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ppt课件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ppt课件
答:不能去掉。“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平 行的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 行了,与实际不符,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 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 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 特点。
2 、表估计、推测语气
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 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说说划线词语 “可能”的表达作用。
作用:“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 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 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不能。“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 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 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 符。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 密性。技巧点击:这类题的解题要先作出判断, 然后从词义来分析两个词的区别,最后分析互 换后的表达效果
实际运用
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 2、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二)分析词能否去掉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 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 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 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 严密。
解题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 然后分析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分 析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得出技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 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 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 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两词可否玫瑰大厅长300米, 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 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ppt课件.ppt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ppt课件.ppt
“白菜食用的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 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 么不同? 不能换。“仅”表范围小的副词,不包括还没 入书的。“全部”表范围大的副词。若换掉, 句子意思发生变化,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不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 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4分) “一般”指在通常情况下,在句中说明中国戏 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 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 “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于是研究者认为这种‘音调衰减声’很可能 是南极冰川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一句中,“ 很可能”能否去掉? 不能。 “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一种可能。表明单 调衰减声是南极冰川相互摩擦出的声音是研究 者推测的结果。 若去掉,则过于绝对。 “很可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最多”一词能否删去? 不能删去。 “最多”,界定数量,更能准确说明南京云锦 织造特别耗时费力。 若删去,则表现不出耗时费力的意思。 所以 “最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
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 么?答:不能。“部分”表范围,强调只是局部地区能生长。但不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语言ppt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语言ppt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中国石拱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
八上
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苏州园林》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
号里的问题。
《大自然语言》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八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

句中划线词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确数的使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画卷的纵横,让我们 对画作的尺幅有了清晰的印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 画卷疏散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阅读《时间的脚印》中的第6段,回答问题。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 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 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某些”表范围,一部分的意思,说明并非地球上全部岩 石被破坏,只是个别地方被破坏,删去的话就变成地球上所有的岩石 在被破坏,不符合实际。“某些”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阅读《蝉》中的第12段,回答问题。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 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括号里的文字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 “二氧化硅”。如果删掉,就变成含有杂质的普通沙子也可以称得上 “二氧化硅”,不符合实际。括号里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要点 ①表态:不能删 ②结合语境解释词,说明词的作用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④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8页PPT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8页PPT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PPT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PPT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二
生动性
用心聆听 你听到了什 么?说一说!
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并且试说说这些词语为什么用得生 动形象。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 草木( 萌发 ),各种花( 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 燕子( 翩然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 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 渐渐 )变黄,在秋风中(簌簌 )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 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 衰草连天)的景象, 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 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
掌握技巧
①析词 答: 某词,意思是
解句),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说明 (带词 (特点)
②删词
答:不能,某词,意思是 。若去掉,句
子意思是 句意发生了变化,与实际情况不符(去词
解句),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 (特点)
③换词
答:不能,某词,意思是 。若换掉,句
子意思是 ,句子意思发生了变化,与实际情况不符
方法:解释词语+带词解句+语言特点
②删词
答:不能,某词,意思是 。若去掉,句
子意思是 ,句意发生了变化,与实际情况不符(去
词解句),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 (特点)
方法:不能+解释词语或带词解句+去词解句+语言特点
③换词
答:不能,某词,意思是 。若换掉,句子意
思是 ,句子意思发生了变化,与实际情况不符(换词解句),
方法:解释词语+带词解句+语言特点
2.文中划线句“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 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ppt课件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ppt课件

2、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 嘴,小口里面藏。
ppt课件
28
把成语补充完整:
1、()毛蒜皮 ()牙交错---( ) 2、()云直上 ()梁一梦---( ) 3、()厉胆薄 ()气扑鼻---( ) 4、()幻无穷 ()险为夷---( )
ppt课件
29
The end!
感谢聆听!
ppt课件
30
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 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湿地 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 统。
ppt课件
3
运用平实的语言,对湿地进行
了客观、准确地说明,不加修 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
ppt课件
4
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声鸣于天,也
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
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 大雁会呈“一”字、“人”字形排列,从广 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鸟类依赖
揣测的词语,这与用词准确的要求是 否矛盾?试说说理由。
ppt课件
26
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 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 程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 揣测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 态度,也是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 一种表述方式。
ppt课件
27
猜字谜:
1、高小姐探头相望,李小姐半露半藏, 郑小姐侧着耳朵听端详。
说明文语言特点
ppt课件
1
平实说明:语言表达注重准 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生动说明:语言表达生动、 形象。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ppt课件
2
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
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PPT课件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PPT课件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 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分类别
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 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 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 分类别。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 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 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 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 平。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 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 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 行状貌摹写。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 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1.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说 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突出+害羞者难以辨识别人面
部表情而导致害羞的特点。
阅读下面选文《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第④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④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 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 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 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 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 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 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之说明语言答题技巧课件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之说明语言答题技巧课件
最后一种估计更具有戏剧性:在 40 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 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 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 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 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 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 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视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 逻辑的估计。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 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3.34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 3/5, 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 亿年前, 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 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本来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环绕太阳运行 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 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 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 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例:
问: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 亿年前,月 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 质形成。中“很可能”能不能换成“肯定”一 词?为什么? 答:不能,“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 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与第一段中 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如果换成“肯定” 太绝对,与原意不符,“很可能”一词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周密性。 解析:按照答题技能步骤来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方法: • 1、解释词语意思; •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 •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3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 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 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 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 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 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 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4
• 方法:
• 1表态:不能替换; •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
实际; •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 删去?
•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石城实验学校 陈健华
1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
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 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 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 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 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 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
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 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6
• 方法: • 1表态:不能删; •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
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பைடு நூலகம்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