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合集下载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5 北师大版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ppt5 北师大版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 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宁名则 有耳已 种,, 乎王死 ?侯即 史 将举 记 相大
——
壮 士 不 死
二、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 迦部落王子乔达摩·悉 达多创立了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宗教 发源地 兴起或传入 时间 主要主张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 报应,今生要忍受苦 难,信奉佛教,来世 才能得到幸福
佛教
古印度
西汉末年
道教
中国
东汉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以求得道成仙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城东5公里。1974 年在它教发源地之一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 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 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 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 福。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 怕人民反抗的 心理,因此受 到了大力扶植。
而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 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 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 到推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军立佣
将军佣
铠甲佣
2、3、5、8、9项为佛教,其余为道教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中国道教五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 安徽齐云山,与陕西景福山在古时并称五大 名山。供奉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 天尊、广援普度天尊等。
西域 中国
2、道教兴起 ——东汉后期
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道教兴起
道教产生于中国 本土宗教,东汉后期, 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 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 由张道陵(张陵, 张天师)于东汉顺帝 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 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张天师神像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如《资治通鉴》。

史—— 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史实。
如《史记》。
断代史—— 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
的史实。如《宋史》、《明史》。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 杰出代表
说秦汉、道秦汉, 秦汉文化不简单;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俑创造世界大奇迹。
随堂练习:
1、佛教起源于
( A )
A.古印度 B.朝鲜 C.日本
2、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A.北京法源寺
D.古罗马
( B )
B.洛阳白马寺
C.嵩山少林寺
D.恒山悬空寺
3、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C )
A.基督教B.东正教 C.道教D.伊斯兰教
4、《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 C ) A.从春秋到东汉
释 迦 牟 尼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6课【教学课件】《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6课【教学课件】《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启示:1、树立远大理想,坚韧顽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2、严谨修史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原因:司马迁个人的品质;汉武帝统治时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思考:《史记》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 足以使司马迁流芳百世。那么想一想在《史记》 中能否看到关于佛教的记载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火药
葛洪:东晋炼丹家、医药学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道教四大圣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四川青城山
山东崂山
甘肃崆峒山
湖北武当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探究三:请简单比较教与道教的异同。
解题思路:此类题型为辨析题,一般先辨别是非,然后再阐述理 由。 这里不能看到佛教的记载。因为《史记》记载的是黄帝至汉武帝 时期的历史;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佛教东来
印度
佛教东来路线图-2
丝绸之路 西域
中国
:P9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图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白 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 自“白马驮经”的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司马迁
思考:你对司马迁和《史记》了解 多少?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 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常见史书体例:
纪传体— 通 史—
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 如《史记》 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史实。如《史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课件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课件北师大版
2. 严谨修史态度和实事求是 的态度。
佛教的诞生
公元前6世纪,印 度释迦部落王子乔 达摩.悉达多创立 了佛教。 佛:意思是“觉悟者” 如来:意思是“成正觉” 释加牟尼:释加族圣人
(天竺)
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无 阿 弥 陀 佛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
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普贤金铜像
峨眉金顶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
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五台山
文殊菩萨
佛教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 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宣扬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 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死后进入西 天极乐世界,在来世得到幸福。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 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掌握第一手的史学资料。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事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 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书。
编写《史记》期间,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酷刑,但忍辱负重,以极大 毅力完成《史记》。
1. 树立远大理想,坚韧顽 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 怕人民反抗的 心理,因此受 到了大力扶植。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 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 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三教共栖图
东汉以后, 思想领域逐 渐形成了以 儒家为主, 儒、佛、道 三家并立互 补的局面。
宗教的本质
客观世界在人 脑中虚幻的反映 , 是一种颠倒的世界 观。

第16课 兼容并取的秦汉文化

第16课 兼容并取的秦汉文化

6、影响:道教养生炼丹,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古 代 化学、医学、药物学 的发展。道教对 古代民俗 的 影响无处不在,像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 城隍、土地、灶君等神灵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
湖北武当山 安徽齐云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道教的神仙和道观
吕洞宾
太上老君
武当山道观
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宗教 发源地 兴起或传 入时间 主要主张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 西汉末 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佛教 古印度 年(经 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 丝绸之 苦,信奉佛教,努力修 路) 行,才能在在来世得到 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 后期
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 药,可以长生不老,得 道成仙
兵马俑已发掘四个佣坑,代表了古代军 队编列的左军、右军、中军和指挥部。其 中一个中军佣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 。结合秦末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秦 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军吏佣
将军佣
跪射俑
铠甲佣
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
为什么秦始皇要把如此巨大的军阵 埋在地下?
书 8 篇——记述典章制度
阅读回答: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 时期的史官。司马迁受家庭影响, 10岁开始学习经 2、个人的崇高理想; 史,20岁外出游历,考察风俗,访问古迹,收集传 3、统一国家的需要。 说。后来,司马迁继承父业,做了史官,遍阅皇家 藏书。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1 、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坚韧顽强,忍辱负 后来,他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酷刑,但他忍辱负 重的精神。 重,以极大的毅力写成了《史记》一书。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军立佣
将军佣
铠甲佣
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兵马俑
1.发现地点: 陕西临潼以东
2.艺术成就及文化价值:
气势恢弘的地下军阵和精美绝伦的兵马俑艺术与 造型,侵透着先民的聪明才智,生动展现出开拓 进取的精神风貌。
1. 佛教起源于 A. 古印度 B. 朝鲜
华佗 蔡伦 张仲景 改进造纸术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五禽戏 《九章算术》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一、司马迁与《史记》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 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 也曾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 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佛教四大圣地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
安徽九华山
二、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一) 佛教东来 古印度 1、起源: 2、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佛教和道教兴起之 后,很快就受到封 建统治者的大力提 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3、传入路线:古印度----中亚(西域)----中国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4、基本教义:
C.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D.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光武帝
5、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的人多是 ( B )
A贫苦民众 B帝王贵族 C商人 D手工业者 6、兵马俑,代表了我国封建王朝时期高超的 雕塑艺术水平。( A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佛教传入
西汉末年 丝绸之路
天 竺
前6世纪,印度释迦 部落王子乔达摩·悉 达多创立了佛教。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教学设计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教学设计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第第1616课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说出史记的写作体例;3.了解秦汉时期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道教产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表述佛教传入的路线,培养学生识图及抽象概括能力;2.能说出司马迁编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能说出秦汉时期雕塑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通过展示有关的影像.图片和资料想象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势和当初设计的原因,培养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2.通过学习并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以及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的有关司马迁的信息,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并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3.通过观察教科书以及教师提供的影像.图片和资料,描述和想象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道教的兴起,学会运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认清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2.通过收集“身边的宗教”资料,了解我市的地方性宗教三一教,培养学生对其的正确认识及激发热爱乡土的观念;3.通过小组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使学生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的品质;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精神的学习,初步培养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4.通过学习和想象秦始皇陵地下军阵,感受秦朝的威武,同时认识到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使学生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2.通过对司马迁史记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使学生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及所展现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难点使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认识和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
一,浩如烟海的史学
二,意境悠远的宗教 三,气势恢宏的雕塑
一,浩如烟海的史学
一 浩 如 烟 海 的 史 学
迁读 年 汉 子 以他是谁 万轻 人长 后卷 时他,。司 呢? 著书 去 生 生 我 马 书, 各 于 活 国 迁 立 行地史在古: 如果你还没猜出的 说 万寻官汉代姓 话,那你至少知道 的 里访世武伟司 他说的这句话: 厚路 了 家 帝 大 马 人固有一 实, 许,时的, 基 奠多爱期史名 死,或重于 础定 名 好 。 学 迁 . 了胜文 家, 泰山,或轻 司古史 , 于鸿毛 。 马迹, 西字 。
他写了一本书就是——《史记》
一 浩 如 烟 海 的 史 学
《史记》
纪传体 通史 体裁:________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内容:记述从 ________________
时期的史事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史记的组成
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 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 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 表 10 篇——编排时间与事件 书 8 篇——记述典章制度
① 玉皇大帝 ② 如来佛 ③ 少林寺
④ 武当山
⑥ 太上老君
⑤ 敦煌莫高窟
⑦ 灶神
⑧ 五百罗汉
⑨ 南国桃园观音庙
⑩ 南海西岸庆云洞
② ③ ⑤ ⑧ ⑨项为佛教,其余为道教
二 意 境 悠 远 的 宗 教
1,佛教的诞生
公元前6世纪, 印度释迦部落 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了 佛教。
1.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说秦汉,道秦汉, 秦汉文化不简单,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陵兵马俑创造了世界大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佛教的传入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外来宗教 --- 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古代三大 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古印度,西汉末年传 入我国中原地区。东 汉明帝开始兴建佛寺。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 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
红色箭头为佛教传 入中国的路线
佛教四大名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五台山
佛教的教义

佛教标榜众生平等,同时宣扬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 前的一切痛苦,虔诚信佛,来世才能幸福。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道教的兴起
道教圣地——青城山
老子
神化
太 上 老 君
道教的教义
道教倡导天人和谐,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
丹服药,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3.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
下列图片中最能将China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
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D )
A
B
C
D
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史记》的作者是( C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司马光
2.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 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 ) A.《史记》 C.《通典》 B.《汉书》 D.《资治通鉴》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曲阜市息陬镇春秋中学
谭利
自主学习
完成《同步》中“自主先学” 内容的填写! 自主归纳:秦汉兼容进取的文 化有哪些体现?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阐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西汉史学家_______ ____________ 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纪传体 通史。 到_______ 2、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_________ 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西汉 东汉 末年,佛 东汉时期,汉明帝 _______派人到大月氏求取佛法。_______ 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东汉后期,民间流传的__________ 道家思想 相结合,产生 神仙方术 与__________ 了道教. 3.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______________,是 大型地下军阵 。 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_____________
立射的士兵
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
课堂小结
司马迁和 《史记》 佛教传入
生活于 西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佛教的传入 (西汉末年) 道教的兴起 (东汉后期)
----- 秦始皇陵兵马俑
道教兴起
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
合作交流
秦汉文化“兼容进取”的特性体 现在哪些方面?
一 史学篇
司马迁撰《史记》
二 宗教篇
三 雕塑篇
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史学篇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 字子长。我 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西 汉人,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他生于史官世家,爱 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走 访了许多名胜古迹。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 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 实基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
——司马迁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 期约3000年的史事。 特点: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 文笔生动。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 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二宗教篇
宗教 发源地 兴起或传入时 间 主要主张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 报应,今生要忍受苦 难,信奉佛教,来世 才能得到幸福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
古印度
西汉末年
道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
东汉
三雕塑篇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市。1974年在它 的东侧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兵马俑坑。
检阅的将军
跪射的士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