS2-Ti固体润滑膜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认为是LEO环境下有效的润滑材料。

本文旨在研究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结构特性及其在LEO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

二、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结构特性MoS2-Ti固体润滑膜是一种由二硫化钼(MoS2)和钛(Ti)构成的复合润滑膜。

这种复合结构使它具备了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

其结构主要由二维的MoS2层状结构和纳米尺寸的Ti粒子构成,形成了独特的多层复合结构。

这种结构在受到外力摩擦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摩擦力,从而减少磨损。

在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由于MoS2的层状结构和Ti的高硬度特性,使得该润滑膜在高温、高辐射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

三、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本部分研究通过摩擦实验机,在模拟LEO环境的条件下,对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MoS2-Ti固体润滑膜在初始阶段即展现出优异的润滑效果,其摩擦系数明显低于其他传统润滑材料。

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纳米尺寸的Ti粒子,使得润滑膜在摩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力和减少磨损。

此外,该润滑膜在长时间的高温、高辐射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这得益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使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持续提供有效的润滑作用。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结构特性和摩擦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其在LEO环境下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润滑性能。

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纳米尺寸的Ti粒子使得其在受到外力摩擦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摩擦力,从而减少磨损。

纳米二硫化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纳米二硫化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MoS2晶体属于六方晶系,为典型三明治结构的层状化合物,每个平面层为S-Mo-S的结构,层内Mo和S以共价键结合为三方柱面体结构,层间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维系,因此,层状的MoS2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破坏层与层之间的堆垛结构,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薄层,当MoS2用作润滑剂时,层状MoS2会转移到金属表面,缓和摩擦和磨损,这一性质使其在摩擦润滑领域有很好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普通MoS2就作为固体润滑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是指至少有一维尺寸为纳米级别的材料,而当材料的尺寸缩小至纳米级别时,会凸显处诸如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能特点。

研究表明,一些纳米尺度的固体粒子加入到润滑油中,可以明显提升润滑油的性能,展现出许多优于传统添加剂的特点。

近年来,将纳米MoS2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纳米Mo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润滑机理1物理吸附/沉积作用学者们普遍认为,典型的MoS2晶体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连接,在摩擦产生的剪切应力下层状结构剥离,并吸附到摩擦表面,这一过程对抗磨减摩有显著作用,如图1所示摩擦过程中纳米MoS2的层状剥离Wu等研究了纯MoS2和硼酸锌/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当使用纯纳米MoS2作为添加剂时,有缺陷的MoS2纳米片和部分氧化的MoS2纳米片会导致润滑不良,在润滑油中加入硼酸锌/MoS2纳米复合材料时,具有极压性能的硼酸锌纳米颗粒能有效地填充MoS2纳米片的表面缺陷,并连续提供保护膜,以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承载能力。

还有学者指出,纳米MoS2可以填充摩擦表面的微裂纹区域,对磨损位置起到了修复作用化学吸附/反应膜纳米MoS2扩散能力强、表面能高、颗粒表面缺陷结构多,容易参加摩擦化学反应。

有学者报道,在钢制摩擦副中纳米MoS2可以生成含FeS、FeSO4等产物的化学反应膜,反应膜的形成减少了摩擦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磨损,图2展示了纳米MoS2参加摩擦化学反应的一种典型方式。

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润滑性能研究

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润滑性能研究
图1 制备 MoS2 纳米颗粒的装置示意图
1.2 样 品 的 测 试 与 表 征 纳米粉体颗粒 的 形 貌、几 何 特 征 和 尺 寸 等 通 过
场发 射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FE-SEM,JSM-6700F)和 透射电子显 微 镜 (TEM)进 行 表 征,用 X 射 线 衍 射 (XRD)和能谱分析 (EDX)分析物质的结构及成分, 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研究。 1.2.1 XRD 分析
第 3 期 陈 九 菊 ,等 :二 硫 化 钼 纳 米 颗 粒 的 制 备 与 润 滑 性 能 研 究
· 73 ·
粒(按 MoO3 和 S 的 摩 尔 比 为 1∶3)。 将 上 述 混 合 体系强烈搅拌15 min 后,超 声 分 散 30 min,在 通 风 厨室温下自然挥干 后,得 到 在 MoO3 表 面 均 匀 包 覆 S的复合粉体。
将 MoO3/S复合粉体 均 匀 地 铺 展 在 石 英 管 中, 并置入自制真空管式 炉 (反 应 装 置 如 图 1 所 示),将 反应装置抽真 空 至 1Pa,然 后 缓 慢 通 入 高 纯 H2 至 0.5×105 Pa;然 后 将 炉 子 加 热 到 设 定 温 度 (400、 450、500、550、600、700 ℃), 升 温 速 率 为 10 ℃·min-1。保温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石英 管从炉子中取出,并 把 管 中 的 灰 黑 色 粉 末 样 品 收 集 起来。
陈 九 菊 ,修 可 白 ,孟 庆 刚
(黑龙江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摘 要:利用超声化学方法制备的类球形三氧 化 钼 (MoO3)纳 米 颗 粒 为 前 驱 物,采 用 在 氢 气 氛 下 的 硫 化 还 原 反 应 制 备纳米二硫化钼(MoS2)粉体。纳米粉体颗粒的形貌、几何 特 征 和 尺 寸 等 通 过 场 发 射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FE-SEM)和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用 x-ray射线衍射(XRD)和 能 谱 分 析 (EDX)分 析 物 质 的 结 构 及 成 分。 将 制 备 出 的类球形纳米级 MoS2 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油中。通过仪 器 测 试 其 在 不 同 载 荷 下 的 摩 擦 系 数 ,与 基 础 油 的 摩 擦 系数进行对比,研究纳米 MoS2 对复合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 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润 滑性能。 关 键 词 :二 硫 化 钼 ;纳 米 颗 粒 ;类 球 型 ;润 滑 性 能 ;摩 擦 系 数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679(2010)03-0072-04

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上的应用

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上的应用

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上的应用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为各种设备的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的材料。

本文将介绍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上的应用,分析二硫化钼的特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磨料磨具生产设备的润滑中。

一、二硫化钼的特性二硫化钼是一种固体润滑剂。

它的分子结构类似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

二硫化钼的摩擦系数可达到0.03以下,它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恶劣环境的考验,不易挥发,不会在高温下熔化,它还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蚀和磨损。

二、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上的应用在锯片、钻头、车削等磨具生产设备中,二硫化钼常常被用作润滑剂,以减少磨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和热损失。

其润滑效果好,是因为二硫化钼的分子结构具有天然固体润滑剂的特点,它的性质稳定,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磨具本身的高温、高压等问题的干扰。

因此,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制造过程中,将二硫化钼应用于润滑中,提高了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二硫化钼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润滑中的应用优势1. 减少磨损和热损失使用二硫化钼润滑,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和热损失,有效地延长了磨具的使用寿命。

2. 增强设备稳定性在设备的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二硫化钼还能维持其润滑效果,能够增强设备的稳定性。

3. 降低成本由于二硫化钼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用性,使用寿命较长,从而降低了维护和替换费用。

四、结论在磨料磨具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二硫化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润滑剂,能够降低磨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效益。

除了在磨具生产设备的润滑中应用外,二硫化钼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制造行业,包括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用于减少设备磨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其特点是低摩擦系数、稳定性好、抗腐蚀性高等,因此在以上领域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2024年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擦学性能的研究》篇一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结构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引言在航空航天、医疗以及高速运动的机械领域中,摩擦与润滑的性能决定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及效率。

尤其是针对低地球轨道(LEO)环境下设备运行的环境特性,研发适用于此环境的润滑材料和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二硫化钼(MoS2)和钛(Ti)的复合固体润滑膜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LEO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能。

本文旨在研究LEO环境下MoS2-Ti固体润滑膜的结构特点及其摩擦学性能。

二、MoS2-Ti固体润滑膜的制备与结构1. 制备方法MoS2-Ti固体润滑膜的制备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法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法,这些方法能够确保在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润滑膜。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MoS2和Ti的前驱体材料在基材表面反应或沉积,形成所需的润滑膜。

2. 结构特点MoS2-Ti固体润滑膜具有层状结构,其中MoS2层提供主要的润滑性能,而Ti层则增强了润滑膜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这种结构使得润滑膜在LEO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润滑效果和耐磨性能。

三、摩擦学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

在LEO环境模拟条件下,通过改变载荷、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观察润滑膜的摩擦系数、磨损率等性能指标的变化。

2.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oS2-Ti固体润滑膜在LEO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其摩擦系数较低,磨损率较小,且在高温、高速等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

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1. 影响因素MoS2-Ti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受制备工艺、膜层厚度、基材材质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LEO环境中的辐射、温度和化学成分等因素也可能对润滑膜的性能产生影响。

2. 优化策略针对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优化制备工艺,如调整沉积温度、压力和前驱体材料的比例等;控制膜层厚度,使其在保证润滑效果的同时,降低磨损率;选用适合的基材材质,以提高润滑膜的附着力和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处理等方法,提高MoS2-Ti固体润滑膜在LEO环境中的耐辐射、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二硫化钼(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MoS2的润滑性状、纳米MoS2的性能。

对纳米MoS2在轧制液、机械油、铜合金拉拔润滑脂和空间润滑材料中的摩擦学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微米级与纳米级MoS2在使用中的效果。

对未来纳米MoS2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MoS2;润滑材料;摩擦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nanoparticles(MoS2) in lubrication materials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MoS2and the performance of nano-MoS2. Nano-MoS2on the rolling fluid, mechanical oil, copper alloy drawing grease and space lubrication materials’ tribology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status are reviewed. The micron and nano-level effect of MoS2 in use is compared. Nano-MoS2 lubricat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Key words: nano-MoS2; lubrication materials; friction0 引言二硫化钼(MoS2)用作固体润滑剂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润滑剂。

在相同条件下,含MoS2的粘结固体润滑膜在真空中的摩擦系数约为大气中的1/3,而耐磨寿命比在大气中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故MoS2粘结固体润滑膜是真空机械润滑的首选润滑材料[1]。

从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发展来看,自1946年美国的NASA路易斯宇航中心开发出第一种含MoS2的有机粘结固体润滑膜以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就制定了航空飞行器使用的热固化二硫化钼基固体润滑涂层军用标准[2]。

我国研制的耐辐射性较好的PI、PPS、EM-1、EMR[3]等二硫化钼基固体润滑涂层,因其性能独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极端工况下及某些民用机械设备上获得了成功的应用[4,5]。

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MoS2比微米MoS2具有更优异的润滑性能[6]。

研究纳米MoS2润滑材料对航空及工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MoS2的润滑性状如图1[7],MoS2具有层状结构,其晶体为六方晶系。

MoS2的润滑作用取决于其晶体结构,层与层间的S原子结合力(范德华力)较弱,故易于滑动而表现出很好的减摩作用。

另一方面,Mo原子与S原子间的离子键赋于MoS2润滑膜较高的强度,可防止润滑膜在金属表面突出部位被穿透;而S原子暴露在MoS2晶体层的表面,对金属表面产生很强的粘附作用。

MoS2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可耐大多数酸和耐辐射[7]。

二硫化钼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其相对良好的润滑性能。

相比于其他润滑剂,用二硫化钼制成的系列润滑剂具有诸多优点: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好、附着性强,且摩擦因数较低;具有较好的成膜结构特性,能生成一种在高压下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薄膜;在多数溶剂中可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在高温、高压、高转速、超低温和高真空条件下仍具有高效的润滑性能;对黑色和有色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亲和力。

因此,二硫化钼以固体润滑剂、润滑油或润滑脂添加剂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磨减摩领域[8]。

图1 2H-MoS2的晶体结构模型2 纳米二硫化钼的性能随着MoS2的粒径变小,它在摩擦副表面的附着性与覆盖程度明显提高,抗磨减摩性能也得到成倍提高,文献[9]与[10]报道了纳米Mo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能显著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且性能明显比添加了普通MoS2的润滑油要优。

文献认为,纳米MoS2表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的主要原因是:纳米MoS2易于吸附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在摩擦过程中形成含MoO3的低剪切强度的防护薄膜[11]。

2.1 纳米富勒烯状MoS2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 fullerene-like,以下简称IF)过渡金属硫化物(WS2和MoS2等)具有嵌套中空结构或类似于碳纳米管的中空管状结构,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且有潜在的工程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球形无机类富勒烯状(IF)纳米微粒的良好的润滑性能归咎于它的化学稳定性与可滚动、变形、剥层转移等特性。

IF结构优于2H片层结构的主要原因是IF 球形结构不存在活性高的悬空键,悬空键的消除使得IF粉末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所以IF纳米颗粒不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润滑作用。

Chhowalla等采用局部的高压电弧的方法沉积得到富勒烯状MoS2,并测定了其摩擦学性能。

实验表明在氮气和45%的水蒸汽中,富勒烯状MoS2比溅射的MoS2薄膜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要低很多。

并认为在潮湿环境下中空的富勒烯状MoS2纳米颗粒薄膜的优良的摩擦学性能是由于卷曲的S−Mo−S层防止了氧化并保持了层状结构;理想的IF 的球形结构还为有效的滚动摩擦机理提供了可能,变两摩擦副接触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IF 的中空的笼式结构有良好的弹性,在高载荷下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抵抗摩擦力;此外,在摩擦过程中IF 受到破坏后会发生剥离形成纳米片,它们可以继续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11]。

2.2 纳米MoS2夹层化合物MoS2等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固体润滑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晶体边缘的不饱和悬挂键具有化学活性,在摩擦过程中易被氧化,使得摩擦学性能急剧降低,这种现象在潮湿的气氛中尤其严重。

一些研究表明MoS2夹层化合物也具有较为优异的润滑性能。

利用原位插层法制备的聚酰亚胺MoS2插层复合材料(PI/MoS2-IC),其无机物/聚合物体系接近纳米级分散。

所合成的PI/MoS2插层复合材料作为锂基脂添加剂时,对钢-钢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减摩与抗磨作用。

在摩擦过程中钢球表面形成了由FeSO4、MoO3及Fe 的氧化物等产物组成的边界润滑及防护薄膜,从而改善了聚合物基体的摩擦学性能。

最近,Wang 等人利用重堆积MoS2,利用原位聚合反应,合成了聚甲醛(POM)与MoS2的夹层化合物,发现MoS2与POM形成插层化合物后,MoS2在POM基体中以纳米薄片形式存在,分散十分均匀,同时POM 的润滑性能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此可知,MoS2插层技术与其夹层化合物是分散MoS2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纳米MoS2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11]。

3 MoS2在几种润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3.1 纳米MoS2用于轧制过程传统冷轧液以油为基础,添加极压剂、乳化剂等配制成乳化液使用[12];而目前环保型轧制液的配制主要使用基础油与生物降解率高的添加剂复配来实现[13]。

为此,王冰等[14]课题组初步研制了纳米MoS2水基轧制液,经过表面修饰及超声波分散,将Nano-MoS2粒子分散在水中配制成新型纳米水基板带钢轧制液,通过考察摩擦系数、磨斑直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等摩擦学参数,研究了Nano-MoS2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进行接触角实验及冷轧润滑实验,研究了Nano-MoS2在轧制过程中的润滑效果,并结合轧后板带钢表面质量的分析,对纳米粒子在轧制过程中抗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含纳米MoS2水基轧制液与通用乳化液的PB值相同,但其摩擦系数与磨斑直径与乳化液相比分别降低1.4%和17.7%,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同时,改善了润湿性能以及冷轧过程中的润滑性能;从板面质量来看,表面轧制纹理清晰,划痕少而浅,结合粗糙度曲线及EDS能谱分析,表明纳米粒子能够填充在带钢表面“犁沟”处,减少了磨损和缺陷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后带钢表面质量。

该研究为纳米添加剂的开发及环保型冷轧轧制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15-16]。

也为解决板带钢冷轧乳化液消耗高、生产操作环境油雾污染严重,特别是含油和硫、磷元素废液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3.2纳米MoS2作为机械油添加剂沃恒洲等[17]人由硫化钠和钼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棕色三硫化钼膏状沉淀,将三硫化钼粉末干燥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于适宜温度下煅烧脱硫,制得了粒径为20~30nm的纳米MoS2颗粒。

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MoS2纳米颗粒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纳米MoS2作为N46机械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痕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探讨了纳米MoS2的减摩抗磨机理。

结果表明,同普通MoS2微粒相比,纳米MoS2更易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钢球磨损表面形成含三氧化钼的表面膜,纳米MoS2添加剂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优于普通MoS2。

3.3纳米MoS2润滑脂用于铜导线拉拔工艺中具有类富勒烯结构的纳MoS2微球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性和超低摩擦特性,能够显著改善铜基复合材料和某些表面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而表面修饰MoS2纳米微粒LB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减摩和抗磨作用,在常温至中等高温范围内的连续润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得纳米MoS2,而由不同方法得到的MoS2纳米颗粒的形态特征和性能等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纳米级MoS2很难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采用含微米级MoS2润滑脂的制备工艺,可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

魏锦等[18]介绍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纳米MoS2的工艺,并探讨了所制备的纳米MoS2作为铜合金拉拔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抗磨减摩机理。

实验中介绍了二硫化钼的制备和纳米二硫化钼润滑脂的制备工艺过程。

通过四球机的摩擦磨损实验和四连拉铜导线拉拔工艺的现场考核,发现:(1) 通过四球机上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发现在相同的载荷和二硫化钼含量相同时,含有纳米二硫化钼的润滑脂的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均较小。

(2) 随着二硫化钼在润滑脂中添加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均减小。

但含纳米二硫化钼的润滑脂的磨斑直径是最小的,说明其抗磨性最好。

(3) 铜线四连拉拔的工业应用结果也表明含纳米二硫化钼的润滑脂,其抗磨性能明显高于微米二硫化钼的润滑脂。

从而得出含纳米二硫化钼添加剂的润滑脂的摩擦学特性、拉拔模具寿命和线材表面质量均优于含微米级二硫化钼添加剂润滑脂。

3.4纳米MoS2应用于空间润滑材料程亚洲[19]以纳米MoS2作为空间润滑脂的添加剂,在大气环境和模拟空间环境下,对其在润滑脂中所起的减摩与抗磨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和X 光电子能谱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