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教案_康复训练__有趣的手影__1课时_王秀婷
《有趣的手影》教案精选

《有趣的手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章“光与影”的第三节“有趣的手影”。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手影的基本原理,掌握手影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创作出有趣的手影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掌握手影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影技巧的掌握,创作出有趣的手影形象。
教学重点:光与影的关系,手影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手影表演道具、手电筒、白布、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手影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影表演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猜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手影形象,讨论手影是如何形成的。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光与影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手影的基本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手影例题,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尝试,掌握手影创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手影主题,进行创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建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光与影的关系2. 手影基本原理3. 手影创作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有趣的手影形象。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创意,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手影形象。
2. 作业要求:运用手影技巧,表现一个生动、有趣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影的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
但在技巧掌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如纸张、布料等)创作手影形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手影》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手影》教案一、教案背景身体肢体是儿童最初的工具之一,通过身体肢体活动,儿童可以感知世界,表达情感,展现个性。
手影戏是一种有趣的艺术表演形式,通过双手在光源下形成各种有趣的影子,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启发。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手影戏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形象,激发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
3.锻炼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环境:教室内有足够的光源,可以让手影清晰呈现。
2.材料:灯光、白色布或墙壁作为投影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手影戏(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影戏的概念和魅力,展示一些简单的手影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示范和练习基本手影(15分钟)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基本手影,如兔子、蝴蝶、鸟等,让幼儿跟随示范尝试制作。
第三步:分组创作手影(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有趣的手影形象,鼓励他们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展示他们创作的手影形象,分享创作感受和想法,让其他幼儿也参与评论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学到的内容,鼓励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手影形象。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有趣的手影》教案设计,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中学,活动中体验成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益良多。
六、延伸活动1.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手影戏的世界,促进家庭亲子活动。
2.制作手影剧场:让幼儿们合作制作一个小剧场,将手影戏表演得更加生动有趣。
七、教材补充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手影戏的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手影戏的兴趣。
以上是本次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手影》教案,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有趣的手影》教案

《有趣的手影》教案《有趣的手影》教案1活动目标:1、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编手影儿歌。
2、在创编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活动准备:手影视频、黑色屋子、手电筒、活动过程:一、欣赏视频1、小朋友们,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真能干,夸夸小手。
师总结:我们的小手除了会做饭、洗碗等等还会变魔术。
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手变成了什么?2、刚才电视里的小手表演了什么呢?影子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小结:手影真有趣,我们来玩手影游戏。
二、有趣的手影游戏1、玩手影游戏(模仿教师的动作)2、引导幼儿创编手影儿歌。
(结合提问)3、师总结:我们一起为儿歌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有趣的手影游戏。
三、创动作、编儿歌1、说一说,你的小手还会变成什么动物?2、幼儿创编动手表演鼓励幼儿创编的动作与别的小朋友的不一样,将它拍下来。
3、根据新的动作,创编新儿歌创编儿歌手影游戏(儿歌)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变小猫爬墙走,变小狗张大口,变鸭子水里游,变鹦鹉(喜鹊)立枝头。
太阳公公回家去,喜欢它们全抱走。
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变公鸡喔喔叫,变兔子蹦蹦跳,变山羊胡子翘,变黄牛吃青草。
太阳公公看见了,对着我们点头笑。
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变小鸟飞飞飞,变小兔蹦蹦跳;变螃蟹横着走,变老鼠吱吱吱;变小猴翻跟头,变小鸟叫啾啾,变螃蟹横着走,变乌龟慢悠悠。
太阳公公真高兴,夸我有双灵巧手。
游戏反思:整个活动幼儿的氛围都很好,并且兴趣也很浓厚,但唯一有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想法,在学习手影游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这些手影了,有个别的孩子就在旁边自顾自的玩了,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在听我讲。
要是我事先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这节课虽然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让幼儿讲故事的部分,很多幼儿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如何用手影来表现故事情节中的小动物,有些小朋友把小动物的样子表现出来了,但表情动作就不是很丰富。
中班游戏教案《有趣的手影》

中班游戏教案《有趣的手影》
教案名称:有趣的手影
教学目标:
1. 通过手影游戏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PPT或手影图卡片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活动道具:手影灯或无阻挡灯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幼儿回忆或观察一些常见的动物或物体的形状。
2.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展示这些形状呢?”引导幼儿思考手影的方式。
游戏讲解:
1. 准备一些手影图卡片或者在PPT上展示手影图像。
2. 向幼儿展示一只手影的图像,并鼓励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动物或物体。
3. 引导幼儿观察正确的手势和手指的摆放方式,然后试着模仿手影的形状和动作。
游戏实践:
1. 将灯光调暗,保证活动区域的光线充足。
2. 随机抽出一张手影图卡片或在PPT上展示手影图像。
3. 请幼儿按照图像的形状和动作,试着做出相应的手影。
游戏总结:
1. 回顾刚才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手影图像或者最难的手影动作。
2. 小结手影游戏的意义和作用,强调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邀请幼儿自由说出他们脑海中的手影形状,让其他幼儿尝试猜测。
拓展活动:
1.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手影图像,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2. 可以播放一些与动物或物体相关的手影故事或视频,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评估方式: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和表现,包括手影形状和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手影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手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影子》,详细内容为“手影的奥秘”。
通过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探索手影的形态变化,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原理,知道手影是由光的投射产生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手影的形态变化。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影形态的变化与光的投射关系。
教学重点:光的投射原理,手影的基本形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手影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关闭教室灯光,用手电筒照射手影卡片,让学生观察手影的变化。
邀请学生上台尝试,体验手影的趣味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光与影的关系,阐述手影的形成原理。
演示手影的基本形态,引导学生观察手影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手影卡片和手电筒进行实践操作,观察手影的形态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5. 创作环节(15分钟)学生用画纸和彩笔,创作自己的手影画。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与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光与影的关系2. 手影的形成原理3. 手影形态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手影故事,要求包含至少三种手影形态。
2. 答案示例:小兔子与狐狸的故事。
小兔子用手影表现自己的害怕,狐狸用手影表现自己的狡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光与影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创作环节,部分学生想象力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物品的影子,观察影子随时间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手影形态的变化与光的投射关系。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活动安全,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2024年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手影

2024年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手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以“有趣的手影”为主题,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节的内容,详细学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以及手影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光与影的关系,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光与影的关系,掌握手影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多媒体设备、手影道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影道具在白布上展示有趣的手影,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2)教师示范手影的基本技巧,讲解手影的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手影图案,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手影。
(2)幼儿互相展示、交流手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教师对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光与影的关系2. 手影的基本原理3. 手影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影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有趣的手影作品。
同时,鼓励幼儿将手影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知识讲解的深度与方式;5.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意义。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有趣的手影”这一主题,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光与影的关系及手影技巧,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趣的手影》大班教案教学资料

《有趣的手影》大班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有趣的手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手影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影的产生原理,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手影的产生原理,掌握手影游戏的技巧。
难点:光的传播路径和手影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投影仪、幕布、各种手形道具。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电筒和幕布,引导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光线在幕布上产生的影子,引发学生对手影的兴趣。
2. 探究手影的产生原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手影的形状,让学生动手尝试改变手影的形状,从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手影游戏,尝试用各种手形道具在幕布上产生不同的手影,并观察手影的变化规律。
4. 创新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手影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如动物、植物、人物等,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手影的产生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手影的变化规律:手影的形状会随着手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手影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解释手影产生的原理。
2. 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手影游戏,记录下有趣的瞬间,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学生了解了光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可以组织更多的科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的构建二、探究手影的产生原理在引导学生观察手影的形状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动手尝试改变手影的形状,如通过改变手的位置、角度等,让学生发现手影的形状会随着手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有趣的手影》大班教案教学资料

《有趣的手影》大班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光与影”章节的“有趣的手影”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手影的基本概念、探索手影的形成原理、学习制作简单手影,以及通过手影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手影是由光的投射和手部形状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2. 能运用手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手影游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影的形成原理以及手影的创意表现。
教学重点:光与影的关系,手影的基本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影故事视频、手影卡片、手电筒、白布、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手影卡片、手电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手影故事视频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手影的变化,讨论手影是如何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光与影的关系,以及手影的制作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手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意手影游戏(10分钟)每组选择一个手影,通过手部动作和语言表达一个故事或情景。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手影》2. 内容:光与影的关系手影制作方法创意手影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手影,并讲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2. 答案示例:手影为小鸟,故事为《小鸟找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关注对手影制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意表达能力的发挥。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手影,分享给同伴,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手影的形成原理以及手影的创意表现。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地通过手影故事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3. 例题讲解:如何让幼儿理解光与影的关系,并掌握手影的制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
Xxx
送教时间
学科
康复训练
授课地点
授课时数
1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有趣的手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玩手影的乐趣
2.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用手来创编手影动作
教学重点
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用手来创编手影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模仿各种动物手影的视频。
二、新授
1.教师用手变手影:“小手小手变提问:刚才老师变出了什么?
(小狗)我是用什么变的呢?(用手)那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你想变魔术吗?
3.学生自己探索手影游戏的乐趣,之后老师依次播放小鸟、鸭子、小狗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并创编手影动作。
三、小结
老师刚刚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次狂欢节,邀请我们的手影动物去参加,你想去吗?边听音乐边做手影动作,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