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误解的成语、俗语、名言
容易误解的成语90例

容易误解的成语90例1.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带助。
2.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3.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4.暴殄天物:任意残害各种生物。
5.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6.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7.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8.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成磨灭的言论。
9.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10.不可胜数:数都数不尽,形容极多。
11.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2.不能自己: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
13.不期而遇:事先为有约定却意外地遇上了。
14.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5.不学无术:既没学问,又没有能力。
1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17.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18.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19.察言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20.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2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22.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另有情趣。
23.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24.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26.罚不当罪: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
27.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28.犯而不校(jiào):别人触犯了自己不要计较。
29.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30.分庭抗礼: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 31.高屋建(líng)瓴: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
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档的形势。
32.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
33.含垢忍辱:忍受耻辱。
34.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
35.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36.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37.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38.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容易被人误解的90个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2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能用来表达“讲义气重感情”。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词用“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就很滑稽。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能用来表达“画得又快又好”。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常和“不负众望”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做坏事,就错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3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3.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被误解的成语和典故

被误解的成语和典故
1. “空穴来风”。
很多人以为是说没有根据的谣言,其实本意是有洞穴才会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呀!就像有人说你考试作弊,你很生气地说:“这简直是空穴来风嘛!我可是努力学习的!”
2. “首当其冲”。
不少人觉得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意思,但实际上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说在一场比赛中,你们队实力较弱,你就会担心地说:“哎呀,咱们队可能首当其冲要被淘汰了!”
3. “差强人意”。
并不是让人不满意哦,而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朋友问你新上映的电影怎么样,你回答:“嗯,差强人意吧,还是可以看看的。
”
4. “目无全牛”。
可不是说眼里没有完整的牛,而是指技艺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地步。
就像那个厉害的厨师,切起肉来真是目无全牛啊!
5. “万人空巷”。
不是街上没人冷冷清清,而是指人很多,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了。
有一场精彩的演出,肯定会让人感叹:“肯定会万人空巷去看呀!”
6. “五风十雨”。
不是刮五天风下十天雨,而是形容风调雨顺。
农民伯伯会高兴地说:“今年这天气真是五风十雨,庄稼长得好啊!”
7. “久假不归”。
不是请假时间长不回来,而是指长期借用不归还。
你借了朋友的东西好久没还,朋友可能会开玩笑地说:“你这都久假不归啦!”
这些成语和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很多成语都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含义,不能想当然地去理解呀!大家平时可得多注意,别用错了让人笑话哦!。
一些容易弄错意思的成语和熟语

一些容易弄错意思的成语和熟语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人都聚集在一起,至使街巷都空了。
形容哄动一时的盛况。
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
久假不归:假,借。
长久借用不归还。
间不容发:谓两者之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亦谓天衣无缝,没有破绽。
惨淡经营:惨淡,极思极虑状。
经营,规划安排。
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
罪不容诛:诛,处死。
意谓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
意兴阑珊:阑珊,衰落。
将残、将尽之意。
谓意趣、兴致低落将尽。
吊民罚罪:吊,安慰。
抚慰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极极贫穷。
也作:不名一钱。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寒蝉,晚秋的蝉,因寒冷不再鸣叫。
比喻不敢说话。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的人。
细大不捐:捐,舍弃。
谓大小都兼收并蓄。
亦作“细大无遗”。
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河东狮吼:意思是“比喻悍妇发怒”。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
接受直言规劝,象水从高处顺流而下。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虫,虫书,秦书八体之一,西汉学心童必习的小技。
东涂西抹:随意下笔作文。
多用作自谦之辞。
也指形容胡乱删改他人文章。
形容到处乱写乱画。
千虑一得:谓愚笨人的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
后多用为自谦语。
敝帚自珍:自家的破扫帚,也被视作宝贝,特别珍视。
喻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爱惜。
常被误解的成语

常被误解的成语
1. “空穴来风”呀,很多人都以为是说没有根据的事,其实人家是说有原因的呢!就好比说,“听说小张要升职,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哦,他最近工作超努力的”。
2. “差强人意”可不是说很差劲哦,而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呀。
你看,“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算太高,但也差强人意啦”。
3. “首当其冲”不是说第一个冲上去呀,是最先受到影响或冲击的意思哦。
比如说,“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这些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
4. “目无全牛”可不是说眼里没有完整的牛,而是形容技艺高超呀!就像“这位厨师切菜的功夫真是目无全牛啊”。
5. “万人空巷”可不是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而是人都出来了,热闹得很呢!“那场演唱会,真的是万人空巷呀”。
6. “久假不归”不是说长时间请假不回来,而是借了不还的意思哟。
“他借了我的书久假不归,我都要不回来了”。
7. “春意阑珊”可不是说春天正浓呢,是说春天将尽呀。
“都已经春意阑珊了,夏天还会远吗?”
8. “文不加点”可不是说文章没有标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修改呀。
“他写文章那叫一个厉害,文不加点就完成了一篇佳作”。
9. “罪不容诛”可不是罪不致死哦,是罪恶极大,杀了都不解恨的意思。
“那家伙做的坏事,真是罪不容诛啊”。
这些成语是不是很容易被误解呀?大家可别再用错啦!。
被现代人误解的俗语

被现代人误解的俗语
1. "一身是胆"
原意:勇敢无畏,勇猛果敢。
误解:身体里全是胆汁,容易动怒。
2. "自作多情"
原意:自己臆测或者多心了。
误解:自我感觉良好,自视过高。
3. "东施效颦"
原意:临时模仿,勉强效仿。
误解:东施效颦指一个人学着另一个人的表情或动作。
4. "杯弓蛇影"
原意:过于谨小慎微,杞人忧天。
误解:指看到一些事物时,会产生错觉或者过度解读。
5. "亡羊补牢"
原意:事后补救,为时已晚。
误解:指在损失或错误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
6. "画蛇添足"
原意:对已完美的事物进行无谓的修饰。
误解:指在一件事情或作品上添加不必要的东西。
7. "指鹿为马"
原意: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误解:把鹿当成马,视而不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俗语,它们的原意和现代人的理解存在一定出入,希望这个列表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俗语。
【强烈推荐】易被误解的成语50个

易被误解的成语50个1、安土重迁正确含义: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误解示例:常被误解为喜欢到处搬迁。
例如“他是个安土重迁的人,经常搬家寻找新的机会”是错误的。
2、嗷嗷待哺正确含义: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形容灾民等饥饿的人群。
误解示例:有时被误解为只是等待帮助的意思。
如“这些失业者嗷嗷待哺,等待政府的救济金来改善生活”(这里忽略了“饥饿”这一关键因素)。
3、杯弓蛇影正确含义: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误解示例:可能被误解为只是看到奇怪的影子。
比如“他在树林里看到奇怪的影子,杯弓蛇影,其实只是树枝的投影”(没有体现“因疑神疑鬼而恐惧”的意思)。
4、筚路蓝缕正确含义: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
形容创业的艰苦。
误解示例:易被误解为生活贫穷或者穿着破旧。
例如“他每天筚路蓝缕地走在街上,让人很同情”是错误的。
5、便宜行事正确含义: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
误解示例:常被误解为购买东西价格便宜。
如“他在市场上便宜行事,买了很多便宜货”是错误的。
6、别无长物正确含义: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误解示例:被误解为没有别的长处。
例如“他别无长物,学习成绩也不好”(这里应该用“一无是处”等表示没有长处的词)。
7、不孚众望正确含义: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孚,信服。
误解示例:易与“不负众望”混淆,被误解为不辜负众人期望。
如“他在比赛中不孚众望,获得了冠军”(这里应该是“不负众望”)。
8、不绝如缕正确含义: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误解示例:可能被误解为连续不断。
例如“来参观的人不绝如缕,博物馆热闹非凡”(这里应该用“络绎不绝”)。
9、不可理喻正确含义: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误解示例:有时被误解为不可理解。
如“他的行为很奇怪,简直不可理喻”(这里如果只是表示奇怪难以理解,用“不可思议”更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误解的成语、俗语、名言被国人误传了了几千年的俗语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谈谈俗语成语的误传和误用一、误传的俗语1、王八蛋有些俗语很有意思,比如这个用来骂人的“王八蛋”,王八,学名甲鱼,甲鱼和甲鱼的蛋招谁惹谁了,让众人这么讨厌?究其来源,其实与甲鱼毫无干系。
这个民间骂人的俗语,实际上是“忘八端”的谐音。
古时的“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忘记了这八端,就会被人骂为“忘八端”。
或许是因为“王八蛋”比“忘八端”更为通俗易懂的缘故吧,于是,“忘八端”这一俗语就以讹传讹误传成了“王八蛋”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又是一个因为谐音而误传的俗语。
“皮匠”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这比较挨边,用皮匠来比就不可思议了,况且前面加个臭字,明显的带有歧视皮匠的意思。
久而久之,人们遂将“裨将”都说成了“皮匠”,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个俗语更不可思议,人怎么会嫁给鸡或狗?“鸡”和“狗”,谐音“乞”和“叟”,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老叟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这个比较符合生活实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俗语转音成“鸡”转音成“狗”了,或许是封建社会对妇女歧视的原因造成的吧。
4、狗屁不通这个俗语其实应该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这个生理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这个谐音改得也还贴切。
以上几个都是由于谐音的缘故造成的误传,还有一些,例如“无毒不丈夫”中的“毒”,本来应当是“度”,这个谐音改变了原来的本意,冤枉了不少好男人,这里就不赘述了。
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又是一句常被人引用的俗语。
这句俗语原本是一句歇后语——即“跳进黄河——洗不清”。
因为黄河水十分浑浊,跳进去就很难再洗干净了。
现在讹传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就很令人费解:似乎跳进黄河理应洗清才对。
但是大家习惯了这样用,不必太较真,也算约定俗成吧。
6、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棺材就落泪,那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其实,这个俗语本来应当是“不见亲棺不落泪”,由于误传的结果,讹变成了现在的“不见棺材不落泪”,好在它已经演变成了贬义,也就没必要追究了。
三、误用的成语1、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出自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穴,是孔、洞的意思;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能招进风来。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原意为“消息和传说是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由于词义的演变导致用法的改变。
现在,这个词既可以用来形容有根据,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根据。
到底谁是谁非,还要以后再下结论。
但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空穴来风”一词的意思是指原意,所以如果考试碰到这样的题,应该按原意去理解,否则要扣分的。
2、美轮美奂这个成语是形容建筑之美。
如今,滥用的极为普遍,甚至连于丹这样大名鼎鼎的文人也会用错,她在提到舞蹈《千手观音》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其美,立即遭到网民的非议。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
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
现在,连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主持人和记者,往往也是张嘴就来,这个成语的乱用有点过份了。
3、不孚众望孚,信服的意思。
不孚众望,即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虽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
“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两个成语不能混用。
还有“深孚众望”,意思与“不负重望”差不多,只是“深孚众望”程度更深一些。
4、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是指“过时之物”。
明日,在英语上属于“将来时”,既然明日还未到来,怎么会过时?于是有人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看似很有创意,实质弄巧成拙。
如果知道成语的出处,或许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个成语来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黄花,也就是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这里的“明日”显然是指过去了的时光。
如果使用“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一定要记住它是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5、床笫之私床笫,请大家注意,这可是一个极容易迷惑人的“马甲”,很容易误看作为“床第”。
“笫”和“第”,虽然两各个字的模样酷似,但写法毕竟不同。
笫,读音同“姊”、“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
“床笫”也就是床铺。
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
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也解释不通了。
出于好奇,当我用键盘敲打这篇稿子的时候,遂上网用“床第”这个莫须有的词进行了搜索,结果竟然出现一大堆诸如“床第之私”的词条,连我使用的搜狐拼音输入法也能弹出类似的组词,呜呼!不知说什么好了。
6、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是佛教的专用名词。
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再广义一点解释,就是“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或许是眼花的缘故,一些人常把娑婆二字颠倒过来写成“婆娑世界”,我同样到网上搜索,也同样会出现一大批“婆娑世界”的条目,如此明目张胆地乱用成语,实在让人瞠目结舌了。
善哉,善哉!佛祖也必定很生气吧?被国人误传的俗语、成语和词语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臭皮匠再多,也跟诸葛亮没有可比性。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9、无「奸」不商。
原为: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
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10、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原为:无度不丈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度量者,方能称为大丈夫。
「度」与毒,一字之误,谬以千里。
1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应该是:唯汝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古汉语「女」通汝,故有此误,纵观孔子的思想体系,并无歧视女性之意。
12、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由於我们对「上、下」两个认识不全。
常将它们做「及」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该说原意应为「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於文明社会之外。
不作此解,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自相矛盾了。
更简单的判断是:自从汉代「独尊儒术」至有清一朝,刑及大夫的案例并不少。
13、「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一个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此说常传为麦克阿瑟针对朝鲜战争所言。
其实原话是朝鲜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五星上将布莱德雷说的:如果美国像被解职的麦克阿瑟建议的那样,把战火烧过鸭绿江,那将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此说被刻意隐弃的前提是:「把战火烧过鸭绿江」。
14、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醒来的时候,全世界都会颤抖。
这是拿破仑说的话,与上句相反,它却是被割弃下半句──「上帝啊,就一直让它睡下去吧」。
这两句话的刻意取舍,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长自己的志气。
1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