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家的形成(一)

合集下载

早期国家的形成

早期国家的形成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婆罗门)
掌握祭祀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统治阶级

(吠舍)
被统治阶级

农民,牧民,

手工业者,商人ຫໍສະໝຸດ (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四个等级有严格的界限:
1、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 上一等级的职业。
2、不同等级的人不得相互 通婚。
在古印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 于他的家庭出身,并严格按照血统 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界限森 严,严禁通婚。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 孰高孰低?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婆罗门:从事宗教事务 首陀罗:从事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被认为低贱的 职业。 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请把四个等级从高到底排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汉谟拉比法典》
1.施行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 原则:“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 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2.阶级歧视;对下层社会的赔偿低于上层社会:“如 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 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奴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 的证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属于自由民的医生 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 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国 商
商王
统治阶层

贵族

(官员和部落首领)
平民
(从事农耕,战时出征)被统治阶层
奴隶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早期国家的形成1

早期国家的形成1

城 市 建 设
城中央的堡垒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大 浴 场
小巷
垃圾箱
穿越第三站:二里头
这是一处规划 缜密、布局严 整的大型古代 都邑。内部以 宗庙和宫殿等 大型建筑为中 心,周围散布着 许多农业村落 和一些铸铜、 制陶作坊.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穿越第四站:2011年宁波
领略了古今城市的旖旎风光,说说 古今城市有什么异同? (布局、规模、功能)
第二篇 王权神圣
埃及法老图特卡门的金棺
图特卡门的黄金面具
•这些文物共同说明了什么? •太 阳杖又说明了什 么?
古巴比伦的王权
汉谟拉比确立了绝对的 王权统治: ☺自称“巴比伦之王”和 “世界四方之王” ☺各级官吏由他直接任免 ☺建立军队,指挥官由他任 命 ☺宣扬他的王权来自神的授 予(即君权神授)
游客们,请大家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 的乌尔城的平面图。
注意以下关键词:护城河、城墙、 神庙、居民区、宫殿、村镇、耕地、 商船
村镇
商船
耕地
护城河 城墙 居住区
宫殿
神庙
乌乐城想象图
穿越第二站: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 达罗的城市总体规划非常先进且又极为科学,很多人 将其称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 。城市四周有城墙围绕,城市 整个被分为好几个部分,包括一座位于高处的“城堡”和地势较 低的城区。一条宽达10米的大马路自北河南纵贯城市,每隔几米 就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与之成直角相交。此外,还有小巷组成的 不规则的路网与小街相连,住宅房屋的墙壁很厚,表明至少是两 层楼房,大多数为多间建筑,有些房子很大,包括几套院落,有 些则是简陋的单间房屋。 在摩亨佐· 达罗,一个水井网络为每个街区提供方便的 淡水来源。 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沐浴平台、许多家庭还有厕所。城 中还有一个范围广大的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带走。城市公共部门 的正中心还有一个很大的浴池,在举行宗教仪式之前,祭司和统 治者可能到这儿来洗澡。

早期国家的形成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说明】“早期国家的形成”讲的是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要素——国家的形成。

它由城市、王权、社会分化、军队与刑法等4个方面构成。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看,最早的国家都是城市国家,城市是国家的中心,甚至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

统治者用城墙把自己的统治区保护起来,形成统治中心。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城市是统治者,乡村是被统治者;城市是文明的中心,乡村是文明的边缘。

这里重点理解的是城市的共同特点。

城市又是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地,它是为了最高统治者的利益而修建起来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化,逐渐出现了国王,城市就是他们的家,最早的城市中,宫城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中国古代有城郭的说法,其实城就是王居住的宫城,郭是外城,城市居民多住在郭里。

这个特点说明了王的与众不同的地位。

王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重要标志。

在不同的地区,都存在贵族、平民、奴隶等社会集团。

文明社会越发展,阶级、等级的分化就越复杂,在各国各地区,情况也不完全一样。

社会分化的复杂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

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军队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

【课程标准】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3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教材结构】乌尔城城市开始出现摩亨佐·达罗古代埃及法老王权神圣汉谟拉比大禹与九鼎早期国家古代埃及分化的社会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商王朝古代埃及军队与刑法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王朝【教学要求】1、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

2、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所生活的不同条件,理解和分析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也可以通过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了解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状况。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目录
一、远古人类与史前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夏商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 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 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 家产生的关系。
二.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 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 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理解从部 落到国家的历程。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夏商西周的兴亡
(四)商朝的灭亡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 商王帝辛(纣王)仓促间只能 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 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 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 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 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 灭亡。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夏商西周的兴亡
(五)西周的建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
目 录
陶寺遗址 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 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 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 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为华夏 族先民所创造,华夏文明的源头 之一。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
目 录
石峁(mǎo)遗址 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
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 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 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2006年 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 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 存。
(二)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BC2070年)
目 录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河姆渡文化
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 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目 1973年,发现于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因而

早期国家的形成一.ppt

早期国家的形成一.ppt
的石柱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禹
涂山会盟 诛杀防风氏 划分“九州” 铸造“九鼎”
启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相同点: 1,规模大,布局合理,城内街道交织,商铺林立,
城市周围分布着一些村镇。
2,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沿河而建,便于生活 用水与交通。
3,经济发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
不同点:
1,在布局上:古代城市大多为封闭式,设 有城墙。而现代城市往往没有城墙,为开放式。
2,在功能上:古代城市中央往往建有神庙, 表明非常注重宗教,而现代城市中央建筑不固 定;古代城市沿河而建,注重防卫功能,而现 代城市河道主要起交通运输作用。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一)
乌尔城遗址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左边三大古城遗址, 完成以下内容:
1、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布局、 功能和特点。 2、找找这些古代城市遗址有什么相 同之处。
二里头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大 浴 场
巷 垃圾箱
古代城市的遗址中,大都有这些景观
宫殿 城墙 神庙 公共设施 作坊 街市
猜想早期城市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和国家的出现,在 交通要道和人群聚居区,通常是聚集在” “世界四方之王” ——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一位很有作为的国 王。
他确立了绝对的王权统治地 位……
汉谟拉比极力宣称自己的王 权来自神的授予
刻着 《汉谟拉比法典》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1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1

•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 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 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 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 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 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 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 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 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 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 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2、禹之后,继承王位的 是谁?禹的儿子是如何 进一步加强王权的?
根据关键词小结本节课:
城市 国家 法老 大禹 王权
乌尔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城墙、宫殿、公共设施、 街市、作坊、神庙
早期城市是随着农业的 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在交通 要道和人群聚居区,通常是聚 集在宫廷周围而建立起来的.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
1、在古埃及什么人 被称为法老?法老 的权利如何? 2、法老为什么要 建造金字塔? 3、法老的金面 具和金棺说明了 什么?
看了上面的图片,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 形容你的感受吗?
乌尔城遗址
6
1. 乌尔城
苏美尔时代的城市遗址,是已知世界上 最早的城市遗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 南约300公里的穆盖伊尔。乌尔城在公元前 3000年代时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为当时 两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业的中心。公元前4 世纪时,因幼发拉底河改道,乌尔城周围的 灌溉系统遭到破坏,乌尔城逐渐衰落,直至 完全湮没。
9
这个用 黄金和天青 石做成的灌 木丛的公羊, 头遗址
假如你是古代印度 的一位富翁,请你向

世界中世纪史:第十七讲 中世纪日本

世界中世纪史:第十七讲 中世纪日本
返回
2、庄园建立及类型
班田制解体后,封建贵族、寺 院纷纷在私有地上建立庄园。日本 的庄园类型主要有: ①寄进型。 庄司→领家→本所 ②开发型 ③混合型
返回
3、日本庄园与西欧庄园比较
主要区别在于: (1)日本的庄园主多半住在城市里,庄园 由庄官来进行管理。 (2)日本的庄园主一般是官僚贵族、寺院 神社和地方土豪,即一般拥有较大政治特权 的封建贵族。在西欧,大大小小的封建贵族 都是庄园主。 (3)日本庄园剥削下层庄民的方式是租佃 制,西欧则是农奴制。
(四)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续1)
2 、改革派上台后,变法革新, 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新 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政权性 质,使之成为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 务的上层建筑。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它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的奴隶制向 中世纪的封建制的过渡。
(四)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续2)
3、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 ( 农民) 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提高 了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4、改新确立了律令制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日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 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改新成为日本由奴隶制 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标志。
返回645年6月新兴封建势力中改革派代表中大兄皇子联合神祗伯祭祀官和中臣镰足后因功赐姓藤原等人经过周密准备发动政变推翻了苏我氏的统治
世界中世纪史
第十七讲:中世纪日本
第十七讲
中世纪日本
一、奴隶制社会: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进入封建社会:大化改新 三、日本的封建庄园 四、武士和幕府政治的确立 五、中世纪日本文化-略
返回
(二)弥生式文化
前3世纪末,随着秦汉帝国的兴起, 中国的金属文化和农业技术(特别是水 稻种植),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成 为日本社会转变的巨大力量。日本进入 金石并用时代。这个时代的陶器是用陶 轮生产的形式简洁的素纹陶器。由于这 种文化最先在东京的弥生町发现,称这 种文化是弥生式文化。该文化是以种植 水稻为基础的农业文化。父权制氏族公 社便取代了母权制氏族公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
1、在古埃及什么人 被称为法老?法老 的权利如何?
2、法老为什么要 建造金字塔?
3、法老的金面 具和金棺说明了 什么?
圖坦卡蒙的金面罩
2. 汉谟拉比
他自称为什么?他的王权体现在什 么地方?
1、他是谁?你知道 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 上部落首领的?他的 王权体现在哪里?
2、他采取了哪些措 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九鼎-----中国王权的象征
• 夏朝初年,九州州 牧贡铜铸九鼎,其 上刻有全国各地山 川之图形,代表九 州,象征夏王朝拥 有天下。从此历经 商、周,都将九鼎 视为传国之宝,以 得九鼎视为受天命 得天下。
大禹鼎
•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 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 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 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 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看了上面的图片,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 形容你的感受吗?
乌尔城遗址
7
1. 乌尔城
苏美尔时代的城市遗址,是已知世界上 最早的城市遗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 南约300公里的穆盖伊尔。乌尔城在公元前 3000年代时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为当时 两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业的中心。公元前4 世纪时,因幼发拉底河改道,乌尔城周围的 灌溉系统遭到破坏,乌尔城逐渐衰落,直至 完全湮没。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 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 和形成。 2、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所生活的不同条件,理解 和分析 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 也可以通过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了解不同阶层 居民的生活状况。
重点:早期国家的形成。 难点:认识和理解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国家出 现等。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 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 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 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 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 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 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2、禹之后,继承王位的 是谁?禹的儿子是如何 进一步加强王权的?
早期城市是随着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繁荣,在交通要道和 人群聚居区,通常是聚集在宫
廷周围而建立起来的。
摩亨佐•达罗遗址
二里头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乌尔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左边三大古城遗址, 完成以下内容:
1、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景观。 2、猜想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和条件? 3、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说说早
期的城市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城墙、宫殿、公共设施、 街市、作坊、神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